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李鹏和朱琳在家中唱卡拉0K罕见留影,穿着正式,姿态放松
发布时间:2025-07-20 18:30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3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和夫人朱琳,在北京的家中举办了一场温馨的家庭联谊会。
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场合里,李鹏和朱琳坐在沙发上,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卡拉OK,还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照,这样随性自在的李鹏总理模样可不多见。
别看这只是家庭聚会,夫妻俩却十分用心,照片中二人着装正式却不失质朴,他们姿态放松,旁边的茶几上,水果、饮品摆放得整整齐齐。
整个场景看起来很幸福,足见两人十分享受这惬意时光,也让人深切感受到他们婚姻的和谐美满。
实际上,李鹏对朱琳几乎是一见钟情,他们初次碰面是在一场热闹的联欢会上,那时,李鹏担任吉林丰满发电厂副总工程师,受邀参加了这场活动,而朱琳则是现场的翻译。
朱琳的翻译能力相当出色,发音标准又清晰,意译也精准无误,这让同样精通俄语的李鹏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目光,心里不禁对这个姑娘多了几分留意。
李鹏在苏联伊万诺沃动力学院补习数理化期间,还专门学了俄语,后来他的俄语水平相当厉害,十分精通,这张照片,正是他在苏联和同学们一起拍的合影。
在一群人里,李鹏特别显眼,他五官端正又立体,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容,整个人干干净净、朝气蓬勃,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舞会开始后,李鹏鼓足了全身的勇气,两次主动邀请朱琳跳舞,在舞池中,他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愉快地交谈,都给彼此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
舞会结束时,李鹏心里满是不舍,生怕错过和朱琳道别的机会,他一路小跑着赶到礼堂门口,抢在苏联专家前面,紧紧握住朱琳的手道别。
这一举动,惹得朱琳的女伴笑着打趣说:“他对你有意思,你可得小心一点哟。”而此时的李鹏,心里早已认定,朱琳就是自己一直在苦苦寻觅的那个人。
这张照片是朱琳年轻时候的样子,模样那叫一个清秀,她扎着两条俏皮的小辫子,整个人显得清纯又可爱,那双大眼睛亮晶晶的,看向镜头时,眼神里满满都是温柔。
脖子上还优雅地系着一条丝巾,让她看上去愈发温柔和善,也难怪,这样的朱琳,李鹏见了会一眼就动了心。
后来,两人有了第二次见面,地点在吉林的专家招待所,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面对面地深入交流,真诚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
这次会面,让他们发现彼此特别合得来,做朋友再合适不过了,而爱慕的小火苗,也在不知不觉间,在两人心中悄悄燃起。
没多久,作为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的吉林102厂顺利竣工,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带着代表团前来参加竣工典礼,李鹏被指定陪同参观,朱琳也随着代表团一同来到了丰满。
在李鹏的招待所房间内,两人面对面坦诚交流,这场推心置腹的谈话,让他们的感情急剧升温,就此正式确立了恋爱关系。
1958年7月10日,阳光都带着甜意,李鹏和朱琳携手走进北京婚姻登记所,郑重地登记结婚,领到了那本象征着幸福美满的结婚证。
翻看他们的结婚照,两人脸上都飘着害羞的红晕,李鹏帅气逼人,嘴角上扬,满是幸福的笑意;朱琳温柔又随和,眉眼间藏着小家碧玉般的羞涩,真是般配极了。
结婚之后,李鹏因工作缘故常常要出差奔波,即便忙碌,他也几乎每隔两三天就会提笔给朱琳写信,在信里,他会兴致勃勃地分享抵达之地的独特风土人情、秀丽风景名胜。
朱琳同样体贴入微,只要知晓李鹏要去的城市,就会提前写好信寄出,好让他能准时收到。
一封封信件,传递着他们对彼此的牵挂与思念,那些两地通信,成为他们婚姻生活中珍贵的回忆。
随着家里一个又一个新成员的降临,李鹏和朱琳的生活既迎来了新的挑战,也充满了无尽的欢乐。
朱琳为李鹏陆续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家庭温馨又美满,长子李小鹏沿着父亲的足迹,选择了电力专业继续深造。
这张照片里的李小鹏,模样呆萌又可爱,小小的一只坐在桌子上,正饶有兴致地把玩着电话,一双大眼睛里满是懵懂与天真,仿佛对这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李鹏对待每一个孩子都关怀得无微不至,做到了一视同仁,在子女的教育方面,他更是严苛要求、毫不松懈。
在李鹏即将肩负起国务院总理这一重大职责的关键时刻,他仍特意抽出宝贵的时间,把子女们召集到一起,进行了一场郑重其事的谈话。
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人生经验,以及对子女们未来的期望,都毫无保留地娓娓道来,希望他们能走上正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女儿李小琳小时候就像父亲的“跟屁虫”,总是紧紧地跟在父亲身后,一刻也不愿分开,从十几岁起,她就跟着父亲奔波于各个电站进行考察。
