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琼瑶小说《在水一方》,才知面对一个不懂得尊重你的伴侣,再爱也要远离

发布时间:2025-09-03 19:47  浏览量:2

自从看了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之后,我就特别佩服她,是如何用那么浪漫的文笔刻画出如此丑陋的现实。

都说琼瑶是言情教母,可是她的这部《在水一方》完全是在打破我们对于爱情的所有幻想。

《在水一方》的女主角名叫杜小双,是一个有着极高音乐才华的女孩,但她因父母去世,没有继续进修,所以只有高中学历。

而爱慕她的卢友文呢,却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而且成绩优异,满腹才华:从诗歌的韵律到小说的结构,从文学思潮的演变到创作理想的构建,那些油墨香的文字,是他引以为傲的资本,也是他眼中丈量世界的标尺。

二人在一起,可以说是才子配佳人,天作之合,我本以为会在他们二人身上看到神仙眷侣般的爱情,但是琼瑶却亲手将自己塑造的爱情滤镜打破。

小双爱慕卢友文的才华,被他谈起文学时眼里的光亮打动,哪怕他口袋空空,连日常开销都要靠她的演出费贴补,她望向他的眼神里,依然满是藏不住的欣赏与仰慕,仿佛他穷窘的现状,都成了理想主义的注脚。

可卢友文却自视甚高,他喜欢杜小双是因为她的美貌,至于才华,在他眼中,小双喜爱的音乐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还常常在小双练琴时,漫不经心地打断她,用带着优越感的语气对她说:

“音乐只是一种娱乐品而已,上不得台面”。

更糟糕的是,小双在这段感情里竟慢慢认同了这种观念,以至于每当说起自己热爱的音乐,都仿佛是在谈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满心羞愧。

小双着手整理父亲遗留下来的曲子,精心进行改编、填词和谱曲,可卢友文每次看了,只会一个劲儿地说她写的词差劲极了。

卢友文对小双写的歌词,直接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标准的女性歌词,风花雪月,没男子汉气概”。

总结来说,还是那句伤人的话:音乐这事儿,根本上不了台面。

这话让小双觉得,就算唱出来都是件丢人的事儿。

可奇怪的是,在诗尧面前那么骄傲、清高的杜小双,在卢友文跟前却卑微得不行。她全盘接受了卢友文的贬低,真觉得音乐拿不出手,自己填的词也羞于出口,甚至为自己学音乐而感到难堪。

只有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万般无奈之下,她才会拿出自己写的歌词去换钱。

对小双来说,音乐不再是她骄傲的资本,只是谋生的手段,仅此而已。

不对等的爱情,会让家庭失去平衡,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扭曲。就像杜小双和卢友文,卢友文仿佛成了家里的天,而小双这个赚钱养家的人,却卑微到极点,家里的大小事儿都她一个人扛,还得忍受男人的羞辱。

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人相互扶持,而不是一个人单方面地付出。

从他们相识相恋开始,卢友文就是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没工作,没存款,连今天吃啥都不知道,更别说规划明天了。

但小双还是不顾一切地和他在一起了。恋爱后,她每个月用自己剩下的一两千块钱工资,养着卢友文。

为了省钱,她每天早上从朱家走到卢友文的公寓,路上给他买早餐;中午陪他吃方便面;然后再走路去上班;下班后,又走路回公寓,给他带晚餐;夜里再走回朱家睡觉。光走路,一天就得花三个半小时。

第一次拿到歌曲版权费后,她立马用这笔钱给卢友文租了个独栋小院,还买了些生活必需品把房子布置了一番。这位从小被娇生惯养的姑娘,甚至拿起锄头,开始清理院子里的花园。

结婚后,卢友文还是没钱,一点收入都没有。他们刚开始的日子,是靠朱家给的礼金维持的,后来,就全靠小双教学生赚钱来支撑了。

等所有学生都被卢友文赶走后,他们的生活来源就只剩下小双偶尔写的一两首歌了。

从头到尾,卢友文都没往家里赚过一分钱。

那小双这么全力付出,得到卢友文的善待了吗?并没有。

他总说自己不是普通人,所以小双不能用对待普通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可是,不管是谁,都得吃饭穿衣过日子啊。

