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他被迫下乡当知青,写百封信给女友没回应,得知真相崩溃大哭
发布时间:2025-09-17 07:15 浏览量:1
文:肉丝说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1972年,北方小城中的一个胡同里,一户人家正紧锣密鼓地操办着婚事。
付伟和白晶晶两个人相恋3年,原本白家是不同意女儿嫁到付家去的,因为付家穷,他们白家条件也不好,想要翻身,只有女儿嫁的好才行。
可如今白晶晶却怀了付伟的孩子,没办法,白家只好闷声应了这门亲事。
这会儿白家发着愁,付家人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张罗着办婚事儿,别提有多高兴了。
付伟心里是既紧张又期待,付家和白家住在一个胡同里,两个人不说是青梅竹马,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儿时追逐打闹不觉什么,长大之后到了青春懵懂的时期,便开始互生好感了。
3年前两个人戳破了那层朦胧的窗户纸开始相恋,纵使白家人不同意两个人在一起,可二人却是情意绵绵,白晶晶更是几次和家里人梗着脖子说:“今生我非付伟不嫁,若对方不是付伟,我这辈子都不嫁人!”
可白家人才不管白晶晶是如何想的,到处寻摸有条件的人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符合要求的,对方家里是开厂子的,住的也是厂里盖的小楼房,那家里每个人都打扮的可时髦了,白家人想着,若是白晶晶嫁过去,他们也能跟着享享福。
可就在这节骨眼儿的时候,白晶晶突然有了身孕。
白家人气得是团团转,没办法了,只能将那户人家推了,应了付家的婚事。
眼看婚事在即,付家人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彩礼也都提前交到了白家人手里头。
可就在这个时候,付家出了变故。
这天清早,付老爹沉着脸从外面回来,回到家中便是一阵唉声叹气。
付老娘瞧见他这样,连忙走过来推了他一把:“唉声叹气的干啥,马上儿子就要结婚了,应该高兴才对,你这样皱个眉头还叹气的,让人看着实在窝火。”
付老爹沉默半晌没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再次叹声道:“儿子这婚啊,怕是结不成了!”
说话间,付老爹便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递到了付老娘面前。
付老娘接过来一看,就见那张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人名,其中一个用铅笔画着圈儿的名字让付老娘不禁瞪大了双眼。
她不敢置信的看了看那张纸,又看了看付老爹说:“这...儿子要下乡当知青?这...他和晶晶的婚事咋整啊。”
付老爹也是愁眉不展,一边喝着茶叶沫,一边生气的拍桌道:“定是老张家捣的鬼,之前还听他们家说呢,说他们家儿子要去当知青了,当时咱们家可是一点儿风声都没听到,如今名单下来了,上面没有他家儿子的名字,反倒多了咱儿子的...不行,我得找他问问去。”
付老娘急的直跺脚,“现在找他们还有啥用啊,这名单下发了,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哎呀,这可咋整啊”
要下乡当知青的事儿,很快就传到了付伟耳朵里。
先前付伟和老张家儿子张玉锦有过过节,这过节不是别的,正是白晶晶,而这张玉锦呢,也不是别人,就是白家先前给白晶晶寻摸到的那家人。
张玉锦是一心喜欢白晶晶的,追求过她却惨遭拒绝,不成想白晶晶扭头就跟付伟好上了,张玉锦为此是怀恨在心,没少找付伟的麻烦。
如今名单上没了张玉锦,却多了付伟,那定然就是他们家捣的鬼。
付伟也是个冲动的人,气急败坏的便找到了张家去。
他若是孤身一人下乡当知青也没什么,为国家提高生产力,再磨练磨练自己,那是好事儿,可如今白晶晶怀有身孕,他们又要结婚了,当知青这一走就是好几年,白晶晶又该如何?
付伟心里是越想越气,走到张家门口抬手便敲起了大门。
开门的正是张玉锦。
张玉锦似是知道付伟来是做什么的,一脸嘲笑的看着付伟,“怎么?娶不到白晶晶,现在跑到我家来兴师问罪了?”
“张玉锦,你好歹毒,让我顶替你去下乡,你却悠哉悠哉的呆在家里,你可知白晶晶有了我的孩子,我们马上就要结婚了!我这一走,她怎么办!”付伟气急败坏的质问着。
张玉锦却是耸了耸肩,“付伟你在胡说八道什么,你有啥证据证明你是顶替我的,再说了,白晶晶也是我喜欢的女人,你走这几年我替你照顾她,你放心,你儿子我会好好疼的...大不了呵呵...等你回来以后我再把你儿子你女人还给你...”
张玉锦话音未落,便被付伟一拳打了个乌眼青。
这一下,瞬间点燃了张玉锦的火苗儿,俩人当即便扭打在一起。
最后张家人出面将两个人分开,还把付伟生生撵回了家。
付伟要下乡当知青的事儿,很快也传到了白家人耳朵里。
白晶晶听闻整日以泪洗面,白家人这会儿也发起愁来。
可饶是如此,也改变不了结局。
因为这场变故,付家和白家的婚事停了,一家人这会儿是唉声叹气的,直等半个月之后,付伟的离开。
临出发的那个夜晚。
付伟在白家门口徘徊,好一会儿白晶晶才从屋子里走出来。
见白晶晶哭得双眼红肿,付伟心疼的不行,赶忙将白晶晶抱进怀里,声音也有些哽咽了。
他说:“晶晶,我这一走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回来,你我相隔千里,你怀有身孕,我也不能在身旁陪伴你,不如我们就此分手,你...再找一个好人嫁了吧,我相信一定会有人对你对孩子好的。”
白晶晶却是摇头说道:“不,除了你我谁也不嫁,你放心的去下乡,我在家等你回来,等你回来和我结婚,等你回来听孩子叫你爸爸...”
