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年母亲带我回娘家借学费,连续3天没开口,离开前二舅突然敲门

发布时间:2025-09-04 07:06  浏览量:1

文:清风唏嘘语

钱,这个方形的纸片,轻如鸿毛又重如泰山。它划分贫富,也割裂亲情。在很多农村家庭,孩子上大学意味着跨越阶层的机会,也意味着一笔难以承受的债务。那个夏天,林小雨和母亲踏上归乡之路,她不知道等待她的不仅是学费,还有埋藏二十年的家族秘密。母亲的沉默比山野更深,舅舅们的眼神比夏日更炽热。一个凌晨的敲门声,揭开了尘封已久的往事。

01

七月的阳光像一把金色的刀,割开了林小雨家褪色的窗帘。小雨盯着手中的录取通知书,红色的校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清华大学,她梦寐以求的学校。

“妈,我考上了!”小雨冲进厨房,手里挥舞着那张薄薄的纸。

王秀英正在切菜,闻言手一抖,差点削到手指。她放下菜刀,擦了擦手,接过通知书。五十岁的脸上出现了褶皱,那是二十年劳累的痕迹,今天这些褶皱舒展开来,像阳光下融化的冰雪。

“好,真好。”王秀英的声音有点哽咽,她把通知书放在灶台边上,继续切菜,“我给你炒几个好菜庆祝一下。”

小雨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母亲瘦削的背影。自从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母亲就独自撑起了这个家,在纺织厂做一名普通工人。

晚饭很丰盛,有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小雨知道,这些菜在平时是舍不得吃的,肉都是留给她补身体用的。

“妈,上大学要交多少钱?”小雨小心翼翼地问。

王秀英夹了一块鱼放进小雨碗里,“你吃鱼,补脑子。钱的事不用你操心,妈有办法。”

“我看通知书上写着五千多块学费,还有住宿费、生活费...”

“我说了不用你操心。”王秀英打断了她,“你爸生前就说过,不管多难,也要让你上大学。”

话虽这么说,但小雨看到母亲的眉头紧锁,筷子在碗里搅来搅去,却没怎么吃。

第二天,王秀英去了厂里,回来时已经很晚了。她径直走进卧室,小雨听到抽屉拉开的声音,那是母亲放存折的地方。过了一会儿,母亲出来了,脸色很难看。

“妈,怎么了?”

“没事,你早点休息。”

接下来的日子,小雨发现母亲经常出门,回来时总是一脸疲惫。有几次,她听到母亲在电话里低声下气地说:“就借两千块,等我发了工资就还您...”

一天晚上,门铃响了。小雨去开门,是秦叔,父亲生前的好友,现在经常来看望她们母女。

秦叔脱下帽子,擦了擦汗,“小雨,听说你考上清华了?真不错!你爸要是在,肯定高兴死了。”

母亲端来茶,“秦大哥,你坐。”

秦叔喝了口茶,看着王秀英,“秀英,工厂情况不好,听说要停产了?”

王秀英点点头,“嗯,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说是等订单来了再说。”

“那小雨上学的钱...”

“我再想办法。”王秀英的声音很坚定。

秦叔犹豫了一下,“秀英,你娘家不是挺富裕的吗?你二哥开厂子,家里条件不错。要不...”

王秀英的脸色一下子变了,“不!不可能!”她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秦叔叹了口气,“都二十年了,还记着那些事?你得为小雨想想啊。”

王秀英站起来,背对着他们,肩膀微微抖动,“我自己的女儿,我自己养。不劳他们操心。”

秦叔走后,屋子里静得可怕。小雨想问问母亲和娘家到底有什么过节,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从小到大,只要一提到外婆家,母亲就会转移话题。她对外婆家的印象,只停留在几张泛黄的照片上。

晚上,小雨做完功课,听到母亲在客厅踱步。她悄悄拉开一条门缝,看到母亲站在父亲的遗像前,自言自语:“老林,对不起,又要回那个地方了。我真的没办法了...”

第二天早上,小雨起床时,发现母亲已经收拾好了两个旅行包。

“小雨,收拾点衣服,我们去你外婆家。”母亲的语气很平静,但眼神却很复杂。

“真的吗?”小雨又惊又喜,她从小就想见见外婆和舅舅们。

“嗯,你也该认识认识你妈妈的家人了。”母亲顿了顿,“还有...我想找你二舅借点钱,给你交学费。”

小雨点点头,没多问。她知道,能让母亲回娘家,一定是走投无路了。

出门前,母亲又回头看了一眼父亲的遗像,嘴唇动了动,没说话。小雨看到母亲眼里有泪光闪动,又很快被抹去了。

母女俩坐上了长途汽车。车窗外,城市的高楼大厦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广阔的田野和起伏的山峦。小雨偷偷看了母亲一眼,发现她的脸色越来越凝重,似乎车每前进一公里,她的表情就沉重一分。

“妈,外婆家是什么样的?”小雨试图缓解气氛。

母亲望着窗外,“一个很普通的山村,没什么特别的。”

“那大舅、二舅他们呢?”

“大舅在乡政府上班,二舅办了个小厂。”母亲的回答很简短。

小雨想问更多,但看到母亲紧绷的侧脸,又把话咽了回去。她感觉母亲像是要去面对什么可怕的东西,而不是回家看望亲人。

汽车在一个小镇停下,母女俩转乘了一辆拖拉机。拖拉机颠簸着驶入山区,尘土飞扬。小雨捂着鼻子,看着越来越荒凉的景色,心里有些忐忑。

“就快到了。”母亲说,声音异常平静,像是在为自己壮胆。

02

拖拉机停在一个村口,母女俩下了车。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王家村”三个大字。

“就是这里。”母亲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小雨跟着母亲走进村子,引来了不少村民的侧目。他们指指点点,窃窃私语。小雨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只觉得那眼神里带着异样的情绪。

“那不是秀英吗?真回来了?” “二十年没回来了吧?” “带着闺女回来了,听说是考上大学了,来要钱的...”

