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严幼韵确诊大肠癌,家人吓坏了,她不以为然:事情本来更糟糕
发布时间:2025-07-09 23:11 浏览量:1
2003年,98岁的严幼韵被诊断出大肠癌。家里人急坏了,到处为她寻医,可她却不以为然:“事情本来更糟糕。”
几个月后,她穿着高跟鞋,专门化着淡妆,邀请了帅气的外科医生跳舞。
一直以来,严幼韵都有爱吃肥肉和肥肉习惯,生活上从不忌口。尤其是在1985年第二任丈夫顾维钧死后,她更是彻底放飞自我:
早上睡到自然醒,经常错过早餐,再约上三五好友打麻将,一打就是一天。
有段时间,因为作息太不规律,她一度让自己胖到了180斤。下面这张照片就是1994年,180斤的她和93岁张学良的合照。
当时,张学良刚从西安事变后的囚禁中恢复自由,好友杨光泩、顾维钧都已经去世,他只能来拜访他们共同的妻子——严幼韵,以寄托兄弟之情。
从照片中来看,严幼韵虽然胖到了180斤,但精神状态非常好,看起来就像五六十岁的人一样。
那会儿,很多人都劝她,要好好养身体,可严幼韵却觉得,人生的质量远比长度重要,与其自我禁锢换取长度,不如快乐每一天。
正是因为这种态度,这位上个世纪的老人居然活到了112岁,把一生过了传奇。
一、少年时的传奇:84号小姐
严幼韵出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从小就看重儿女的教育,专门请了2位大学里的老师给孩子上课。一个教国文,一个教英文。
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刚起步,全国根本没有几所大学,所有的大学生加起来也不过3万人左右。
在这种情况下,1925年,严幼韵凭借自己的能力考入了沪江大学。大三时,她得知复旦大学商科放松政策,开始招收女学生,便主动参加考核,要求转学。
要知道,那会儿,女大学生都是凤毛麟角,很多学校都有潜在规则:不招收女学生。严幼韵不仅上了大学,还要转学,转的还是最好的复旦商科。
很多人都觉得严幼韵疯了。
可“疯魔”的她,硬是让自己成了复旦的传奇。
严幼韵不仅考上了,而且,还成了复旦的校花。开学那天,她坐着84号轿车,来到男女同住的复旦校门口,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时的严幼韵,每天都穿着新潮时装,就连《良友》画报都抢着要拿她当封面。很多严幼韵的追求者,一直到老都还念念不忘“84号小姐”。
根据后来严幼韵二女儿杨雪兰的回忆,1980年她从纽约回到上海,跟着姑父拜访了一位暗恋过“84号小姐”的老先生。
这位老先生对杨雪兰说:
“你母亲当年可是全上海大学生的偶像。我们天天站在沪江大学的门口,就为了看‘84号小姐’一眼。看到的话会兴奋一天!”
时隔50多年,老先生的语气里还满是惊喜和激动。
足可见,当时的严幼韵到底有多迷人。
而那会,严幼韵对于爱情的态度是:必须嫁给自己爱慕、尊敬的人。只要满足这个条件,赚钱养家也好、相夫教子也罢,她都愿意。
看似天真,可从后来严幼韵的选择来看,她一直都在坚定的随自己的心做选择。
二、中年时的传奇:两任外交太太
中年的严幼韵,最传奇的事情,莫过于她选择的两任丈夫,一任是杨光泩,一任是顾维钧。巧的是,这两人都是外交官。
而且,杨光泩还曾是顾维钧的下属。
嫁给杨光泩时,严幼韵24岁。
身为外交官太太,她一直跟着丈夫在世界各地,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才出席太太们的社交。
严幼韵本就是富家小姐出身,又有文化,这些自然难不倒她,真正对她有挑战的是1938年之后的几年岁月。
那会,抗日战争爆发,国际形式严峻,她跟着杨光泩来到了菲律宾的马尼拉。俗话说,弱国无外交,战乱中的国家,外交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杨光泩在履行外交职责的同时,还要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进行募捐。在日军登录菲律宾之后,他还要保护爱国人士。
杨光泩的职责多,严幼韵便更为辛苦,因为她还多一个任务:照顾家庭,也就是他们的3个女儿。
严幼韵的表现,出色得堪称传奇。
她带着妇慰会,深入工厂、商店、报馆、街道等地,1个月就募捐了数万比索,全部汇缴祖国,支援抗战;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果断拒绝麦克阿瑟将军的邀请,坚持留在马尼拉与丈夫、岛上的爱国华人共进退;
丈夫和7位中国外交官被杀害后,她又以一己之力撑起了40人的“大家庭”,让外交官的家眷们得以在战火中生存……
谁都不曾想过,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能去扒废墟找物资,能自如地种菜、养鸡养猪……
一度让自己从那个光鲜的民国名媛,瘦到不足40公斤,连麦克阿瑟的夫人见了都格外心疼:“你怎么瘦脱相了!”