那个夜晚,两个相爱的人互诉衷肠,紧紧相拥。
可二人却不知,这一离别便是天人永隔。
第二天一大早,付伟坐上下乡的车。
心中有哀愁,亦有对未来的向往。
他期待回来的那一天,也盼望着和白晶晶白头偕老的未来。
在生产大队的时候,付伟每天辛勤干活儿,想着多赚工分,盼着能早点儿回到家乡。
有时闲下来的时候,付伟便会写信给远方的白晶晶。
信中有他在生产大队时候的经历,也有对白晶晶的思念,还有对白晶晶的关心。
付伟下乡数年,给白晶晶寄过的信不计其数,可他却久久没有等到白晶晶的回应。
生产队里有个爱慕付伟的姑娘,名叫周小娟,她听付伟说过和白晶晶之间的事情,也十分羡慕白晶晶能有一个如此优秀的未婚夫。
如今见付伟给白晶晶写信,却迟迟未等到回应,周小娟便说:“付伟哥,你莫要再等了,我看啊,你未婚妻八成是瞧不上你,已经嫁给别人了,她若是真的爱你,咋可能一封信不给你回呢。”
付伟一直记挂着临走前白晶晶对他说的那番话,他相信白晶晶一定不会辜负他。
可久而久之,时间长了,付伟便开始担心起来。
想到没脸没皮对白晶晶死缠烂打的张玉锦,想到本就不同意他和白晶晶在一起的白家人,付伟心里突然没了底。
一直到第二年秋天,付伟收到一封家信才知,那个说好要等他回来的爱人,那个他爱了数年的白晶晶嫁给了张玉锦。
听说白家人不仅不还当初付家给的彩礼,还管张家又要了一份彩礼,总之张家和白家的婚事办的是热热闹闹的,白家出尽了风头。
看到这封信,付伟心中有痛,但更多的是释然,当初他就想过了,如果自己在乡下一呆呆这么多年,不如让白晶晶嫁个好人家了。
他想,虽然张玉锦对别人都是一副小混混的模样,但他对白晶晶是真心喜欢的,对待自己喜欢的人,一定会很好的,加之张家有头有脸的,家庭条件又好,想必白晶晶和孩子在张家都能得到优待。
心中没了惦念,而周小娟追的又紧,很快付伟便开展了新的恋情。
下乡5年,由于付伟和周小娟表现的好,提前获得了回城的名额。
付伟是河北人,周小娟是山东人,付伟想着先带周小娟见见父母,便先回了河北。
一路舟车劳顿,等付伟到自家胡同口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
他拉着周小娟走进胡同里,刚进胡同没几步呢,就看到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人。
白晶晶的母亲穿着一身破袄子坐在门前抹着眼泪,面上早已没了从前的傲气,短短5年的时间,白晶晶的母亲看起来犹如老妪,特别沧桑。
付伟见状有些诧异的迎上前问道:“阿姨,您怎么穿成这个样子,不是说晶晶嫁给了张玉锦,您的生活应该过得不差啊。”
听到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声音,白晶晶的母亲倏地抬起头来,待看到付伟时,白晶晶的母亲,瞬间是嚎啕大哭啊:“后悔啊我后悔啊,那时我应该听晶晶的,让她等着你,可我为了500块彩礼,硬生生将她塞给了张玉锦,是我害死了晶晶,是我害死了她啊...”
白晶晶的母亲又哭又喊的,还在地上打滚儿。
付伟下意识的后退一步,可听到白晶晶母亲后面的话,他不敢置信的抬起头来,“阿姨...您说啥...晶晶她...她死了?”
白晶晶母亲含泪点头。
后来付伟才知道,原来自己下乡之后,白晶晶母亲便开始给自个儿闺女张罗婚事了,可白晶晶一心就想等着付伟回来,死活不肯嫁给别人。
白晶晶母亲为了张家500块钱的彩礼,干脆便把白晶晶绑着和张玉锦结了婚。
婚后白晶晶郁郁寡欢,后来在接到付伟一封信,看到信中付伟说,他和生产队的一个姑娘好了,还祝她和张玉锦幸福。
白晶晶一时之间接受不了现实,哭着跑出了家门。
当家里人找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漂在了河面上。
付伟这些年寄给白晶晶的信都被白家人和张玉锦拦了下来,后来见白晶晶一心就想着付伟,为了让她死心,便拿出那封信让她看,不成想却因此断送了白晶晶年轻的生命。
她和付伟的孩子也成了两家人的累赘,来回踢皮球,难以安宁。
得知事情真相之后,付伟到坟前看望过白晶晶,有时候他真后悔,若是他当时没有心死,若是他没有给白晶晶写那一封信,或许白晶晶就不会落得如今这般下场。
可是再怎么后悔,也回不到当初,也挽回不了白晶晶的生命。
后来付伟将孩子接到家里,养在自己身边。
周小娟也十分大度,和付伟共同抚养他和别的女人的孩子,就算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亏待这个孩子半分。
(本篇为小小说,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