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重生成贾敏,不让黛玉入贾府寄人篱下,护黛玉一世无忧
发布时间:2025-07-09 02:15 浏览量:1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殒命于风雪交加的深夜。
死后仅用一张破草席裹身,被随意拖至乱葬岗,就此终结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阖眼刹那,荣国府被抄前那纸醉金迷的过往如走马灯般在眼前浮现。
王熙凤缓缓阖上双眸,两行清泪悄然滑落。若能重来一世,她绝不愿再活那被至亲算计的凄凉人生,可惜这世间从无回头路。
她的魂魄在幽暗中飘荡不定,满心困惑——难道前世作恶太多,连转世投胎都成了奢望,只能做个孤魂野鬼?
正暗自腹诽,耳畔忽闻急切呼喊:"夫人怎的还未醒转?"
夫人?这声呼唤是冲自己来的?
那男声虽透着焦急,音色却如玉石相击般清润悦耳,绝非贾琏的声线。
况且贾琏早已写下休书,与她断得干净,怎会为她如此牵肠挂肚?
这声音的主人究竟是谁?
王熙凤蹙眉沉思,荣宁二府上下,从主子到仆从,她竟想不起有这般音色之人。
"大爷,夫人方才似是蹙了蹙眉,莫不是要醒了?"又一道清亮嗓音响起,如黄莺出谷般清脆。
"夫人,夫人,您可听见我们说话了?"另一个陌生女声紧跟着响起。
忽然,一只温热的手掌覆上她的手背:"敏儿,你快醒醒吧,你都昏睡了一天一夜了。"
敏儿?这又是谁?
王熙凤拼尽全力想要睁眼,却觉浑身酸软无力,连这般简单的动作都耗尽了气力。
待她终于撑开眼皮,入目是一位全然陌生的男子。
二十六七岁的模样,面白无须,虽不及贾琏风流倜傥,却自有一番温润气度。眉眼细长如墨笔勾勒,通身书卷气,一看便是饱学之士。
男子见她转醒,眸中瞬间绽出惊喜,柔声轻唤:"敏儿,你总算醒了。可知为夫有多担忧?"
王熙凤脑中飞速运转——眼前人应是自己的夫君,却分明不是贾琏;而自己,似乎也不再是王熙凤了。
听他一口一个"敏儿",可见如今这具身子名叫"敏儿"。可自己究竟是谁?又是否识得此人?明明已经身死,怎的又借了他人躯壳重活?
此刻,太多疑问在脑海中翻涌。
王熙凤刚要开口,头部便传来剧痛。她轻"嘶"一声,按着太阳穴又阖上了眼。
"快去请大夫!敏儿,敏儿你别吓我!"男子急得声音都变了调。
王熙凤不忍他过度忧心,勉强摆了摆手:"不妨事,不过是头疼得厉害。"
她这一出声,自己都愣了神——嗓音沙哑得厉害,全然不是从前的声线。
这时,那个如黄莺般的女声又道:"夫人的嗓子是生产时喊哑的,奴婢伺候您喝些蜂蜜水润润喉吧。"
王熙凤再度睁眼,只见一个圆脸丫鬟立在床前,梳着双髻,身着青色比甲,正端着粉彩小碗候命。
她确定,这丫鬟自己从未见过。看来,当真是魂魄附到了陌生女子身上。
王熙凤说不清是悲是喜——老天爷究竟何意?真要她重活一世,却要过他人的日子?
对了,方才丫鬟提到"生产时嘶喊",莫非自己刚诞下孩儿?
