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屏蔽更重要的是:让万物穿过自己!

发布时间:2025-09-11 20:54  浏览量:1

你越是和烦恼对抗,烦恼便接踵而来;

你若是试着接纳烦恼,烦恼反而慢慢消失了。

年岁越大,越悟出一件事,就是世界本就破破烂烂,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你生命中遇到的,都是命运的剧本安排你遇到的,你抗拒也好,欢喜也好,它们都真真实实地存在着。

一件事不会因为你厌恶,而自动消散,也不会因为你渴望向往,而在你的生命里驻留很久;

所以,比刻意屏蔽掉失望和痛苦更重要的,其实是“让万物穿过自己”。

平静地接纳生命里的所有,不过度悲观,不洋洋得意,松弛、平和、淡定,这才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负性能力”,它最初是诗人济慈用来称赞莎士比亚的,说他能够在不确定和怀疑中存在,不会急于谋求事实和原因。

这其实是一种被严重低估的能力;

古今中外,凡是能做出开拓性举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积极推动这个社会发展,将个人价值发挥到极致的人,往往都具备“负性能力”,他们不急于求得问题的答案,能够在神秘莫测、前途未卜、痛苦烦恼随时来袭的境遇下,做到稳如泰山,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甚至,他们能把黑暗中遭受的创伤、污蔑、构陷、破坏,转变为滋养自己,成全自己的养料;

能够在承载负性体验的同时,积极探索,做出对人类和社会有益的事,是因为他们对痛苦的耐受能力更强;

别人遭遇了那些,会如万箭穿心,会沉沦堕落。

他们经历了那些,则会沉浸其中,深刻地去感受、去体会、去创造,最终战胜了现实的残酷,得到了心灵上的安宁。

有人认为,让万物穿过自己,是一种包裹着躺平心态的妥协,实际上,它是一种与负面情绪、人世间的痛苦,和谐共生的状态。

我们曾经听到的“含泪奔跑”,就是这个意思。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会是全能的;

你就是不会有完全没压力,没烦恼的状态,不存在那样一种人间理想。

残酷的生活,会逼迫着你,鞭策着你,和未知、不顺心、遗憾、悲愤一起共生的能力。

接受我们都有自己的局限,并不为这种局限所累,才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你爱慕的异性,你向往的职业,你渴望定居的城市,出现在了你的生活里,和你或许只有短暂的交汇,就分道扬镳了;

然而,这是一个过程,是一种因果,也是一种别样的人生;

你觉得痛苦惋惜,但你要做的,就是让它很自然地出现和离开你的生活。

你有任何的坏情绪,邪恶的想法,悲伤抑郁,都是正常的;

只要你内心不去排斥它,它就能在你的身边安静地待着,不会去消耗你,更不会去向下拖拽你;

你觉得它们讨厌,只是因为你的负面解读。

慢慢地,你会明白,从容是靠阅历堆积出来的,格局是委屈撑大的,智慧是从痛苦中诞生的。

当你不被世俗的眼光裹挟,不被他人的评价绑定,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压抑,不掩饰,不纠缠,不拖沓,你就会变得周身轻松,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