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书|温情团圆主题周

发布时间:2025-10-06 12:55  浏览量:1

温情团圆

主题周

每日新书

在时光长河中寻觅温情踪迹,这几本书宛如暖灯照亮团圆之路。

它们用细腻笔触,勾勒出不同时空下的人间百态。有市井烟火里的平凡相守,有岁月流转中的深情眷恋,有成长旅途上的相互扶持。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一个个充满爱的世界,感受着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让心灵在团圆与温情中得到慰藉,重拾对生活的热爱。

PART 01

《宋朝小日子》

1000年前的宋朝人过着富有现代气息的小日子。他们养宠物、插花、点茶、叫外卖,甚至用上了进口货;平日里看看体育比赛、逛逛瓦舍勾栏,节假日出去旅游,夜生活也很丰富……这样的宋朝,你有没有兴趣穿越回去呢?

本书聚焦于宋朝人的日常生活,选取风雅的、有趣味的、富含现代气息的宋人生活侧面,用生动的语言、场景化的描述及独特的细节将其呈现出来,还选取了50余幅宋画与宋代器物图片作为配图。作者打开了一扇近距离观察宋人生活的窗口,让我们领略蕴藏在历史与传统中的日常之美,感受过小日子的美好。

PART 02

《鸭镇往事》

本书是七〇后小说家曹寇的中短篇小说集。起初为《财经》杂志撰写的小说专栏,故事大多围绕着一个虚构小镇鸭镇展开,另收入2019年发表于《十月》杂志的中篇小说《鸭镇疑云》,共计13万字。相信自己见到龙的少年,父亲的葬礼,在江边遇到了奇观的钓鱼者,因在邻居家门口蹭网而巧遇中学女同学的归乡男子……小说以独树一帜的语言写就,充满戏谑与黑色幽默,以中年视角回望少年和青年时代,展现了日新月异的当下小镇上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PART 03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选入作者从1979年至今发表的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等23篇。作者作品众多,《秋天的怀念》所选文章主要是围绕着作者对残疾的认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和对人道、对爱的理解这些主题展开的。史铁生的散文感人至深,随笔深邃隽永,小说情感充沛真挚。

PART 04

《似水流年》

故事讲的是安徽青年学生黄惜时在小河边偶睹女子白行素的美丽,心向往之,在去北平读大学的火车巧遇白行素,相谈甚欢,抵京后继续追求不舍,上了同一所学校。北平的交友令惜时很快意识到金钱的威力,虚荣所至冒充大少,为漂亮的交际花米锦华挥霍无度,无视父亲的辛劳,不停要钱。黄父到北平探望,惜时嫌其老土,在米锦华面前竟假作不识其父,后来被米锦华识破,愤而分手,父子亦断绝关系。黄惜时心中郁闷,出门寻欢,竟染上梅毒,花光积蓄贫病交加,以至流落街头。此时的黄惜时深感悔恨,发愤做了徒步旅行家。

PART 05

《天地娘亲》

本书以散文性的体裁,讲述了一个一个的日常生活小故事,如捣虾子、养蚕、叫魂、看场、吃面等,从而以清新流畅的语言,通过一个个趣味横生的故事,描述了一个跨世纪的母亲形象,展现其勤劳、善良、俭朴的农家妇女的品格及其智慧、勇毅、坚强的品质,以及其对子女的关爱、照顾,同时将农村的田园风光、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像画卷一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将家庭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歌颂了伟大祖国的世纪变迁和不断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

PART 06

《鹊桥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收获长篇小说2021春卷》,被誉为承接“繁花”余韵、书写江南小镇的性灵之作 。小说追忆运河边的大码头——江南古镇栖镇的纷纭往事,书写了数位小镇少年成长故事,从六七十年代写到新世纪,少时风波让少男少女走上不同前程。多年以后,看似衰败的江南小镇再次成为昔日发小们的人生舞台。一场场婚礼与葬礼,一次次聚散离合之间,社会万象奔涌而来,出走小镇、海外归来乃至永居他国,到底是,意难平。小说有软玉温香的吴侬软语、丝丝入扣的江南调性,呼应了包括《河岸》《北上》《耶路撒冷》等成熟作品之中的水边故事、运河流转与代际成长的思考,小说所描述的古镇意向、人生选择、社会变迁,也成为当代文学叙述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PART 07

《宋朝小日子》

这本书包含了四篇中篇小说,每一篇都写了一个不同年龄的跨越城市与乡村的当代女性。作者用“梅兰竹菊”分别给她们命名,她们在城乡之间跨越、漂泊、抉择……20岁的普通青年苏慧兰,保持着少女心态,努力跟上时代脚步,听诗歌朗诵会、玩抖音,时不时也要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会有真诚的眼泪。30岁的何秀竹越过了种种障碍和暗礁,来到人生中途,以研究生的学历和积极的生活热情挤入大城市的中产阶级,她的生活充满了这个时代中常见的人情世故,选房、选学校,她仿佛是低配版的“顾佳”,总要打满鸡血去“战斗”。40岁的魏小菊,并不光鲜亮丽,追求城里生活,和老公离婚,爱慕虚荣,偷雇主的东西,她是一个被远方和另一种生活诱惑了的人,但她也在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向往更广阔的天地。50岁尹雪梅是一个因为孙女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大妈”,她和看娃的同院“大妈”形成小团体,在彼此的观照、比较、竞争与合作中,重新激发了乡村生活里不可能有的想象、情感与自我认知,也重新经历了一次成长。这些女性,是生活的万千表象,没有理性的精致,漂浮在生活的热流之上,更不是批判者和反省者。她们像是四个人,又像是一个人,她们就在市井烟火之中,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她们拥有难以解释的倔强和野蛮能量,能在夹缝中腾挪辗转,各个都“活着,活得盛大”。20、30、40、50……四个不同年纪,却同样从乡村走向城市,从身边走向远方的女性,如何在时代浪潮中浮沉挣扎、乘风破浪。这是一本写实的女性城市奋斗指南。这是她们的故事,也是每个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