好家伙,这一睁眼,不仅已为人妻,还成了孩儿他娘。
不过前世她也生过女儿巧姐,对"母亲"这个身份倒不排斥。只是要她心甘情愿做眼前这男子的妻子……
尽管临死前已被贾琏伤透心,尽管这男子看着温润体贴,家世相貌皆不俗……
可被情爱伤过的王熙凤,终究难以立刻接纳新的枕边人。
不过转念一想,这身子刚生产完,至少百日内无需与男子同房。想到此处,她倒松了口气。
另一个穿鹅黄色比甲的丫鬟将她扶起,身后垫上软缎靠枕,青衣丫鬟便舀起蜂蜜水喂她。
微甜的液体滑过喉间,王熙凤渐渐缓过神来,目光开始打量四周。
这一看,更觉震惊。
她生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嫁到"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自认已见过世间最顶级的富贵。可眼前这间卧房的陈设,竟比自己从前的屋子华丽数倍。
更妙的是,从前她的屋子总爱堆些贵重物件,却少了章法;而这间房里的摆件,件件透着雅致,许多明显是成套的。两相对比,自己原来的屋子竟显得有些俗气了。
虽还未理清眼下处境,王熙凤却已暗自欣喜——看来老天到底待她不薄,让她附到这等富贵人家的夫人身上,这一世,怕是要享清福了。
一碗蜂蜜水入喉,浑身的滞涩感褪去不少,连带着精神都松快了些。
王熙凤倚着软缎靠枕半阖着眼,心下盘算着——当务之急是摸清这具身子的底细,总这么沉默寡言,迟早要露马脚。
正想着,林如海见她气色缓过来几分,转头对青衣丫鬟笑道:"百灵,去把大姐儿抱来给夫人瞧瞧。"
王熙凤心头一动,这丫鬟果然叫百灵,倒与她那把清亮嗓子相配。更巧的是,这位"敏儿"也刚生产完,倒省了她适应"母亲"身份的麻烦。想到前世巧姐儿的结局,眼眶突然发酸,泪水在眼窝里打转。
林如海瞧她眼眶突然泛红,慌忙追问:"敏儿,可是又有哪里不舒服了?早知你这一胎遭这般罪,我宁可不要这孩子。"
王熙凤听着这话,心里对这位敏儿姑娘生出几分艳羡——古语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眼前人竟能为妻子安危舍了子嗣,足见情深义重。她轻叹一声,暗自感慨:同是贾家女,怎的命数差了这么多?
林如海见她叹气,急得声音都颤了:"敏儿,我知道你还在怨我……你放心,便是母亲和姨妈再逼,我和嫣红也绝无可能。我心里,从来只装得下你一人。"
"嫣红?"王熙凤捕捉到新信息,却也懒得深究——左右不过是些纳妾的糟心事,与她这"重生客"无甚干系。她望着林如海眼底的焦灼,终是点了头,心道:敏儿姑娘,且借你的身子用一用,你这夫君,我先替你应下了。
林如海大喜,攥紧她的手:"我就知道,你看在女儿面上,定会原谅我。"
话音未落,百灵脆生生的声音已至:"夫人,大姐儿来啦!"
王熙凤抬眼望去,见个奶娘抱着大红襁褓进来。她对这孩子本就存了三分亲切——既见不着巧姐儿,便把这孩子当亲生的疼罢。
林如海怕她身子虚,抢先接过襁褓坐在她身旁,轻轻掀开裹布:"瞧咱们大姐儿,眼睛像我,鼻子嘴巴像你,将来定是个倾国倾城的。"
王熙凤低头端详,这婴儿虽才出生,眉眼已见秀致,细长的眼,挺翘的鼻,樱桃小口,倒真像画里走出来的玉娃娃。
林如海扭头看她,声音软得能滴出水:"辛苦你了,给我生这般乖巧的女儿。我林如海此生,定护你们母女周全。"
王熙凤顺着他的话应了句"不辛苦",心里却直犯嘀咕:这敏儿大字不识几个,待会儿取名怕是要露馅。
"我翻了半宿书,给女儿取了个名,你且听听合不合适。"林如海眼底闪着光,"黛玉,林黛玉,你觉得如何?"
王熙凤浑身一震,笑容僵在脸上。
"林黛玉"三字如惊雷炸响,王熙凤瞬间明了自己身份——敏儿,贾敏,荣国府嫡出的千金小姐,林如海的妻子。林家五世列侯,又是诗礼传家的清贵,这屋里的摆设自然比贾府更添几分雅致。
她怎么也没想到,重生竟成了贾琏的姑姑。这消息太突然,若非身子虚,怕要当场晕过去。
原来,她这一世仍与贾家脱不开干系……更糟的是,历史上的贾敏早逝,否则林妹妹也不会小小年纪就托孤贾府。难道她这一世,仍要重蹈覆辙?