可对于她来说,不过如此,瘦脱相而已。
她保住了自己想保护的人,这便是她作为杨太太的传奇。
后来,严幼韵去了联合国当礼宾官,和71岁的顾维钧走到了一起。很多人说她介入了顾维钧和黄蕙兰的婚姻,是个不光彩的女人。
张学良还在回忆中,把“顾维钧和严幼韵牌桌调情、黄蕙兰抓个正着”的场面进行了详细描述,整个过程绘声绘色。
但对于此,严幼韵毫不在乎。
她选择爱人,依然是两条准则:自己爱慕且尊敬的人。
于是,她关起门来和顾维钧过上了快了的小日子,并且甘之如饴地成为了顾维钧的“好管家、好护士、好秘书”。
后来,身体不好的顾维钧,还能在70多岁完成11000余页的口述回忆录,80多岁去滑雪,开心打麻将打到97去世的前一天,严幼韵功不可没。
顾维钧生前在谈及长寿秘诀时,是这样说的:“散步,少吃零食,太太的照顾。”
三、晚年的传奇:长寿
顾维钧去世后,严幼韵度过了一段很不规律的生活,在外人看来,这似乎是伤害身体。但对于严幼韵来说,这就是那个当下,她突然想做的事情。
她很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想吃黄油、想吃肥肉,想打麻将,不想锻炼……仅此而已。
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她的身材也越来越胖。
1991年,她最爱的小女儿茜恩被诊断出大肠癌,严幼韵亲自陪着女儿去全国各地接受治疗,几乎整整一年。
整个过程,茜恩始终很乐观,也有很强的求生欲,但她还是没能甩开死神的纠缠,1992年去世了。87岁的严幼韵,被迫白发人送黑发人。
茜恩去世后,严幼韵想了很多,这位乐观的老太太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死亡”。在生命的长度上,这是逝去;那在生命的质量上,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严幼韵很庆幸,茜恩去世前的每一年,也都是开心的。
所以,当2003年,98岁的严幼韵再次被诊断出大肠癌的时候,相比于害怕,她更多的是庆幸。
幸好,这些年,她一直都在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幸好,事情没有更糟糕。
当家里人忙着给她找医生时,严幼韵反倒是很平静,她已经做好了去和两任丈夫相见的准备,甚至她还找好了愿意为她进行安乐死的医生。
但是,严幼韵的家人们不愿意放弃,努力劝说。最后,严幼韵做出了让步,愿意接受治疗。
做胃肠镜那天,严幼韵踩着高跟鞋,精神抖擞,根本不需要人搀扶,看起来丝毫不像一个98岁的大肠癌患者。医生和护士们见了,都非常吃惊。
比这个更惊人的,是严幼韵的恢复速度。
她做完外科手术的第5天就出院了,出院时,还能谈笑风生地和女儿打趣:“撕掉注射针管的纱布时最痛!”
出院后的几个月,她又盛装出席了一场舞会。舞会上,她的起色非常好,满脸笑容地和给自己做手术的外科医生完成了一段交际舞。
或许,这算不上医学上的奇迹,但我想,这绝对是手术恢复上的传奇。
百岁以后的严幼韵,依然硬朗,成了纽约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踩着高跟鞋、化着淡妆,爱和朋友们打麻将的百岁老太太。
111岁时的生日宴会上,她还能和自己白发苍苍的女婿唐先生共舞,舞步优雅,光彩夺目。
这便是严幼韵晚年的传奇,是长寿,也是长寿背后心的快乐。
不论遇到任何事情,她都可以看到好的一面。
她的二女儿杨雪兰子在回忆里,提及母亲严幼韵,是这样说的:“母亲从来不说杯子是半空的,而说杯子是半满的。”
我想,真正的长寿秘诀,应该就是,从“半空”到“半满”。
你觉得呢?
-
参考资料:
(1)《张学良口述历史》,2007年出版,张学良口述、唐德刚撰写,中国档案出版社。
(2)《往事不寂寞(口述)精选集》,杨雪兰口述部分,口述时间:2006年12月11日。
(3)《没有不散的筵席》,黄蕙兰著,1988年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 上一篇:翩翩龙少雏凤鸣 ——龙少诗歌艺术浅析
- 下一篇:生活很枯燥,需要你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