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姨父办厂3年,赚了六百万,他只给我六十万辛苦费,我拿钱走后,姨父正得意,转天技术员全来投奔我
发布时间:2025-10-04 04:45 浏览量:2
那年夏天,我提着姨父甩给我的那张六十万的支票,走出他那灯火辉煌的厂房。
身后的喧嚣与欢声笑语,像一把钝刀,在我心头来回剐蹭。
姨父,我亲爱的姨父,正举杯与合伙人庆祝,脸上挂着志得意满的笑容。
他以为我只是个被他随意打发走的无用棋子。
他以为,他赢了。
可他不知道,我带走的,不仅仅是那寥寥六十万,还有他厂子里最宝贵的,未来的一切。
他更不知道,他今晚的得意,将是他余生最漫长噩梦的开始。
01
我叫林凡,那年我二十三岁,刚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
父母早逝,我是姨妈一手拉扯大的。
姨父王建是个精明的生意人,或者说,是个极度精明的利己主义者。
他手底下有个小作坊,生产一些工业配件,生意一直不温不火。
我毕业那年,姨父找到我,说要我跟他一起干,承诺只要厂子做起来,绝不会亏待我。
“小凡啊,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是我外甥,一家人。只要你肯出力,未来这厂子,有你一份大功劳!”王建拍着我的肩膀,语气真诚得让人心头发暖。
当时的我,心存感激,以为终于能报答姨妈的养育之恩,也为自己找到了一份事业而兴奋不已。
姨父的厂子叫“腾飞机械”,听着大气,实则破旧。
几台老旧的机床轰鸣着,地上油污遍布,空气里弥漫着铁屑和机油的味道。
工人不多,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手艺不错,但缺乏创新意识。
王建自己对技术一窍不通,只管销售和财务,可他的销售能力也一般,客户资源有限。
我进厂后,发现问题远比我想象的要多。
首先是产品线单一,缺乏竞争力;其次是生产效率低下,良品率不高;最要命的是,没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我学的是机械设计与自动化,虽然刚毕业,但大学期间我多次参与校内创新项目,对市场和技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没有抱怨,而是撸起袖子干了起来。
白天,我跟着老师傅们学习操作机床,了解生产流程。
晚上,我一个人留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分析市场数据,研究新的生产工艺和材料。
我发现市场对一种新型的精密连接件需求量很大,但国内生产厂家寥寥无几,且价格昂贵。
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我把我的想法汇报给姨父。
王建听完后,眉头紧锁,显得有些犹豫。
他是个保守的人,害怕投入新的设备,承担新的风险。
“小凡啊,你说的这些,听起来是好。可咱们小厂子,哪有那么多钱去搞研发?万一砸了,血本无归啊!”他抽着烟,摇了摇头。
我没有放弃。
我熬了好几个通宵,整理出了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报告和技术可行性分析报告,甚至连新设备的采购清单和成本预算都列了出来。
我向姨父保证,只要给我三个月时间,我一定能把这款产品做出来,并打开市场。
姨父最终被我的热情和详细的计划打动了。
他从银行贷了一笔款,又东拼西凑了一些,勉强凑齐了购买新设备的资金。
那段时间,我几乎是以厂为家。
我亲自参与新设备的选型、安装调试,和技术部的老师傅们一起攻克技术难题。
其中,一位名叫老李的老师傅给了我极大的帮助。
老李是厂里的技术骨干,经验丰富,为人正直。
他看到我一个年轻人这么拼命,也深受感动,经常加班加点地指导我,帮我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困境。
“小凡啊,你这脑子活,有闯劲!跟着你干,老李我这辈子也算没白活!”老李总是这样对我说,眼神里充满了赞许。
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研发出了那款新型精密连接件的样品。
样品经过严格测试,性能指标远超预期。
02
新产品的成功研发,让腾飞机械看到了新的希望。
姨父王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他开始带着我,拿着样品跑客户。
我负责向客户讲解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王建则负责谈价格和订单。
凭借着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相对合理的价格,我们很快就拿下了几笔大订单。
厂子开始忙碌起来,新的生产线也投入了使用。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流程,再到质检出货,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精细化管理。
我甚至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CAD和CAM软件,为厂子设计了多款专用工装夹具,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产品精度。
在我的努力下,腾飞机械的生产效率提升了30%以上,良品率也从原来的85%提升到了98%。
厂里的工人们都看在眼里,对我这个年轻人心服口服。
他们不再把我当作一个刚毕业的毛头小子,而是真心把我当作厂子的顶梁柱。
老李更是逢人便夸:“小凡这孩子,是咱们厂的福星!没有他,咱们腾飞机械早晚要被市场淘汰!”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厂子也开始盈利。
王建也变得更加春风得意。
他开上了新车,换了更大的办公室,开始频繁出入各种酒局饭局。
他对外介绍我时,总是轻描淡写地一句:“这是我外甥,在厂里帮帮忙。”仿佛我只是个打杂的,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他自己。
我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但想到姨妈的恩情,以及王建当初的承诺,便也忍了下来。