王熙凤猛地摇头,指尖深深掐进掌心——不行!她绝不能早逝,更不能让黛玉再走前世的老路。
低头看着襁褓里的婴儿,那正是她前世怜惜却无力护持的小表妹。老太太去世后,贾府被抄,她自顾不暇,连黛玉沉湖的消息都是两个月后才得知,当时哭得肝肠寸断。
"我定要好好活着。"王熙凤在心里默默发了狠,"要看着黛玉长大,绝不再让她寄人篱下、看人眼色。"
她斜睨了眼林如海,这男人前世虽未谋面,但看他此刻的模样,分明是个疼妻爱女的。若前世他能多活几年,黛玉何至于那般凄凉?
想到此处,王熙凤脸颊发烫——前世贾琏护送黛玉回扬州处理后事,带回的林家财产足够她十辈子衣食无忧,却全被贾府挪去填补省亲别墅的亏空。那时她以贾家人自居,觉得黛玉早晚要嫁宝玉,钱财早晚是贾府的,便没当回事。如今想来,真是愧对林家,更愧对黛玉。
"这一世,我和如海都要好好活着。"王熙凤攥紧林如海的手,目光坚定如铁,"要护着黛玉,让她在父母膝下承欢,再不沾贾家半分是非。"
林如海见妻子始终默不作声,只当她对"黛玉"这个名儿存着不满,遂放轻声音谨慎询问:"敏儿可是不喜黛玉这个名字?"
"啊?喜欢的,我喜欢的,这名字甚是悦耳。"王熙凤忙不迭应道。
"喜欢便好,那我明日就去禀明母亲,咱们大姐儿的名讳便定下了。"林如海笑着伸手,将襁褓中的婴孩递给乳母。
"大爷,孟大夫到了。"身着鹅黄比甲的丫鬟掀帘通报。
"画眉,请人进来罢。"林如海整了整衣袍,将黛玉小心交给乳母抱去内室。
百灵则快手快脚放下床畔的青纱帷帐,虽则孟大夫是林府惯用的老郎中,终究是外姓男子,该有的礼数半分马虎不得。
王熙凤将素白手腕伸出帷帐,孟大夫三指并拢搭上脉门,闭目细诊片刻后开口:"大奶奶只是产后气血两虚,并无大碍。待老朽开个温补的方子,按方抓药调养些时日便好。"
林如海连声致谢,亲自引着孟大夫去外间书案写药方。百灵与画眉重新将帷帐束起,柔声询问主子是要坐会儿还是歇下。
王熙凤望着这两个穿杏红袄子的丫鬟,料想该是贾敏从贾府带来的陪嫁,眸光微转便抓住时机道:"百灵,我自生产醒来后,许多事都记不大真切了。只是这事不想让大爷知晓,免得他平白担心。"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百灵率先应道:"奶奶但说无妨,奴婢定当知无不言。"
"方才大爷提到的嫣红……可是府里哪位?"王熙凤斟酌着开口,这个名字从林如海口中说出时,分明见贾敏神色微变。
百灵闻言轻叹:"奶奶定是当时气狠了,这才将这等糟心事忘却。"
"何止是糟心!您这次九死一生,可不就是拜她所赐!"画眉气得直跺脚,被百灵一个眼刀止住。
"画眉!"百灵压低声音,"小心隔墙有耳。"
"咱们这屋里可都是奶奶从贾府带来的贴心人。"王熙凤指尖轻叩床沿,示意无妨。
百灵凑近了些,声音细若蚊蚋:"早前我便同奶奶说过,夫人送来的绿意、红霞两个丫头,绝非等闲之辈。偏您总说我想太多,还道夫人是至诚之人。"
"夫人确实心思单纯,可她那表姐廖姨妈……"百灵顿了顿,"绿意、红霞都是她塞进府里的,怎会像咱们一般对奶奶忠心?"
