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三僧争妻记
发布时间:2025-09-04 07:00 浏览量:1
古时候,云岭山上有座大寺院,名叫"灵泉寺",曾是个香火鼎盛的地方。方圆百里的百姓都来上香拜佛,寺里和尚最多时有百余人。
可后来天下大乱,战火连天,老百姓逃的逃、散的散,庙里渐渐就冷清下来。
过了几十年,偌大的灵泉寺就剩下三个和尚:
大师兄慧明是个胖和尚,四十出头,平日里最爱偷懒打盹;
二师兄慧能精瘦精瘦的,三十五六岁,一肚子心眼;
小师弟慧净才二十出头,是个愣头青,凡事不过脑子。
这年春天,阴雨连绵,寺里存粮见底,三个和尚饿得前胸贴后背,窝在大雄宝殿里唉声叹气。
慧明摸着咕咕叫的肚子,忽然一拍大腿:"俺想起师父圆寂前说过,修行不能总待在庙里,也要去红尘中历练,方能证得菩提。"
慧能小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师兄说得在理!咱们不如设个比试,各自下山化缘七日,看谁化到的斋饭最多,就算谁修行得最好!"
慧净年轻好胜,当即拍手叫好。
三个和尚当下击掌为誓,约定七日后回寺见分晓。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三人分头下山。
起初几日,他们还记着是去化缘修行的。
慧明往东去,见农户家贫,只化得几个粗面馒头;
慧能往西行,凭三寸不烂之舌,竟化来一钵素斋;
慧净往北走,帮人干活换得些米粮。
可到了第四日,事情就变味了。
那日慧明路过张家镇,闻到肉包子香味,肚里馋虫直叫唤。
他四下张望,见无人注意,悄悄用铜板买了两个,藏在袖中,半夜在破庙里偷吃。
恰巧慧能也宿在这破庙里,闻到肉香,循着味儿找来。
"好哇师兄!你破戒偷荤!"慧能压低声音道。
慧明吓得肉包子差点噎在喉咙里,忙分给慧能一个:"师弟莫声张,俺们平分就是。"
谁知这时慧净也路过,听见动静凑过来。三个出家人竟为一口肉食撕扯起来,最后只好把剩下的包子分成三份,各自心虚地吃了。
这一破戒,好比堤坝开了个口子,再也收不住了。
三个和尚化缘化得越来越离谱,今天你化只鸡,明天我骗壶酒,后来干脆比赛谁能在山下骗到更多好处。早把什么修行、比试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却说山下柳家庄有个柳员外,家财万贯,有个独生女叫柳波儿,年方二八,生得眉目如画,是这一带有名的美人。
不知怎的,这消息就传到了三个和尚耳朵里。
慧明最先动了心思,暗想:"俺这胖模样,若不找个富家小姐,日后还了俗靠什么过日子?"
慧能更是精明:"要是娶了这柳家小姐,这辈子就吃穿不愁了!"
慧净年轻,不想一辈子当和尚,也想着:"若能娶得这般美貌娘子,岂不快活?"
三人各怀鬼胎,表面还称兄道弟,背地里却都偷偷摸摸往柳家庄跑。
慧明最先行动,他把自己打扮成个有钱的香客,来到柳家,对柳员外说:"老施主,贫僧乃是灵泉寺的住持,这些年来攒下不少香火钱,若是将小姐许配给我,定让她衣食无忧。"
柳员外皱皱眉,还没答话,屏风后头传来小姐的声音:"爹爹,让女儿瞧瞧这位师父。"
不一会儿,一个丫鬟扶着一位头戴纱巾的小姐走出来。
小姐身姿婀娜,轻声细语地说:"师父好意,小女子心领了,只是婚姻大事,还需斟酌。"说完亲自递上一杯茶。
慧明接过茶杯时,故意碰了碰小姐的纤纤玉指,只觉得指尖柔嫩,不禁心猿意马,喝完茶美滋滋地回去了。
第二天慧能也来了,他扮成一个游方高人,对柳员外说:"老施主,贫僧精通相面之术,看小姐面相富贵,但与凡夫俗子无缘,唯有与修行之人结合,方能幸福美满。"
正说着,小姐又由丫鬟扶着出来,轻声说:"师父说得有理,待小女子考虑几日。"又递上一杯茶。
慧能注意到小姐腕上戴着一只翠玉镯子,心想这柳家果然富贵,更坚定了娶亲的念头。
第三天慧净也迫不及待地下山,他年轻,直接对柳员外说:"俺虽然是个和尚,但还了俗一样能成家立业。俺有力气,能干活,保证不让小姐受苦!"
那小姐照例被扶出来,还是那套说辞,又递上一杯茶。慧净见那小姐手指白皙,不禁脸红心跳。
这三个和尚都以为小姐对自己有意,互相瞒着,天天往柳家跑。今天你送只山鸡,明天我送筐野果,后来竟比起谁送的礼重。
柳员外被搞糊涂了,对夫人说:"这灵泉寺的和尚怎么天天往我家跑?说是化缘,却总带着礼物来,见了面又吞吞吐吐说不明白。"
再说那柳家小姐,其实早就和邻镇一个书生私定了终身。
丫鬟秋心是个机灵丫头,看着三个和尚天天来缠着小姐,就想出一条妙计。
这秋心不是寻常丫鬟,原本也是读书人家出身,因家道中落才卖身为婢,肚里颇有些文墨,心眼活络。
她先对小姐说:"小姐莫忧,待我耍耍这三个花和尚,让他们知难而退。"
又对柳员外说:"老爷放心,我自有办法打发他们。"
这天,三个和尚又不约而同来到柳家,在门口撞个正着。这下纸包不住火,三人都明白对方是来提亲的,当场就吵了起来。
慧明说:"俺是师兄,理当先成家!"
