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总被无情恼,人生蝶恋花几许?
发布时间:2025-05-19 06:27 浏览量:2
翻阅敏君散文体传记《多情总被无情恼》一书。
书中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晏几道、晏殊二人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两人的传奇人生。
《多情总被无情恼》▲
感情的世界里有甘有苦,暗恋最是凄凉。两个人相恋可一起解决难题,休戚与共;但暗恋却要一个人独自忍受悲伤。
暗恋往往是从关注开始的,继而牵挂、紧张、迟疑、错过、后悔、怀念。暗恋者爱而不敢言,只怕说破了,难以收场,现时的朋友关系都不保。见面往往舌头打结,心跳加速,显得如履薄冰。在现实生活里,被爱慕的对象通常不会懵然,但一般会装糊涂,既可满足虚荣心,也可尽情享受对方的殷勤。
对恋爱,各人都有不同的态度。有些像穿花蝴蝶,却少动真情,万绿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另一种则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人生自是有情痴,这类人最易暗恋,只要认定对象,不肯更改,明知没可能,也要向烈火扑去。
小说《神雕侠侣》中杨过的暗恋者不少,各有特色。
最不上心的是郭芙,情势不对,便立即另投耶律齐的怀抱。公孙绿萼则壮烈,为杨过殉情,性命也不要了。描写得最好的程英,深情而含蓄,不动声色,从偷偷写上“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到吹箫一曲《淇奥》,都隐隐道出了爱慕之情。明知对方已有心上人,自己的感情势无结果,仍依然不能自己。还有小郭襄,她的暗恋更为含蓄,从来不用言语或行动向杨过表示爱意,读者只能在字里行间,从微细处看出她的深情。
老张叹道,杨过红颜知己多,可怜木讷的郭靖却从未被人暗恋过。我不以为然,在旧版《射雕英雄传》中,杨过的母亲并不是穆念慈,而是一个叫秦南琴的女子,她曾经单恋过郭靖,但见了黄蓉后顾影自惭而放弃。
《神雕侠侣》▲
除武林江湖和市井外,古时民间男女接触机会不多,少见有暗恋的记载。
战国时有位著名诗人宋玉,他向楚王自诩曾被一位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的大美人单恋过,她豋墙偷看三年,仍未得到宋玉的青睐。
男女之情十分奇妙,有时单思一个人并不需什么理由,也不图任何结果,有时连对方的容貌也不用见过。苏东坡曾经说过一个暗恋故事:话说有一男子经过一座豪宅,听到高墙内有女子在荡秋千,笑语盈盈,墙外人听得痴了。后来女子离去,浑然不知外头有人对她动了心,只剩下那男子在墙外唏嘘。东坡居士用七个字来总结这段来去匆匆的感情:“多情总被无情恼”。
战国时有位著名诗人宋玉▲
“多情总被无情恼”和苏轼《蝶恋花·春景》词中末句“多情却被无情恼”有一字只差。
"蝶恋花"是唐代的教坊曲,后来被用作一种词牌,其本名为"鹊踏枝"。在众多的词牌中,"蝶恋花"是一个非常优雅的名称。在宋代,像苏轼、晏殊、柳永、欧阳修、晏几道、朱淑真等词人曾填写过这种词牌,并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作品。
蝶恋花开▲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表达了怀人之情,登高远望,引起“春愁”,思念意中人。作者用“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烘托出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下片前三句写主人公打算放纵自己喝醉,但勉强求欢却觉得毫无趣味。最后两句表明主人公对意中人的相思之情,愿意为她憔悴瘦损。整首词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调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词描写了深深的庭院,杨柳依依,迷雾缭绕。贵族公子们停下车马,寻欢作乐,而她却只能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却看不见通向章台的大路。暮春已至,风雨狂作,黄昏的景色被掩闭,却也留不住春意。她含泪问落花是否知道她的心意,落花默默不语,零落飞舞,飞到秋千之外。意境幽深、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是一首婉约派的词,深婉含蓄,但又具有寥阔高远的特色,超越了婉约词的范畴。起句“槛菊愁烟兰泣露”,透露了主人公的哀愁。上片风格偏于柔婉,而下片则广阔而悲壮。虽然有境界和风格的差异,但整体上却紧密相连。特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既展现了广远寥廓的境界,又包含深婉含蓄的情感,成为此词的名句。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几道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晏几道回忆往日欢情,感慨人生聚散无常,如今孤独寂寞,不禁想起当日西楼醉别,留下深深的印记。