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劝我要大度,把夫君让给她的侄女,我没反对…
发布时间:2025-09-17 07:32 浏览量:1
婉儿,你是本宫看着长大的,素来知书达理,贤淑大度。” 皇后娘娘慈爱地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玄王府子嗣单薄,如今我那侄女若雪也到了适婚年纪,品貌兼优,不如……就让她入府,为你分忧吧。”
我垂眸,指尖轻颤,仿佛被这“分忧”二字压得喘不过气。
眼底深处,却有冰冷的火光一闪而过。
分忧?
不,这是夺走我一切的开始。
然而,我面上只露出几分迟疑,最终轻声应道:“全凭皇后娘娘做主。”
皇后满意地笑了,那笑容背后,是她家族权势更迭的冷酷计算。她以为她赢了。可她不知道,我这数年的隐忍,不过是为了等待一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我没反对,只是在心底默默数着日子。
她侄女封妃那天,我自会送上一份,让她永生难忘的“大礼”。

01
我嫁入玄王府已是第三个年头。
三年前,我还是京城苏府的嫡长女,苏婉。
父亲是当朝首辅,家世显赫,我自幼便被教导得端庄贤淑,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彼时,玄王殿下还是圣上最宠爱的皇子,才华横溢,风度翩翩。
我们的婚事,在旁人看来,是天作之合,门当户对。
可这“天作之合”的背后,却不过是权势的联姻。
玄王李玄策,是皇后刘氏的亲子。
刘氏出身寒门,能坐上皇后之位,全凭她那份狠厉与决绝。
她需要一个强劲的姻亲来巩固李玄策的地位,而苏府,在当时的朝堂上,无疑是最佳选择。
我清楚地记得大婚那夜。
红烛高燃,喜帐低垂。我盖着红盖头,坐在床榻上,听着外面喜乐喧嚣渐渐平息。心头是少女对未来夫君的无限憧憬。
然而,李玄策直到三更天才姗姗来迟。他没有掀我的盖头,只是在桌边坐下,自斟自饮。
“苏小姐,你我之间的婚事,不过是父皇和母后的旨意。”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疏离的冷淡,“本王此生志向,并非区区儿女情长。你若能安分守己,本王自会给你王妃之位应有的尊荣。”
那夜,他甚至没有看我一眼。
我心中的万丈柔情,瞬间被冻结成冰。
掀开盖头,只剩下我一人对着满室的红妆,和那张冰冷的喜床。
从那时起,我便知道,我的王妃之位,不过是个摆设。李玄策不爱我,甚至对我的存在,都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漠视。
他将大部分时间都耗费在朝堂政务和军营之中,偶尔回府,也多是与幕僚商议要事,很少踏足我的婉月阁。即便是初一十五的请安,他也是敷衍了事。
我从未抱怨。
苏府的女儿,不能示弱。
我只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打理王府事务上,将偌大的玄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
对外,我是贤德的玄王妃,将王府内外事务处理得妥妥帖帖,让李玄策毫无后顾之忧。
对内,我只是个寂寞的王妃,守着空荡荡的婉月阁,读经、品茶、赏花,仿佛这世间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我学着隐藏自己的情绪,将所有的不甘和委屈深埋心底。
直到,皇后娘娘召我入宫。
那日,我穿着一件素净的月白色宫装,头饰也只简单地簪了两支玉钗,显得温婉而内敛。皇后娘娘的慈宁宫里,暖炉香气氤氲,她的侄女,刘若雪,正巧也在。
刘若雪,年方十六,生得娇俏可人,一双水汪汪的杏眼顾盼生辉。她穿着一身浅粉色的绸裙,衬得肌肤胜雪,娇艳欲滴。一颦一笑间,带着少女的娇憨与妩媚。
她见到我,福身行礼,声音清脆悦耳:“若雪见过王妃娘娘。”
我微微点头,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若雪小姐不必多礼。”
皇后娘娘则将刘若雪拉到身边,轻抚她的发髻,眼中尽是宠溺。
“婉儿,若雪这孩子,是本宫大哥的掌上明珠,自幼被娇惯着长大。
如今她也到了议亲的年纪,本宫正为她的婚事发愁呢。”
皇后娘娘说着,目光却有意无意地瞟向我。
我心里一沉。
这便是今日召我入宫的真正目的了。
皇后刘氏,心机深沉,她要的从来不只是一个王妃,而是对玄王府,乃至整个朝堂的绝对掌控。
