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淫贼假扮皇帝

发布时间:2025-09-03 15:05  浏览量:1

话说清朝乾隆年间,江南有个叫徐文靖的书生,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与母亲相依为命。徐文靖聪明好学,十岁时便能吟诗作对,写得一手好文章,邻里乡亲都说他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徐文靖的母亲李氏为了供儿子读书,白天给人家浆洗衣服,粗糙的双手在冰冷的水中泡得通红,夜晚还就着昏暗的油灯,一针一线地给人缝缝补补,只为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点钱,全部用来给儿子买笔墨纸张。徐文靖也十分争气,十四岁那年便考中了秀才,让母亲李氏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徐文靖十八岁那年,县里又来了一个姓张的知县。这张知县本就是个贪婪成性、好色无度之徒,上任没多久,便打着选美的幌子,在民间肆无忌惮地搜罗美女。稍有不从者,或是长相稍差一些的女子,不是被他指使手下打得皮开肉绽,凄厉的惨叫声在街巷回荡,就是被投入暗无天日的大牢,一时间,整个县城被搅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百姓们整日提心吊胆。

张知县有个女儿,名叫张婉儿,年方二八,长得如花似玉,恰似春日盛开的娇艳花朵。张知县对她宠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张婉儿知书达理,心地善良,她见父亲如此作恶多端,心中十分忧虑,曾多次苦口婆心地劝他收敛一些,可张知县却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一日,张婉儿听丫鬟小翠说,城东有个叫徐文靖的书生,不仅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而且写得一手绝妙文章,只是家境贫寒,至今尚未婚配。张婉儿听后,不禁对徐文靖心生仰慕之情,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层层涟漪。

几日后,张婉儿瞒着父亲,带着丫鬟小翠,趁着午后阳光正好,偷偷溜出家门,像两只欢快的小鸟,来到城东徐文靖家门前。张婉儿让小翠前去敲门,“咚咚咚”的敲门声在寂静的小巷中格外清晰。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中年妇人,衣着朴素,洗得发白的衣服上打着几块补丁,但面容端庄秀丽,透着一股温和之气。

小翠轻声说道:“请问这里是徐文靖徐公子的家吗?”

中年妇人微笑着回答:“正是,请问姑娘找我家公子何事?”

小翠说道:“我家小姐想请徐公子到府上一叙。”

中年妇人一听,心中明白对方定是富贵人家的小姐,忙说道:“我家公子不在家,他出门访友去了。”

张婉儿见徐文靖不在家,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如同好不容易盼来的花开却发现花朵尚未绽放。她便让丫鬟小翠拿出一锭银子,递向中年妇人,说道:“这是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中年妇人连连摆手,说什么也不肯收,张婉儿见状,只好说道:“那您等徐公子回来,跟他说,有位姓张的小姐来过。”

中年妇人点头说道:“好,我一定转告我家公子。”

张婉儿带着丫鬟小翠离开后,中年妇人回到屋中,将此事告诉了徐文靖。徐文靖一听,心中暗自思量:这姓张的小姐究竟是何许人也?她为何无缘无故要见我?

几日后,徐文靖的一个朋友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席间,徐文靖无意间跟朋友提起此事,朋友听后,惊讶地说道:“你说的那张知县的女儿张婉儿,我知道,她可是咱们县里出了名的大美女,不知多少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都想娶她为妻呢!莫非是她看上你了?”

徐文靖一听,忙摆手说道:“你可别乱说,人家可是知县大人的千金,我一个穷书生,她怎么可能看上我呢?”

朋友笑着说道:“那可不一定,人家张小姐知书达理,心地善良,说不定就看上你的人品和才华了呢!”

徐文靖说道:“你就别打趣我了,人家张小姐说不定只是出于礼貌,才让人来找我的。”

朋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管怎么样,人家既然来找过你,就说明人家对你有好感,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呀!”

徐文靖说道:“我知道了,你就别操心了。”

自那以后,徐文靖心里便多了一份牵挂,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躺在那张破旧的木板床上,望着窗外洒下的清冷月光,脑海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张婉儿的身影,那如花的面容,灵动的眼眸,仿佛烙印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一日,徐文靖正在家中读书,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徐文靖放下手中的书本,皱着眉头走出屋门一看,只见几个衙役正凶神恶煞地拿着铁链,要往他母亲李氏的脖子上套。

徐文靖见状,忙上前阻拦,大声说道:“你们为何要抓我母亲?”

