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万中国劳工被哄出国挖煤,谁知等待他们的却是几十万法国女性

发布时间:2025-07-18 03:15  浏览量:1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这是李鸿章的临终之句,他虽被后世称为中兴之臣,却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大清的中兴,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在屈辱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国弱,则民无以自安,自晚清到民国,羸弱的国力使得我们在列强面前毫无自保之力,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们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国内劳动力不足,他们却将贪婪的目光盯向了中国。

于是在北洋政府的连哄带骗之下,十多万劳工前往欧州,其中绝大多数被运往了法国,他们带着朴素的愿望,希望能够去外国挣到钱,但是事实却是他们被派去伐木,开矿,干各种又累又危险的活。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当中国劳工在异国他乡吃尽苦头的时候,一群法国女郎却看上了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法国女郎的爱慕

1918年,残酷的一战终于落下帷幕,好容易盼来硝烟停止的人民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中国也准备撤回欧洲的劳工,然而,此时却有很多劳工不愿意回国。

劳工不愿意回国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竟然是婚姻。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劳工的主要聚集地法国,有至少3000名法国女子选择了与中国劳工结婚,中国劳工也因此获得在法国的合法居住权。

这个情况使得法国政府十分诧异。因为自从1840年,英国的坚船利炮扣开中国的国门以来,中国在对外战争中一败再败,相应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一降再降,许多外国人都看不起中国人。

而且中国劳工去到法国,所做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拿的也是微薄的薪水,而且他们受尽辛劳,却得不到基本的尊重。中国劳工明明是来帮助法国建设的,但由于当时的中国无法给他们提供庇护,所以劳工到了法国之后却连最基本的人权都无法保障。

所以,法国政府特别不能够明白,为什么这么多的法国女性会愿意和中国人结婚,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国一直有着不和有色种族通婚的劣习,可是现在这些法国女郎为了挽留中国劳工,甚至集体向政府情愿,希望法国政府能够给予他们合法的身份,让他们自由平等地在法国居住和生活。

倾慕中国劳工的原因

其实,如果以现代人的后见之明来看的话,这个当初令法国政府困扰不已的问题并不复杂,主要可从两方面来解释,一是个人意愿,一是时代背景。

从个人意愿来说,劳工在法国工作的过程中,已经融入了法国的生活,并且收获了法国人民的友谊。根据当时的一些资料显示,华工在节假日的时候,会自发组织文艺活动,表演京剧,梆子,杂技等中国特色节目,虽然劳动的艺术水平,不一定会很高,但是从未见过的艺术形式也足以让法国人耳目一新,从而对中国劳工改观。

而且每逢周末的时候,劳工们还会一起去工地周围的小镇或者农村玩耍,这也给他们和法国女郎的认识提供了机会。他们最先或许由于语言问题而交流较少,但是随着相处时间增多,他们会发现彼此的有趣之处,自然而然地产生感情。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便是中国男人踏实肯干,老实温厚。根据学者蒋廷黻回忆,他当时正在巴黎的华工服务中心工作,就曾有一个法国找到他,希望他按照中国的婚俗为自己和一个姓杨中国劳工做媒。

蒋廷黻也觉得很好奇,于是问这位法国女子,为什么要找一个中国劳工做自己的丈夫。这位法国女子回答说,我如果和一位法国男子结婚,那么我不知道他的品行,他可能嗜酒成性,也可能会打我。但是我和杨先生相处一年多,他从来没有和我红过脸,我相信他会对我好一辈子。

从时代背景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程度远超了所有人的想象,根据统计数字显示。每三个上战场的法国年轻男人中,就会有一个人死在炮火之中。所以战后法国男性数量大幅度减少,女性比法国男性多出了几十万。

而男女比例失衡,给法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弊端。有人提出建立伤兵结婚协会,帮助因为战争而身体残疾的军人寻找配偶,还有的人提出在法国实行一夫多妻制。和这些建议相比,找一个健全的中国劳工结婚,无疑是法国女性更好的原则。

但是,当法国女郎倾慕中国劳工的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不少反对的声音。

反对的声音

首先反对法国女性嫁给中国劳工的便是法国政府,法国政府为了劝阻法国女性不要嫁给中国劳工,曾发布一份长篇布告。

这布告中有的是对中国男性的偏见和诋毁,说中国男性全都极端专制,而且会纳妾,有的则是客观困难,比如说中国劳工的薪资都很低,而且当时的中国人婚娶很早,很多劳工在来法之前,国内就已经有妻子了。

而法国的一些媒体也推波助澜,在这篇布告的基础之上,大肆鼓吹,总有一天,法国女性会全部被中国劳工“骗”了去,以此来挑动社会上反对法国女性和中国劳工通婚的事情。

虽然在这些言论的影响下,有一些法国女性被劝阻回去了,但还是有很多法国女性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且当时法国国内壮龄劳动力短缺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最后法国政府也不得不妥协,给予了留在法国的劳工合法身份。

结语:

和法国女性结婚并且定居下来的中国劳工大多数聚集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这里也成为了最早的华人社区。后来法国的华侨们在火车站的附近这里立了一块碑,以此来纪念先辈们生存立身的不易。

如今,那个中国人在国外被歧视,做苦力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用以激励自己,发奋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