王熙凤垂眸沉吟,虽未见过贾敏,却从姑母王夫人口中听过些许。这位金尊玉贵的侯门千金,自幼被父母兄长捧在掌心,如温室里的玉兰般不染尘埃。这样的性子,怕是真看不透内宅里的弯弯绕绕。
贾敏嫁与林如海,世人皆称天作之合,谁料竟落得个早逝的结局。王熙凤心思玲珑,霎时便觉这位素未谋面的贾家姑母,怕是在林府过得远不如外人想的那般顺遂。
"你方才说我这回难产与嫣红有关?"王熙凤抬眼问道。
百灵察觉主子今日与往日不同。从前自己若提半句绿意、红霞或是廖姨妈、廖嫣红,姑娘总要蹙眉说她们多心。如今倒是主动问起这些,倒像换了个人似的。
"自打那位表姑娘住进府里,您与大爷便没个消停时候。"百灵趁机将积压的话倒了个干净,"要奴婢说,您定是着了表姑娘的道。偏您还当她是无心之失!"
"就说前日,她明知您临盆在即,还非要请大爷去给她写幅字。这倒也罢了,偏生让绿意来传话,说大爷此刻正在表姑娘房里。若说不是她有意为之,那才真是见了鬼了!"
"您倒好,连奴婢们都不等,带着绿意就往那边赶。结果在园子里听见大爷与表姑娘的说笑声,一气之下转身就走。幸亏奴婢与画眉赶得及时,否则您跌在假山石旁,后果不堪设想!"
"也多亏您与小姐福泽深厚,虽生产时凶险了些,到底母女平安。"百灵说着,眼眶已微微泛红。
百灵话音未落,一个身着豆绿短袄的丫鬟已捧着药盏走进内室。
"奶奶该用药了。"
王熙凤见百灵抿了抿唇,当即明白这必是绿意无疑。
她轻轻抬了抬下巴:"搁在案头罢。"
绿意堆着笑意道:"药汤还是趁热服用为好,奴婢服侍奶奶用了药再退下。"
若非方才百灵提点,这般周到又机灵的丫鬟,王熙凤倒真要生出几分好感。
可眼下初来乍到,总该多几分警觉。她沙哑着嗓子道:"你且退下,我自会用药。"
那声音本就如砂纸摩擦,此刻更添几分冷厉。
绿意心头一颤,不敢再劝,应了声便匆匆退出。
"奶奶这般才对,往日就是太宽和了。"画眉端着温水凑过来。
王熙凤扫了画眉一眼,若非自己重活一世,又曾在贾府见惯勾心斗角,怕也要将这些丫头的话当作争风吃醋。可贾敏早逝的蹊跷,加上前世在荣国府的种种,早让她明白这高门大户里最不缺的就是暗潮。
林府看着是书香门第,怕也不比贾府干净多少。方才百灵说的难产之事,虽只言片语,却已透着蹊跷——那表姑娘设计让她难产,怕是要取而代之呢。
王熙凤正思量着,倦意又涌上来,不一会便沉沉睡去。再睁眼时,窗外已是大亮,晨光透过纱窗洒在床前,倒让她心口一松。
既来之则安之,如今借着贾敏的身份重活,总该比前世在贾府强些。她如今身子虽仍虚软,却不愿让人察觉已恢复大半,正好借着养病慢慢摸清林府底细。
百灵与画眉闻声进来,后头还跟着两个穿同样制式比甲的丫鬟,只是颜色不同。王熙凤心下了然,贾敏身边该有四个陪嫁大丫鬟,这二人当是另外两位。
上辈子自己因善妒,将陪嫁丫头除了平儿外都匆匆打发出去。如今看贾敏留着四人,倒显出这位姑奶奶的性子来。
王熙凤不动声色,冷眼瞧着四个丫头各司其职。百灵最是得力,进屋便扶她半坐,又指挥着端水开窗,事事妥帖。其他三人也手脚麻利,不多时便将屋子收拾得齐整。
梳洗毕,百灵给她松松挽了个坠马髻,又往面上搽了层玉兰霜。王熙凤靠在软垫上,瞧着铜镜里的人影,倒比昨日清爽许多。
正出神间,百灵笑道:"奶奶昏睡时大爷来过,嘱咐咱们好生伺候。说奶奶若想吃什么玩什么,尽管开口。晚间散衙再来陪您,还特地交代不许看书,说月子里费眼。"
王熙凤跟着笑了笑,忽想起前世生巧姐时的光景。那时与贾琏新婚燕尔,可他除了孩子落地时进来看过一眼,便再未露面,直到满月才又出现。当时自己满心都是女儿,倒不曾计较,如今比起来,贾琏何曾将自己放在心上过?
