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娶了小17岁的妻子郭梅后,有一天晚上,他喝了半斤二锅头鼓起勇气,向新婚妻子提出了过分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5-09-20 10:36 浏览量:2
陕西“三驾马车”之一的贾平凹,文学生涯始终与争议和突破相伴。《浮躁》让他声名鹊起,《废都》将他卷入舆论漩涡,《秦腔》则以茅盾文学奖的荣光助他再攀高峰。而这一路跌宕中,婚姻的聚散与知己的相伴,远比作品更深刻地塑造了他。
1993年,《废都》甫一出版便因尺度问题遭禁,这本倾注心血的著作成了他心头的重负。雪上加霜的是,他与第一任妻子韩俊芳的婚姻也走到尽头。
这段曾让他倾心追逐的姻缘(韩俊芳是当年的校花,二人育有女儿贾浅浅),因误会裂痕难补,贾平凹选择净身出户。婚姻破碎与事业遇挫的双重重击,让他肝病复发,卧病在床。
正是在病房里,身着白大褂的郭梅走进了他的人生。这位小他17岁的护士,亦是他的忠实书迷——即便《废都》已遭封禁,她仍藏着旧版反复品读。郭梅的照料远不止医护职责:
每日变着花样送来热食,午后为他诵读散文,深夜帮他整理凌乱的手稿。这份掺杂着崇拜与爱慕的温柔,成了照亮他低谷的光。十数日的朝夕相伴,让两颗心紧紧相依,不久便步入婚姻。
婚后某日,贾平凹借着半杯二锅头的勇气,说出了藏在心底的请求:“想每周去看看浅浅,也顺便探望下前妻。”这份在旁人看来或许“过分”的牵挂,郭梅却笑着应允:“孩子需要你,这是该做的。”巴尔扎克曾言:“婚姻的幸福,建筑在互相尊敬上。”郭梅的通透与包容,让贾平凹慨然长叹:“能娶到她,这辈子值了。”
无琐事烦扰的贾平凹创作力迸发,十年间写下十六部力作,平均两年便有长篇问世。可《废都》的遗憾始终萦绕——那本让他一夜成名又骤然跌落的书,成了未竟的念想。终于,他试探着问郭梅:“我想再写本类似《废都》的书,可行吗?”
郭梅眼中瞬间亮起光:“你的文字从来不是表面的描摹,而是对人性的深挖。以你如今的阅历,定能写出更深刻的东西。”妻子的笃定,点燃了他沉寂的创作欲。
七十岁那年,《暂坐》横空出世。这部被视作“《废都》升级版”的作品,聚焦十二位都市女性的生存与情感,将欲望都市里的人性挣扎娓娓道来。舆论随即沸腾:有人斥其“低俗”,有人赞其“接地气”,更有人称其为“深夜顿悟读本”。
面对争议,贾平凹淡然回应:“书中每个人都有原型,每段故事都是我的人生感悟。俗?可最俗的烟火里,才藏着最真的人性。”这本耗费他数年心血的著作,融入了半世纪的人生智慧——十二位女性的周旋与奋斗,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体面下藏着辛酸,光鲜里裹着挣扎,恰是生活的本真。
若你正陷在迷茫焦虑里,不妨翻开《暂坐》。它或许没有华丽辞藻,却用最接地气的“俗气”,照见人性与欲望的较量,给心灵一份通透的顿悟。这顿“饭钱”换来的人生洞察,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