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残游记》中的尼妓剃半头,看《红楼梦》中是否只有芳官剃头

发布时间:2025-07-27 00:59  浏览量:1

《老残游记》中的“老残”铁英和新纳的姨太太环翠与德慧生夫妇同游泰山时,在斗姆宫遇到了几个“尼妓”。所谓“尼妓”是指斗姆宫中的年轻尼姑里自愿出来接客的那种,她们中有的只陪玩,有的还会陪睡,如果对方愿意,还可以花一大笔钱将其娶回家当小老婆。据说还有那种可以花几块大洋将其短期租借回家生孩子的业务,不过书中没有提及到。

德夫人初次见到的两个尼妓,书中是如此描写她们的打扮的,“只见门帘开处,进来了两个人,一色打扮:穿着二蓝摹本缎羊皮袍子,玄色摹本缎皮坎肩,剃了小半个头,梳作一个大辫子,搽粉点胭脂,穿的是挖云子镶鞋。”

初看以为这两个尼妓剃光小半个头,是为了表明她们的尼姑身份,细看下来才发现并不是如此。这些尼妓在三十岁完全剃光头之前,就是普通从事风俗行业的女性的打扮,她们也知晓男客们忌讳“尼姑”不吉利,所以她们举止打扮,一言一行都刻意不留尼姑的做派,为的就是多留香客,多赚银子。

在斗姆宫中,这些尼妓的生活待遇和她们的“当红”程度挂钩。譬如,刚出场的两个尼妓,青云因为三十来岁了,而且长期吸食鸦片使她脸上有烟色,属于已经过气不红的那种,而逸云虽然还很年轻,但是她因为只陪玩,不肯陪睡,所以也不是庵里的红人,她二人的穿戴和住所就不如那个年轻漂亮又肯陪睡的靓云。

靓云艳名远扬,她住的地方令做夫人的德太太初见后也羡慕不已,跟丈夫说自己不给他做夫人了,想跑来这里出家当尼姑。靓女在穿戴上也要高于青云、逸云,她“穿一件出炉银颜色的库缎袍子,品蓝坎肩,库金镶边有一寸多款。”同样都是穿库缎材质的衣服,靓女穿的颜色则是比较难染的出炉银、品蓝等亮丽的颜色,坎肩的镶边还是织金线的,青云、逸云等则只能穿“二蓝”、“玄色”等易染的布料。

斗姆宫的尼妓们留的发型则是统一的“半月头”,是一款满清宫廷女性比较流行的发式。当然,她们想要色诱男客,出卖色相,自然得打扮的时髦美丽有卖相些。

原以为满清入关后,被剃头的只有男性,后来查询了一下,原来连女性也未曾幸免。不过,男性剃头是被迫的,“留发不留头”,不剃头就要纳命。女性剃头则是为了追慕时尚。在清初,汉女的发型仍然保留着明末时的打扮,到了清中期,女性开始故意剃高发际线,以露出光洁饱满的额头为美,剃到什么程度呢,就和现在辫子戏中的辫子男剃成的半光头类似,时称这种发型为“半月头”。

在明末,就有妓+女们学着男人带网巾的装扮,用来招徕客人。勾栏从来扮高雅,到了满清,斗姆宫的尼妓们,则学着宫中妃嫔的打扮,给自己剃成了半个秃瓢的半月头,用来吸引客人。

《红楼梦》中也有剃的仅剩一点发头的女性,便是贾宝玉房中的丫头芳官。芳官本为贾府迎接元妃省亲时,贾蔷从江南买来的十二个小戏子之一,后来因宫中太妃薨逝,官员家中不准唱戏,所以贾府便将家中的小戏班解散了,唱正旦的芳官便被分到了宝玉房中当丫头使唤。

书中写到贾宝玉给芳官“改妆”一节里,“因又见芳官梳了头,挽起纂来,带了些花翠,忙命他改妆,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碧青头皮来,当中分大顶,又说:“冬天作大貂鼠卧兔儿带,脚上穿虎头盘云五彩小战靴,或散着裤退,只用净袜厚底镶鞋。””

从芳官本来的头发可以挽起纂来,又能带花翠,可以知晓,虽然是女戏子,但是芳官唱的是女角,平时是不用剃头的,而且她又梳纂,又带花翠,平时还总穿些奇装异服(如水田衣,只一只耳朵带大耳环。),可见芳官也是极爱美的。

葵官则因为是唱花脸的,平时为了方便脸上上粉墨油彩,所以常刮剔短发,她这个剃短发,也不是将头全部剃秃了,还是留着些头发的,只是将额头上的头发剃秃了,所以湘云要把葵官扮成男人,则只需给葵官进一步剃头就行了。

这个进一步剃头,就是像宝玉给芳官“改妆”一样,将“半月头”周围的头发都剃掉,弄成清初的“金钱鼠尾”的丑陋样式。因为彻底被改成男人发式,所以芳官才会和贾宝玉说,将来让贾宝玉把她像茗烟一样充做小厮带出门去。

这一节里,贾宝玉真的是把芳官这个小戏子当成小玩艺来玩弄的,好好的美眸善睐的少女,硬要给人家剃成那么丑陋恶心的男人头,还起了带个侮辱性的名字“耶律雄奴”,平时对少女的怜香惜玉一丝也不存了。当然,这也是他轻贱芳官的表现,否则他怎的不去给袭人、晴雯和林黛玉“改妆”,剃头啊?!

芳官也是自甘堕落者,贾宝玉要怎么摆弄她,甚至给她弄出这种不男不女的造型,她都欣然接受而无丝毫拒绝的表示。我想她也未必是真心喜欢这种异类的造型和外号,只是为了讨得贾宝玉欢心,而佯装着欢喜的接受了。这也给了贾宝玉一种暗示,芳官此人很玩的开,他以后可以向她提各种下流的要求,大概率都能得到满足,不至于像贾琏戏凤姐时,要在床上换个样式,凤姐就扭捏着不肯了。

芳官的这种行为,也使袭人感到了危机感,毕竟袭人虽装的温柔顺从,她尚是有下限的,而芳官这蹄子,为了邀宠,简直一点节操也没有。

由芳官、葵官等的“改妆”可以知晓,她们平时的装扮也是半剃头的,就是留着清宫里妃嫔们留行的那种“半月头”。而且,既然这是一种当时极为时尚的发型,自然就不会只有宫里的妃嫔和戏班的女戏子才做这种打扮。而且女戏子也不止清朝才有,之前的女戏子脸上也会涂抹油彩,但是却都不剃头,现在的女戏子们也不剃头,只能说,书中说女戏子们因为要在脸上涂抹油彩而剃头着实有些牵强了,她们大约是为了时尚才搞成“半月头”的。

自然,时尚的风绝不会只吹在宫廷的贵妇和戏班的女戏子身上,爱慕时尚的《红楼梦》女主们,大约也有不少剃“半月头”的。

我们得承认,每个时代都有其奇葩的审美,而究其根源,多半都缘于政治因素。什么东西一旦和政治扯上关系了,它多半也就与美丽无缘了。但是在当时当世,由于权利只手遮天,这种丑陋的审美还被吹捧的炙手可热。而等时光流转,冷却了欲望的势利眼,我们再回头看,方能看见历史的本来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