母亲低着头,快步往前走,像是没听见这些议论。小雨紧跟在后面,心里直打鼓。她不明白,为什么回娘家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村子不大,走了十分钟,就到了一个较大的院子前。院墙用青砖砌成,门口种着两棵柿子树,树上挂满了青涩的果子。

母亲站在门口,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敲门。敲了三下,没人应。她又敲了几下,才听见里面传来拖鞋的啪嗒声。

门开了,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站在门口,手里还拿着一把蒲扇。她看到母女俩,愣住了。

“妈...”母亲叫了一声,声音有些颤抖。

老太太没说话,目光从母亲身上移到小雨脸上,眼睛瞪得老大,“这是...小雨?”

小雨有些局促,但还是叫了一声:“外婆。”

老太太的眼睛立刻湿润了,她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着小雨的脸,“真像,真像啊...”

“妈,我们进去说吧。”母亲轻声说。

老太太这才回过神来,侧身让开,“进来吧。”她的语气恢复了平静,看向母亲的眼神复杂难辨。

院子很宽敞,种着各种蔬菜和花草。小雨注意到,靠墙角有一棵桂花树,树下放着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大石头,像是一个天然的石凳。

进了堂屋,老太太喊道:“家亮,家明,秀英回来了,带着小雨!”

没多久,两个中年男人从里屋走出来。一个穿着干净的衬衫,一看就是干部模样;另一个穿着背心短裤,皮肤黝黑,肌肉发达,看起来是常年干体力活的。

“姐,你回来了。”穿衬衫的男人笑着说,这是大舅王家亮。

穿背心的男人,也就是二舅王家明,只是点了点头,目光在母亲和小雨身上扫过,没有说话。

寒暄过后,一家人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外婆沏了茶,给每人倒上,她的动作利索,看得出是个能干的老人家。

“秀英,这么多年不回来,今天怎么想起来了?”外婆问,语气里带着一丝责备。

母亲低着头,摆弄着茶杯,没有回答。

大舅看了看气氛,打圆场道:“妈,姐难得回来,别说这些了。小雨,听说你考上清华了?真是长脸啊!”

小雨点点头,“嗯,上个月收到的通知书。”

“真不错!”大舅笑道,“我们王家出了个大学生,还是清华的!”

二舅冷冷地说:“考上了又怎样?有钱读吗?”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小雨感到空气似乎凝固了。她偷偷看了母亲一眼,发现母亲的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

外婆咳嗽了一声,“你们先休息吧,我去准备午饭。小雨,跟外婆去厨房帮忙。”

小雨跟着外婆去了厨房,留下母亲和两个舅舅在堂屋。厨房里,外婆熟练地淘米、切菜,小雨在一旁打下手。

“外婆,我妈为什么二十年没回来?”小雨忍不住问。

外婆的手停了一下,又继续切菜,“大人的事,小孩别问那么多。”

小雨不甘心,还想问,外婆又说:“你妈年轻时候,做了些糊涂事,害人害己。后来嫁到城里去了,就再没回来过。”

“什么糊涂事?”

“你别问了!”外婆声音提高了些,“去把碗筷拿出来。”

小雨只好作罢,去餐具柜取碗筷。她注意到,柜子上摆着几张老照片,其中一张是一群年轻人的合影,她认出其中一个是年轻时的母亲,旁边还有几个年轻男子,应该是舅舅们。母亲在照片里笑得很灿烂,和现在判若两人。

午饭很丰盛,有红烧肉、清蒸鱼、炒青菜,还有一碗鸡汤。外婆特意给小雨盛了一碗,“多喝点,补身体。”

一顿饭吃得很沉闷。母亲几乎没怎么动筷子,二舅也是埋头吃饭,不说话。只有大舅和外婆偶尔问问小雨的学习情况,气氛勉强维持着。

吃完饭,外婆安排母女俩住在西厢房。房间不大,摆着两张单人床,墙上贴着发黄的报纸,还有几幅老照片。

“这就是你妈以前住的房间。”外婆说,“你们休息一下吧。”

母亲坐在床边,环顾四周,似乎陷入了回忆。小雨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妈,你看起来不太舒服,要不要躺一会儿?”小雨关切地问。

母亲摇摇头,“没事,你休息吧,我出去走走。”

母亲出去后,小雨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她想起了路上遇到的村民的眼神,外婆欲言又止的表情,二舅冷淡的态度...这一切都让她感到困惑。母亲到底做了什么“糊涂事”,让她二十年不敢回家?

03

傍晚时分,小雨被外面的说话声惊醒。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窗边,从窗缝里看出去。院子里,大舅和二舅正在争执什么。

“家明,你也别太过分了。姐回来不容易,你看她那样子,肯定是走投无路了才回来的。”大舅说。

二舅冷笑一声,“走投无路?当年她嫁给城里人时,不是挺高兴的吗?二十年不回来,现在想起来是亲戚了?”

“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别翻旧账了。再说了,小雨是咱们的亲外甥女,考上了清华,咱们也有光彩。帮帮忙怎么了?”

“哼,当年那件事,你忘了?王志要不是为了她,怎么会去矿上加班?怎么会出那种事?”二舅说到这里,声音都在发抖。

大舅叹了口气,“那是意外。再说,王志自己也愿意去的,怪不得别人。”

“你就会替她说话!当年也是你,撺掇爸妈把她嫁给那个城里来的调查员。要不是你...”

“行了!”大舅打断他,“事情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就别提了。先考虑小雨的事吧,学费多少钱?”

“五千多。”二舅冷冷地说。

“那不多啊,你刚好可以...”

“我凭什么给她?”二舅提高了声音,“当年她欠的债,早该还了!”

小雨听到这里,心里一惊。什么债?母亲欠二舅钱吗?还有他们说的“王志”是谁?为什么说他因为母亲去矿上加班,出了意外?

正想着,外面的脚步声近了,小雨赶紧躺回床上,假装睡觉。门开了,是母亲回来了。她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坐在床边。小雨偷偷睁开一条缝,看到母亲正在看一个小本子,那是父亲的遗照。

母亲轻声说:“老林,我回来了,这个地方,我以为这辈子都不会再回来的...”

小雨感到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涩。她想开口问问母亲到底怎么回事,又不忍心打破这一刻的宁静。最终,她还是假装睡着了。

晚饭后,大舅提议全家一起商量小雨上学的事。一家人再次围坐在八仙桌旁,气氛比白天还要紧张。

“姐,小雨考上清华,是咱们王家的骄傲。我觉得学费的事,咱们家里人应该共同承担。”大舅说。

母亲抬起头,第一次开口:“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妈,顺便...”