她轻叹一声,正巧雨燕提着食盒进来:"奶奶可要用些?今早厨房备了十来样,杨婶子说大爷交代了,不知奶奶口味,将平素爱吃的都备了一份。我先拣了几样,若不合意再去取。"
说话间,杜鹃已将小炕桌摆好。王熙凤瞧着满桌精致菜肴,虽是刚生产完,倒也起了食欲。她随手舀了勺鸡蛋羹,入口竟是鲜香无比。
"这蛋羹可是用鸡汤煨的?"
百灵抿嘴笑道:"奶奶竟忘了?这用老母鸡、猪筒骨加各色菌子熬的清汤蒸蛋,还是您自个儿想出的方子呢。当时大爷和太太尝了都夸好,便留作例菜了。"
王熙凤暗自咋舌,贾敏能琢磨出这些吃食也不奇怪,毕竟王夫人就是个爱张罗的,养出的女儿自然精通此道。那道让刘姥姥惊叹的茄鲞,不就是她的手笔?
她不再多言,只拣了几样爱吃的慢慢品尝。每道菜都做得精致,不一会便吃得饱足。正待丫鬟们收拾碗碟,绿意突然进来禀报:"奶奶,太太和廖家太太带着表姑娘来探望了。"
王熙凤心头一紧,这几位亲疏尚未摸清,倒来得巧。不过婆婆探望儿媳本是天经地义,那廖家太太和表姑娘应是亲戚。她倚在软垫上,让画眉又添了个靠枕,这才懒声道:"快请进来罢。"
随着一阵脚步声,两位年约半百的妇人相携走了进来,在她俩身后紧随着一个穿红的姑娘。
王熙凤依旧半倚在靠枕上,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进来的人。
两位妇人中,披着一件镶着白狐狸毛边大氅的,眉眼中与林如海有几分相像,看来这位就是自己的婆婆宋夫人了。
另一位身材微胖,穿着灰鼠披风的应该就是廖姨妈了。
宋夫人尚未开口,那位廖姨妈先一屁股坐在床边,满脸堆笑,“敏儿今日感觉可有好些?
我们刚去看过大姐儿了,那孩子虽然看起来生得弱了些,但是相信日后用人参、鹿茸什么补着,定也是错不了的。
反正咱们林家也不缺这点银子。”
看着她这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虽然一共才说了三句话,但是句句带刺。
虽然一开口先问自己可有好些,但是尚不等自己作答就说第二句,可见她不过是客气一下罢了,至于自己到底好不好并不是她关心的。
接着就说黛玉生得弱,自己昨晚也是见过孩子的,虽然不似有些婴儿那般白胖,但也绝对是正常的新生儿。
她这么说也不知道是想膈应谁。
最后那句“咱们林家”,虽然还不是很清楚她的来历,但是谁和她就“咱们”了?