苏府虽强,但对我这个王妃,她始终有所防备。
而她的亲侄女,无疑是她最信任的棋子。
我心中明了,却不露声色。
“若雪小姐天资聪颖,容貌出众,自然能寻得一门好亲事。” 我轻声应道。
皇后娘娘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深意。
“是啊,可这好亲事,也得看缘分。本宫看,若雪与玄王府,倒是有几分缘分呢。”
她的话音刚落,刘若雪的脸颊便飞上两抹红霞,羞涩地低下了头,却又偷偷抬眼,用一种带着好奇和探究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我心中冷笑。这刘若雪,年纪虽小,却绝非表面那般天真无邪。
接下来的对话,便是我在引子中提及的那番“劝说”。
皇后娘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子嗣单薄说到家族荣辱,从王府兴旺说到我个人的“贤德大度”。她的话语看似温和,实则字字诛心,步步紧逼。
她甚至提到了我父亲在朝中的处境。
苏府虽是百年世家,但近年来,随着新旧势力更迭,父亲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渐被削弱。
皇后娘娘此举,无疑是在提醒我,苏府的荣辱,与玄王府息息相关,而我,必须为此做出牺牲。
我听着,表面上恭顺谦卑,心头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三年,我一直在观察着宫中的局势,朝堂的动向。
我知道,皇后刘氏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她扶持李玄策,是为了自己家族的荣耀,也是为了巩固她作为国母的地位。
而我,这个没有子嗣的王妃,已经成了她眼中可有可无的棋子。
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与不甘。
“全凭皇后娘娘做主。” 我再次重复了这句话,声音平静,听不出丝毫情绪。
皇后娘娘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容,她拉着我的手,拍了拍,仿佛我做出了多么伟大的牺牲。
“婉儿果然是懂事的好孩子。” 她赞许道,“你放心,若雪入府后,自会以你为尊,与你姐妹相称,一同侍奉玄王,共谋王府兴旺。”
姐妹相称?
我心中冷笑,面上却只是温顺地应下。
从慈宁宫出来,我抬头望向那片湛蓝的天空,阳光刺得我眼睛生疼。
我不是不争,只是在等待。等待一个能将所有人都拖入深渊的时机。
刘若雪,皇后娘娘,李玄策……你们以为我苏婉是软弱可欺的,那你们就大错特错了。
这三年,我不是在沉沦,而是在蛰伏。
02
回府的马车上,我闭目养神,脑海中却思绪万千。
皇后刘氏的举动,早在我的预料之中。
李玄策是她的亲生儿子,也是她唯一的希望。
为了让李玄策顺利登上九五之尊,她不惜一切代价。
而我,出身苏府,虽是王妃,但苏府的势力并非完全受她掌控。
将亲侄女安插进玄王府,不仅能进一步控制李玄策,更能借机削弱苏府的影响力。
我嫁入玄王府三年,膝下无子。这是皇后娘娘对我最大的不满。在世人眼中,一个无子的王妃,其地位自然不稳。
可谁又知道,这三年里,我并非没有努力。
新婚之夜的冰冷,让我对李玄策再无任何情爱幻想。
但我深知,作为王妃,子嗣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地位的保障。
我曾尝试过接近他,也曾努力过,然而,李玄策的心思,似乎完全不在后院。
他要么夜宿书房,要么召其他侍妾,对我始终保持着距离。
我并非没有察觉到异样。
有一次,我无意中在李玄策的书房里,看到了他与幕僚的密信。
信中提及了朝中几位重臣的动向,以及一些关于边境布防的隐晦信息。
我当时只是随意一瞥,并未深究,但心头却隐隐感到不安。
李玄策的野心,远超常人。他不仅仅满足于一个王爷的身份。
这三年,我除了打理王府事务,还悄悄培养了自己的势力。
我的贴身侍女,青黛,是苏府从小培养的暗卫,忠心耿耿,武艺高强。
她以侍女的身份潜伏在我身边,为我收集各种信息。
“青黛,你觉得,皇后娘娘会让若雪小姐以何种身份入府?” 我轻声问道,声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
青黛低声回禀:“回王妃,奴婢打探到,皇后娘娘属意让若雪小姐直接封为侧妃,甚至有可能,是品级更高的侧妃。”
我眉梢微挑。侧妃?
