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鲁商潮涌动!上海市山东商会牵手枣庄高新区,共抓产业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5-09-29 10:02  浏览量:2

当黄浦江的资本浪潮遇见鲁南大地的产业热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枣庄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曹保营率队赴上海市山东商会考察,一场跨越600公里的政商对话,揭开沪鲁两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这场看似常规的拜访,实则暗藏区域经济突围的深层逻辑。

商会桥梁:在沪鲁商的"双城记"

"商会不是简单的老乡会,而是产业资源的转换器。"上海市山东商会会长高洪彦一语道破天机。作为连接沪鲁两地的核心平台,商会近年促成37个返乡投资项目,总额超120亿元。此次座谈会上,高洪彦特别提到将设立"枣庄高新区专项服务组",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定向对接在沪鲁商资源。这种"精准滴灌"式的服务模式,正在重塑传统商会的价值边界。

高新区突围:鲁南明珠的"三新"战略

曹保营带来的"产业大礼包"颇具吸引力:枣庄高新区正实施"新技术嫁接、新产业培育、新资本引入"三新工程。数据显示,该区锂电产业集群年产值已突破200亿元,但技术升级瓶颈亟待突破。考察团特别提出"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在枣庄落地生产基地,这种"创新在外地、转化在本地"的路径,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企业家行动:从"单打独斗"到"组团出击"

座谈会上,12位在沪鲁商代表的发言透露出明确信号:产业对接正从个体行为升级为系统行动。上海爱慕久投资董事长刘德存透露,其管理的20亿元产业基金将优先投向枣庄高新区;复昇酒店集团董事长刘恋则提出"文旅+产业"综合开发方案。这种"资本+产业+运营"的全链条合作模式,标志着鲁商回归进入2.0时代。

"独行快,众行远。"这场跨越地域的对话,恰似《孙子兵法》所言"上下同欲者胜"。当上海的资本活力注入鲁南的产业沃土,当商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沪鲁两地的经济共生体正在孕育新的可能。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这样的景象:黄浦江畔的创意在枣庄落地生根,台儿庄古城的韵味在上海焕发新生——这或许就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最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