“顺便要钱?”二舅冷冷地打断她,“二十年不回来,一回来就要钱?你把娘家当什么了?”

“家明!”大舅瞪了二舅一眼,“别这么说话。”

外婆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欲言又止。小雨坐在一旁,感到尴尬极了。

母亲的脸色很不好看,但她没有反驳,只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我说话难听,但都是实话。”二舅继续说,“当年她做的事,害得王志送了命,现在好意思回来要钱?”

“家明!”外婆这次也忍不住了,“有些话不能随便说,小雨在呢!”

二舅冷笑一声,不再说话,起身离开了。

大舅叹了口气,“姐,别介意,家明这些年性格越来越古怪了。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吧。”

母亲摇摇头,“不用了,我自己能解决。”她站起来,“妈,我累了,先去休息了。”

小雨跟着母亲回到房间。母亲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一句话也不说。小雨想问问刚才二舅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看到母亲疲惫的样子,又不忍心开口。

夜深了,小雨辗转反侧,睡不着。她想起白天听到的一切,心里有太多疑问。母亲和二舅之间到底有什么过节?谁是王志?他为什么会送命?这些谜团像一团乱麻,缠绕在她心头。

04

第一天早晨,小雨醒来时,发现母亲已经不在房间里了。她穿好衣服,走出房门,看到院子里外婆正在扫地,母亲坐在石凳上,一动不动地看着一棵老桂花树。

“小雨,醒了?来吃早饭。”外婆招呼道。

早饭是稀饭和咸菜,外婆特意为小雨煎了两个鸡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沉闷。母亲始终低着头,一言不发。

“小雨,吃完饭跟外婆去地里摘些新鲜蔬菜,中午给你做好吃的。”外婆笑着说。

小雨点点头,看了看母亲,希望她能说点什么,但母亲只是默默地喝粥,像是没听见一样。

吃完早饭,小雨跟着外婆去了菜地。外婆麻利地摘着青菜、茄子、黄瓜,小雨在一旁帮忙提篮子。

“外婆,我妈为什么一句话都不说?”小雨终于忍不住问道。

外婆的手停了一下,叹了口气,“你妈啊,从小倔强,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这次回来,估计是憋着一肚子委屈呢。”

“是因为二舅吗?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外婆摘了一个茄子,放进篮子里,“大人的事,小孩别问那么多。你只要知道,你妈年轻时做了些不对的事,伤了家里人的心。”

“什么不对的事?”

“你妈没跟你说过?”外婆有些惊讶。

小雨摇摇头,“我只知道妈妈二十年没回过娘家,都不愿意提起这边的事。”

外婆叹了口气,“你妈年轻时啊,是村里的骄傲,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你三舅,也就是你二舅的亲弟弟,那时候可喜欢你妈了,两人青梅竹马,说好了一起上大学,将来一起进城工作。可你妈心高气傲,嫌弃村里穷,嫌弃你三舅没出息...”

“三舅?我怎么没见到他?”小雨打断道。

外婆的眼圈红了,“你三舅啊,早就不在了。那年,他为了给你妈凑学费,去矿上加班,出了意外...”

小雨心里一惊,这就是昨晚二舅提到的“王志”?

“后来,你妈也没去上大学,跟着你爸去了城里,再也没回来过。”外婆擦了擦眼睛,“唉,这么多年了,你二舅还记着这事呢,心里有怨气。”

小雨默默地消化着这些信息。如果母亲和三舅曾经相爱,三舅为了她去世了,这确实是个沉重的过往。难怪母亲这么多年不敢回家,也难怪二舅对母亲态度那么冷淡。

回到家里,小雨看到院子里来了不少村民,都是来看热闹的。他们装作来拜访外婆,实际上是想看看二十年不回家的王秀英。

“这就是秀英的闺女啊?长得真像她年轻时候。”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说。

“听说考上清华了?真不错!”另一个人附和道。

“秀英,这么多年不回来,现在想起来了?”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说。

母亲始终沉默,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对这些话充耳不闻。小雨站在母亲身边,感到一阵阵心疼。

中午,外婆做了一桌子菜,招待这些“客人”。饭桌上,话题始终围绕着小雨的学业和母亲当年的“事迹”。

“小雨,你妈当年可是村里的骄傲,高考状元呢!”一个老人说,“可惜后来...唉。”

“是啊,要不是那件事,你妈现在搞不好是大学教授呢!”另一个人接话。

小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好笑笑。她看到母亲的手在桌下紧紧攥着,指节发白。

吃完饭,客人们陆续离开。母亲回到房间,躺下就不再起来。小雨有些担心,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下午,小雨在村子里转悠,想更多地了解母亲的过去。她来到村委会门口,看到墙上贴着一些老照片,其中一张引起了她的注意:那是一群高中毕业生的合影,母亲站在中间,笑容灿烂,旁边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两人手挽着手,看起来很亲密。

“那是你妈和你三舅。”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小雨转身,是大舅。

“大舅...”

大舅走过来,指着照片,“那时候,你妈和王志是村里人人羡慕的一对,两人从小学就在一起,感情特别好。王志虽然高考成绩没你妈好,但也考上了省内的大学。两人约定,毕业后一起进城工作,组建家庭。”

“那后来呢?”小雨忍不住问。

大舅叹了口气,“后来...意外发生了。王志去矿上打工,想多挣点钱给你妈交学费。那天矿上塌了,他被埋在里面,没救出来...”

小雨心里一揪,“妈妈一定很伤心。”

“是啊,她差点自杀。”大舅的眼睛湿润了,“后来你爸来村里做调查研究,认识了你妈,两人就...唉,你二舅到现在还记恨着这事呢,觉得你妈对不起王志。”

小雨沉默了。她开始理解为什么母亲这么多年不愿回家,为什么二舅对母亲的态度那么冷淡。这是一段悲痛的往事,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晚上回到家,小雨发现二舅的妻子和孩子也来了。二舅妻子对小雨的态度很冷淡,几乎不说话。她的儿子,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见到小雨倒是很好奇。

“姐姐,你是从城里来的吗?”男孩问。

小雨点点头,“是啊,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小明。”男孩说,“妈妈说你妈妈害死了我叔叔,是真的吗?”

