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充满了方块空白,却被季羡林盛赞:把无聊空虚写到了极致!

发布时间:2025-09-16 10:37  浏览量:1

1993 年,几颗璀璨的星辰交相辉映,《活着》《废都》《白鹿原》这三部经典之作在这一年横空出世。在这三部作品中,贾平凹的《废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争议,吸引着无数读者与研究者,在当代文学的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贾平凹,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与张承志、梁晓声一样,作为工农兵大学生被推荐上大学。他的文学创作之路,从早期获奖小说《满月儿》便已崭露头角。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地青年在苦难中发现爱的故事,清新质朴的风格,深受读者好评,也为贾平凹在文坛奠定了基础。此后,他的创作风格犹如分叉的河流,一路奔腾。

一方面,他贴近文坛主旋律,创作了如《鸡窝洼人家》《小月前本》《腊月・正月》等中篇小说,以及长篇代表作《浮躁》,这些作品聚焦农村改革,展现了时代变迁下农村的风貌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他又在散文创作中另辟蹊径,《晚唱》《“厦屋婆” 悼文》《二月杏》以及《商周初录》等作品,以灰暗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讲究的艺术手法,展现出独特的文学气质。而长篇小说《废都》,无疑是他这一创作风格的集大成者。

当你翻开《废都》,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它独特的排版。全书不分章节,没有标题,每一页都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填满,段落之间极少有空隙。这种排版方式,与我们常见的现代小说截然不同,却营造出一种虚拟的古典白话小说的氛围。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白话小说的世界之中,感受着那种古朴而厚重的气息 。

在语言表达上,《废都》摒弃了 “五四” 以来形成的、在 “十七年文学” 中得到强化的模式。小说中的行文少有戏剧性的形容词,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修饰,却以质朴平实的语言,勾勒出生活的真实面貌。人物的对话部分,更是简洁明了,没有一般作家喜欢用的动作表情辅助说明,基本上只是简单的 “某某某说”。

以小说中庄之蝶与唐宛儿初次见面的场景为例,贾平凹这样写道:“唐宛儿二十五六年纪吧,一身淡黄套裙紧紧裹了身子,拢得该胖的地方胖,该瘦的地方瘦。脸不是瓜子形,漂白中见亮,两条细眉弯弯,活活生动。最是那细长脖颈,嫩腻如玉,戴一条项链,显出很高的两个美人骨来。庄之蝶心下想:孟云房说周敏领了一个女的,丢家弃产来的西京,就思谋这是个什么尤物,果然是个人精,西京城里也是少见的了!” 这段描写,没有过多的形容词堆砌,却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唐宛儿的美貌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

又如庄之蝶与唐宛儿的对话,“妇人说:这鞋子真合脚,穿上走路人也精神哩!庄之蝶手伸出来,却在半空划了一半圆,手又托住了自己的下巴,有些坐不住了。” 这段对话简洁明了,没有多余的修饰,却将两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的波澜表现得淋漓尽致 。

在《废都》引发的诸多争议中,书中那些引人注目的方块空白,无疑是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每当小说情节发展到敏感场景时,“(此处作者删去 ××× 字)” 的方块空白便会悄然出现。例如,小说中唐宛儿和周敏的一段情节:“妇人高兴起来,赤身就去端了温热的麻食,看着男人吃光,碗丢在桌上,也不洗刷,倒舀了水让周敏洗,就灭灯上床戏耍。□□□□□□(作者删去三百十二字)。妇人问:‘景雪荫长得什么样儿,这般有福的,倒能与庄之蝶好?’”

从表面上看,《废都》中的方块空白是对《金瓶梅》洁本的模仿。在《金瓶梅》的流传过程中,为了让名著能够更广泛地流传,同时考虑到未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出版商对其中的描写进行了删减,从而产生了各种删节版本。这些版本中,被删减的部分往往以空格或其他符号代替,这便是《废都》中方块空白的灵感来源 。

这种独特的设计,在当时的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它受到了部分读者的热烈追捧,认为这种方式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和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另一方面,它也遭到了一些评论家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低俗的噱头,是对文学艺术的亵渎 。

在《废都》的世界里,庄之蝶宛如舞台上的主角,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读者的心弦 。这位 40 多岁的作家,个子不高,却有着独特的魅力。他生活态度随意,艺术口味讲究,对文物把玩情有独钟,为人不拘小节,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洞察之中。然而,在他看似潇洒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疲惫而迷茫的心 。

庄之蝶的社会生活,犹如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其中。孟云房,作为他的挚友,宛如他生活中的得力助手,又似他的精神导师。孟云房以庄之蝶的名义,介绍周敏到《西京杂志》当编辑,这一小小的举动,却如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周敏与唐宛儿的私奔,以及那篇以庄之蝶为原型的绯闻旧事文章,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西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也让庄之蝶陷入了一场难以摆脱的官司之中 。