领头的衙役横了他一眼,不耐烦地说道:“你母亲欠了人家一大笔债,现在人家要我们还钱,我们拿不出钱来,只能拿她去抵债了。”

徐文靖一听,心中又惊又怒,忙说道:“我母亲从未欠过别人的债,你们一定是搞错了。”

领头的衙役冷笑一声,说道:“搞错了?不可能,债主都上门要债了,还能有错?”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华丽的中年男子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手中摇着一把折扇,故作姿态地说道:“这位小哥,他们说的是真的,你母亲确实欠了我一大笔债。”

徐文靖一看,来人正是城里最大的钱庄老板赵万财。徐文靖愤怒地说道:“赵老板,我母亲从未向你借过钱,你为何要诬陷她?”

赵万财收起折扇,冷哼一声说道:“谁说我诬陷她了?她借我的钱可是有借据的,不信你看。”说着,赵万财从怀里掏出一张借据,在徐文靖面前晃了晃,然后递给了他。

徐文靖接过借据一看,上面果然写着母亲李氏的名字,还有她的手印。徐文靖仔细端详着借据,说道:“这借据一定是伪造的,我母亲从未按过这样的手印。”

赵万财双手抱胸,说道:“伪造?借据可是在你母亲手里,若非她自愿按上手印,我又如何能伪造得了?”

徐文靖说道:“那一定是有人趁我母亲不注意之时,偷偷按上的。”

赵万财不屑地说道:“你说有人偷偷按上的,有何证据?”

徐文靖一时语塞,心中又急又气,却不知如何回答。就在这时,几个衙役上前,粗暴地将李氏押了起来。徐文靖见状,忙上前阻拦,却被衙役们用力推倒在地,摔得他浑身生疼。

李氏哭喊道:“文靖,你别管娘,娘死了不要紧,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功名,为娘报仇啊!”

徐文靖被打得鼻青脸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衙役们带走,心中充满了悲愤与无奈,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原来,这一切都是张知县和赵万财设下的圈套。张知县得知女儿张婉儿对徐文靖心生爱慕后,便想将女儿许配给他。可徐文靖家境贫寒,在张知县眼中,他不过是个一文不名的穷酸书生,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于是,张知县想出一个恶毒的办法,让赵万财伪造一张借据,诬陷徐文靖的母亲李氏欠债不还,然后将她抓进大牢,以此要挟徐文靖,逼他娶自己的女儿为妻。

徐文靖将母亲安葬后,心中怀着满腔的悲愤与坚定的信念,决定到京城告御状,为母亲讨回公道。临行前,他怀着一丝眷恋与不舍,来到张知县家门前,想再见张婉儿一面,将此事告诉她。可张婉儿被父亲关在家中,根本见不着面。徐文靖无奈,只好在张知县家门前留下一首诗,然后黯然离开。

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张婉儿得知徐文靖到京城告御状后,心中十分担心,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般坐立不安。她趁父亲不注意之时,偷偷溜出家门,心急如焚地来到徐文靖家门前,想看看他是否已经离开。她来到徐文靖家门前一看,只见大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封条,在风中微微晃动。张婉儿知道,徐文靖已经离开了,心中不禁黯然神伤,泪水模糊了双眼。

张婉儿回到家中后,茶不思饭不想,整日以泪洗面。张知县见状,心中十分生气,说道:“那个穷书生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样为他伤心?”

张婉儿哭着说道:“爹,徐公子才华横溢,人品端正,女儿对他心生爱慕,您就成全我们吧!”

张知县眉头一皱,大声说道:“成全你们?没门儿!我已经将你许配给知府大人的公子了,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张婉儿一听,顿时如遭雷击,脸色变得煞白,说道:“什么?您要把我许配给知府大人的公子?”

张知县说道:“不错,知府大人的公子一表人才,家世显赫,你嫁给他,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张婉儿说道:“不,女儿死也不嫁!”

张知县怒道:“此事由不得你,我已经收了知府大人的聘礼,下个月你们就成亲。”

张婉儿一听,顿时晕倒在地。张知县见状,忙让人将她扶回屋中。

张婉儿醒来后,趁丫鬟不注意之时,偷偷上吊自杀了。丫鬟发现后,忙惊慌失措地将此事告诉了张知县。张知县赶到女儿屋中一看,只见女儿已经没了气息,顿时悲痛欲绝,瘫倒在地。

张知县将女儿安葬后,便想着如何巴结知府大人。他知道知府大人是个贪财好色之徒,便想着给他送些金银财宝和美女过去。可知府大人什么样的美女没见过?一般的庸脂俗粉他根本看不上。