小雨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幸好这时大舅走过来,拍了拍男孩的头,“小明,别乱说。去帮外婆端菜。”

男孩跑开了,小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05

晚饭时,大舅提议开个家庭会议,讨论小雨上学的事。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气氛比之前更加紧张。

“小雨上学的事,我觉得咱们家应该支持。”大舅率先开口,“考上清华不容易,是咱们王家的光荣。”

二舅冷笑一声,“就因为是王家的光荣,所以要出钱?当年她妈考上大学,王志为了凑学费丢了命,结果呢?连大学都没上,跟着城里人跑了,二十年不回家,连王志的坟都没去看过!”

“家明!”外婆呵斥道,“有些话不能乱说,小孩子在呢!”

二舅不再说话,但脸色很难看。母亲依然沉默,低着头,像是雕塑一般。

小雨感到十分尴尬,她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二舅,不知道该说什么。

大舅打圆场,“这样吧,学费我出一半,你出一半,怎么样?”

二舅站起来,“我凭什么出?她欠的债,早就该还了!”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外婆叹了口气,“别理他,脾气一直这样。小雨,学费的事你别担心,外婆这些年有点积蓄,够你交学费了。”

母亲突然抬起头,眼睛里闪着泪光,但她依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站起来,回到了房间。

小雨心里很乱,她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说法。外婆和大舅说的似乎有些出入,二舅又是另一种说法。母亲的沉默更让她困惑。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母亲真的“害死”了三舅吗?

夜深了,小雨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虫鸣,怎么也睡不着。她看到母亲也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

“妈,你还好吗?”小雨轻声问。

母亲转过头,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依旧没有说话。

小雨忍不住问:“妈,三舅是谁?他真的因为你去世了吗?”

母亲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但她立刻转过身,背对着小雨,肩膀微微颤抖,像是在无声地哭泣。

小雨不再问了,心里又酸又涩。她知道,母亲心里有太多的痛苦和秘密,不是她一两句话就能问清楚的。

到了第二天,母亲依然保持沉默。她整天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看着那棵桂花树,一句话也不说。小雨试图跟她聊天,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村里来的人更多了,都是冲着二十年不回家的王秀英来的。他们打着各种幌子,实际上是来看热闹。小雨听到不少流言蜚语:

“听说她当年嫌弃王志穷,找了个城里人...” “王志死后,她转眼就嫁人了,真是狠心...” “现在回来是想要钱吧?自己的女儿上大学,想起亲戚了...”

这些话像刀一样扎在小雨心上。她看到母亲虽然面无表情,但眼睛里满是悲伤。

小雨忍不住找大舅询问更多细节。

“大舅,我妈真的是因为嫌弃三舅穷,才嫁给我爸的吗?”

大舅摇摇头,“当然不是。你妈当年受了很大打击,整个人都不行了。后来你爸来村里调研,看到你妈那样,很同情她,两人就熟悉了。你妈跟着你爸去了城里,是想逃离这些痛苦的回忆。”

“那为什么二舅说我妈害死了三舅?”

大舅叹了口气,“家明心里有怨气。王志是他亲弟弟,两人感情特别好。王志出事后,他一直认为是因为你妈太爱慕虚荣,非要上大学,才导致王志去矿上冒险。其实这不能怪你妈,是意外。”

这一天,外婆带着小雨去看了村里的风景,给她讲了不少母亲小时候的故事。小雨这才知道,母亲年轻时是村里的骄傲,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是全村人的希望。

“你妈啊,从小就聪明,村里老师都说她将来能有大出息。”外婆说,眼里满是骄傲,“她和王志两个人,是村里最出色的一对。可惜啊...”

小雨听着这些往事,心里越发疑惑: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的变化?为什么母亲会放弃自己的大学梦想?真的只是因为三舅的意外吗?还是如二舅所说,母亲背叛了三舅?

晚上,小雨鼓起勇气,敲开了二舅的门。

“二舅,能跟你谈谈吗?”

二舅正在看电视,见是小雨,表情缓和了些,“进来吧。”

小雨坐下,斟酌着词句,“二舅,我想知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妈妈不肯说,外婆和大舅说的也不完整...”

二舅关掉电视,深深地看了小雨一眼,“你真想知道?”

小雨点点头。

二舅叹了口气,“你妈和王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两人感情很好,高中毕业后都考上了大学。王志家里条件不好,交不起学费,就去矿上打工。那天矿上塌了,十几个人被埋,只救出来两个,王志没能...”

说到这里,二舅的声音哽咽了,“王志还没走,你妈就跟城里来的调查员好上了,后来就嫁给他去了城里。二十年不回来,连王志的坟都没去看过!你说,这是人干的事吗?”

小雨心里一震,这和大舅说的不一样。谁在说谎?还是各自都只知道一部分真相?

“二舅,我妈这次回来,是因为我上学的学费...”

“我知道。”二舅打断她,“但我不会给钱的。不是我狠心,而是...你不知道你妈做过什么。”

小雨还想问更多,但二舅已经重新打开电视,表示谈话结束。

回到房间,小雨看到母亲已经睡了,但她知道母亲只是装睡。她轻声说:“妈,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我都会站在你这边。”

母亲没有回应,但小雨看到她的眼角有泪水滑落。

第三天早上,母亲告诉小雨,她们明天一早就要回城里了。这是母亲三天来说的第一句话。

“这么快就走?”小雨有些惊讶。

母亲点点头,“不用抱希望了,我们回去另想办法。”

小雨心里很不是滋味。她知道,母亲此行的目的没有达成,学费的事还是没有着落。但更重要的是,母亲和娘家的隔阂似乎更深了。

这一天,气氛越发紧张。外婆和大舅争执起来,因为外婆坚持要拿出积蓄给小雨交学费,大舅则认为二舅也应该出一份。

“家明那孩子,心里有疙瘩。”外婆说,“秀英回来一趟不容易,这次要是再让她空手而归,以后她更不会回来了。”

“妈,秀英也有错啊。当年要是不那么急着嫁人,好好处理王志的后事,也不至于...”

“够了!”外婆打断他,“都过去二十年了,还提这些做什么?现在重要的是小雨的学费。那孩子无辜,凭什么受这些罪?”

