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他命悬一线 我跪求父亲救他,三年后 他却要与我退婚另娶他人
发布时间:2025-07-17 09:09 浏览量:1
「姐姐觉得我们之间,没什么情意吗?」
「你说这京城,有多少人是因为情才在一起的。」
我想到了我的阿娘。
当年我爹娶她不过是为了她的身世,我娘千般不愿也抵抗不了一道圣旨。
她与沈将军自小相识,早已互生爱慕,只因当时沈家坐镇西南,尚未回京。
待功成凯旋,我娘早已嫁入薛府。
当初听闻沈将军身陷西南困境,无力回天,我娘日夜落泪祈祷,只盼奇迹发生。
我不忍,便以沈铎为由求父亲相助。
当时我二哥身在巴蜀一带,离云贵不远,只要他调兵相助,定能营救沈家父子二人。
我在祠堂前跪求父亲,若沈铎身逝我便舍命相陪,他不在乎我,却在乎二哥,他唯一的儿子。
二哥的生母早亡,自小在我娘膝下长大,与我关系亲密,待我甚好。
若知道父亲这般无情,父子感情定会离间。
父亲只好请旨求陛下让二哥出兵相助。
听说圣旨传到四川跑死了好几匹马,我二哥早已严阵以待,接旨便赶赴云贵。
大战几日,在西南的沼气之中救出了奄奄一息的沈家父子二人。
尔后他听闻我娘病故,沈铎要与我退婚,气的差点要连夜入京。
我又追写一封书信给他,告知他我要和萧亓安成婚。
他回信说:「萧家可靠。」
我便知这其间,有许多我不知道的事情。
8
继在沈家被太子刁难之后,萧亓安在夜里出行的次数越来越多,我每日都点灯等他。
有的时候到第二日清晨才一身疲惫的归来。
如若回来尚早,他便与我用膳,夜里紧紧抱着我入睡。
他不多说,我也不多问。
就这样持续到了冬天,京城上下都在为新年做准备。
郁南王府里来往的人也多了起来。
虽热闹,但我仍心绪不宁。
直到腊月二十五那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我披着袄子站在窗前,听到院里传来声音,欣喜的打开房门。
只见萧亓安负伤而归,扶他回来的是我二哥。
见到二哥自是欢喜,但萧亓安的伤势让人揪心。
我焦急地询问:
「二哥,他怎么伤成这样,要不要我去请郎中。」
「不可,你去请崔夫人来,她会有办法。」
二哥把萧亓安放到床上,我飞快的跑去崔夫人院里。
她听到后立马起身,让我去萧亓安大哥院里,请大嫂过来。
萧亓玉的夫人是宫中太医院院判之女,精通医术,嫁到郁南王府后便在经常开馆行医,救治百姓。
大嫂让我们都退到院外。
院中大雪不止,落满了每日萧亓安归来的石子路。
这一瞬间,我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好似幼时的某个雪夜,萧亓安和我并肩一起坐在大雪之中。
「可以进来了。」大嫂开门让我们进去。
「但他还需要休息,只是中了箭,型号无毒,今夜需要有人值守,如他有任何情况就派人来院里寻我。」大嫂洗了洗手,便和萧亓玉回到了他们的院中。
我让崔夫人和二哥先去休息,今夜我守着萧亓安便好。
刚过丑时,我便听到萧亓安唤我的声音:「薛蘅。」
「我在。」我起身走到床边,握住他的手。
他微微睁眼看我,握紧我的手,又沉沉地睡了过去。
9
第二日清晨,二哥便来院中寻我。
二哥站在窗边,看着院中的婢女小厮打着雪仗。
「我是奉了圣旨偷偷回京,太子还不知道,过完除夕我便要回巴蜀。」
「你和萧亓安是在为陛下做事?」我问道,「我一直以为,萧亓安是六皇子的人。」
「六皇子是陛下的儿子,自然是陛下的人。」二哥说道。
二哥说,陛下如今不过四十有余,但太子已过弱冠之年。