玄王府目前只有一位正妃,也就是我。
侧妃有两位,都是寻常人家的女儿,不得李玄策宠爱,也未曾生育。
皇后此举,是想让刘若雪一入府便压过其他侧妃,甚至与我分庭抗礼。
“看来,皇后娘娘是下了血本了。” 我淡淡一笑,笑容却未达眼底,“去查一查,刘若雪此人在刘府中,是何等人物?她与李玄策,可有私下往来?”
青黛领命而去。
我靠在车壁上,闭上眼睛。
我知道,我的时间不多了。若雪入府,势必会引来一场腥风血雨。而我,不能坐以待毙。
几天后,青黛便带回了关于刘若雪的详细情报。
刘若雪,是刘家嫡系小姐,自幼被刘夫人捧在手心里长大。
她表面上娇憨可爱,实则心机深沉。
在刘府中,她便已展现出过人的手段,不仅将府中庶女庶子压制得服服帖帖,连府中几位姨娘,也对她忌惮三分。
更重要的是,她与李玄策,确实早有往来。
“据奴婢打探,玄王殿下曾在一次宫宴上,与若雪小姐有过短暂的接触。
之后,若雪小姐便常常借口入宫探望皇后娘娘,实则多次在御花园与玄王殿下偶遇。
两人之间,似乎……” 青黛欲言又止。
“似乎情投意合,是吗?” 我替她说完,声音平静得可怕。
青黛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我反而笑了。
“情投意合,好一个情投意合。” 我轻声重复着这四个字,指尖摩挲着茶杯的边缘,“看来,这出戏,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
原来,皇后娘娘的“劝说”,不过是为她早已设好的局,再添一笔光明正大的理由。她早已默许了李玄策与刘若雪的私下往来,甚至可能从中推波助澜。
我这个正妃,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碍事的摆设。
心中的那一丝不甘,此刻彻底化为冰冷的决绝。
我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盛开的梨花。洁白的花瓣随风飘落,如同我这三年来的光阴,无声无息地凋零。
但我知道,凋零是为了新生。
“青黛,你去准备一下,我要回苏府一趟。” 我吩咐道。
青黛一怔:“王妃,此时回苏府,是否会引起皇后娘娘的怀疑?”
“无妨。” 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我总得回去,与父亲商议一下,如何‘迎接’若雪小姐入府,不是吗?”
青黛看着我的背影,总觉得今日的王妃,与往日有所不同。她眼中不再是那份沉静的寂寥,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锋芒。
回苏府,我自然不会真的去“商议”如何迎接刘若雪。
我此行,是为了我的父亲,苏首辅。
他年事已高,近年身体抱恙,在朝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而皇后娘娘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步步紧逼。
我要去提醒他,一场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而苏府,必须做出选择。

03
苏府。
父亲苏哲,字清源,年近六旬,鬓角已生华发。他坐在书房中,手执一本古籍,双眉紧锁,显得疲惫而忧虑。
见到我回来,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被担忧所取代。
“婉儿,你怎么回来了?可是玄王府出了什么事?” 他放下书,急切地问道。
我行了礼,然后屏退左右,只留下父亲与我。
“父亲,今日女儿入宫,皇后娘娘召见,言语中提及,要让刘若雪入府为侧妃。” 我开门见山,语气平静。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他放下手中的茶盏,发出清脆的一声响。
“刘氏,终于按捺不住了。” 父亲叹息一声,眼中满是沧桑,“她要将玄王府,彻底掌控在她刘家之手啊。”
“不止如此。” 我轻声补充,“女儿打探到,李玄策与刘若雪早有私下往来,皇后娘娘对此心知肚明,甚至可能从中推波助澜。”
父亲的眉头皱得更深了。他沉思片刻,然后抬头看向我,眼中带着几分探究。
“婉儿,你……打算如何?”