我觉得只要厂子发展得好,我的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
那三年,我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
王建说厂子初期需要资金周转,让我先跟着他一起吃住,等厂子稳定了再一起算。
我当时也信以为真,觉得一家人,算那么清楚就生分了。
我的生活开销全靠姨妈平时给我的零花钱,以及王建偶尔“恩赐”的两三百块钱。
我所有的积蓄,都用来购买专业书籍和学习资料,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我坚信知识就是力量,技术是核心竞争力。
我花光了所有能花的钱,把大学里学的知识和实际生产结合起来,不断地改进产品,拓展市场。
我也曾试着和王建谈过我的报酬问题。
每次提起,他总是打着哈哈,说:“小凡啊,你还年轻,别老想着钱。咱们厂子现在还在上升期,把盘子做大了,到时候还怕没钱吗?你姨父我还能亏待你不成?”然后便转移话题,或者塞给我几百块钱,说是给我买烟的钱。
我心里的不满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但每次看到姨妈期盼的眼神,我都会选择压抑住自己的情绪。
我告诉自己,再等等,再坚持一下,等到厂子真正做大做强,姨父一定会兑现他的承诺。
03
第三年,腾飞机械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破旧的小作坊了。
我们租下了更大的厂房,引进了更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
员工数量也从十几人增加到了一百多人。
我们的精密连接件在行业内已经小有名气,甚至开始有国外客户主动找上门来。
王建的腰杆子更硬了。
他不再满足于做简单的工业配件,开始涉足高附加值的航空航天领域配件。
这其中,技术门槛更高,对精度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更为严苛。
当时,我们厂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和生产经验。
又是林凡,查阅了海量的资料,自学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他主动联系国内顶尖的材料研究所和航空院校,寻求合作。
他带着技术团队,连续攻克了多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发出了符合航空标准的连接件。
这款产品的成功,让腾飞机械彻底在行业内站稳了脚跟,也为我们带来了巨额的利润。
那一年,厂子的销售额突破了五千万,净利润更是高达上千万。
王建的财富积累速度惊人,他在市中心买了两套豪宅,给姨妈换了最新款的豪车,还经常带着家人出国旅游。
而我,依然住在厂里的宿舍,过着清贫的生活。
我开始感到深深的疲惫和不公。
我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我认为我的付出,我的贡献,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有一天晚上,我跟老李一起加班,调试一台新设备。
老李看着我疲惫的眼神,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凡啊,你为厂子做了这么多,真是辛苦了。可你姨父……哎,有些事情,他做的不地道啊。”
我苦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接话。
老李是明白人,他知道我心中的苦闷。
“你看看,现在厂子里,谁不知道这些年都是你在撑着?那些技术难题,哪一个不是你带着我们一起解决的?可到头来,功劳都是你姨父的,钱也都是他赚走了。”老李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不平。
“老李,别说了。总有一天,他会明白的。”我淡淡地说道,但心里却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我开始意识到,指望王建自觉地兑现承诺,恐怕是痴心妄想。
我必须为自己,为我的未来,做一些打算。
从那天起,我开始暗中收集厂子的运营数据和财务报表。
我利用我所学的知识,以及平时在厂里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对腾飞机械这三年的利润进行了详细的估算。
我惊讶地发现,这三年里,腾飞机械的净利润至少达到了六百万,甚至可能更多。
而我,这个厂子的实际技术核心和运营负责人,却连一分钱工资都没拿到,只靠着姨妈的接济和姨父偶尔施舍的零钱过日子。
这巨大的反差,让我感到心寒。
我的心,彻底凉了。
我开始思考我的出路。
我意识到,我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我必须为自己的未来,谋求一条生路。
我开始悄悄地联系一些行业内的朋友,了解市场上的机会。
我也开始秘密地联系一些投资人,试探他们对新项目的兴趣。
04
我像往常一样工作,但我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我不再对王建抱有任何幻想,我的目标变得清晰而坚定:离开腾飞机械,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
我利用每次出差和参加行业展会的机会,结识更多的同行和潜在合作伙伴。
我刻意地与一些有实力的供应商和客户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关系。
我甚至在不经意间,向一些对我能力表示赞赏的客户透露,我未来有独立发展的打算。
这一切,都做得非常隐秘,王建丝毫没有察觉。
他依旧沉浸在厂子蒸蒸日上的喜悦中,享受着被众人追捧的感觉。
他甚至开始计划着上市,梦想着成为亿万富翁。
他认为他完全掌控了腾飞机械的一切,包括我这个“听话”的外甥。
在厂里,我也更加注重与技术团队的交流。
我不再仅仅是他们的领导,更是他们的朋友,他们的知己。
我经常在下班后,请老李和其他几位核心技术员一起吃饭,聊聊技术,聊聊生活。
我发现,他们对王建的作风也有诸多不满。
“王总这人,只知道赚钱,根本不关心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小陈,一个年轻的技术员,有一次喝多了,抱怨道,“上次我提了个技术改进方案,他说我多事,让他少赚了钱!”
