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将至》:永不受伤的顶级心法,就是不和命运较劲
发布时间:2025-09-20 07:00 浏览量:1
“伤疤就像岁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一年又一年,所有的这些一起造就了一个人”
这是奥地利作家罗伯特·泽塔勒在《大雪将至》中的一句话,这本书从出版后,就好评不断。
有媒体评论说:
泽塔勒没有勾勒出一个偏僻的地理区域,而是勾勒出灵魂的境域,我们无一不承载这样的灵魂,我们对所有都如此熟悉。
小说讲述的是小人物艾格尔充满苦难的一生,他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山谷里,人们过着一种远离尘嚣的生活,以强悍、粗犷的方式面对命运。
艾格尔是私生子,四岁的时候,母亲因肺病去世,只留下一袋冰冷的钱币。
后来,艾格尔被一个农夫收养,八岁的时候,他被养父打断右腿,从此成了瘸子。
艾格尔从小就知道,命运是一个婊子,无情无义,因此,无论经历什么,他都不哭,也不抱怨,他接受命运赠予的所有苦难。
从少年到老年,他伐木、搬砖、掏粪、爆破,他在悬崖边建房,因为雪崩失去妻子。
他的人生,被苦难充满,可是他却坦然而倔强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他说:
“走路时可要小心些,走错一步,整片风景上可能就会出现一道裂痕,甚至马上破裂成无数微小的风景碎片。”
生命无比强悍,因为它能承受很多,命运无比强悍,因为它毫无道理地落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无法拒绝,但我们总可以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去面对。
艾格尔的人生,好像是被命运玩弄的人生。
他没想来这个世界,却来到了这个世界。
1902年夏天,艾格尔大概四岁,将他带到这个世界的母亲,因肺结核去世了。
只留给艾格尔一袋冰冷的钱币,而这一袋钱币,恰是农夫胡贝特收养艾格尔的全部理由。
胡贝特只在乎钱,一点都不在乎这个孩子,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他能让艾格尔见鬼去。
八岁的时候,艾格尔被胡贝特打断了右腿,艾格尔没有被送去医院,因为去医院太贵了。
从此,命运给他套上了一个枷锁,他成了瘸子,瘸着腿走过他的一生。
也许是在对命运发出反抗,艾格尔不管经受了什么,从来不哭,他静静地,对命运冷眼旁观。
1910年,村子建了学校,艾格尔早上忙完牲口棚的活后,就跟其他孩子一起去学校,学习读书、写字、计算。
他学得很慢,好像他需要克服一股隐藏的、内在的反抗力。
因为读书,唤起了他心里对山谷另外一侧的世界的些许想象和隐约的恐惧。
家里的活儿越来越多,艾格尔的身体也越来越强壮,18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反抗胡贝特对他的鞭打,胡贝特愤怒地说:
这个私生子竟然敢反抗我这个农夫了。
艾格尔说:
我只是想要我的清净,别的什么都不要。
他看着胡贝特,继续说:
胡贝特拿着鞭子的手,僵硬在半空。
胡贝特没有再打艾格尔,而是说:
你走吧。
就这样,艾格尔离开了胡贝特家。
此后,他打工,挣钱,拖着慢慢的身体,慢慢地生活。
29岁那年,艾格尔攒够了钱,他租了一小块地,建了自己的房子。
这段时光,艾格尔十分满足,对他来说,生活可以一直这样下去。
一个人可以承受很多苦难,依然平静坦然地活着。
人的生命,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更加强悍。
1932年2月的一个早上,大雪覆盖了大地,艾格尔从潮湿发酸的草地上,抱起濒死的牧羊人羊角汉斯。
他背着羊角汉斯,走下厚雪覆盖着的山路,去往山地的村庄。
他的右腿好像比身体其他地方都慢半拍,它在每走一步前,都需要一些时间思考,好像在思考这一步是否值得它付出这么多努力。
他那条腿,曾被人残忍地打断了,此后,他带着那条残疾的腿,歪歪扭扭地走着自己的路。
他的腿瘸了,可是他的人生,没瘸。
艾格尔找到羊角汉斯的时候,他在早已熄灭的炉后、小山似的旧羊皮堆里缩成一团,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脸色苍白得像鬼。
艾格尔明白,死神已经蹲在他脑后等着了。
在下山的路上,艾格尔对奄奄一息的羊角汉斯说:
你可不能现在就死啊。
过了许久,身后才传来微弱的回音:
死也不是最糟的。
艾格尔说:
但你不能死在我的背上。
他停下来,有一瞬间,他仔细听着悄然飘落的大雪,只有纯粹的寂静,他如此熟悉,这是大山的沉默,一种让他心存畏惧的沉默。
大雪之下,原先山里的小路,早就没了痕迹,艾格尔拌了一跤,沿着山坡下滑了二十米。
左腿膝盖一阵刺痛,不过还好,可以忍受,而且,这条腿没受伤。
背上的羊角汉斯问他:
你死了以后想被埋在哪块土地上?