我直视父亲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父亲,女儿嫁入玄王府三年,形同虚设。
李玄策从未将女儿放在眼中,皇后娘娘更是将女儿视为可有可无的棋子。
如今,刘若雪入府,女儿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可你终究是玄王妃。” 父亲苦涩地说道,“苏府的荣辱,与你息息相关。若你出了差池,苏府……也难保啊。”
“正因如此,女儿才要反击。” 我语气坚定,“父亲,您可还记得,当年先帝赐婚时,曾言,若玄王妃无过错,玄王不得随意废黜?”
父亲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先帝确有此言。” 他低声重复,“当年先帝,似乎对刘氏一族,就有所忌惮。他赐婚你与玄王,也是为了制衡刘氏……”
“可惜,先帝驾崩得早。” 我眼中闪过一丝讥讽,“刘氏如今独大,谁还会记得先帝的遗言?”
“可即便如此,你若是主动和离,苏府的颜面何存?” 父亲担忧道,“世人会如何看待苏府?会以为苏府的女儿,连一个王妃的位置都坐不稳。”
“父亲,女儿从未想过主动和离。” 我看向父亲,眼神中带着一丝狡黠,“至少,不是现在。”
“那你的意思是?” 父亲有些疑惑。
“女儿想借刘氏之手,将李玄策的伪装彻底撕开。” 我轻声说道,“父亲,您在朝中多年,难道没有察觉到,李玄策的野心,远不止于一个藩王吗?”
父亲闻言,脸色骤变。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猛地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你是说……玄王他,有窥伺大宝之心?” 父亲的声音有些颤抖。
“女儿不敢妄断。” 我语气平静,“但从他平日里的言行举止,以及他身边的幕僚的背景来看,他所图谋的,绝非偏安一隅。”
父亲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深知,一旦皇子有了异心,那便是天大的祸事。苏府作为朝中重臣,若是稍有不慎,便会卷入其中,万劫不复。
“若雪入府,对李玄策而言,是锦上添花。” 我继续说道,“对皇后娘娘而言,更是巩固刘家权势的绝佳机会。但对苏府,却是致命的威胁。”
“你是想……” 父亲停下脚步,看向我,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你想借此机会,让玄王与刘氏,自相残杀?”
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只是轻声说道:“父亲,苏府是百年世家,根基深厚,但近年来,受制于刘氏的打压,已渐渐式微。
若我们继续坐以待毙,任由刘氏和李玄策摆布,苏府的未来,岌岌可危。”
“可若我们反击,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啊!” 父亲语气沉重。
“不反击,便已是慢性死亡。” 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父亲,您难道就甘心,苏府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吗?”
父亲看着我,他知道我的性子。我从小便聪慧过人,但性情温顺,从未有过如此锋芒毕露的时刻。
他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也透着一股决绝。
“婉儿,你若真有此打算,父亲自会全力助你。” 父亲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久违的斗志,“苏府的百年荣辱,不能毁在我手里。”
我心中一暖。有父亲的支持,我便有了最大的底气。
“多谢父亲。” 我起身行礼。
“不必言谢。” 父亲扶起我,“你是我苏府的女儿,苏府自当为你撑腰。”
“父亲,女儿需要您在朝中,替女儿周旋一二。特别是关于刘氏的势力,以及李玄策的党羽,女儿需要您替女儿暗中收集证据。” 我轻声说道。
父亲点了点头:“此事交给我,我自会安排。你放心,苏府虽受打压,但耳目尚存,绝不会让刘氏和李玄策轻易得逞。”
我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有了父亲的帮助,我的计划,便可顺利展开。
从苏府回来后,我便开始着手布置。
我让青黛,以玄王妃的身份,在王府中散布一些消息。
这些消息,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
比如,玄王最近身体不适,需要静养;
又或者,王府库房的某批贡品出了问题,需要严加盘查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迷惑李玄策和刘若雪。
我要让他们以为,我这个玄王妃,正忙于王府琐事,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投意合”。
同时,我也开始暗中培养一些可以为我所用的人手。
王府中的一些老仆,对刘氏和李玄策的跋扈早已心生不满;
一些失宠的侍妾,也对刘若雪的即将入府感到不安。
我利用这些人的不满和恐惧,悄悄发展我的眼线。
我深知,要扳倒李玄策和刘氏,绝非易事。他们根基深厚,党羽众多。我必须步步为营,一击即中。
而刘若雪的入府,便是我计划的第一步。
04
刘若雪入府的旨意,很快便下来了。
圣上恩准,封刘氏若雪为玄王侧妃,赐号“淑”。
淑妃。一个带着美好寓意的封号,却也昭示着刘若雪在玄王府的特殊地位。
这意味着,她一入府,便压过了其他两位侧妃,地位仅次于我这个正妃。
皇后娘娘的手段,果然狠辣。
我接到旨意时,正在婉月阁中,修剪一盆盛开的兰花。我的手很稳,丝毫没有因为这道旨意的到来而颤抖。
“王妃,这……” 青黛在一旁,气得几乎要掉眼泪,“这淑妃的封号,分明是皇后娘娘偏袒刘若雪,有意抬高她的身份,压制您啊!”
