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李鹏总理全家在玉泉山游玩,难得团聚,女儿女婿罕见出镜
发布时间:2025-09-01 11:30 浏览量: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97年,玉泉山的秋天格外迷人,金黄的树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为这座宁静的山峦披上了一层温暖的外衣。
在这样美好的时节,李鹏总理与夫人朱琳、女儿李小琳以及女婿刘智源,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全家福。
这张照片,不仅定格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瞬间,更承载着新中国的革命历史与红色家风的传承。
李鹏总理,这位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杰出人物,此时虽已年近古稀,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坚定与从容,那是一种历经岁月洗礼后,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
站在他身旁的夫人朱琳,端庄优雅,笑容和蔼,尽显贤妻良母的风范,他们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彼此扶持,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女儿李小琳,气质出众,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聪慧,她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在电力行业中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她的丈夫刘智源,虽面容略显羞涩,但与家人站在一起,却也显得和谐融洽,刘智源出身于革命家庭,是刘伯坚烈士的孙子,两家有着深厚的渊源。
要说这个红色家庭的故事,时光得回溯到1928年10月,李鹏出生于上海,彼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外有列强侵略,内有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李鹏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父亲李硕勋是我党早期的革命斗士,在李鹏幼年时,父亲不幸因叛徒出卖而被捕,最终英勇就义,此后,母亲赵君陶带着他四处躲藏,历经艰辛。
少年时期的李鹏,受家庭影响,主动接受革命思想,立志投身革命事业,1941年3月,他奔赴延安,在那里如饥似渴地汲取着革命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
邓颖超与李鹏
他先后在自然科学院补习班、延安中学、自然科学院本科班学习,为日后的革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45年11月,李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解放战争时期,李鹏响应党组织号召奔赴前线,历任晋察冀电业公司技术员,哈尔滨油脂厂协理、党支部书记。
1948年,组织上决定派一批年轻人去苏联留学,学习先进的技术,李鹏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世界顶尖的电力技术。
李鹏同志(后排左)在苏联伊万诺沃动力学院补习数理化及俄文时与同学合影
为了能跟上课程,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背俄语单词,晚上在实验室里待到深夜,除了学习,他还担任中国留苏学生总会主席。
在苏联的七年里,他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开阔了眼界,那时候他就认准一个目标:回国后要让中国的老百姓都用上电,让家乡的工厂都亮起灯。
1955年,李鹏学成归国,那时候的中国,电力工业还非常落后,很多农村地区连电灯都没有,城市里也经常停电。
组织上本来想把他安排在机关工作,可他却主动要求到基层去,他说,只有到一线,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电力的问题在哪里。
就这样,他去了丰满发电厂,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那时候丰满发电厂的设备还是日本人留下的,老化严重,他就带着技术人员一起拆解机器,研究改进方案。
李鹏同志(前排右四)在丰满发电厂2号机组旁与苏联专家合影
在那个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的年代,李鹏带领着广大电力工作者,克服了重重困难,不断推进电力建设。
他主张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多次率团考察外国电力工业情况,推动国内电站建设。
他创造性地贯彻党中央“电力要先行”战略,推动多家办电、多渠道办电,参与指导三峡、小浪底等大型水电站和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也就是在丰满发电厂工作期间,李鹏遇到了他一生的伴侣——朱琳,朱琳的出身和李鹏不太一样。
她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女工家庭,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母亲在家照顾孩子,虽然家里不富裕,但父母一直很重视她的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初,朱琳考上了哈尔滨外语学院俄语专业,那时候能考上大学的女孩子不多,俄语说得比很多男生都流利。
毕业后,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被分配到吉林市化工厂担任俄文翻译,1957年元旦之夜,命运的红线将朱琳与李鹏牵系在一起。
当时,在松花江畔的东关宾馆,一场联欢会正在举行,李鹏作为丰满发电厂的领导,朱琳作为102厂专家翻译室的工作人员,都参加了这场联欢会。
会餐时,他们碰巧坐在一桌,之后的舞会上,李鹏被朱琳优美的舞姿所吸引,鼓起勇气邀请她跳舞,两人用俄语交流,初次相遇,便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李鹏通过苏联专家与朱琳取得联系,并在三八节前夕托专家给朱琳带去一封信和两件小礼物,表达自己的心意,朱琳收下礼物。
这无声的回应让李鹏感受到了希望,不久后,李鹏主动前往吉林市看望朱琳,两人在交谈中进一步加深了了解,彼此都萌发了爱慕之情。
后来,在吉林102厂竣工庆祝活动中,他们再次见面,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8年春节,朱琳跟随李鹏到北京见了李鹏的母亲赵君陶,赵君陶对朱琳十分满意,朱琳也在与赵君陶相处的一个多月里,真切地感受到了母爱。
同年7月10日,李鹏和朱琳登记结婚,领了结婚证,正式结为夫妻,当晚,他们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只请了少数亲朋好友参加,从此开启了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
李鹏夫妻和邓颖超
婚后,朱琳默默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成为了李鹏坚实的后盾,她精心照顾家庭,抚养子女长大成人,让李鹏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工作中。
他们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李小鹏、女儿李小琳和小儿子李小勇。
李小鹏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学习电力专业,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电力工程师,为国家的电力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女儿李小琳,则在电力行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她于1961年6月1日在沈阳出生,成长在一个充满家国情怀的家庭,自幼便深受父亲对电力事业热忱的感染,对电力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小琳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后又在北京大学、美国MIT斯隆管理学院修读哲学、管理学等课程,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1983年2月,她正式参加工作,从基层岗位做起,历任华北电力局外事处负责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驻北京办事处主任等职。
2002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成立,李小琳被任命为中电投副总经理和中电国际总经理,2004年10月,中国电力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李小琳担任首席执行官,成为香港H股、红筹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女性CEO。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业绩稳步增长,市值不断攀升,成为了中国电力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她也因此被誉为“电力一姐”。
刘伯坚烈士
李小琳的婚姻也十分幸福,她的丈夫刘智源是刘伯坚烈士的孙子,两人是青梅竹马,刘伯坚和李小琳的爷爷李硕勋都是中共早期牺牲的烈士。
两家的渊源深厚,这种红色血脉的传承也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他们育有一女,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回到1997年的那张全家福,它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留念,更是一种家庭价值观与精神传承的生动体现。
李鹏总理与孙女
从李鹏总理坚定的眼神中,我们能看到老一辈革命家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精神,在家庭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
朱琳的温柔与坚韧,展现出传统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她用自己的爱与关怀,营造了一个温暖和睦的家庭氛围。
李小琳继承了父母的优良品质,无论是在电力行业还是商业领域,都以敬业、专业和奉献精神著称。
她曾说过:“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这句话体现了她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和对家庭背景的正确认识,而刘智源,虽然低调,但在这个家庭中,也默默传承着革命家庭的优良传统。
李鹏总理的家庭,是一个充满红色基因的家庭,从刘伯坚、李硕勋等革命先辈,到李鹏总理这一代。
再到李小琳、刘智源这一辈,他们身上都流淌着红色的血液,传承着革命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努力奋斗,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张合影,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李鹏总理投身革命、建设新中国,到李小琳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
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如今,虽然李鹏总理已经逝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着后代子孙不断前行,传承红色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新闻网——李鹏新书忆爱情婚姻:与朱琳互称"大琳""大鹏"(图)(2) 2014年0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