搞得好像她也是这府上的一份子似的。
王熙凤抬了抬眼皮儿,将她上下瞟了两眼,若换做她以前的性子,怕是一箩筐的话都回过去了。
但是现在毕竟情况不明,她硬是压了压心头的火气,勉强挑了挑嘴角,“多谢姨妈关心,今天感觉好了许多。”
便再不言语了。
倒是宋夫人真心实意地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认真看了看王熙凤的脸色,点了点头,“这脸色看着确实好了许多,前两日你可真把娘吓着了。”
王熙凤见她神色真诚,再联想到先前百灵说的“夫人心思简单”,揣测这个婆婆估计是真得关心自己。
她语气也变得平和起来,“谢谢母亲,今儿个起来确实有点精神了,您也别太操心了。”
宋夫人知道自己这个媳妇一向温柔懂理,想当初她对儿子这门亲事也是很认可的。
只不过廖姨妈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子,哥哥已经不在了,他们兄妹三人如今就剩了她姊妹两个,妹妹有求于她,她如何能撂开手不管呢。
再说了,她虽然也喜欢嫣红,但是当平妻这件事是断不能答应的,不然又要把人家国公府的脸面往哪儿搁。
还好妹妹也听劝,说是当不成平妻,当个贵妾也罢。
宋夫人觉得以嫣红这种布政使家嫡出小姐的身份给儿子当个贵妾也是很说得过去的。
其实要不是妹妹在廖家那些年太过跋扈,接连打死发卖了妹夫的几个小妾和通房,也不会让妹夫对她如此冷淡,搞得夫妻二人形同水火。
如今妹夫和他求着廖家老夫人才保下来的孙姨娘和她所生的一儿一女,才更像是一家人。
要不然也不会在妹夫外调时,说什么西北苦寒,怕妹妹受不了那苦,直接把人留在扬州了。
若非如此,妹妹也不至于非要住到自己府上来,还想着借机让嫣红和海儿多亲近亲近,早日进了她林家的门。
宋夫人也不是没有问过儿子的意思,他虽不愿,但是这男人并没有只得一个妻子的事儿,总是要纳妾的。
与其找那些个不知根不知底的,还不如把嫣红收了呢。
毕竟是自己嫡嫡亲的外甥女,这日子还愁过不好吗?
但是儿子却说心里只有贾敏,且二人又才成亲两年,哪有这么早就往房里放人的。
宋夫人想着也是,而且儿媳妇怎么说也是国公府的小姐,这刚成亲两年就给儿子纳妾也有点不给亲家面子。
再说了,这廖嫣红也不过才十七岁,就是再等个一二年也等得起。
于是宋夫人就把这事儿先这么撂着了,只将两人当借住在府上的亲戚对待。
但是宋夫人不急,廖姨妈急啊。
她可就这么一个闺女,丈夫是个靠不上的,如果再不为女儿谋条出路,以后她们娘俩的日子可怎么过?
自己这个姐姐是个心软无脑的,不然当初父亲也不会将她嫁给林家,就是看中了林家人口简单,姐姐嫁过来不会受气。
姐姐耳根子软,这林家又是万贯的家财,外甥的学识样貌更是百里挑一,不然当初也不会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
要不是自己的嫣红比他小了十二岁,自己也不会放着这么个乘龙快婿不先下手为强。
可是如今看来,廖正堂这个没良心的早就不把他们母女放在心上了。
借口外调居然带着孙姨娘那个贱胚子和她的两个贱种一起走了,将她母女二人留在这里不闻不问。
哪里还能指望着他帮女儿找个好人家啊,只能靠她这个做母亲的了。
如今这扬州城里的高门大户她也都了解过了,再没一家条件能比过林家的,所以她何不求了姐姐把女儿嫁过来呢。
只可惜这外甥前两年刚娶了京中国公府家的小姐,两人正值新婚,他无论如何也不答应让嫣红当平妻。
那自己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先当个贵妾把位置占着也好啊。
这贾敏虽是国公府的小姐,但是现在随了林家来到扬州,天高皇帝远的,娘家势力再大也管不着她啊。
而且就凭自己这段时间对她的了解,这位国公府的小姐虽说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但是对这后宅妇人之间的门门道道却是一窍不通。
通过姐姐的手,把绿意和红霞两个安插进她房里如此顺利,就知道这个空有美貌却又没有头脑的女人,真得是再好拿捏不过了。
嫣红当贵妾也不过是权宜之计,最终,她还是要当这林家的女主人的。
只可惜,她这次生产,眼看着都要不行了,没想到还是让她顺利生下来了。
不然一尸两命,简直不要太合适。
不过还好,还不是生了个闺女,若是将来母亲没了,这么个小闺女也是不用放在眼里的。
王熙凤看着这姐妹二人都出言问候过了,想着也该廖嫣红上场表演了。
果然,这个穿着一身红裙红袄,看起来也颇为娇俏可人的姑娘歪着头笑道:“表哥说小侄女同我小时候一般可爱呢,表嫂你说是不是?”