晚上,一家人再次坐在一起吃饭。外婆宣布,她决定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小雨交学费。

“妈,不用了。”母亲开口了,声音有些嘶哑,“我自己能解决。明天一早我们就走。”

外婆红了眼眶,“秀英,你这是又要走,不知道几年才回来一次?”

母亲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吃饭。

饭后,小雨帮外婆收拾碗筷。外婆悄悄塞给她一个信封,“这是外婆的一点心意,你别告诉你妈。”

小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她知道,外婆的一点积蓄,可能是她这辈子的全部财产了。

06

这一晚,小雨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她回想着这三天来听到的一切,试图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母亲和三舅相爱,三舅为了给母亲凑学费去矿上加班,不幸遇难。之后,母亲嫁给了父亲,离开了村子。二舅认为母亲背叛了三舅,所以对她怀恨在心。

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为什么母亲二十年不回家?为什么二舅说母亲“害死”了三舅?还有,母亲真的爱父亲吗,还是只是为了逃离这个充满痛苦回忆的地方?

小雨想起母亲平时的样子:勤劳、坚强,对父亲很好,对自己更是疼爱有加。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二舅口中那个“忘恩负义”的人呢?

就在小雨胡思乱想的时候,母亲突然坐起来,“小雨,睡吧,明天一早我们就走。”

小雨惊讶地看着母亲,“妈,你...你终于开口说话了。”

母亲勉强笑了笑,“嗯,休息了几天,好多了。”她犹豫了一下,又说,“小雨,不管你这几天听到了什么,你要相信妈妈,好吗?”

小雨点点头,“妈,我一直相信你。”

母亲的眼圈红了,轻轻摸了摸小雨的头,“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小雨躺下,心里稍微踏实了一点。至少,母亲终于开口说话了,这是好的开始。但她依然对当年的真相充满好奇和疑惑。

深夜,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醒了小雨。她揉揉眼睛,看到母亲还在熟睡,就悄悄起身,走到门前。

“谁?”小雨轻声问。

“是我,你二舅。”门外传来低沉的声音。

第四章:敲门声

小雨打开门,二舅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布包,神色复杂。

“二舅?这么晚了...”

“嘘,小声点,别吵醒你妈。”二舅左右看了看,示意小雨出来。

小雨轻手轻脚地出了门,跟着二舅来到院子里。月光很亮,照在桂花树上,影子斑驳。二舅示意小雨坐在石凳上,自己则站在一旁,表情凝重。

“小雨,明天你们就要走了?”二舅问。

小雨点点头,“嗯,妈说我们一早就走。”

二舅沉默了一会儿,“你妈...这几天一句话都没说,是吧?”

“是的,直到今天晚上才开口。”

二舅深吸一口气,“看到后震惊了。我本来以为,二十年过去了,她会有所改变,会主动跟我们说说话,解释一下当年的事。没想到,她始终保持沉默,像是还在生我们的气...”

小雨有些急切,“二舅,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妈妈二十年不回来?为什么你们之间有这么大的隔阂?”

二舅看了她一眼,眼神复杂,“你妈没告诉过你?”

小雨摇摇头,“从小到大,只要一提起娘家的事,她就会转移话题。”

二舅叹了口气,“也是,那种事,谁愿意提起啊...”

他顿了顿,继续说:“小雨,你知道你三舅的事吗?”

“大概知道一些。他叫王志,是你的亲弟弟,也是妈妈年轻时的恋人。他为了给妈妈凑学费去矿上加班,不幸遇难...”

二舅点点头,“嗯,大致没错。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你妈和王志,是真心相爱的。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两人约定考上大学后一起去城里生活。那年,你妈高考发挥得特别好,考上了重点大学,王志也考上了省内的大学。”

小雨静静地听着,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听二舅描述母亲和三舅的爱情,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而不是自己母亲的过去。

“那时候,咱们家条件不好,拿不出你妈上大学的钱。王志知道后,主动去了矿上打工,想多挣点钱...”二舅的声音哽咽了,“那天,矿上塌了,王志被埋在里面,再也没出来。”

小雨的心像是被谁攥住了,难受得厉害。她能想象到,当年母亲得知这个噩耗时的心情,一定比现在的她更加难受。

“后来呢?”小雨轻声问。

二舅的表情变得有些冷峻,“后来,你妈连王志的葬礼都没参加,就跟着一个城里来的调查员跑了,二十年不回家,连王志的坟都没去看过!”

小雨心里一沉,“这...这不可能吧?我妈不是那种人...”

二舅苦笑一声,“我一开始也不相信。王志出事的时候,你妈确实很伤心,整个人都垮了。后来那个城里人来了,没多久,你妈就跟他走了,说是去上大学。可实际上,她根本没去上大学,而是嫁给了那个人,也就是你爸。”

小雨心里很乱,这和大舅说的版本不太一样。到底哪个才是真相?

二舅继续说:“这些年,我一直恨着你妈,觉得她忘恩负义,背叛了王志。但前几天,你爸的朋友,那个姓秦的,来找我,告诉了我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小雨眼睛一亮,“秦叔?他来过这里?”

二舅点点头,“嗯,就在你们来之前。他说...他说你妈当年根本不是自愿跟你爸走的,而是被家里人逼的。王志出事后,全村人都说是你妈害的,你外婆和你大舅就决定把你妈嫁给城里来的你爸,一是为了息事宁人,二是觉得你妈嫁到城里,能有个好前途...”

小雨惊讶极了,这又是一个她从未听说过的版本。

“秦叔说,你爸当年来村里做调查,看到你妈那么可怜,就答应娶她,带她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你妈一开始并不爱你爸,跟他走,只是想逃离这里的痛苦回忆...”

二舅说到这里,声音有些颤抖,“如果秦叔说的是真的,那我这些年,一直误会了你妈...”

小雨心里的疑惑更深了。三个版本的故事,哪一个才是真相?大舅说母亲是因为太伤心,所以跟父亲走了;二舅原本认为母亲背叛了三舅,现在又说可能是被家人逼的;而母亲始终保持沉默,不肯说一句话...

二舅从布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小雨,“喏,这个给你。里面有五千块钱,够你交学费了。”

小雨惊讶地看着二舅,“二舅,你...”