张知县思来想去,决定从民间搜罗一些美女,送给知府大人。他让手下人四处张贴告示,说是要选美,若有长得漂亮的姑娘,可以到县衙报名,一旦被选中,便可享尽荣华富贵。

告示贴出后,很多漂亮的姑娘都被送到县衙,可知府大人一个也没看上。张知县见状,十分着急,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县衙内来回踱步,绞尽脑汁想着如何再为知府大人搜罗一些美女。

一日,张知县带着几个手下人,在城里四处闲逛,寻找美女。当他们走到一条偏僻的小巷时,忽然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正站在一个摊位前买东西。张知县一看,顿时眼前一亮,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忙让手下人将那女子带到跟前。

张知县上下打量着这女子,只见她眉如远黛,恰似春日远山,目若秋水,盈盈流转间透着灵动,琼鼻樱唇,肌肤胜雪,当真是美若天仙。张知县笑嘻嘻地问道:“姑娘,你叫什么名字啊?”

女子怯生生地回答道:“大人,民女叫柳如烟。”

张知县一听,更是欢喜,仿佛已经看到知府大人对他的赞赏,说道:“柳姑娘,本县正在为知府大人选美,你这般容貌,若是被知府大人看中,那可就是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啊。不如跟本县走一趟吧。”

柳如烟一听,吓得脸色苍白,如同白纸一般,说道:“大人,民女已经许配人家了,求求您放过民女吧。”

张知县哪肯罢休,一挥手,手下人便强行将柳如烟带走了。

回到县衙,张知县好生款待柳如烟,还派人给她梳妆打扮,将她打扮得更加艳丽动人,准备过几日就送她去知府大人府上。

且说徐文靖一路风餐露宿,历经艰辛,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他在京城四处打听,得知皇帝近日要到郊外狩猎,便想着趁此机会拦驾告御状。

到了皇帝狩猎那日,徐文靖早早地就等在皇帝必经之路旁。寒风凛冽,吹得他衣衫猎猎作响,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无比坚定。等皇帝的队伍一出现,他便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高呼:“草民徐文靖,有冤要告,请皇上为草民做主啊!”

护卫们见状,立刻如临大敌般上前将徐文靖拿下。乾隆皇帝听到动静,威严地问道:“何事喧哗?”

护卫回禀道:“皇上,有个草民拦驾喊冤。”

乾隆皇帝心想,这必有冤情,不然也不敢在朕狩猎之时拦驾,便说道:“带他过来。”

徐文靖被带到乾隆皇帝面前,他将张知县和赵万财设局陷害母亲,导致母亲含冤而死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声泪俱下,还将那伪造的借据呈上。

乾隆皇帝听后,龙颜大怒,拍着龙椅扶手说道:“岂有此理!朕的天下,竟有如此贪官污吏。来人,立刻派人去查,若情况属实,严惩不贷!”

徐文靖忙磕头谢恩:“皇上英明,草民叩谢皇上大恩!”

这边徐文靖的事情刚处理完,另一边张知县正准备将柳如烟送去知府大人府上。可巧的是,有个淫贼名叫王大胆,听闻了张知县为知府大人搜罗美女之事,便心生邪念。

这王大胆平日里不学无术,游手好闲,专干些偷鸡摸狗、调戏良家妇女的勾当。他听闻柳如烟美若天仙,便想着自己先尝尝鲜,那贪婪的色心如同野草般疯长。

于是,王大胆打听到柳如烟被安置在县衙的一个别院,夜里便偷偷摸了进去。夜色如墨,他如同鬼魅般翻墙入院,正巧看到柳如烟独自在房内哭泣,微弱的烛光在她脸上摇曳,更添几分楚楚可怜。

王大胆色心大起,如同饿狼看到了猎物,迫不及待地冲进屋内。柳如烟吓得尖叫起来,那尖锐的叫声划破寂静的夜空。王大胆赶忙捂住她的嘴,恶狠狠地说:“你敢叫,我就杀了你!”

