1997年,李鹏总理一家在玉泉山游玩,难得团聚,女儿女婿罕见出镜
发布时间:2025-09-03 14:38 浏览量:1
1997年10月份,李鹏总理一家在玉泉山游玩,拍下一张珍贵的家庭照片。
照片中,李鹏总理与夫人朱琳并肩而立,彼时的他年近古稀,眼神却无比坚定,仿佛能看透历史的深处。
反观妻子朱琳,笑容温和,散发着母亲的慈爱,女儿李小琳神采飞扬,气质中自有一股从容不迫的自信,女婿刘智源则略显羞涩,站在一侧。
整张照片呈现出“岁月静好”的意境,时光仿佛在那一刻停滞。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样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背后藏着三代人跨越风雨的故事,沉淀着革命血脉与家国情怀的传承。
从李鹏的父亲李硕勋起,这个家族便注定不凡。
李硕勋,牺牲时年仅28岁
1928年,李鹏出生在上海,那年风雨如晦,战火频仍,他的父亲是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立志救国,不料遭到叛徒出卖,英勇牺牲在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父亲的离世,让家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在母亲扛起重任,带着年幼的李鹏颠沛流离,一路藏匿,一路逃亡。
在那样的岁月里,生存都是一种奢望,更别提什么家庭温暖。
彼时的李鹏虽然年幼,但他被父亲精神所感染,心性已经超越许多人,立下了“为国家、为人民”的宏愿。
都说教育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这话不假,在延安求学那段日子里,李鹏掌握了许多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坚定信念的种子。
当许多人还沉浸在青春年华的幻想中时,李鹏已经在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他的人生轨迹,像一条从未偏航的河流,一路奔腾,始终不改初衷。
李鹏总理(后排左)
加入我党的第三年,他远赴苏联深造,学习先进的知识,等待一个时机,报效祖国。
然而,李鹏还是低估了前方的挫折,初到苏联那段日子,身边人讲的是俄语,他基本上听不懂,何谈学习?
也就是说,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难题摆在眼前,阻碍他汲取知识,好在李鹏从未退缩,总能找到办法解决。
克服种种困难后,李鹏成绩提了上去,而他沉稳、好学的性格,也赢得了周围同伴的尊敬,那时的他,其实已经显露出日后总理的风范。
归国后,他前往发电厂,一头扎进泥泞与机器之间,之后参与大大小小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中国电力系统的中流砥柱。
1957年元旦,吉林市松花江畔,东关宾馆灯火通明,笑语盈盈。
李鹏、苏联部分专家以及一些负责人受邀参加联欢会,由于在场许多人听不懂俄文,领导点名一位女子,让她翻译苏联专家说的话。
这位女子,正是朱琳,那天,她穿着紫红色女式套装,梳了两条辫子,顺利翻译了俄文,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的场面,吸引了李鹏的目光。
从看到的第一眼起,李鹏就对朱琳一见钟情,后来在餐桌上,他也常常注视着对方。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李鹏终于鼓起勇气,走到朱琳身旁,轻轻伸出手,邀请对方跳一支舞。
李鹏以俄语交流,朱琳点了点头,答应与其一起跳舞。
后来,两人相处的越来越多,爱慕之情油然而生,李鹏向朱琳表达自己的心意,简单却真挚,感情日渐升温。
1958年7月,他们登记结婚,婚礼虽简朴,却温馨动人。
婚后不久,朱琳与李鹏育有二子一女,最被外界熟知的是长女李小琳,其继承了父亲的事业理念,更以女性的身份闯出一片天地。
再看李小琳的丈夫刘智源,是刘伯坚烈士的孙子,为人低调内敛,同样肩负家族荣耀。
从李硕勋,到李鹏总理,再到李小琳与刘智源,这个家族的红色基因,从未中断。
那张玉泉山的合影,记录了家庭的温情瞬间,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人相信,革命与建设之间,并非冰冷的接力,而是温情的传承与信仰的延续。
李鹏总理并不擅长用言辞表达情感,但他的一生,就是最好的表达。
早年间,他在国家电力系统打下的基础,至今仍影响深远,而朱琳的爱,虽无声,却像大地一样包容与厚重,她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个家,也守护着李鹏的理想与信念。
回望那张照片,你会发现,真正的力量从不张扬,真正的传承无需喧嚣。
那年秋天的玉泉山,落叶无声,山峦安详,在那片沉静中,藏着一个家族的光荣与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使命的完成,从不是独自奋战,而是一个家族的共同守望。
这张珍贵的全家福,是一张静止的照片,却也是一段奔腾的历史,它让我们看到,什么是红色家风,什么是精神传承,什么是中国人的骨气与温情。
难得一见!中国老总理李鹏及其儿女家庭照片曝光.来源:中华网责任编辑:王春艳2014-07-02 09:10
李鹏同志生平.2019-07-30 00:19·政事儿
李鹏新书忆爱情婚姻: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图)(4)2014年06月29日 08:07来源:新华网
部分图片取材于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