“别误会,这钱不是我的,是王志的。”二舅说,“他生前在矿上挣的钱,一直存在我这里。这钱本来是要给你妈交学费的,现在给你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小雨接过信封,感觉沉甸甸的,不只是因为钱的重量,还有这笔钱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信封里还有一些东西,是王志的遗物。”二舅说,“有些照片,一封信,还有...一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你妈的。”

小雨心里一震,“妈妈的录取通知书?为什么在三舅那里?”

二舅苦笑一声,“因为当时你妈的通知书寄到学校了,是王志去取的。他本来打算给你妈一个惊喜,结果自己出了事...”

小雨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小雨,拿着这钱去上大学吧。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你是无辜的。王志九泉之下,也会希望你好好读书的。”二舅拍了拍小雨的肩膀,转身要走。

“二舅!”小雨叫住他,“你...你不恨我妈了吗?”

二舅停下脚步,背对着小雨,“说不恨是假的。但如果秦叔说的是真的,那这些年,受苦的不只是我,还有你妈...以及你。”

说完,二舅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小雨一个人在月光下,手里捧着那个沉甸甸的信封。

小雨回到房间,轻手轻脚地坐在床边,打开信封。里面确实有一沓钱,还有一些泛黄的照片,一个已经开过的信封,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小雨拿出录取通知书,上面赫然写着:“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收件人是“王秀英”,日期是20年前。母亲当年考上的是北大!小雨感到一阵震撼,她从来不知道,母亲曾经离梦想如此之近。

她又拿出照片,大多是母亲和一个年轻男子的合影。那男子长得很清秀,眼睛很亮,笑起来很阳光。照片上,两人或是在学校门口,或是在田野间,或是在桂花树下...每一张照片里,他们都笑得很开心,满是青春的气息。

最后,小雨拿出那个已经开过的信封,里面是一封信,字迹有些潦草,但能看出是一个男孩写的:

“秀英: 你好!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拿到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了!恭喜你,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考上北大!我也考上了省里的大学,虽然不如你的学校好,但我会努力的。 学费的事你别担心,我已经在矿上找到了工作,工资不错,足够交你的学费了。这段时间可能会很辛苦,但想到以后咱们都能在城里工作,一起生活,我就充满了干劲。 矿上的工作有些危险,但只要小心点就没事。你在家好好休息,准备开学的事。等我挣够了钱,就回来,带你一起去北京。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实现小时候的约定了。 对了,听村里人说,最近有城里来的调查员,说不定能帮你找到更好的机会。不过,不管怎样,我们的约定不变。 记得等我回来! 爱你的王志”

信的日期是20年前的夏天,就在三舅出事前几天。小雨看完信,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这是一封充满爱和希望的信,写信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即将面临生死离别。

小雨抬头看向熟睡中的母亲,心里涌起一阵强烈的悲伤和怜惜。二十年前,母亲失去了青梅竹马的恋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回家的权利。二十年来,她一个人承受着这些痛苦,从不对任何人提起,包括自己的女儿。

小雨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二十年不回家,为什么对娘家的事闭口不谈,为什么这次回来后一句话也不说。这里的一切,都是痛苦的回忆,都在提醒她失去的那段爱情和梦想。

更让小雨心疼的是,母亲这次回来,是为了给自己筹学费,让自己能实现她当年未能实现的梦想。尽管面对着不友善的亲人和村民,尽管忍受着二舅的指责和外婆的唠叨,她依然坚持下来,只是沉默以对。

小雨轻轻擦去眼泪,把信和照片小心地放回信封,然后塞到枕头下。她决定,明天一早,要让母亲看看这些东西,让她知道,三舅是真心爱她的,从来没有怪过她。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桂花树上,影子斑驳。小雨躺下,闭上眼睛,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今晚发生的一切,像是一场梦,但信封里的钱和照片,又那么真实。

07

第二天一早,小雨醒来,发现母亲已经起床,正在收拾行李。

“妈,这么早就起来了?”小雨揉揉眼睛。

母亲点点头,“嗯,早点走吧,赶上早班车。”她的语气平静,但眼睛还是有些红肿,看得出昨晚没休息好。

小雨坐起来,犹豫了一下,还是拿出了枕头下的信封,“妈,昨晚二舅来过,给了我这个...”

母亲转过身,看到信封,脸色一变,“什么?”

“里面有钱,够交学费了。还有...三舅的一些遗物,照片,信,还有你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母亲的手开始颤抖,她慢慢走过来,接过信封,打开看了看。当她看到那些照片和信时,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像断了线的珠子。

“妈...”小雨心疼地喊了一声。

母亲坐在床边,泪如雨下,“二十年了,我以为他们都不会原谅我...尤其是家明,他那么爱他弟弟...”

“妈,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二十年不回家?为什么二舅说你...你背叛了三舅?”

母亲擦了擦眼泪,深吸一口气,“小雨,妈妈今天就告诉你真相。反正...你也长大了,该知道这些事了。”

母亲把照片一张张摊开在床上,轻轻抚摸着,仿佛在抚摸一段远去的青春。

“我和王志,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村里人都叫我们'青梅竹马'。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玩耍,感情很好。高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北大,他考上了省里的大学。我们约定,大学毕业后一起去城里工作,组建家庭。”

母亲说着,眼神变得柔和,仿佛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青春时光。

“那时候,家里很穷,拿不出学费。王志就去矿上打工,想多挣点钱。那天...那天矿上塌了,他被埋在里面,再也没出来。”说到这里,母亲的声音哽咽了。

小雨握住母亲的手,轻声说:“妈,你别难过...”

母亲擦了擦眼泪,继续说:“王志出事后,我整个人都崩溃了。我恨自己,为什么要考那么好的大学?为什么要那么想去城里?如果不是这样,王志就不会去矿上打工,就不会...”

“妈,那不是你的错。”小雨安慰道。

母亲苦笑一声,“可村里人不这么想。他们都说是我害死了王志,说我心高气傲,非要上好大学,逼得王志去冒险。甚至连你外婆和大舅,也这么想。只有你二舅...他虽然恨我,但从不在村里人面前说我的坏话。”

小雨有些惊讶,“二舅?他不是一直恨你吗?”