柳如烟吓得浑身发抖,泪水止不住地流,如同断了线的珠子,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王大胆看着柳如烟的模样,更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欲火,双手开始不规矩地在她身上乱摸。

就在这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原来是张知县放心不下,过来看看柳如烟。王大胆一听,慌了神,如同惊弓之鸟,他看到屋内有个衣柜,便急忙躲了进去。

张知县进了屋,看到柳如烟泪流满面,便假惺惺地安慰道:“柳姑娘,你莫要害怕,到了知府大人府上,定不会亏待你。”

柳如烟哭着说:“大人,求您放过民女吧,民女实在不愿去。”

张知县却不听,依旧自顾自地安慰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王大胆在衣柜里等张知县走后,又贼头贼脑地钻了出来。他心想,此地不宜久留,得赶紧带着这美人儿离开。于是,他再次威胁柳如烟跟他走,不然就杀了她。柳如烟没办法,只能哭哭啼啼地跟着王大胆从后门溜走了。

王大胆带着柳如烟在城里东躲西藏,如同过街老鼠般,最后躲进了一个废弃的庙宇。庙宇内阴森恐怖,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王大胆觉得这里暂时安全,便又露出了丑恶的嘴脸,想对柳如烟行不轨之事。

柳如烟哭着哀求道:“大爷,您行行好,放过民女吧,民女愿意给您做牛做马。”

王大胆哪里肯听,那色迷心窍的他,如同被恶魔附身,就在他要动手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官兵搜捕的声音。原来,张知县发现柳如烟不见了,立刻派人四处寻找。

王大胆吓得脸色惨白,大气都不敢出。柳如烟灵机一动,大声呼救:“救命啊,官兵大人,这里有坏人!”

王大胆一听,恼羞成怒,伸手就去掐柳如烟的脖子,恶狠狠地说:“你这个贱人,敢坏我好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官兵冲了进来,将王大胆制服。柳如烟哭诉了王大胆的恶行,官兵便将王大胆押回县衙。张知县一看,这不是平日里作恶多端的王大胆嘛,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当场就命人重打五十大板,打得王大胆皮开肉绽,惨叫连连,然后关进大牢。

这边王大胆刚被关进大牢,那边乾隆皇帝派去调查徐文靖案件的人也回来了。调查结果正如徐文靖所言,张知县和赵万财确实犯下大罪。

乾隆皇帝得知后,下旨将张知县革职查办,赵万财也被抄家入狱。徐文靖沉冤得雪,乾隆皇帝见他是个人才,便赏了他一个七品知县的官职,让他到邻县赴任。

徐文靖谢恩后,便准备去上任。他路过家乡时,想起了张婉儿,心中不禁一阵悲痛。他来到张婉儿的墓前,墓前杂草丛生,他轻轻拂去墓碑上的灰尘,祭拜了一番,说道:“婉儿姑娘,如今我已为母亲报了仇,可你却……是我辜负了你。”

徐文靖在张婉儿墓前待了许久,才起身离开。一路上,他心情沉重,张婉儿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眼前,可如今阴阳两隔,一切都已无法挽回。

后来,徐文靖在任上兢兢业业,清正廉洁,一心为百姓着想。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疾苦,为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他治理水患,让农田得到灌溉;他整顿治安,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在他的治理下,邻县的面貌焕然一新,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都对这位徐知县赞不绝口。

而那王大胆,在大牢里却仍不死心,贼心不改,整日琢磨着怎么逃脱出去。这日,大牢里来了个新狱卒,这狱卒名叫刘三,为人贪财且胆小怕事。王大胆看出了刘三的弱点,便想着拉拢他。王大胆对刘三说:“大哥,你看我在这大牢里实在是难受,暗无天日,吃不饱穿不暖,你就行行好,放我出去吧,我出去后定给你一大笔银子。”

刘三一听,心中一动,脸上露出犹豫之色。王大胆见状,赶忙趁热打铁,说道:“大哥,只要你放我出去,我给你一千两银子。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你想想,你在这当狱卒,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啊。”

刘三心想,这确实是笔不小的财富,够自己过上好日子了。但他又有些害怕,毕竟放走囚犯是重罪。他迟疑地说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能给我多少银子?这事儿要是被发现了,我可是要掉脑袋的。”

王大胆忙说道:“大哥,我怎么敢骗你呢。银子藏在城西的一个破庙里,只要你放我出去,我立刻带你去取。你放心,我出去后保证不会说出去是你放我走的,咱们神不知鬼不觉。”

刘三想了想,觉得这事儿虽然冒险,但富贵险中求,而且王大胆看起来也不像在说谎。他咬了咬牙,说道:“好,我信你一次。不过你得先告诉我银子具体藏在破庙的什么地方。”

王大胆心中暗喜,说道:“就在破庙的神像背后,有一块松动的砖头,银子就藏在砖头后面的洞里。”

刘三在心中反复权衡利弊,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金钱的诱惑。趁着夜色,他偷偷将王大胆放了出去。两人小心翼翼地避开巡逻的士兵,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大牢。

