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状元女孩的毁灭,请不要再对身边的性侵犯熟视无睹
发布时间:2025-07-13 00:59 浏览量:1
◎思恩编辑部(森路)
(一)
2025年1月18日凌晨,梁靖结束工作回到家中,发现女儿符月华的卧室被一根铁筷子死死反锁,敲门无人应答。一股不祥的预感袭来,她奋力摇晃了六七分钟才把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盆烧尽的炭火。22岁的符月华穿着睡衣躺在床上,身体僵硬,早已没了呼吸。就在半个月前,她在母亲住处也曾试图烧炭自杀,幸被及时救下。
这并非符月华第一次尝试结束生命。从高中开始,“自杀”的念头便如影随形——2020年高考前,她撕碎了准考证;初中时就已有抑郁倾向,还曾尝试烧炭自杀(未遂)。2021年,她以县理科状元(609分)的身份考入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然而入学不到两个月,便因割腕选择休学。母亲梁靖和父亲符军将女儿频繁的自杀行为归因于学业压力和严重的抑郁症,一张17岁时的就诊单也佐证了她的痛苦:自我评价极低、内心无助绝望、缺乏安全感。
符月华聪明且优秀,9门中考科目全获A+,免学费考入百色祈福高中(这是全县追求升学率的重点中学)。她兴趣广泛,喜爱动漫、欧美音乐和洛丽塔服饰,但父母对此知之甚少。进入青春期后,符月华变得内向叛逆。梁靖曾想对她进行性教育,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符月华为何会陷入如此境地?她的成长充满了孤独。父母在她6岁时离婚,她主要由父亲符军抚养。符军在符月华就读的初中担任保安,因工作昼夜颠倒,陪伴女儿的时间十分有限。母亲梁靖在南宁打工,只有节假日才能与女儿相见。梁靖常觉得自己是“失败的妈妈”——女儿幼时患喉炎,因她用药不当而延误治疗;离婚后,她独自抚养女儿和后来生下的小儿子,经济拮据,做过足浴工、兼职等工作,月收入仅千元左右,为了生计奔波,与女儿相处的时间少之又少。
符月华与父亲的关系也十分疏离,符军记得女儿回县城时,总是在车里玩手机或睡觉,回到家就把自己锁在房间里。
得知女儿抑郁并割腕后,符军为她报了架子鼓班、买了钢琴,试图用物质弥补,却始终回避深究女儿情绪崩溃的根源。他偶尔从酒友那里得知,女儿曾在朋友圈流露过自杀的念头。
(二)
在祈福高中封闭的环境里,时任年级主任、头顶众多光环的物理教师唐毓文,利用职务之便(如抓迟到、查寝、辅导等),将目标锁定在这个漂亮、内向、家庭支持薄弱且已有心理隐患的女孩身上。他先以“关心”接近符月华,随后逐步对其进行精神控制和性侵害。高一下学期分班时,符月华进入重点班10班,而唐毓文正是这个班的班主任。在同学小晚(化名)的印象中,唐老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但也会对女生进行玩笑般的上下打量。
2018年高一时,符月华曾写下一篇文言文检讨书,向“尊敬的唐老师”解释自己因肚子痛未出操的原因。这张纸条引起了亲人们的警觉,小表姐农淳钰想起多年前曾听闻符月华似乎“暗恋”过班主任唐毓文。堂姐符馨予立刻联系符月华的同学,发现了更多触目惊心的证据:包括符月华与唐毓文的聊天记录截图和日记。聊天记录中,唐毓文称呼符月华为“宝贝”“小乖乖”,还自称“爱上自己的学生”,要求与符月华发生性关系,甚至威胁道“符月华,你得听我的”“不听我的话,结果你懂的”。日记则记录了更具体的侵害过程:唐毓文以课后辅导为由,在夜间的办公室强奸符月华,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符月华在日记中痛苦地写道:“他自始至终掌握着主动权……我不断地自我折磨……或许我是被PUA了,抑或是被诱奸了。”
高二伊始,梁靖第一次接到唐老师的电话,得知符月华割腕了。赶到学校后,她看到女生们围在一旁,低头不语。唐老师却反问梁靖:“这孩子的性格怎么会是这样子?”不久后,梁靖收到同学发来的截图,内容是唐毓文与符月华的聊天记录,其中充斥着“宝贝”“小乖乖”等亲昵称呼。梁靖质问女儿,女儿只含糊地说:“他每次晚上补完课,都会把我留到最后。”还有一次在商场,梁靖目睹唐毓文拉着查看女儿自残伤口的手,而女儿的眼神中充满了“依赖”。当梁靖打电话质问唐毓文时,对方全盘否认。
高三时,符月华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学业几近荒废。吉他班好友童磊察觉到她的巨大变化,感觉她“好像有什么话没说”。高考前一天,符月华甚至给童磊发来了“遗书”。梁靖知道,女儿在高中期间至少有过四次自杀尝试(一次服药,三次割腕)。在符月华死后发现的一封遗书中,她写道:“从前每一次大张旗鼓地自残自杀,都只是在求救。”