“是啊,他恨我,因为王志是他最疼爱的弟弟。但他知道,我和王志是真心相爱的,我不可能害他。他只是恨我后来...后来嫁给了你爸。”

“那你为什么嫁给爸爸?二舅说你连王志的葬礼都没参加,就跟爸爸走了...”

母亲的眼睛又湿润了,“因为...因为我不被允许参加。王志的父母说,是我害死了他们的儿子,不许我去送他最后一程。那段时间,我整天以泪洗面,几次想要自杀,都被拦住了。”

小雨心里一痛,没想到母亲年轻时经历了这么多苦难。

“后来,你爸来村里做调查研究,看到我的情况,很同情我。他提出要带我走,去城里重新开始。起初我拒绝了,我不想离开王志。但村里的流言蜚语越来越多,连你外婆都开始责备我,说我太任性,害得王志送命。最后,在你大舅和外婆的劝说下,我答应嫁给你爸,离开了村子。”

“所以,你不是自愿嫁给爸爸的?”小雨有些震惊。

母亲摇摇头,“一开始不是。但你爸是个好人,他知道我的过去,依然爱我,帮我承担这些痛苦。慢慢地,我也爱上了他。”

小雨沉默了一会儿,消化着这些信息。她一直以为父母是相爱而结合的,没想到背后有这么多曲折。

“那你为什么二十年不回家?二舅说,你连王志的坟都没去看过...”

母亲叹了口气,“因为我不敢面对。我一直觉得,王志的死和我有关。如果不是我想上大学,他就不会去矿上冒险。我对不起他,对不起你二舅,对不起这个家。每次想回来,就会想起那段痛苦的回忆,就会害怕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

说到这里,母亲从信封里拿出那封信,“昨晚我看到这封信,才知道王志一直爱我,从没怪过我。他那么支持我上大学,那么期待我们的未来...可我却没能替他完成这个梦想。”

小雨明白了,母亲这些年的心结,不只是失去爱人的悲痛,还有对未能实现约定的愧疚。

“妈,这次回来,是为了借钱给我交学费,但也是...也是为了让我了解这段历史?”

母亲点点头,“是的。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我希望你能明白,人生中有些事,一旦错过就再也回不来了。我错过了北大,错过了和王志的约定,二十年不敢回家看望父母...这些遗憾,我不想你也经历。”

小雨紧紧抱住母亲,“妈,我懂了。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不辜负你和爸爸的期望,也不辜负...三舅的心意。”

母亲轻轻抚摸着小雨的头发,“好孩子。我相信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二人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出门前,母亲又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曾经生活了十八年的家,眼里满是复杂的情感。

“妈,要不要去看看三舅的坟?”小雨轻声问。

母亲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好。”

母女俩来到村子后面的山坡上,那里有一片坟地。王志的坟不大,但很整洁,看得出经常有人打扫。墓碑上刻着:“王志之墓”,下面是生卒年月,他去世时只有十九岁,和小雨现在一样大。

母亲跪在坟前,轻轻擦去墓碑上的灰尘,眼泪又流了下来,“王志,对不起,我二十年没来看你。这是小雨,我的女儿,她和你一样优秀,考上了大学。她会替我们实现当年的梦想...”

小雨也跪在一旁,默默地祈祷。虽然从未见过三舅,但通过母亲的讲述和那些照片、信件,她仿佛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的阳光和温暖。

母女俩在坟前待了很久,直到太阳升起,照亮了整个山坡。离别的时刻终于到来,她们不得不动身去赶早班车。

08

走到村口时,她们惊讶地发现,外婆、大舅和二舅一家,都站在那里,似乎是在等她们。

“妈...”母亲有些惊讶。

外婆走上前,拉住母亲的手,“秀英,这么急着走?不多住几天?”

母亲摇摇头,“不了,妈。我们得回去准备小雨上学的事。”

大舅上前一步,“姐,学费的事解决了吗?要不我...”

“不用了,家亮。”母亲打断他,“二舅已经帮忙了。”

二舅站在一旁,神色复杂。他的妻子拉着儿子,站在后面,表情也不再那么冷淡。

“秀英...”二舅终于开口,“昨晚,我把王志的东西给了小雨。那些钱,是他生前在矿上挣的,本来就是要给你交学费的。现在给小雨用,他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母亲眼圈红了,“谢谢你,家明。”

二舅摇摇头,“不用谢我。我...我这些年一直误会你,以为你抛弃了王志,跟城里人跑了。直到前几天,你丈夫的朋友找到我,告诉我真相...”

“什么真相?”母亲有些疑惑。

“秦叔,就是爸的朋友。”小雨解释道,“他来过村里,跟二舅解释了当年的事。”

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秦大哥...他怎么会知道这些?”

二舅说:“他说,当年他也在村里,亲眼看到你是怎么被劝说嫁给城里人的。这些年,他一直关照你们母女,就是因为觉得对不起你,没能及时站出来说清楚事实。”

母亲听到这里,突然明白了为什么秦叔这些年对她们母女这么好。原来,他一直默默地承担着这份愧疚。

外婆走上前,拉着母亲的手,“秀英,妈不该逼你嫁人的。那时候,妈只想让你离开这个伤心地,重新开始...没想到,你心里一直记恨着我们。”

母亲摇摇头,“妈,我不记恨你们。我只是...不敢面对。每次想到王志,想到那段痛苦的回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们。”

外婆的眼睛湿润了,“傻孩子,不管发生什么,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这时,大舅走上前,“姐,小雨上学的钱,我来出一部分吧。虽然家明已经给了一些,但大学四年的费用不少...”

母亲摆摆手,“不用了,家亮。我已经决定卖掉城里的房子,足够小雨上四年大学了。”

“卖房子?”小雨惊讶地看着母亲,“妈,我不同意!我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或者打工...”

母亲笑了笑,“傻孩子,那是你爸留下的唯一财产,本来就是要给你上学用的。你安心读书就是了,妈妈会再攒钱,等你毕业了,我们再买新房子。”

小雨感动得无法言语。她知道,那套房子是父亲生前省吃俭用买下的,是母女俩唯一的栖身之所。母亲愿意卖掉它,就是为了让自己能上大学,不重蹈她当年的覆辙。

二舅走上前,递给小雨一个信封,“小雨,这是三舅的日记和存折。你好好保管,但别告诉你妈。”

小雨接过信封,点点头。她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能感觉到二舅的诚意。

“家明...”母亲看着二舅,欲言又止。

二舅避开她的目光,“我还是恨你,秀英。不是因为你嫁给城里人,而是因为你二十年不回来,连王志的坟都不看一眼。我弟弟那么爱你,你却...”

