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屈原的《九歌》,不只是祭神的乐歌,也是书法人的情怀?
发布时间:2025-07-13 23:58 浏览量:1
他是当代中国人的骄傲,更是湖北人的骄傲——爱国诗人屈原,他一生对文学的贡献,就是楚辞。在楚辞中,有一曲脍炙人口的赞歌,名曰《九歌》!
《九歌》是一组鬼神的恋曲。该赞歌是由一组诗歌组成,她不只是文学的经典,也是书法人乐于创作的绝好素材。
初唐大书法家欧阳询,曾以屈原创作的《九歌》为素材创作了小楷。不想这小楷一出炉,引得众多的书家争相临摹。比如,在当代欧楷名家卢中南的小楷中,就有屈原的《九歌》。
《九歌》在当今看来,首先是以文学的角色公之于世,成为骚体文学爱好者的研究对象。其绚丽、神奇、浪漫的想象力,也为当今诗人的想象力提供了借鉴,也为想象的自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本人是欧楷的追随者,也是当今欧楷作品的模仿者,曾先后临摹过欧阳询、二田及其卢中南先生的楷书作品。近期,对卢中南先生的欧楷尤为上心。昨天和今天,临写了卢氏《九歌》的前两篇,即《东皇太一》和《云中君》,共13页,三百多字。
书法以文字为载体,确切地说,是以文学为载体。书写《九歌》这样的楷书,首先要领会其文学的内涵,以文学来涵养情操。
《九歌》是古典文学,该篇目由于产生于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文字晦涩难懂,需要结合注解,来大致了解该散文的具体内容。
《九歌》的首篇是《东皇太一》,描写了楚人祭祀最尊贵的天神上帝;而第二篇的《云中君》,是祭祀云神的乐歌,内容记载了巫女对云神的爱慕,也表达了涝沥之灾和对云神的思念。
一部书法长卷,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可以入书的,一定是古今以来,被广泛认可的古典文学,并由此关联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屈原一向被认为最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报国无门,只得把精力投入到楚辞的文学创作中,以此抒发他的波澜壮阔的爱国情怀。
文学作品与书法是相得益彰的,都力避平淡无奇!《九歌》的魅力,就是把悲壮化为浪漫,借助神鬼之恋,来表达屈原郁郁不得志之胸襟。
然后就是书法的韵味。书法作品不能简单理解为写字,要从笔墨与字里行间,流露出书写者笔墨情趣与理想情操。同时,书法作品少不了古味,要能够兼容多家笔法。
在此次的《九歌》临写中,我一直坚持走“临摹与创作相结合”的道路,并能兼容诸家的书法特点。我面前拜访的是卢氏楷书帖,但脑子里还是欧阳询的《九成宫》的印象,同时,田楷的成分也掺杂其中。
以前也写过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所以也把《黄庭经》的笔法用之于欧楷,这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运用手段,毕竟,欧阳询是学过王羲之的。
人们都说欧楷要险绝,其实这种看法也未必全面。平和的、温文尔雅的风格,对于欧楷也是适用的,而我恰恰追求是后者。
我对孔子主张的“中庸之道”是非常认可的。书法也可以渗透中庸之道的思想,即不急不厉,平和儒雅,这是有一定岁数的人信奉的观点。
《九歌》,对于屈原来说,是神鬼的恋歌;对于书法人来说,是笔墨情怀,是把恋歌化为笔墨情怀的,如此方见综合艺术之魅力。
你对屈原楚辞的《九歌》与欧楷《九歌》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