(三)
符月华的姐姐们制作了举报材料,于2025年2月10日发布到网上。父母梁靖和符军这才串联起尘封的记忆:梁靖曾质问过唐毓文对女儿使用亲昵称呼的事,对方辩解说是“正常教学”;符军则见过唐毓文摸女儿的头。他们都因女儿自小缺少关爱,误以为这是女儿对老师产生了“父爱般”的暗恋,从而压抑了心中的疑虑。
举报引发了巨大关注,更多同学站了出来:有室友回忆,唐毓文曾深夜进入符月华反锁的出租屋房间;有同学提供了符月华亲口承认高三(17岁)时与唐毓文发生性关系的聊天记录;同学胡静莹讲述,唐毓文曾试图骚扰她,还描述了符月华的情绪如何被唐毓文操控——被表扬时,符月华会努力考进前三名;被批评后,她就会消沉自残,甚至在高考前因被辱骂而严重割腕,最终放弃了第一次高考。
高考后的符月华,人生始终在重建与崩溃之间摇摆。即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东师大物理系,伤痛也未能愈合。开学仅三天,她就在QQ空间写下《第几封遗书》,觉得生活“没有回应”。入学两个月后,因“状态不稳定,深感无法喘息”,她申请了休学。
她短暂的大学恋情,因对方“在人多的场合假装不认识她”而终结。2022年,她与同样患有抑郁症的网友赵绘升(化名)相恋,这段感情持续了两年。她极度自卑,向赵绘升坦白过往时浑身发抖,觉得自己“脏了”。她对亲密关系充满不安,害怕被抛弃。
虚拟世界成了她重要的避难所。在英雄联盟游戏中,她是诺克萨斯区的“希酱”。网友阿申(化名)与她配合默契,但注意到她总是小心翼翼,担心失去搭档。她偏爱“琴女”这个辅助角色,也常用“凯隐”——这是一个设定上具有双重人格、渴望证明自己的角色。她的许多社交账号名都与凯隐相关,动态里还晒过凯隐与琴女的情侣头像。
她梦想成为职业占卜师,精通塔罗牌,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因动作慢被网咖辞退后,她为生计焦虑,向安川诉说开占卜店的难处。她沉溺于神秘学,用塔罗牌测算感情、寻找失物,甚至默念“显化”财富,还花费数千元学习灵性课程,考取了相关证书,试图通过神秘学“修心”和“走出dark side”。她在知乎上一篇获得1.2万赞的自述中写道:“以逃避生活为目的而让自己一直沉浸在抑郁的状态中。”网友吴毅(化名)因这篇自述与她结识,两人常通过电话交流各自破碎的家庭经历。符月华给吴毅发过三毛的话:“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她还用塔罗牌为吴毅占卜未来的情感,试图寻找一丝确定性。
(四)
2023年2月,符月华在网上看到学生恶搞唐毓文的视频,情绪崩溃。她留言揭露唐毓文的侵害行为,并在班级群里控诉,还贴出了唐毓文说“爱上自己学生”的聊天记录。唐毓文解散了群聊,称她“胡言乱语”。没有人声援她,甚至有同学留言支持唐老师,指责符月华“风评不好”。工作挫折、家庭经济压力(父亲工资低、还需还债)等,都成了压垮她的稻草。
2023年底,符月华尝试回归现实,在长沙堂姐符馨予处短暂居住,并找了份咖啡店的工作。然而,因动作慢被催促责备后,她再次在店内自残,很快被辞退。符馨予感到无力:“不知道怎么去说妹妹。”
回到南宁后,符月华在索拉网咖找到工作,但近一年后再次因动作慢陷入失业焦虑。情感上,她与赵绘升分手,称“爱上别人了”。她在交友软件上吐露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深陷与网咖同事的恋情纠葛,反复经历“男友冷暴力”和分手复合。
圣诞节后两人短暂和好,符月华问安川是否写过“人生剧本”?在这个设定未来的“游戏”里,她描绘了截然不同的22岁:无比富裕,遇到深爱她的伴侣“L”,对方像爱生命一样爱她,为她买车买房买裙子,爱情里充满保护和滋养。但现实却无情地背离了她的想象。2025年1月11日的占卜备忘录显示,她再次感到与男友“疏离”。仅仅几天后,男友删除了她所有的联系方式。绝望中,符月华向安川发送了“安置遗产”的转账和自杀宣言。
2025年1月14日,梁靖还收到女儿和新男友吃火锅的照片,以为情况有所好转。两天后,女儿醉酒回家。梁靖劝她别太黏着男友,以免让人家觉得累,符月华不听。1月17日,母女进行了最后一次对话——女儿执意要去找男友,梁靖劝阻无效,女儿说:“你不要管那么多。”——这是母女俩最后的对话。
(五)
2025年2月11日,百色市成立联合工作组进驻祈福高中。当晚官方通报:经查,唐毓文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月,他被批捕;5月,案件开庭审理。2017年至2020年间,广西百色市祈福高中教师唐毓文在担任2017级10班班主任期间,性侵了该班女生符月华,导致其重度抑郁并最终自杀。今年5月30日,唐毓文已被右江区检察院公诉至右江区人民法院,等待法律的审判。