“我不敢面对。”母亲轻声说,“每次想到王志,我就觉得是我害死了他。如果不是我想上大学,他就不会去矿上...”

“矿上的事是意外。”二舅打断她,“王志去矿上,是他自己的选择。他知道危险,但他愿意冒险,因为他爱你,想让你实现梦想。”

母亲的眼泪无声地流下来,“家明,谢谢你这些年保管王志的遗物。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想以后常回来看看,看看王志,看看爸妈。”

二舅点点头,没有说话,但眼睛也湿润了。

临别时,外婆给了小雨一个布包,里面装满了家乡的特产:自制的腊肉、咸菜、干货...小雨知道,这是外婆的一片心意。

“好好读书,有空回来看外婆。”外婆拍了拍小雨的手。

“嗯,外婆,我会的。”小雨点点头。

大舅送母女俩上了拖拉机,“姐,有什么困难就说,别像以前那样倔了。咱们是一家人。”

母亲点点头,没有说话,但眼里的冰霜已经融化了不少。

二舅一家站在后面,没有送行。但当拖拉机启动时,二舅突然喊道:“秀英!王志的坟,我会继续照顾好的。你...你要是想他了,就回来看看。”

母亲转过头,看着二舅,点了点头,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

拖拉机渐渐远去,母女俩的身影逐渐模糊在尘土中。村口的人们久久伫立,像是在目送一段尘封二十年的往事终于画上句点。

09

拖拉机颠簸着驶出村子,母女俩坐在车厢里,谁也没说话。母亲看着渐渐远去的村庄,眼神复杂。小雨握着母亲的手,感受着她的温度。

到了镇上,他们换乘长途汽车。上车前,小雨想起了二舅给的信封,悄悄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果然有一本发黄的日记本和一个存折。她翻开日记,找到最后一页,上面写着:

“今天又加了一天班,手都磨出血泡了。但想到能给秀英交上学费,再苦再累也值得。矿上的工作很危险,我也怕。但我更怕秀英的梦想破灭。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希望她能好好的,完成我们的约定。如果我不在了,请照顾好秀英和她未来的孩子。”

日记的日期正是三舅去世前一天。小雨眼眶湿润了,这个从未谋面的三舅,对母亲的爱如此深沉,甚至在预感可能发生不测的情况下,依然惦记着她和未来可能存在的“孩子”——也就是自己。

她又翻开存折,发现上面记录着一笔笔存款,从二十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总额正好是大学四年的全部费用。小雨明白了,这些年二舅一直在替三舅照顾着母亲和自己,只是以一种别扭的方式。

上了车,母亲很快就睡着了。这几天的情感波动让她身心俱疲。小雨看着母亲的侧脸,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皱纹和岁月的痕迹变得柔和了许多。她似乎看到了二十年前那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站在桂花树下,笑靥如花。

小雨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这三天的经历,让她对母亲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在她出生前,母亲有过那么深刻的爱与痛,有过被迫放弃的梦想,有过二十年不敢面对的心结。而这一切,母亲都默默承受着,从不向任何人提起,包括自己的女儿。

小雨想起自己从小到大的点滴:母亲陪她上学、辅导功课、照顾她生病...这些看似平常的母爱背后,原来藏着那么深的期许——希望女儿能实现她未能实现的梦想。

车窗外,田野飞快地后退,城市的轮廓渐渐清晰。小雨知道,他们即将回到那个熟悉的城市,回到那个即将卖掉的家。但这次回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母亲悠悠转醒,看了看窗外,“快到家了吗?”

小雨点点头,“嗯,再有一个小时。”

母亲微微一笑,“这次回来,我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二十年了,我一直以为家人恨我,村里人恨我,尤其是家明...没想到,他们只是不理解我,就像我不理解他们一样。”

小雨握住母亲的手,“妈,你打算卖房子给我交学费吗?”

母亲点点头,“嗯,已经联系好了中介。那房子卖了大概能有十万,够你读完大学了。”

“可是,那是爸爸留给我们唯一的东西...”

“傻孩子,房子可以再买,但上大学的机会错过了就没了。”母亲轻轻抚摸着小雨的头发,“我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

小雨犹豫了一下,拿出二舅给的存折,“妈,你看这个。”

母亲接过存折,翻开一看,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二舅给我的,说是三舅的钱。”小雨解释道,“但我看存折记录,是从二十年前一直延续到现在,肯定是二舅自己在存钱。”

母亲的眼泪又一次涌出来,“家明...他一直说恨我,可是...”

“二舅只是嘴硬心软。”小雨笑道,“他让我别告诉你这事,但我觉得你应该知道。”

母亲擦了擦眼泪,“这笔钱,我们不能要。家明自己有家庭,有孩子,他省下这些钱一定很不容易。”

“妈,我觉得我们应该接受。”小雨认真地说,“这不仅是二舅的心意,也是三舅的遗愿。日记上说了,他希望能照顾好你和你未来的孩子——也就是我。”

母亲沉默了,她知道女儿说的有道理。拒绝这笔钱,某种程度上也是拒绝了三舅和二舅的心意。

“那...我们不卖房子了?”母亲问。

“不卖了。”小雨坚定地说,“我们用这笔钱交学费,等我毕业工作了,再还给二舅。”

母亲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释然的微笑,“好,就这么办。”

车窗外,阳光明媚,照在母亲的侧脸上,那些岁月的痕迹不再是沧桑,而是坚韧与温柔的证明。

“下一站,大学城!”车上的广播响起。

小雨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手中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心里满是感动和责任感。她知道,自己即将开始的不仅是自己的大学之旅,也是为母亲完成二十年前的梦想。那个未竟的梦,那个被迫放弃的约定,今天,终于有了延续。

“妈,我会好好学习的。”小雨轻声说。

母亲笑了,眼里是二十年来从未有过的释然与平静,“我知道,我的女儿从来不会让我失望。”

汽车驶入城市,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母女俩身上,温暖而明亮。二十年的往事,终于有了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