我放下剪刀,淡淡一笑:“无妨。她要抬,便让她抬。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青黛看着我,眼中满是担忧。她不明白,王妃为何如此平静。
“去准备一下,按照规矩,本妃要亲自去迎接淑妃入府。” 我吩咐道。
青黛一怔:“王妃,您真的要去?”
“自然。” 我语气平静,“我乃玄王正妃,理当尽到王妃的职责。况且,这也是皇后娘娘希望看到的,不是吗?”
我当然要去。
我要亲眼看看,刘若雪入府时的得意嘴脸。
我也要让他们看看,我苏婉,即便被踩在脚下,也能笑颜如花。
刘若雪入府那天,玄王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李玄策亲自出府迎接。他一袭玄色锦袍,身姿挺拔,脸上带着少有的温和笑容。
刘若雪乘坐着八抬大轿,轿子装饰得华丽无比,几乎可以与正妃的轿子相媲美。
轿子停在王府正门。
李玄策上前,亲自掀开轿帘,伸出手,将刘若雪扶了下来。
刘若雪一身大红喜服,头戴凤冠霞帔,娇艳如花。她一出现,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看向李玄策的眼神,充满了爱慕与依恋。而李玄策,也回以温柔的笑容。
两人郎情妾意,羡煞旁人。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我的脸上,挂着得体的笑容,眼中没有任何波澜。
我身着一件素雅的妃色常服,头饰也只是简单地簪了几支金钗,显得清丽而端庄。与刘若雪的华丽相比,我显得有些黯淡。
但我的气度,却无人能及。
“妾身若雪,见过玄王妃娘娘。”
刘若雪在李玄策的搀扶下,走到我面前,盈盈一拜。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丝甜腻。
我看着她,这个娇艳的少女,眼中闪烁着胜利者的光芒。
“淑妃妹妹不必多礼。” 我虚扶一把,声音温和,“妹妹能入府,是玄王府的福气。今后,你我姐妹情深,一同侍奉玄王,共谋王府兴旺便是。”
我的话语,几乎与皇后娘娘当日对我说的一模一样。
刘若雪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她以为,我这是在向她示弱。
“多谢王妃娘娘。” 她甜甜一笑,然后将目光转向李玄策,“殿下,若雪今后,定会好好孝敬王妃娘娘。”
李玄策看着我,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似乎有些意外,我竟会如此“大度”。
“婉儿,多谢你。” 他对我说,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又或者,是解脱。
我只是微微一笑,不语。
我深知,李玄策的这句“谢谢”,并非真心。他只是在庆幸,我没有给他找麻烦,让他可以顺利地将刘若雪纳入府中。
入府仪式结束后,刘若雪便被安排住进了距离李玄策寝殿最近的“凝香苑”。
那是王府中风景最好,也最奢华的院落。
我依然住在我的婉月阁,清冷而寂寥。
但我的心,却从未如此清明。
刘若雪入府后,果然如我所料,备受李玄策宠爱。他几乎夜夜宿在凝香苑,对刘若雪的宠爱,甚至超过了对我的敷衍。
刘若雪也仗着李玄策的宠爱,开始在王府中作威作福。
她先是以“王妃身子不适,不宜操劳”为由,试图插手王府的内务管理。
我没有阻止。我甚至主动将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交由她处理。
我告诉她:“妹妹初来乍到,对王府事务不熟悉。这些小事,便由你先练练手吧。”
刘若雪欣然接受,她以为我是在示弱,是在放弃权力。
殊不知,我交出去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真正重要的账目、人事调动、对外往来,依然牢牢掌握在我手中。
她处理的那些小事,很快便出了纰漏。
不是采买的物品出了问题,就是下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她处理不来,便只能来向我求助。
我每次都耐心地替她解决问题,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她:“妹妹,王府事务繁杂,并非儿戏。你需多加学习,才能替玄王分忧啊。”
刘若雪虽然嘴上恭敬,但眼中却闪烁着不屑。她认为我是在故作姿态,是在卖弄。
她甚至开始在李玄策面前,抱怨我将所有麻烦事都推给她。
李玄策听了,也只是敷衍几句,让她多向我学习。
这让刘若雪更加不满。她开始变得更加嚣张跋扈,甚至在王府的下人面前,对我的命令阳奉阴违。
她以为她掌控了李玄策的心,便可以掌控整个王府。