符月华房间墙上贴着治愈系动漫《夏目友人帐》的海报。她曾拍照发朋友圈,配文“无法抹去阴影”。母亲梁靖在女儿去世后观看解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视频时,恍惚中仿佛听到女儿为她按下了播放键。“她也是走不出来。”梁靖感叹,“换作是谁都走不出来。”
追悼会上,家人给符月华穿上了她最爱的蓝白洛丽塔裙。堂姐符馨予触摸到她冰凉的脸颊,才确信妹妹真的走了。一个高中男同学向符馨予透露,符月华曾提过“在梦里被性侵”。堂姐追问这是否与“唐老师”有关——家人间长期流传的说法是,符月华“暗恋”她的高中班主任唐毓文。
唐毓文案的司法程序正在进行中,家属表示将持续关注。案件处理过程中,鉴定程序成为争议焦点。右江区公安局出具的《鉴定意见通知书》引发了符月华家属的不满。家属指出,通知书中未明确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具体信息,仅以“我局聘请有关人员”模糊表述,缺乏专业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送检材料的具体构成不明确,鉴定结论的复核程序及责任主体也未披露,存在审批流程缺失的问题。
案件描述中,犯罪时间多以“某日”代替具体日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证据消亡或记忆模糊所致,但也有人担忧,这是否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判。毕竟,对于这样一起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如何确认符月华的自杀系由唐毓文的性侵行为导致,成为案件审判的关键。这需要充分的证据、明确的法律依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
(六)
她本是前途无量的学霸,却遭遇了班主任的侵害,一生都被这场噩梦笼罩。她觉得自己很脏,也不敢回应同龄男生的爱慕。遭遇侵犯后,她因严重抑郁无法参加高考,只能转到新的学校复读一年,再次高考依然成绩优异。进入大学后,她坚持了很长时间的学业,还经历了两年的休学、被退学,回老家找兼职工作……这些都证明她已经足够坚强,甚至比大部分没有抑郁的人都要坚强。但人都是有限度的,侵犯者没有得到惩罚,家人也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接连遭受的打击最终压垮了她。
这并非爱情问题,而是权力不对等造成的压迫。她并非在寻求爱情,实在是因为无力反抗,只能用所谓的爱来自我麻痹。我们不应模糊重点,一个三观正常的成年人,绝不会与未成年人建立所谓的恋爱关系。师生之间的地位本就不对等,尤其是当学生还是未成年人时,这种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用社会地位和知识阅历的不对等形成的碾压式侵害。即便是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师生恋也是不公平的,老师这个角色掌握着学生的命脉,如成绩、论文、项目等,天然存在地位上的不平等。最好的办法是从立法上禁止一切师生恋,让犯法者终身禁止从事教职,并且面临真正的刑罚,这样才能有效杜绝此类事件。
我们需要让女孩子明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个体,感情只是一种人生体验。永远不要让不真实的感情蒙蔽自己,做出无谓的付出,甚至牺牲。但女生从小就被教育以后要找个好老公结婚,这或许也是她心里压力的来源之一。而且在父权社会现实中,无论物质还是精神层面,社会和父母往往会优先满足男孩,忽视女孩的需求,这可能会将她们推向寻求其他人的温暖。
若凡事都拿感情说事,其实是掩盖了权力结构的压迫、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薄弱以及认知被伤害等深层次原因,所谓情殇只是表象。她无法接受自己,婚恋和前途都被毁了,原生家庭或许也存在问题,使她在性格上较为敏感,但我们不能将这一切归咎于她性格敏感或不够坚强。换作任何人遭遇这样的事情,都可能抑郁,长期处于心理底线被不断踩踏的状态,谁都会崩溃。