这句话一出,王熙凤就知道眼前这人看似天真实则装傻。
貌似娇憨的一句话,不仅道出了她与林如海之间的亲昵,还变相把她自己夸了。
更显得好像她同林如海才是一家人,自己这个刚给他生了孩子的女人不过是个外人。
王熙凤眯了眯眼,轻抬眼皮儿把她扫了一眼,并不急着回话。
嫣红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刚才表嫂看自己的那一眼,怎么藏着几许凌厉呢?
她没来由地心里一颤,应该是自己看花了眼。
这个一向以侯门贵女自居的女人,怎么可能有那样的眼神。
廖嫣红哪里知道这位一向以贵女、才女自居的表嫂,皮子底下已经换了人了。
虽然现在这位也是出自名门贵族,却实打实的不是什么娇养出来的小姐。
在她面前来这一套,属实是关公门前耍大刀了。
王熙凤垂下眼来,略一思忖,淡淡笑道:“大爷这话倒也不算错。
有道是‘侄女像家姑’,你虽不是大爷的亲妹,但也是孩子没出五服的姑姑,有几分相像也是正常。”
王熙凤这两句话直接把她和林如海的关系定位成了兄妹,其他的你就别想了,反正在我这里,你只能是孩子她姑。
宋夫人笑着接道:“确实如此呢,想当年我去荣国府上替海儿提亲的时候,也是见过你们府上那位大小姐的。
可不就是长得和你有几分相似嘛,倒是不怎么像她母亲。”
宋夫人说的这位大小姐就是贾元春。
王熙凤想了想元春的模样,如果说贾敏和她长得有几分像,那确实是个数一数二的美人了。
宋夫人这句话一说,便把话题带到了家长里短上,什么谁家的女儿长得如何了,哪一家又添了新丁了……
廖姨妈和廖嫣红也只好顺着她的话,在贾敏这屋里闲闲地聊了一会。
直到王熙凤实在是不耐烦作陪了,掩着嘴打了个哈欠。
宋夫人这才连忙起身,“看我,都忘了你才刚刚恢复,身体怎么说都弱着呢。
等你出了月子,咱们娘们儿几个再吃着茶好好聊。”
王熙凤笑着点点头,“多谢母亲疼我,那我就先歇着了。”
说完用眼神示意百灵送客。
宋夫人又叮嘱了几句月子里的注意事项,便带着廖姨妈和嫣红离开了。
廖姨妈刚才在听到贾敏那句“侄女像家姑”后,心里仿佛被扎了一下,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她几眼。
明明眼前还是那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可是为何给她的感觉却不太一样了呢?
以前的贾敏虽然也有说话不中听的时候,但基本上都是直来直去,没有过这种绵里藏针的话。
廖姨妈一边走一边细思,难道是这次嫣红给她挖的坑做得有点明显,被贾敏察觉出了什么?