太子贪恋权位,有传言说陛下在他壮年之时就该退位让贤,让太子登基。
于是太子便笼络朝中大臣,有试图逼宫的嫌疑。
郁南王府和沈家向来拥护陛下。
沈大将军自愿请守边疆换朝局安定。
萧老王爷在时和陛下约好,萧亓玉从文,萧亓安从武,以后都是陛下手中的剑。
因此,从记事开始,萧亓安便顶着装疯卖傻的名头,明面上是六皇子的人,背地里是在为陛下做事。
不巧的是,沈铎偏向太子,我爹则认为太子即东宫储位,偏帮太子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你呢?」我问二哥。
「我和亓安心向百姓,只有朝局安稳,百姓生活才能稳定,太子野心之大,若让他夺得帝位,不仅你我,这天下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今日是陛下明旨的归期,二哥说罢便回了薛府。
新年期间各方休战,原本在沙场征战的将士,此刻不过是每家每户的寻常儿女。
大概是我们的声音吵醒了萧亓安,不知何时他已经在床上坐起看着我。
他大病初愈怕寒风吹到他,我关上了窗户,点起碳炉,不一会儿屋里就暖和了起来。
「二哥说,陛下说了到新年都不会有人来打扰你,你就在家好好歇着吧。」
我坐在床边查看他的伤口,「还疼吗?」
「当然疼。」他反手抱住我,脑袋搁在我的肩膀上,让我身体一僵。
「姐姐好香。」他在我的耳边说道,「只是我现在不能......」
「大白天的就说疯话。」我顿时红了脸站起了身,他「哎哟」了一下。
「弄疼你了吗?」我赶紧要检查他的伤口。
他一把握住我的手,露出狡黠的目光:
「刚刚姐姐想到哪里去了?」
窗外虽大雪纷纷,屋里却比初春还要温暖。
10
只要党争不断,这和煦的春风就吹拂不了多久。
新年刚过,就听说萧亓安和沈铎在朝堂上一番辩论。
沈铎弹劾我二哥领军有误,如今怎能让他领军西南,而让沈老将军退居巴蜀。
还说当初如果巴蜀一带的兵力都归于沈家,他和沈老将军也不至于深陷囹圄。
此时薛青窈待产家中,听到此番言论也是痛心不已,派人送信给二哥,为沈铎辩解。
薛家上下除了我没用的爹,全都倚仗我二哥。
沈铎却在朝堂之上直接弹劾自己的小舅子,来彰显自己的公正无私。
二哥刚出年关便策马回了军营,不知道朝堂争论。
萧亓安自小与我二哥亲近,自然要为他辩驳一番。
郁南王府与太子离心是众人心知肚明的事,如此一闹,更是摆到了明面上。
太子私下启奏陛下,说萧亓安自小在京城长大,根本不知领军打仗为何物,有何资格与小沈将军辩驳军论。
于是陛下下旨,命萧亓安即刻赶往巴蜀,学习军务,和薛长疑共同领军作战。
11
这一走又是半年,虽每次来信都是告捷,我也知道西南之凶险,不知道何日是归期。
萧亓安走后,京中局势越来越乱。
青姐孩子周岁那日我和爹爹同去沈府祝贺,无意间得知二哥和萧亓安此战艰难,陛下有意让沈铎领军支援,太子一党却推脱不前。
我慌忙赶回家中。
「娘,娘,崔夫人。」进了崔夫人屋里发现她不在,我焦急的唤道。
「怎么了夫人。」崔夫人的婢女李嬷嬷从院里过来问我,「老夫人去兵器库了,你在这厅上稍等会儿。」
我等不了一点,立刻冲去了兵器库找她。
「娘,我想去西南。」
「我就知道,你要去找你二哥和亓安?」
原来她来兵器库就是早有准备。
她拿出当年她挂帅出征,先帝赐予的银枪:
「见此枪如见先帝,蘅儿,我会为你打点好一切,你去吧。」
我爹得知崔夫人替我向陛下请旨,让我领军前去支援二哥和萧亓安,连夜赶来郁南王府。
「我知你莽撞,我不知你如此莽撞!」他气急败坏地说道,「你就留在京城,太子他们自会有主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不是?」