殊不知,她所做的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我就是要让她得意忘形,让她露出马脚。
同时,我还在暗中搜集刘氏家族的罪证。
青黛利用王府中的眼线,悄悄打探刘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范围,以及他们与各方势力的勾结。
苏府的父亲,也在朝中积极配合,为我收集刘氏家族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证据。
那些证据,一点点地汇聚到我的手中。
我将它们妥善保管,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我像一个耐心的猎人,看着猎物一步步走入我设下的陷阱。
刘若雪越是嚣张,便越是暴露她的弱点。
李玄策越是宠爱她,便越是给了我反击的理由。
皇后娘娘越是得意,便越是给了我致命一击的机会。
我不是大度,我只是在隐忍。
我不是不争,我只是在等待。
等待着,那份和离书,能够发挥它最大效用的一天。

05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是半年。
这半年里,刘若雪在玄王府的地位,可谓是如日中天。
李玄策对她的宠爱,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她甚至开始直接参与一些朝中官员的宴请,俨然以半个女主人自居。
皇后娘娘也对刘若雪的表现十分满意。她多次召刘若雪入宫,赏赐珍宝,赞不绝口。
而我,这个正妃,似乎彻底沦为了王府的背景板。
我依旧每日打理王府事务,出席必要的场合。但我的存在感,却越来越低。
甚至有一次,在一次家宴上,李玄策与刘若雪饮酒作乐,旁若无人。
刘若雪娇声抱怨我将一些“难缠”的事务推给她,李玄策竟也只是宠溺地笑了笑,轻拍她的手背道:“婉儿性子便是如此,你多担待些便是。”
仿佛我,才是那个需要被“担待”的人。
我坐在主位上,看着他们亲昵的举动,听着那些刺耳的言语,心头平静如水。
我清楚地知道,他们越是得意,我离成功便越近。
这半年来,我手中的证据,已经堆积如山。
刘氏家族在朝中培植党羽,贪污受贿,甚至勾结边境将领,走私军械。这些罪行,桩桩件件,触目惊心。
而李玄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他对刘氏家族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甚至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他的野心,也在这桩桩件件的罪行中,暴露无遗。
我甚至还查到,李玄策与当今圣上,并非亲生父子。
这个惊天的秘密,是我偶然从一份尘封的旧卷宗中发现的。
那是一份关于先帝子嗣的密报,其中提及了当时皇后的宫闱秘事。我通过青黛暗中调查,又多方验证,最终确认了这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李玄策,并非当今圣上亲生,他的生父,是先帝的亲弟弟,一位早已被赐死的亲王。
这意味着,李玄策根本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和隐患。
而皇后刘氏,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不惜隐瞒真相,扶持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皇子”上位。
这个秘密,一旦曝光,足以让整个皇室动荡,让刘氏家族彻底覆灭。
我将这份证据,与其他罪证一同,妥善保管。
我等待着,等待着刘若雪封妃的那一天。
那一天,便是我揭露一切,釜底抽薪之时。
终于,那一天来了。
圣上颁下旨意,敕封刘若雪为淑妃,择日举行册封大典。
圣旨宣读完毕,玄王府上下,一片欢腾。
刘若雪更是喜不自胜,她身着华丽的吉服,头戴金钗,对着铜镜顾盼生姿。
“王妃娘娘,今日是淑妃妹妹的册封大典,您可要好好为妹妹操持啊。” 李玄策特意来到我的婉月阁,语气中带着几分叮嘱,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得意。
我看着他,心中百感交集。
三年前,他也曾如此这般,对着满室红妆的我,说着冰冷的话语。
如今,他却为了另一个女人,来“叮嘱”我。
“殿下放心,妾身自会安排妥当。” 我平静地应道。
李玄策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前往凝香苑,去陪伴他即将正式封妃的淑妃。
我目送他远去,眼中闪过一丝冰冷。
他以为他赢了。