艾格尔说:
土地就是土地,不管埋在哪儿,都一样。
他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也不想为这种事情浪费时间和思考。
背上的羊角汉斯,开始谈论死亡,死亡是个寒冷的女人,她翻过大山,穿过河谷,想来就来,需要什么就拿走什么。
死亡随时都会降临,将人带离这个世界。
这是命运最后的答案,也是每个人都不可逃离的结局。
摔倒的艾格尔,还躺在地上。
周围,安静得可怕。
不知为何,背上的羊角汉斯解开了绳结,从艾格尔背上下来,然后转身,大步向山上跑去。
艾格尔大声呼喊,可羊角汉斯在大雪中,渐渐跑远,他的身影,逐渐变小,直到彻底消失在漫天风雪中。
艾格尔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停住,你个大笨蛋,没有人能逃过死亡。
可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羊角汉斯已经不见了。
艾格尔走下最后几百米山路,去金岩羚羊客栈,要了一杯酒,等他喝完酒,一个年轻女子站在他面前,双手叉腰看着他。
她有一头亚麻般金黄色的短发,皮肤在炉火的温热映照下,散发着玫瑰红的光泽。
艾格尔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忽然觉得它们的样子很奇怪,笨拙,无用,而且愚钝。
年轻女子拿来一只新杯子,弯腰把杯子放在桌上,衬衫的一角轻轻触到了艾格尔的上臂。
这一触碰,在艾格尔心里留下了一丝甜蜜的痛楚。
似乎每一秒,这种痛楚都更深地陷入他的身体里。
他看着她,她微微一笑。
此后一生,艾格尔都经常回想起那个短暂的微笑。
他非常强壮,只是有些慢,想得慢,说话慢,走路慢,但他的每一个想法,都会留下它们的痕迹,精准地留在他认为它们应该属于的地方。
寒冬过去,天气变暖,施工队走进山谷,要在这里建造缆车和索道,这样的话,游客就可以快速登上山顶,俯瞰整个山谷的景色。
这是一项大工程,也是一种发展的标志,落后的山村,和外在的桥梁,因为很多人都在欢呼。
艾格尔也不例外。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也在时刻变化,每一个此刻当下,都在改变未来。
羊角汉斯的事后,酒馆姑娘给艾格尔留下的那一抹痛感,最终在他心脏上扎了根。
后来他才知道,那个姑娘,叫玛丽。
这个姑娘,几个月前才来到山谷,玛丽不抱怨,不爱慕虚荣,也不敏感娇气。
和玛丽的一面之缘,让艾格尔无法忘怀,星期天去教堂做完礼拜后,他就去见玛丽。
每个周日,他们都会见面,后来,非周日的时候,他们也会见面。
玛丽脖子后面有一条二十厘米左右的伤疤,月牙形,到现在都还是鲜亮的红色。
但艾格尔觉得,这没什么:
伤疤就像岁月一样,一个接着一个,一年又一年,所有的这些一起造就了一个人。
和艾格尔一起,玛丽也不嫌弃他的瘸腿,她从来没有提过他的跛脚,一个字都没有。
艾格尔带玛丽参观他的房子,参观他的菜园子,但他不想只是当农民,当农民意味着,一生都只能在他那一小块地上爬来爬去,低着头在土地里翻刨。
他想,一个男人,必须把目光抬起来,往尽可能远的地方看,要超越他自己那一小块有限的土地。
他们散步,群山将他们包围着,山峰高高耸起,艾格尔感到玛丽靠在他的肩膀上,他伸出双手,捧着她的脸,吻了下去。
随后,他向玛丽求婚。
他们在一起了。
没有太复杂的追求,没有太艰难的过程,他想保护她,这就是最好的理由。
命运很苦,但人生最重要的,是去享受那些美好,一点一点的美好,构成了一串一串的生活。
艾格尔不想继续当农民,他想去施工队打工。
可是,招工经理觉得,艾格尔是个瘸子,干不了他们要求的工作。
但艾格尔说:
这个地区没有比我更能干的工人了。
招工经理继续说:
可你是个瘸子。
艾格尔说:
艾格尔进了施工队,他确实是整个山谷最能干的人,他对山无比熟悉,干活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脏。
他只想挣更多钱,去建立自己的家庭。
他经常想着在家等着他的玛丽,尽管那还是一种陌生的感觉。
缆车和索道工程日渐推进,艾格尔觉得,自己也是这伟大工程的一部分,这伟大的事业远远超过他个人的力量。
但他也意识到,这项工程不仅能改善山谷里的人的生活,甚至也将以某种方式将整个人类向前推进。
后来,山谷通电了,家家户户房间的窗户,都亮了起来。
艾格尔看着自己的地,铺满白雪,他很想跳起来,向整个世界宣布他的幸福。
可是,玛丽那么安静地坐着,艾格尔说:
“也许我们可以再多种一些蔬菜,我可以把花园扩大一些,我是说在我们的房子后面,可以种些土豆、洋葱什么的。”
玛丽说:
那肯定不错。
可是,雪崩了,艾格尔的家被毁了,等他再次醒来,半截身子都埋在雪里。
玛丽死于雪崩。
有那么一刻,艾格尔觉得,自己好像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个人,至少是山谷里的最后一个人。
艾格尔死里逃生,他因悲伤而麻木、呆滞,他接受着大家的哀悼,却听不懂人们在向他说什么,他们伸出手,他觉得像是某种陌生的东西。
人世间任何苦难,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珍惜当下,是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雪崩过去半年后,艾格尔离开了山谷,随着公司去了新的工地。