王大胆出了大牢后,带着刘三来到城西的破庙。刘三迫不及待地冲向神像背后,四处寻找那块松动的砖头。然而,他找了半天,却根本没找到银子。王大胆趁刘三不注意,拿起一块石头,猛地砸向刘三的后脑勺。刘三顿时眼前一黑,晕了过去。王大胆看着晕倒在地的刘三,冷哼一声,说道:“就凭你也想拿到银子,真是蠢货。”说完,他便逃之夭夭。

王大胆逃出来后,心想,此地不能久留,得赶紧离开。可他又不甘心就这么灰溜溜地走了,他听闻皇帝近日要到行宫避暑,身边美女如云,便又起了色心,想着混进行宫,说不定能碰到个美貌的宫女什么的,满足他那龌龊的欲望。

于是,王大胆乔装打扮,弄来一套小太监的衣服穿上,还刻意模仿太监的言行举止。他趁着行宫戒备松懈之时,混入了行宫。行宫内富丽堂皇,雕梁画栋,让王大胆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人看得眼花缭乱。但他顾不上欣赏,一心寻找着机会。

这天夜里,王大胆无意间走到了皇后的寝宫附近。他看到皇后的寝宫灯火通明,守卫森严,却不知哪来的胆子,竟想着冒充皇帝,混进皇后寝宫。他躲在一旁观察了许久,发现守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岗。

终于,在守卫换岗的间隙,王大胆深吸一口气,猫着腰偷偷溜进了皇后寝宫。皇后正在梳妆,看到一个陌生的“太监”走进来,正要呵斥。王大胆却大着胆子,模仿着他想象中皇帝的语气说:“皇后,朕今日想与你共度良宵。”

皇后一听,以为真是皇帝,心中虽觉得奇怪,毕竟皇帝平日来寝宫都有预兆,今日这般突然着实反常,但也不敢多问,只得起身相迎。王大胆便上了皇后的床,行了那不轨之事。完事后,王大胆趁皇后熟睡,偷偷溜了出去。

第二日,皇后醒来,总觉得昨夜之事有些蹊跷,再仔细回想那“皇帝”的言行举止,越想越不对劲。皇帝平日威严庄重,可昨夜之人却显得轻浮粗鄙。她心中大惊,意识到可能出了问题,便将此事告诉了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一听,龙颜大怒,这简直是对皇家的公然冒犯,是可忍孰不可忍。他立刻下令严查,要求务必找出这个胆大包天之人。皇宫侍卫们倾巢而出,对整个行宫及周边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可王大胆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宫中守卫也没发现任何异常,这事儿一时间成了无头案。

王大胆逃出京城后,改名换姓为孙福,躲到了一个偏远的小镇。他在小镇上开了个小酒馆,表面上做起了生意,可骨子里还是那副好色的德行。他每日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寻找着新的猎物。

一日,小镇上来了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名叫玉娘。玉娘是来小镇投奔亲戚的,不巧亲戚搬走了,她身无分文,举目无亲,一脸的无助。王大胆看到玉娘后,那邪恶的念头又冒了出来。他假装好心收留玉娘,让她在酒馆帮忙。玉娘感激不尽,便留了下来。

夜里,王大胆来到玉娘房间,想对她动手动脚。玉娘奋力反抗,大声呼救。玉娘的呼救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响亮,酒馆的伙计们听到呼救声,纷纷赶来。

伙计们一看是王大胆在欺负玉娘,都十分气愤。其中一个伙计说道:“王老板,你平日里就不学好,如今还欺负这可怜的姑娘,我们实在看不下去了。”

其他伙计也纷纷附和:“就是,你这样的行为太过分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王大胆见势不妙,想溜走,却被伙计们拦住。伙计们将他团团围住,让他无路可逃。

这时,正好有个路过的侠客听到动静,走进酒馆。侠客身材魁梧,眼神犀利,他了解情况后,决定为民除害。侠客几步上前,三两下就将王大胆制服。王大胆在侠客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乖乖就擒。

侠客将王大胆送到了当地官府。官府经过审问,得知王大胆就是那个冒充皇帝玷污皇后的淫贼,立刻上报朝廷。乾隆皇帝得知后,龙颜震怒,下旨将王大胆凌迟处死,以正国法,平息民愤。

王大胆最终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而徐文靖在任上继续为百姓谋福祉,他的事迹在家乡流传,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佳话,教育着后人要做正直善良之人,同时也让人们看到,无论邪恶多么狡猾,最终都逃不过正义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