在这场官司中,庄之蝶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被各方势力拉扯着。景雪荫的愤怒、周敏的无奈、杂志社的焦虑,都如同一股股无形的力量,将他推向了深渊。孟云房不仅在事业上给予庄之蝶帮助,还在生活中关心着他。他为庄之蝶在尼姑院旁边弄到一套空房,这座被称为 “求缺屋” 的房子,成为了庄之蝶婚外情的秘密基地,也见证了他的沉沦与挣扎 。

除了孟云房,赵京五、洪江等人也在庄之蝶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赵京五介绍小保姆柳月进入庄家,又让庄之蝶帮农药厂老板写文章做宣传。庄之蝶起初并不愿意,但在金钱的诱惑下,他还是妥协了。然而,这笔稿费却如同诅咒一般,带来了一系列的悲剧。农药厂老板的妻子喝农药自杀未遂,后来农药改进了,她再次喝农药时,却真的离开了人世。

洪江则帮庄之蝶的老婆开书店,这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却因为一本名为 “全庸” 的畅销书而变得复杂起来。人们误以为这是金庸的作品,纷纷购买。庄之蝶虽然不喜欢这种误导读者的行为,但在金钱的驱使下,他选择了沉默。然而,当他失势时,洪江却毫不犹豫地倒卖抹黑他的书,这种背叛让庄之蝶感到无比的寒心 。

庄之蝶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无奈与挣扎。他在世俗的琐事中逐渐迷失了自我,曾经的清高和理想也渐渐远去。他就像一只被困在牢笼中的鸟儿,无法挣脱命运的束缚,只能在痛苦和迷茫中徘徊。

庄之蝶的情感世界,宛如一座错综复杂的迷宫,他与六个女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构成了《废都》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

景雪荫,作为庄之蝶曾经的同事,与他有着一段微妙而又复杂的过往。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些若有若无的情愫,但始终未曾跨越那道界限。然而,周敏编撰的那篇绯闻旧事文章,却将他们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景雪荫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毅然将周敏、杂志社和庄之蝶告上法庭。这场官司,犹如一场风暴,不仅打乱了庄之蝶的生活节奏,也让他与景雪荫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牛月清,庄之蝶的妻子,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她善良、贤惠,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家庭之中。她精心照顾庄之蝶的生活起居,操持着家里的大小事务,还积极参与庄之蝶的事业,为他的名声和利益而努力。然而,她与庄之蝶之间的婚姻,却逐渐陷入了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平淡。牛月清对庄之蝶的生活习惯感到不满,而庄之蝶则在婚姻中感到压抑和束缚。他们之间的矛盾,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最终爆发。

唐宛儿的出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庄之蝶平静的生活,激起了层层涟漪。她年轻、美丽、热情奔放,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她与庄之蝶的相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两人迅速陷入了热恋之中 。他们的爱情,充满了激情与浪漫,却也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唐宛儿为了追求爱情,不惜抛弃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与庄之蝶在一起。然而,他们的爱情却面临着来自社会和道德的压力,最终以悲剧收场。

柳月,这个出身贫寒的女子,以保姆的身份走进了庄之蝶的生活。她聪明伶俐,心思细腻,对庄之蝶充满了敬仰和爱慕之情。在与庄之蝶的相处中,她逐渐爱上了他 。柳月的爱情,充满了功利性和目的性。她希望通过与庄之蝶的关系,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终,她为了自己的前途,嫁给了大正,成功地跻身于官宦之家。

汪希眠的夫人,虽然在小说中出场的次数不多,但她与庄之蝶之间的关系却也不容忽视。她与庄之蝶之间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一种理解和安慰,这种感情虽然没有唐宛儿和柳月那样热烈和直接,但却更加深沉和持久 。

阿灿,是庄之蝶的女人中最为独特的一个。她美丽、善良,却又命运坎坷。她在生活中遭受了诸多的磨难和挫折,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与庄之蝶的相遇,让她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希望 。她对庄之蝶的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她不求回报,只希望能够在庄之蝶的身边,得到一份关爱和温暖。然而,她的命运却十分悲惨,为了给妹妹报仇,她不惜牺牲自己的容貌和幸福,最终消失在了庄之蝶的世界里 。

《废都》问世以来,在评论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赞誉与批判之声此起彼伏,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季羡林先生以其深邃的文学洞察力,预言《废都》20 年后将大放光芒 。他认为,“古往今来,也许还没有一本专门写无聊写到极致的小说,现在有了。…… 它是一本写无聊的大书,非常到位。”

作家马原也对《废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废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里空前地把当代人的一种无聊状态描写到极致。” 马在小说中,庄之蝶等知识分子看似生活富足、声名远扬,实则内心空虚、迷茫,他们在世俗的琐事中挣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废都》持赞赏态度。评论家孟繁华则毫不留情地批判道:“《废都》是对明清文学的皮毛仿制。” 在他看来,《废都》虽然在形式上模仿了明清白话小说,但仅仅停留在表面,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创新运用。小说中的描写、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叙事方式,都被孟繁华认为是对明清文学的简单模仿,而没有真正继承和发扬其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