雪崩之后,他的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强壮了,伐木一类的重活,他是干不了了。
招工经理说:
艾格尔点点头。
艾格尔最终被分到一个由几个寡言少语的男人组成的小工组,他们的工作就是索道的维修保养工作。
这个工作很危险,很多人都不愿做,但艾格尔不害怕,他知道,他的生命悬在一根细细的绳索上。
他在各个不同的山谷间工作,悬挂在群山之间的空中,看着季节在脚下划过,就像一幅彩色的画面。
可是,对此,他并没有明显的感受,这一切与他无关。
他试着回忆妻子说话的旋律和音调,却怎么都想不起来。
突如其来的,战争爆发了。
第二天,艾格尔就奔上了回家的路,他要报名参军,这是突然冒出来的想法。
人家告诉他:
你太老了,还是个瘸子。
艾格尔说:
可是,他已经不符合参军条件。
几年后,他被召集为军人,他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忽然又需要像他这样的人了。
无论如何,时代好像是变了。
参军后,艾格尔去了俄罗斯,前两个月,他在战场前线,后来,他被抓进战俘营。
在战俘营里,寒冷刺骨,在某个冬日的夜晚,艾格尔裹着被子,给死去的玛丽写了一封信。
他说:
我不想抱怨,当我看着星星的时候,有些人已经僵硬、冰冷地躺在雪里。
1951年夏天,艾格尔和其他所有人一样,换上了干净的衣服,他被放了。
返乡后,艾格尔沉默地接受村子的变化,村子里有了电视,有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
艾格尔老了,他看着自己的手感慨:
真是一双老人的手了。
岁月不会对任何人仁慈,所有人都将老去,在老去的过程中,如何生活,就是人生幸福的密码。
一个偶然的机会,年迈的艾格尔,成了山里的导游,他利用自己对大山的熟悉,带着那些对大山充满好奇的人们,去探索大山。
他喜欢这份新工作,还为自己做了一个招牌:
喜欢大山的人
找我就对了
他写上他可以提供的服务,他的牌子给游客留下了好印象,所以他的生意很好。
成为导游后,他不再干原先的杂活,像以前一样,天还没亮他就起床,带着游客上山。
在他带队的途中,艾格尔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的,他更喜欢听人们讲话,而不是自己说。
通过别人的对话,他也明白,人们跟随的不是他,而是对某种未知的神秘的渴望。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艾格尔不再做登山向导。
他觉得,这一生已经辛苦操劳够了。
他退回自己私人的生活里,他又老又穷,孤身一人,他只能自己跟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每次他下山去村里,村里的人窃窃私语,但艾格尔毫不在意。
他不管别人如何评论他,但就他自己而言,他也是有所成就的,他对自己相当满意。
和所有人一样,在他的一生里,他有过想象和梦想,其中有一些是他自己实现的,有一些是命运赠予他的,而更多的,是无法实现的,还有一些,是刚刚想到的。
他老了,生命垂危,恍惚中,他看见玛丽,他说:
我有好多话要向你讲,你都不会相信,玛丽,这整整的、漫长的一生啊!
回首一生,他对自己是满意的,他从来没有沉迷于世间的诱惑。
只是,他想不起来,自己是从哪儿来的,他也不知道,他将要去向何方。
但是,这生来死去的时光,他的一生,他可以不含遗憾地去回看,用一个戛然而止的微笑。
微笑后面,是长长的惊叹。
二月的一个夜晚,艾格尔去世了。
他的死,不像他自己一直想象的那样,在野外某个地方,颈项上洒着阳光,或是额头上顶着星空。
他死在自己家里,死在桌子前。
艾格尔的一生,是充满苦难的一生,可是面对生活,他从来没有放弃热爱。
命运在他的人生里,投下很多阻碍,可是他对命运,没有抱怨,坦然接受命运,然后热爱自己的生活。
在别人眼里,他可能过于倒霉,可是对他自己来说,苦时度过苦,乐时度过乐,他无从选择命运给予的苦乐,但他可以决定自己如何面对。
史铁生说: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是强者,在命运面前,他从没有屈服,他知命,却不认命。
艾格尔可能对命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将生命的伤痕当成修行,从伤痕中穿过,就是去塑造自己。
面对命运,有些人喜欢抱怨,说什么命运不公,说什么时运不济,说什么自己不够幸运,可是,抱怨之后呢?苦还是苦,难还是难,生活还是要过。
艾格尔从没抱怨,相反,他对自己的人生,感到满意。
苦也好,乐也好,都是生活。
当你真正接受生活所有的样子,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去创造的时候,你的人生,就没有那么多伤害了。
文|不有趣灵魂
- 上一篇:中国第一位女教授-陈衡哲
- 下一篇:光棍算命抽到无字签,回去立马娶了一个瘸腿麻脸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