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邓公联合周总理制订“锄奸计划”,对朱老总前妻痛下杀手

发布时间:2025-05-23 16:54  浏览量:2

众所周知,朱老总在加入我党前,就已经是远近驰名的滇军名将了。他先后参加过响应武昌辛亥革命的重九起义、川南反清斗争、护国战争、护法战争、驱逐云南都督唐继尧等,其英勇善战、功勋卓著。

1922年初,朱老总由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调任云南警务处处长兼省会警察厅厅长。此时的他,年仅35岁,可谓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尽管此时的朱老总已经拥有很高的地位,但他追求进步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尤其在俄国“十月革命”和国内“五四运动”后,他便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并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当下的实际问题。

1922年8月,为寻求革命真理,刚上任云南警务处处长仅几个月的朱老总,毅然决定奔赴马克思的故乡——德国。而当时与他同行的,正是后来他的第四任妻子——贺治华。

贺治华,原是四川开江县女子中学的教员,其性格开朗,举止大方,是一个思想进步的女青年。

他们相识于上海,而初次相识,贺治华便对朱老总这位功勋卓著、远近驰名的滇军名将爱慕不已。因此,当她得知朱老总要前往德国留学时,便决定随同。

来到德国后不久,朱老总就去拜访了周恩来和张申府,并经他们的介绍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朱老总与贺治华结为了夫妻,并一同进入德国哥根廷城奥古斯特大学学习,可谓“三喜临门”。

然而,由于脾气、喜好、性格的不同,两人的婚后生活过得并不太如意。朱老总性格沉稳和善、宽厚仁慈,这原本是优点,但在贺治华看来这就是木讷、不懂浪漫,因此她对朱老总的态度日渐冷漠。

1925年夏,朱老总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德国当局捕入狱,虽然很快就被释放,但出狱后不久就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后前往苏联。

当时,贺治华已经身怀六甲,为了不耽误革命工作,朱老总只好先将她安顿在苏联莫斯科郊外的一个农庄。不久后,贺治华便诞下一女,即朱敏。

朱老总在不惑之年喜得千金,非常激动,他亲自为女儿取名为‘四旬’,但结果却遭到了贺治华的嫌弃,认为这个名字太土气,于是给她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菲菲”。

尽管有了爱情的结晶,但夫妻俩的感情并未因此而升温,贺治华对朱老总的态度依旧如前。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贺治华不过是喜欢朱老总的地位、权势和物质财富而已,她并不喜欢跟朱老总过那种所谓“居无定所”,且危机四伏、担惊受怕的日子。但她哪里知道,朱老总所做之事是何等的伟大!

1926年5月,组织上决定派朱老总回国工作。由于孩子还很小,且国内局势错综复杂,于是,朱老总便决定让妻女暂居苏联,并给她们留下了足够的生活费。

在离别前,这位铮铮铁骨的汉子忍不住流下了热泪,并许诺说:等国内局势稳定一点,就把她们母女俩接回来。然而,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老总前脚刚回国,贺治华后脚就跟在莫斯科上学的青年霍家新结了婚。

不久后,贺治华又让妹妹把女儿朱敏从苏联接回了成都,并改名为贺飞飞,自己则和新婚丈夫一起留居苏联。不过,他们在苏联也没有待太久。1928年初,组织上便安排他们回国,霍家新还被任命为罗亦农的秘书。

罗亦农同志是我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曾担任过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等职。

贺治华夫妇回国时,正处于“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的低潮期,白色恐怖遍布,导致部分同志对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悲观情绪,有些人甚至不惜变节投敌,走到了人民的对立面。

霍家新、贺治华夫妇除了对革命产生悲观情绪外,还迷恋上了十里洋场的奢靡生活,他们经常出入酒楼舞厅、高档会所,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当然了,组织上每月发的20多元生活费自然是不够维持这些高消费的,于是,他们就在暗地里给国民党特务提供情报,以换取报酬。

他们痴迷于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然对党的保密纪律视而不见,经常外出到深夜才回来,为此,他们曾多次受到罗亦农的批评,因而对他怀恨在心。

1928年4月15日这天,当贺治华夫妇得知罗亦农、吴鬃(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等同志要来家中会面时,他们便偷偷跑到公共租界的巡捕房,自称手中有着几百名共产党员的名单和地址,但条件是必须支付他们3000美金和2本护照,巡捕房当局欣然答应。

由于他们的告密,罗亦农和吴鬃很快就被敌人逮捕。

很快,邓小平便将此消息报告给了周恩来。周恩来当日便召集时任中央特科情报科科长陈赓等人开会,一来通报这一不幸情况,二来则安排人员查明真相。

事实上,在听完邓小平的报告后,周恩来就已经做出了“贺治华夫妇已经叛变”的判断,在会上,陈赓等同志听完情况介绍后,也认定贺治华和霍家新就是叛徒。但周恩来考虑到大家都是同一个战壕的同志,必须有足够的证据才行,不能冤枉任何人。

果然,经过仔细调查发现,他们二人确实已经叛变。

4月21日,罗亦农被敌人残忍杀害,年仅26岁。随后,邓小平和李维汉做出了锄奸的决定,并让陈赓带队执行。

25日清晨,一队迎亲的队伍来到了贺治华和霍家新的住处前,顿时鞭炮声骤起,中央特科锄奸队的队员趁此机会冲进房内,在迫使其交出手中的党员名单后,当场击毙了霍家新。由于当时贺治华躲在床下,锄奸队连开数枪后,认为已经将其击毙,于是便撤走了。

怎料,贺治华并没有死,只是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国民党特务闻声赶到后,立即将她送到医院治疗。锄奸队在得知消息后,原本想潜入医院将其击毙,但考虑到名单已经到手,加上敌人戒备森严,于是只好作罢。

在这之后,贺治华便离奇“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