那时候,中国大大小小有规模的水电站、火电站,李小琳几乎都踏足过,对电站的里里外外都十分熟悉。
她永远也忘不了父亲头戴安全帽,在施工现场镇定自若地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的场景,那坚毅的身影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
小时候,看到父亲为了中国的电力事业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李小琳便在心底暗暗立下志向。
长大后,一定要像父亲那样,头戴安全帽深入一线,指挥千军万马,为国家的电力事业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张李鹏的全家福,画面里的李鹏和朱琳,早已没了年轻时那股子意气风发的劲儿,岁月给他们添上了为人父母的沉稳与从容。
再看身旁的三个孩子,个个长得周正又精神,眉眼间和爸爸李鹏颇为相似,一家人整整齐齐地站在一起,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和睦。
李鹏被调往阜新发电厂工作后,考虑到孩子的照料问题,便把女儿李小琳和二儿子李小勇一同送到了距离他们所住宿舍对门的阜新幼儿园,两地相距不过50多米,站在幼儿园打开窗子甚至都能望见家里。
刚到幼儿园那会儿,小琳和小勇年纪还小,十分不适应新环境,经常哭闹不止。
他们常常站在幼儿园的阳台上,眼巴巴地望着家的方向,声嘶力竭地拼命叫喊着要回家,那场景让人看了心疼不已。
后来,在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李鹏夫妇请了一位保姆来照顾孩子,从那以后,两个孩子就再也没住过幼儿园了。
1974年10月4日,彼时已调至北京电力局工作的李鹏,在回家路上遭遇了意外,不幸被车撞了。
等李鹏慢慢醒过来,发现自己已躺在宣武医院的病床上,妻子朱琳正泪流满面地守在身边。
大夫告诉李鹏,他这次伤势挺严重,右肩锁骨已经骨折,左侧还有四根肋骨也受了伤,不过好在头部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李鹏养病的日子里,朱琳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精心照料他,炖鸡汤、备补品,又得按时去上班,十分辛苦。
当时,朱琳已调至北京电力局外事处,负责局里开办的英语训练班工作。
英语培训班设在西直门外的北京电力学校,距离宣武医院相当远,朱琳每次上班都要倒三次公交车才能到达,那段时间她辛苦极了,李鹏看在眼里,内心满是感激。
这张李鹏同志极为罕见的全家福,画面中妻子、孩子、女婿还有可爱的外孙女都在,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地聚在一块儿。
这样齐齐整整的相聚时光十分难得,照片里,每个人都眉眼舒展,嘴角上扬,脸上洋溢着甜蜜又幸福的笑容,温馨的氛围都快溢出屏幕了。
晚年时期,李鹏和朱琳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李鹏在电力系统工作,为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奔波忙碌;朱琳从工厂翻译岗位到后来在国务院特区办公室研究室任职,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我。
在事业的起伏中,他们相互理解、支持,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闲暇时光,他们也会与孩子们共享天伦之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聊生活琐事,温暖而满足。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李鹏和朱琳始终相互敬爱,这份深情从未改变,朱琳细心周到,每天都会提前为李鹏备好他常吃的药。
闲暇时,他们会一同吃饭、看电影,遇到事情也会一起商量探讨,即便偶尔有争论,李鹏也总会多让着朱琳,而朱琳则主动多承担些家里的责任。
2003年3月,李鹏同志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这一重要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
即便从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李鹏同志仍时刻把国家发展挂在心头,在他八十大寿那天,李鹏和一群老同志欢聚一堂。
席间,大家热烈地聊起中国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以及后续推进情况,李鹏同志满心期待,他真诚地希望自己身体能一直健健康康,好亲眼见证未来改革开放取得更多崭新的辉煌成果。
回首走过的几十年,李鹏和朱琳历经风雨,却始终紧紧相依,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痕迹,而他们的爱情,却越来越浓烈。
在漫长岁月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相濡以沫的真谛,成为世人眼中携手同行、患难与共的典范,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将在时光长河中持续散发温暖而迷人的光芒。
环球人物——李鹏自述 我这一家人2014年第19期
新华网——李鹏之女李小琳: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