他以为我真的会“大度”地操持一切,亲手将刘若雪送上侧妃之位。
他错了。
我让青黛将我早已准备好的东西,悄悄送入册封大典的现场。
那是两份卷宗。
一份是刘氏家族的罪证,详细记录了他们这些年来贪赃枉法、结党营私的种种劣迹。
另一份,则是关于李玄策身世的惊天秘密。
我将它们妥善藏在袖中,等待着时机。
册封大典在王府前厅举行,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齐聚一堂。
皇后娘娘也特意前来观礼,她坐在高位上,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接受着众人的奉承。
刘若雪身着华丽的吉服,在侍女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前厅。她每一步都走得极其自信,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李玄策站在她的身侧,眼中满是宠溺。
我作为玄王妃,按照礼制,需要亲手为刘若雪奉上册封诏书,并为她簪上代表侧妃身份的金钗。
我走到刘若雪面前,她对我行了一礼,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姿态。
我接过诏书,我的指尖触碰到那冰冷的纸张,心头却燃烧着熊熊烈火。
我抬起头,看向刘若雪,她的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得意。
然后,我缓缓伸出手,将藏在袖中的卷宗,悄无声息地,递给了身旁等候的礼官。
礼官一怔,不解地看向我。
我对他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照做。
礼官虽然疑惑,但碍于我的身份,还是接过了卷宗。
他以为这只是普通的礼仪文书,便按照我的指示,将其中一份卷宗,递给了宣读圣旨的太监。
太监接过卷宗,正要宣读。
我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抽出另一份卷宗。
我将它高高举起,让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殿下,皇后娘娘,诸位大人。” 我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清晰而响亮,“今日,是淑妃妹妹的册封大典,本妃理应送上贺礼。然而,本妃却要送上一份,与众不同的‘贺礼’!”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我身上。
李玄策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皇后娘娘的脸色骤变。
刘若雪,更是脸色煞白,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我看着他们,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份‘贺礼’,便是本妃与玄王殿下的……和离书!”
我将那份早已准备好的和离书,狠狠地甩在了地上。
纸张在空中翻飞,最终,稳稳地落在了李玄策的脚边。
大厅中,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我,没有人能想到,在刘若雪封妃的这一天,我竟然会做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举动。
李玄策的脸色铁青,他死死地盯着地上的和离书,眼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可置信。
皇后娘娘更是气得浑身发抖,她指着我,半晌说不出话来。
刘若雪则是一脸惨白,她从未想过,我竟然会如此决绝。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和愤怒。
我只是缓缓地,从袖中再次取出一份卷宗。
这份卷宗,便是刘氏家族的罪证。
“殿下,皇后娘娘,诸位大人。” 我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这和离书,并非仅仅是妾身与殿下的恩断义绝。它更是揭露一个,足以颠覆皇室,动摇国本的……惊天秘密!”
我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最终,定格在皇后娘娘和李玄策的脸上。
他们眼中的恐惧,让我感到无比的畅快。
大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