「二哥如果死了,你还有什么柴烧?」我问他,「如今京中无人前往,是因为没有将士了吗?是党争如此,太子他们都巴不得二哥和萧亓安死在西南,你还在这眼巴巴地指望他们救你儿子?」
我真后悔当年救了沈铎。
不知道薛青窈现在是何心情。
如若薛家没落,她在沈府的前程,又能好得到哪里去。
「那你去,你去有什么用?还不是添乱?你能打得了战?」
看着我又急又怂的爹我笑了:
「我不过是送兵到巴蜀,再请沈老将军出兵,如果需要我上战场,我必定会和二哥还有萧亓安站在一起,不会像爹这般留在京城,看着自己的儿子去送死。」
12
我带上圣旨快马加鞭赶到巴蜀,把圣旨呈送给沈老将军。
他看到来的是我大惊,问我沈铎在京中作甚。
原来他一直被沈铎蒙在鼓里,不知他早已心系太子。
沈老将军已年过半百,为新帝戍守西南多年,没想到沈铎竟要和太子一起谋反。
来之前萧亓玉让我告诉沈老将军,若见到我二哥和萧亓安,让他们速速回京,太子和沈铎有异动,有谋反的嫌疑。
沈老将军让我留在巴蜀等待消息,我不肯,我要和他一起去云贵边境。
边境十二城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所到之处皆有人在哭喊。
京城的皇权贵胄却因权势争斗全然不顾战争中的百姓。
只要将敌军出最后一座城池,此番战役也就就此结束,剩下的便是城市的重建和对百姓的安抚。
我随沈老将军的军队前往二哥和萧亓安的军营中。
看到站在不远处的萧亓安一身疲倦,已不复在京城的光彩,却又多了几分成熟和镇定。
我下马朝他奔去,大声唤他:「萧亓安!」
他神色诧异,随后笑的如记忆中的少年一般:「姐姐!」
萧亓安紧紧抱住我:「是你吗薛蘅,我不是在做梦吧。」
「是我。我来了。」
一路的艰难和委屈在此刻迸发而出,我伏在他的肩头嚎啕大哭。
他将头埋在我的颈肩,双手抚摸我的头发。
隐约间我想起刚及笄那年的盛夏。
太阳照的热烈,我和萧亓安坐在溪边,他在一边自顾自地摸鱼。
我在一边把我想和沈铎退婚的事说与他听。
我当时想,反正他是个傻子也听不懂,当个树洞得了。
他突然问我:
「姐姐,退婚是什么?」
我懒得跟他解释太多,敷衍着说道:
「就是不想跟这个人结婚,你还小,长大就明白了。」
「那是沈铎不想跟你结婚?」
他在旁边低声自言自语,随后笑着跟我说:
「那姐姐跟我结婚吧,我最喜欢薛蘅姐姐。」
殊不知这儿时的戏言,成了他心里长久的约定。
13
沈老将军作战经验丰富,他留在西南带兵出征,。
二哥和萧亓安和我速回京城,以保陛下无恙。
还未达到京郊便被萧亓玉的部下拦住,他说沈铎和太子发起兵变,将世家的女眷都围困在东宫,打算今夜逼陛下退位。
我想到崔夫人定被困于东宫,萧亓安和二哥已另有安排,便说我去东宫。
萧亓安担心我的安危,试图阻止:
「今夜十分凶险,你可以留在城外,等我们消息。」
「她下定决心的事,可没有人能阻挡的了。」二哥自小便了解我的性格,看透我的心思,他说道:
「京城的兵力有限,一定不会留在东宫。蘅儿带一对兵马去找崔夫人,崔夫人的银枪可无人能敌,你自是不必担心蘅儿。」
「可是......」萧亓玉叹气,给了我一个信烟,「事成之后你们留守在东宫,放信烟通知我们,哪里都不要去。」
我答应他。
于是我们兵分三路,他和萧亓玉的部下前去营救陛下,二哥携一队人马前去沈府,我和一队人马去东宫救一众女眷。
如同二哥所料,他们并没有留有兵力在东宫,很快我们便攻下太子府。
破门而入后,只见有将士在内企图凌辱世家女子。
我见崔夫人已欲动手抵抗,高喊:「崔夫人,接枪。」