慧能说:"俺比你有本事,小姐应该选俺!"
慧净说:"俺最年轻,小姐肯定喜欢俺!"
三人吵得面红耳赤,差点动起手来。
这时丫鬟秋心扶着小姐出来,说道:"三位师父别争了,我家小姐说了,若要还俗娶亲,需过三重考验。"
三个和尚忙问什么考验。
秋心微微一笑:"这第一重,考的是眼力。三位都说倾慕我家小姐,可曾真正看清小姐容貌?请三位各自画出心中所想的小姐画像。"
三人面面相觑,这才想起每次见小姐,她都戴着面纱,根本没见过真容。
硬着头皮画出来的,自然是五花八门:
慧明画的是圆脸富态相,慧能画的是尖脸精明相,慧净画的更是离谱,完全凭想象画了个仙女模样。
秋心收起画作,抿嘴一笑:"这第二重,考的是诚意。请三位各自备一份聘礼,但要合乎出家人身份。"
慧明想起曾见过柳小姐腕上的玉镯,一咬牙把寺里一口铜钟卖了,换得一只翡翠镯子;
慧能注意到柳小姐发间的金钗,偷了佛像上的金粉,打制了一支金钗;
慧净没什么心眼,干脆把自己这些天化缘得来的所有粮食都扛来了。
秋心看后摇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三位却为私欲损毁寺产,实在不该。"
最后秋心说:"第三重考验最简单。明日鸡鸣时分,请三位从山脚出发,谁先到灵泉寺大雄宝殿,见到我家小姐真容,小姐便嫁给谁。"
三人满口答应,各自暗中准备。
慧明准备了提神丹药,慧能研究了捷径小路,慧净干脆一夜不睡,提前蹲守在山脚下。
次日鸡鸣时分,三人如离弦之箭冲向山顶。
慧能抄近路最先到达,冲进大雄宝殿,果然见一红衣新娘端坐殿中,盖着红盖头。
"小姐!俺来了!"慧能气喘吁吁地喊道。
这时慧明和慧净也先后赶到,三人围着新娘,互不相让。
"按照约定,谁先到谁赢!"慧能理直气壮。
"胡说!俺一路领先!"慧明不服。
"俺最早就在山下等着!"慧净争辩。
正当三人争执时,新娘忽然开口:"三位师父且慢争执。既然都到了,不妨先喝杯茶定定神。"
说着,新娘素手轻抬,为他们各斟一杯茶。
三人注意到这双手白皙纤细,与往日所见小姐的手一般无二,更加确信坐在眼前的就是柳小姐。
喝过茶,新娘又道:"小女子还有一个问题:三位口口声声说要娶我,可知我平日最爱读什么书?最爱吃什么点心?最擅长什么女红?"
三人顿时语塞。他们连小姐真容都未见过,怎知这些细节?
新娘轻笑一声:"既然不知,为何要求娶?请三位再靠近些,我让你们看看我的真面目。"
三人迫不及待地凑上前。
新娘缓缓掀起盖头一角,露出下颌,三人看得眼睛发直。
盖头再掀起些,露出朱唇,三人呼吸急促。
当盖头即将完全掀开时,新娘突然手腕一翻,竟从袖中掏出一面铜镜,对准三人!
"看清楚了吗?这就是你们想娶的人!"新娘声音陡然一变。
三人在镜中看到的,是自己贪婪的嘴脸——慧明满面油光,慧能眼露精明,慧净一脸痴相,哪还有半点出家人的样子?
这时"新娘"一把扯下盖头,竟是丫鬟秋心!
她站起身,褪去外面的大红嫁衣,露出里面朴素的丫鬟服饰。
"三位师父,"秋心正色道,"你们连求娶的是谁都分不清,可见所谓的爱慕,不过是贪图我家财富和美色罢了。"
她走到佛像前,指着寺内积满灰尘的佛龛:"看看这些佛祖菩萨,再看看你们自己!本该六根清净的出家人,却为争一个女子撕破脸皮,可笑不可笑?"
三个和尚看着镜中的自己,又看看积灰的佛堂,恍如大梦初醒。
慧明最先跪下,对着佛像磕头:"师父,弟子知错了!弟子贪图安逸,竟动了还俗娶妻的念头!"
慧能也羞愧难当:"弟子耍小聪明,以为能瞒天过海,实则骗的是自己!"
慧净哭道:"弟子六根不净,被美色所惑,忘了出家人的本分!"
这时柳员外从后殿走出,叹道:"好在有秋心这丫头设计点醒你们。这些天你们送来的东西,我都原物奉还。慧明,你卖的铜钟我赎回来了;慧能,你偷的金粉我也补上了;慧净,你的粮食分给了山下穷人。望三位师父重归佛门,静心修行。"
三个和尚满面羞惭,自此闭门思过,重整灵泉寺。
后来寺里香火再度兴旺,人们都说寺里有三位高僧——因为他们真正经历过红尘诱惑,最终悟得"色即是空"的真谛。
而丫鬟秋心的巧计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每当有人问起,她总是笑着说:"镜子照得出容貌,却照不出人心。真正的觉悟,还得靠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