符月华案于2025年7月开庭审理,人们每次想到她,都会想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作者林奕含,她们最终的选择是一样的。如果侵犯者能被及时抓捕并得到应有的惩罚,她们的选择会不会有所不同?只有严惩恶人,发挥法制的震慑作用,这类悲剧才能减少。学校里那些藏污纳垢、包庇纵容恶魔的领导们,也应该被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百色地区此前也出过类似的丑闻,比如曾有人打着扶贫口号侵害女孩并牟利的百色助学网事件。虽然现代社会已经很开明,也有相对完善的教育制度普及相关知识,但仍有一些人仗着职务便利做违法的事情,而且可以肯定这不是第一次,一定还有很多漏网之鱼。如今,大学中也有不少教授、导师利用手中的权力胁迫女生。
有人认为“在中国,学习成绩好的人不会被校园霸凌”,似乎成绩好的孩子就是老师家长们的掌中宝,不会受半点儿委屈。但冷暴力也是暴力,“被孤立”也是一种伤害,即便不像拳打脚踢那样惨烈。符月华和林奕含都是聪明的女孩,但十几岁的孩子面对人渣老师时,往往没有胜算。就算有人在事后说自己“战胜过困境”,可这种困境从一开始就不该出现。像符月华这样“小镇出身的断崖第一”,同学们知道她会走出去,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嫉妒,甚至扭曲的恨意。在她的事件中,就出现了“以前同学带头的网暴”,这就像朱令和她姐姐的事件中出现的持续“冷血的漠视”一样。
(七)
孩子很需要爱,尤其是女孩子,对情感的需求更为强烈。在农村,美貌对女孩来说可能是一种劫难。她在知乎上记录了一部分心路历程,伤害她最深的事情却只被她一笔带过。她说此生最大的愿望是开一家塔罗牌占卜店,也曾说过不会再自残,不会用极端方式对待自己,可惜她最终还是食言了,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或许对她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没有任何人有资格怪罪她,她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坚强。
在严重抑郁的情况下,她复读一年参加高考,成绩依然优异。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她当年能以良好的状态参加高考,或许会成为学校第一位考上六百分的理科状元。祈福高中很厉害,20多年前新建时,设施先进,聘请了很多高水平的老师,能凭真本事考上那里的孩子,前途都不会差。她的名字曾在学校荣誉栏的第一位,学校搬迁校区后,综合楼一楼展览厅里还有她的名字。她很优秀,理科物理成绩很好,就连智商132的人都只敢选化学系,她选择物理系,必定是优异中的优异——物理很难,高中物理就让很多人头疼。但高智商并不代表有丰富的知识,也不意味着认知水平足以应对所有事情。
有人疑惑她那么厉害,怎么会相信能量频率这种东西。其实,她可能是精神状态不太正常了,这不过是想找些安慰,给自己一点安全感,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的心理暗示而已。
初中时,她遇到过对女生动手动脚的男老师;高中时,又碰到和女生谈恋爱的已婚男老师。这类事情并不少见,但过去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自我保护的观念,并且密切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那种封闭式的高压教学环境最容易出事,再聪明的人也有疲惫的时候,何况是被一个多次作案的成年人虎视眈眈。称职的老师有很多,但也有部分老师利用手中的权力作恶,他们还觉得自己的行为理所当然,完全不顾及会对学生造成怎样的身体或心理伤害。
“亲爱的神,我已归家”,这是符月华最后一条朋友圈,愿她一路走好,安息。
唐毓文案的司法程序仍在推进中,家属们等待着一个公正的判决,期待法律能还符月华一个公道,让施暴者得到应有的严惩。
本文参考:【1】被隐秘侵害之后,一个女孩的陨落, 佟畅 三联生活周刊 2025年03月12日;【2】性侵疑云下,逝去女孩留下上千条隐秘痕迹, 小昼 极昼工作室 2025年05月28日;【3】教师性侵未成年人后,媒体如何审视罪与罚? | 事件复盘,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5年06月27日;【4】符月华亲属首次披露唐毓文涉嫌两宗罪的犯罪事实,德公子 德公子志8.0 2025年07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