可每当小双跟他谈起生活上的事,他都会说:

“我没想到你是如此现实、如此狭隘、如此虚荣、如此拜金的人”。

他似乎忘了,从和小双相识开始,自己就没给过她哪怕一丁点儿物质上的“好处”。

更过分的是,他还诋毁小双,说她的歌就是乱七八糟的破玩意儿,能卖出去,是因为小双给他戴了绿帽子,别人才肯给钱。

你看,一方毫无保留地付出,往往换不来同等的爱,只会让对方毫无顾忌地消耗你的爱。

好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互相扶持、共同进步,而不是无原则地纵容对方。

从他们认识再到离婚,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卢友文只免费发表过一篇短篇小说,这也是他这两年多来唯一完成的作品。

谈恋爱时,他说自己满脑子都是小双,根本没法专心写作,除非小双嫁给他。小双听了他的话,就嫁了。

结婚后,家里没了收入,小双也失业了,就在家里教学生赚点生活费。可他又说钢琴声影响他写作灵感,把每个学生都赶走了。

小双还替他找借口,说他是因为写作不顺利,心情不好才乱发脾气,觉得自己拖累了卢友文,没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专心写作。

奶奶问起怎么没在报纸上看到卢友文的作品时,小双又帮他开脱,说他正在专心写长篇,可能要好多年才能完成。

你瞧,她把自己放得多低啊!

因为交不上水电费,家里被停了水电,卢友文这才像突然醒悟似的出去找了份工作。可这好日子没持续多久,他上班没几天就沾上了赌瘾。不仅一分钱工资拿不回来,还反过来拿小双辛苦赚的钱去赌,甚至把家里本来就不多的东西也拿去变卖。

可他每次从赌场回来,只要装出一副痛心疾首、自怨自艾的样子,小双就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拿出来给他当赌资。

一个堕落的没了底线,一个纵容得没了原则。终于,那天小双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卢友文直接扯下她脖子上的玉坠拿去赌了,她追出去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当时她都快到预产期了,要不是邻居及时出手相助,那天她和孩子可能就没命了。

在这段感情里,杜小双就像一个过度溺爱孩子的母亲,不管对方做什么,她都不会指责,只会一味地宠着、惯着、纵容着,直到事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最终只能落得个家庭破裂的下场。

我们常说“惯子如杀子”,其实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无底线地纵容对方的错误,最终受害的还是双方。

小双曾一味隐忍,在友文如刀割般的言语暴力里步步退让,又在他沉溺赌博的荒唐里选择纵容,这份无底线的包容,险些让她与腹中生命一同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落得一尸两命的悲惨结局。

小说里的卢友文,终究还是戒掉了家暴的戾气与嗜赌的恶习,可现实从不是虚构的剧情 。

琼瑶的这部小说的原型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婚姻。

当初琼瑶和她的前夫庆筠也和小说中的杜小双和卢友文一样是典型的才子配家人,他们二人都在热爱文学,且有自己的造诣,但后来琼瑶的小说越来越红,一度被影视化,而庆筠则一直没有取得成就。

这就让自视不凡的庆筠大为恼火,鄙视琼瑶的作品多为言情小说不入流,只有自己的作品才是颇有文学造诣的精品,二人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后来庆筠也和小说中的卢友文一样沾染上赌博的恶习。

即使琼瑶百般隐忍,但庆筠依旧对琼瑶的大火颇为不满,还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文章《女作家的丈夫》,导致二人婚姻终于走向破裂,最后以离婚收尾。

由此可见,婚姻与爱情如同双人共舞的华尔兹,唯有彼此尊重、相互体谅,方能演绎出动人的旋律。倘若遇到一个不懂得珍视你、不愿与你平等相待的舞伴,即便心中再有不舍,也要学会优雅转身。

因为真正的爱情从不让人踮着脚尖仰望,而是让两颗心在同一高度温柔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