崔夫人见到是我,接过她的银枪,直刺围困太子府的将士首领,随后擒下太子妃,她高举银枪说道:
「现太子妃已在我手,投降者不杀,反抗者处死。」
太子府的将士得知萧亓安和薛长疑已赶回京城,立刻丢下兵器投降。
我命萧亓玉的部下燃放信烟,通知萧亓安。
不久接到他和二哥的信烟,知道我们成了。
众人欢呼,太子妃瘫软在地,等待属于她的审判。
14
郁南王府也属皇室,不好直接参与对太子逆反一案的审判。
这一次谋反的案子落到了刑部和我二哥的头上。
又是正值年关,大家忙着过年,只有我二哥忙着审案子。
崔夫人请众人来郁南王府吃席,他也不得空过来。
据说陛下要留二哥在京中办差,不必再远赴西南。
宴席散罢,众人踏雪归去。
今天房里的碳炉依旧烧的火热。
我打开窗户,看院子里的大雪映着月色熠熠生辉。
「也是这样的雪夜。」我开口说道。
「嗯?」萧亓安走过来和我一同看向窗外,然后又惊又喜地说道:
「你想起来了是吗?」
我点点头。
也是这样的雪夜。
沈铎从西南回来。
阿娘让我去沈府给沈老夫人送药材。
我知道阿娘是想让我去见他。
我走到沈铎的院门口便听到了他和薛青窈在柔情蜜语。
我惊慌失措的跑出沈府后,看到有官家世子在欺负萧亓安。
骂他是蠢猪,还要他弯下身去给他们当马骑。
「你们在做什么?!」我大声呵斥过去。
那几个都是侯府贵族出来的纨绔子弟,哪会怕我的教训。
便揪过我的衣服恶狠狠地说:「你算哪根葱,也敢来教训我们。」
我对他拳打脚踢一番挣扎未果。
只见萧亓安猛地从雪地里站了起来把他们打趴在地:
「你们欺负我也就罢了,敢欺负薛蘅的以后我见一次打一次,滚。」
抬起头看到萧亓安站在我面前,伸手扶我起来。
那时,他看着我,便是比寻常孩童更为深邃的眼神。
雪下的很深,他见我不说话,一直跟在我后面,这样一直跟着我走回了薛府。
一到家,我便跟父亲还有母亲请求,我要退婚。
他们问我为何,我如实相告。
父亲却罚我跪在院中。
他说我在背后诟病自己的亲姐姐和沈将军,如果我被退婚,这传出去薛府的脸还往哪里搁。
没想到萧亓安还没走,悄悄地翻墙爬进了院里,乖巧地坐在我的身边。
我问他:「如果我被退婚了怎么办?」
「退婚,是很严重的事吗?」他一脸天真的问我。
他是郁南王府的小王爷,自然不用为这些事情烦恼。
「姐姐这么好,自是不必为这种事情烦恼。」
不一会儿,母亲出来见他坐在大雪之中,连忙叫他进去喝口热茶。
再后来的事情我记不清了,只记得他走后,母亲就让我进了屋子。
我淋了一夜雪发了高烧,醒来后也忘了萧亓安来过。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我娘会知道薛青窈和沈铎的事。」
我倚在他的身上说,「是你说的对吧?」
「那是阿娘问我发生了什么,我当然要实话实话。」
他笑的狡猾,但很好看,月色流光,公子如玉。
「那时候阿娘问我,如果以后她不在了,我愿不愿意一直保护姐姐。」
他接着说道,银色的月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就好像那夜他潜入我的房中,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他。
他回过身来问我:
「姐姐,我想问你......」
「欢喜。」这次我学会了抢答。
他笑着关上窗户,搂过我的腰身,低下头亲吻我的耳朵:
「我也欢喜,薛蘅。」
说罢,他修长的手指在我的腰间游荡,探入我的衣摆之中。
虽已是隆冬,屋里却如春色绽放。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