老李也叹了口气:“是啊,他总觉得我们这些技术员,离了他就不行。可他忘了,没有我们,他那些机器就是一堆废铁!”
我静静地听着,心里默默地记下他们每一个人的想法和困惑。
我知道,这些人才是腾飞机械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对技术的执着,对创新的渴望,是任何金钱都无法替代的。
我开始在私下里,向他们描绘我心中的蓝图:一个真正尊重技术、重视人才的工厂,一个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分享成果、实现价值的企业。
我没有直接邀请他们离开,但我让他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更美好的未来。
很快,三年之期到了。
腾飞机械的财务总监向王建汇报了最新的年度财报。
王建的脸上乐开了花,因为厂子又创造了新的利润高峰。
他知道,是时候“打发”我这个外甥了。
那天晚上,王建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弥漫着雪茄的味道,桌上放着一瓶XO。
他笑容满面地递给我一杯酒,然后拿出一份文件。
“小凡啊,这三年你辛苦了。厂子能有今天,你确实出了不少力。”王建语气温和,仿佛真的要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你姨父我也不是不懂感恩的人。这不,三年之期已到,我也该给你一个交代了。”
我心里一阵冷笑,知道正戏来了。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等待他的“交代”。
“我算了算,这三年厂子总共盈利了六百万。考虑到你没有出资,也只是帮帮忙,我决定给你六十万作为辛苦费。这笔钱,足够你在老家买套房,娶个媳妇了。年轻人,知足常乐啊!”王建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已经填好的支票,推到我面前。
六百万盈利,给我六十万。
整整十分之一。
而且,这还是他口中“只赚了六百万”,我心里清楚,实际利润远超这个数字。
我为厂子付出了三年青春,呕心沥血,换来的却只是他眼中的“帮忙”和“辛苦费”。
我的手指紧紧地攥着,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
我的内心一片冰冷,但脸上却努力保持平静。
我知道,这一刻,是我复仇计划的关键起点。
05
我看着那张躺在桌上的支票,支票上的数字是鲜红的六十万。
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紧,疼痛却又带着一丝决绝。
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对我的付出,对我人格的彻底否定。
“姨父,三年前您说,厂子做起来,有我一份大功劳。”我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这三年,厂子的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市场拓展,哪一项我没有亲力亲为?哪一个难关,不是我带着大家一起攻克的?”
王建的笑容僵在了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没想到我会反驳,他以为我会感恩戴德地接过支票,然后离开。
“小凡,你怎么说话的?我是你姨父!我给你提供平台,给你机会,你现在反倒跟我算起账来了?”王建的语气开始变得生硬,带着一丝威胁,“别忘了,你只是个打工的,厂子法人是我,股份也是我的!我给你六十万,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打工的?”我冷笑一声,眼神直视着他,毫不退让,“没有我,腾飞机械现在恐怕还在破旧的小作坊里挣扎。没有我,那些航空配件,你王总敢接吗?你以为,我这三年是在给你白打工吗?”
王建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猛地拍了一下桌子,震得酒杯都晃了晃。
“林凡!你不要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算老几?你不过是我王建手底下的一条狗!我给你口饭吃,你还敢冲我叫唤?”他的话语像刀子一样,狠狠地扎进了我的心里。
狗?
我为他出生入死,为他鞠躬尽瘁,到头来,在他眼里,我只是一条狗。
我压抑着内心翻涌的怒火,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我的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好,很好。”我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平静得可怕,“既然姨父觉得我只是条狗,那这条狗,今天就辞职不干了。”
我拿起桌上的支票,看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
王建以为我是妥协了,脸上又浮现出胜利者的得意笑容。
“想通了就好。年轻人,别太冲动。拿着钱,好好过日子吧。”他挥了挥手,一副施舍者的姿态,仿佛在打发一个乞丐。
我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那一眼,包含了失望、愤怒、不甘,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酷的嘲讽。
我转身,头也不回地走出了他的办公室。
王建看着我的背影,不屑地哼了一声。
他拿起桌上的XO,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厂区。
“哼,一个小毛孩子,还真以为自己能翻天了?没有我王建,他算个什么东西!”他自言自语道,脸上充满了得意。
他相信,凭借他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市场关系,即便没有我,腾飞机械也能继续运转。
至于那些技术员,在他看来,都是些听话的工具人,离了谁都一样。
他拨通了几个朋友的电话,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摆平”了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外甥”,成功地“省下了一大笔钱”。
电话那头传来一阵阵恭维和羡慕的声音,让王建更加飘飘然。
他举起酒杯,对着窗外璀璨的夜色,一饮而尽。
他以为,这是他商业生涯中又一次漂亮的胜利。
他以为,从今以后,腾飞机械将彻底成为他王建一个人的帝国。
他不知道,他所庆祝的,并非胜利,而是他亲手为自己挖掘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