他看着红烛自怜自悲,寒夜里空替人流下伤心泪。词作工于言情,回环往复,沉郁悲凉,具有永不消退的艺术魅力。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宋·苏轼《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该词上阕写春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等句将乐景融进伤情中,佳人笑声动听,多情却被无情恼,行人心碎。下阕写人,描述了墙外行人对墙内佳人的眷顾及佳人的淡漠,让行人更加惆怅。总之,全词情景交融,意境朦胧,借乐景抒哀情,生动描绘了暮春景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抑郁和感伤。
《蝶恋花·春景》▲
——宋·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在早春时节,一个闺中女子心绪难平。她终日对着沉烟香出神,借酒浇愁,宿酒醒迟。她的愁闷无法排遣,唯有说出她的春愁:“恼破春情绪”。结尾两句“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让我们知道了女主人公愁思重重的真正原因:原来她是盼望着春燕给她带来远人的信息,而它们却又令人失望。她只好空对屏风怅望,画屏上烟水茫茫,那条蜿蜒的水路,不正是当初心爱的人远去时所走的西江之路吗?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宋·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蛾眉巧。
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
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作者用兰佩芳菲、蛾眉空好、宝瑟弦断等词汇表达了在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并通过屈原和杜甫的诗意强调了自己在恶劣政治环境中的打击和非难。下阕中,作者进一步深化了抒情的意蕴,表达了对虚度此生的感叹和政治理想难以实现的悲伤。作者用汀州满水和芳草难觅的意象暗示了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最后,作者呼应开篇的“空谷无人”之境界,再次诉说在人世难寻知音的苦恼。他与想象中的屈原之魂合唱,唱出了一曲凄厉的失意哀歌。这个幻想中的场景最终也不能长久,作者酒醒梦消,回到了现实世界中。
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这首惜春词,先借垂柳系春,柳絮随风,铺垫出春的脚步匆匆。再用杜鹃的哀鸣、暮雨笼罩,描绘出春归图景。主人公举杯送春,但春并无回应,只在雨中暮色中,回响着送春的脚步声。
《蝶恋花·送春》▲
——宋·欧阳修《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
翠苑红芳晴满目。绮席流莺,上下长相逐。
紫陌闲随金坜辘。马蹄踏遍春郊绿。
一觉年华春梦促。往事悠悠,百种寻思足。
烟雨满楼山断续。人闲倚遍阑干曲。
欧阳修在洛阳度过的时光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十年后,在滁州,他写下了这首回忆之作。上片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阳光普照,草木青翠,红花遍地。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让人心情愉悦。然而,在下片中,欧阳修描述的春天却与上片截然不同。他写的是迟暮之人的年华如梦、世事沧桑之感。春光依旧,但心情却不同了。这让人感到人生的无常和沧桑,让人感到沉重和悲伤。
《蝶恋花·翠苑红芳晴满目》▲
——宋·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
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
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情人早期离开家的全过程。上部分写离别之前,下部分写离别之时和离别之后。最显著的特点是整首诗都是由不同的画面组成,并配合以不同的声响。这样的组合完美地表达了难舍难分的离情别绪,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场景的变换、人物的表情和动作的连贯。
《蝶恋花·早行》草书▲
动物求偶,是天性使然。只有人类方能升华成恋爱。蝶恋花开,不管是对人,还是事物。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得偿所愿。
《蝶恋花·天有情》——作者
花舞春风香满路,燕语莺啼,婉转情深处。
比目鸳鸯相伴住,真心相伴终不负。
明月清风皆眷顾,爱意绵绵,岁月同欢度。
执手相依情永驻,良缘天赐千秋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