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写在乡情浓浓的村寨
发布时间:2025-09-10 15:15 浏览量:1
文:牟长权
初秋的家乡,冷雨斜侵。小道间零星地铺盖着几片残碎的树叶;玉米地里枯叶垂首,秋蝉在竭力地嘶咽着;夕阳余晖,孤雁声声惊破了西空。晚风起时,看着村头的几处新坟黄土未干、衰草未覆,不禁让人凄然泪目!在一个多月时间里,随着村寨里三位老人的相继离世,我的暑假生活,主旋律注定是悲伤的......
我是从小刚记事起就认识得他们的,田地里看到的是他们辛勤劳作的身躯;河坎上见面的是他赶集来回的笑脸;特别是四公,会一手铜锣响器,村寨里的红白喜事,家家都有他的身影。老人们这一去,我不知道要用多久才能淡忘寨口桥墩上空了的那一块,街头到村头的公路上少了几位佝偻的背影。惟愿这个秋天,让我借落叶寄去思念,愿远方的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一切顺遂。而我也会带着这份怀念,坚定地奔赴未来。
平常安静的村民群里,村支书吴姑爷只要在群里发出讣告,大家收到的第一时间都纷纷虔诚地为逝者祈祷!在外工作的人们在群里张罗着拼车回来,在家的女人们放下背篓,男人们掐灭烟卷,纷纷前往。逝者家里很快聚满了人,全体村民像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牵引着……
大家哀思弥漫之际,更见村情厚重。左邻右舍无需召唤,灯火通明彻夜守望相助。奔走相告者、操持后事者、抚慰亲眷者、备餐奉茶者,皆是自发身影。这心手相连的奔忙与无声的扶持,在肃穆中汇聚成一股温暖的力量,无声诉说着我村寨人们共同的坚韧,彰显了邻里间最质朴、最深沉的人情纽带与凝聚力。更令人欣慰的是:搭帐篷的、打盆的、上酒的、添饭的、抬棺的、多数都是我认识的年轻人,说明九零后、零零后的已经能经肩扛重任!
角落里,聚满了村寨里的老人,他们彼此关心着对方的身体、谈论与逝者的前世今生无法割舍的情。人世间最好的缘,不是花开时值得炫耀的流年,而是叶落时不离不弃的最后的陪伴!无论岁月如何变换,健在、便是晴天,离去、便是安暖。在人生的旅途里,续最后一段夕阳时光,忆一路暖阳,装点岁月情长,烟酒年华过往,依旧,惜君如常。
天刚朦朦亮,薄凉的雾气浮绕在村寨里、山川间、田野上,田畦里青黄的交接稻穗沾满了沉沉的露水,默然仰对高而灰白的天空;偶有孤鸟掠过却不作声,转瞬之间又没入苍茫之中。今天一早是出殡的日子,不是一个人、不是家人、也不是一族人的事,必须是全村人同在才能经受得起的离别。乡亲们早早就聚集在逝者家里,换上了球鞋、头戴孝布,急切地等候在棺木旁!孝子们整齐地跪在门口等候吉时,这一跪,跪的是孝子们对逝去亲人最沉痛的悼念;这一跪,跪的是孝子对此番的离别将是再无归期的无奈;这一跪,跪的是孝子们对前来送葬人们深深的感激!
天低云垂、草木含悲,唢呐锣鼓声声催人泪。随着先生最后一个仪式将手中的剑砸破棺木上独龙杠上那口碗时,乡亲们争先恐后涌向杠,一声的“起”:乡亲们迈着沉重的脚步,抬着棺木里熟睡的老人,离开了他付出毕生心血营造的房屋,路过他生前的种过的庄稼地、迈过修砌过的田坎、踏过搭建过的跨河桥、工作过的瓦厂地直到墓地;一声的“起”:就没有抬棺人过不去的河、没有爬不上的坡、更没有迈不的坎;一声的“起”:平常爱开玩笑的他们,此刻的神情是那么的严肃、庄重,他们默契配合、相互搀扶、彼此信任。此情此景,怎么不让我想起一年多前父亲出殡的那天:天空下着小雨,许多乡亲们也是从千里之外特地回来的,送上山了时,很多人也是肩膀都脱了皮,他们全身湿透、满身篱泥,隔天他们又默默地回去工作,想起眼泪都打转,这是还不完的恩情......
青山欲泪、河流含悲,唢呐锣鼓声声催人泪。送葬的队伍中、人们头上洁白的孝布连成一片,犹如一群白色的蝴蝶在晨雾中起舞,为在场的每一个人诉说着什么;抬棺的人们有的低垂着头,孝布随颤抖的肩轻轻晃动,有的用孝布拭汗泪,布角浸着湿痕,沉默里满是压不住的悲痛。
入土仪式后,砌坟的、搬石头的、填土方的各自有序开展,不一会的功夫,新坟就砌好了。人们将多余的花圈以及送葬队伍留下的孝布,在坟旁一同燃烬,老人一生的优良德行,伴随着燃烧的火焰,化为一缕青烟升至天空,化作村寨头顶上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它将永恒地在另一个世界里,守望着村寨日新月异的发展,庇护着村寨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平安、喜乐!
行文至此: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缘不知所深,一生不离。人这一辈子,就是一个过程。没有永久性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我们奋斗一生,带不走一草一木,我们执着一生,带不走一丝虚荣爱慕,我们最终也只是时间的过客。生命如此短暂,我们没有时间争吵,没有时间伤心,也没有时间去斤斤计较,我们应该抓紧时间去感受世间万物的美好,精心抚育好下一代,及时尽孝好上一代。如果你在外面哪一天遇到了挫折或困惑,请不要迷茫,记住:回老家村寨一趟吧!家乡的风景,总会是治疗你人生迷茫的偏方;村寨的烟火,永远是抚慰你心灵创伤的良药!
【作者简介】牟长权,出生于贵州省德江县平原镇,中学教师,写作爱好者。
【觉得有共鸣的话,点个爱心,让同频的人看到】
【投稿指南】亲爱的文友们,如果你怀揣着对乡土的眷恋、乡情的炽热、乡愁的感怀,创作了相关原创佳作,欢迎向本号投稿!我们专注于收录饱含乡土韵味、触动心灵的优质稿件。
邮箱:609618366@qq.com。温馨提示:随稿件附上您的作者简介,若能搭配契合主题的精美图片则更佳,这将使您的作品更具感染力。特别强调:稿件务必为原创首发,抄袭、剽窃、一稿多投等行为均不符合要求。稿费细则:自即日起,每篇稿件所获赞赏金额的 80% 将作为稿费回馈作者,以酬谢您的创作心血;剩余 20% 用于文学社平台的日常运营与维护,确保能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文学交流空间。需注意,若单篇赞赏金额在 10 元以下,暂不发放稿费,稿费结算于每月月底统一进行。
为了让您能第一时间了解更多精彩内容、与同好交流切磋,,中文名 “乡土文学公众号”。即刻拿起手机,搜索关注,开启这场文学之旅吧!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