也不是没有可能,她回去要和女儿再说道说道,不可操之过急,免得适得其反。
人刚一走,王熙凤便让丫鬟伺候自己卧倒在床。
虽然只聊了那么一小会,但是自己现在这副身子多少还是有点虚的,她又费心揣摩每个人的心思和想法,自然是有些累了。
王熙凤让雨燕带着绿意和红霞去给黛玉绣几个小肚兜。
当然了,她是不会给黛玉穿的,不过是找个事情把那两个人绊住,顺便让雨燕看着罢了。
这样她也才好和百灵、画眉几个好好套套话。
王熙凤侧卧在床上,半合着眼,借口让画眉给自己捶捶腿,然后有一句没一句地同二人聊着。
不一会儿的功夫,她就将这府里的事情摸了个清清楚楚。
果然和她猜的大差不差,这廖姨妈虽是去年秋天才住到这府里来的,但是想让女儿嫁进来的心思却不是这一段时间才有的。
只不过住进府来,更有利于她实现这个想法罢了。
而宋夫人呢,也不能说对贾敏不好,毕竟也是自己亲去府上求娶回来的儿媳妇。
只不过她心软又善良,经不起妹妹的请求,本就觉得她被丈夫抛下可怜,加上认为嫣红也是个好的,就觉得留下给儿子做个贵妾也不是坏事。
现在事情没成,听说是林如海那里不同意。
再加上贾敏当时有孕,宋夫人也不想为了这种事情再把儿媳妇惹出个好歹,便也先撂下了。
只不过呢,这些事儿也都是下人们之间传来传去的,宋夫人也好,林如海也罢,都没有当着贾敏的面说过。
贾敏每每听到风声质问林如海,他也总是赌咒发誓自己不会喜欢嫣红的,对她仅仅是兄妹之情。
但即便如此,贾敏和林如海也总是恼一阵,好一阵。
再加上她身怀有孕,娘家又远在京城,虽然贾母刚一听说她有孕就送来了一船吃的用的。
但是毕竟和见到娘家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所以贾敏在廖姨妈进府之后,多数时间总是在沉思不语或者迎风洒泪,倒把林如海折腾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听到这里,王熙凤倒有些明白这黛玉的性格是随了谁了。
虽说她住在荣国府的时候有寄人篱下的凄苦之感吧,但是同样父母双亡的史湘云就活得没心没肺,黛玉确实过于细腻敏感。
想必都是贾敏影响的。
王熙凤微微蹙眉,那么多个姐妹里面,她最爱的就是黛玉,如今由她来抚养黛玉,不仅要把她的身体从小就调理的健健康康的,更是要将她爱想左了的性子给扭转过来。
不过只要她和林如海都能好好活着,对黛玉的性格定然会有很大的改变吧。
王熙凤思来想去,既然这辈子她只能以贾敏的身份活着了,她定要长长久久的活着,把自己上辈子的份儿也活出来。
而且只要她好好活着,不仅能改变小表妹黛玉的一生,说不定在荣宁二府大厦将倾之前,还能伸出一把手来拉扯一把。
她脑海中又浮现出前世的一幕一幕:
荣国府被抄家时阖府上下的惊慌失措,贾母临死前拉着自己的手话还没有说完就含恨而终,探春远嫁、迎春早亡、惜春出家……
王熙凤将眼睛闭上,这一世,她想惩戒那些害过她的人,但她更想护住那些她爱过的人。
想到这里,她又把思绪拉回眼前。
王熙凤细细回想了一下前世听说过的关于林家的事情。
只记得敏姑姑是在黛玉五岁左右亡故的,她为母守孝一年后,便随着贾雨村北上,到了京中的荣国府。
在这五年里,林如海有个妾室还为他生了个儿子,只不过这个儿子三岁时就夭折了。
当时也没有打听过这个妾室的名字,难道就是这个嫣红?
那她如愿成为了妾室,又生了儿子,怎会不如宝如珠地看护着,反而长到三岁却夭折了呢?
而且贾敏同林如海感情这样好,又怎会只有黛玉一个女儿呢?
当年敏姑姑早逝,却也一直没听说过她的死因是什么,这不是也很奇怪嘛。
这其中,定是有什么隐情。
林如海对贾敏的感情倒是不掺假,虽然王熙凤才刚刚在贾敏身上重生两天,却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这个男人的好。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敏姑姑突然去世后,林姑父才会不顾膝下还有黛玉这个小女,放任自己相思成疾,郁郁而终吧。
还记得贾琏陪着黛玉回扬州处理后事回来,还曾经对自己说过,这林姑父就是自己不想活了才会这样,心病远远大于身病。
当时她只不过是当故事听了那么一耳朵,如今想起来,林家这几年里,过得也是相当不太平啊。
但是到底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她已经无从得知了。
只是既然现在自己就是贾敏,她就不能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
一时间,脑子里要想的事情太多,前世的,今生的……没一会,王熙凤便沉沉睡去,直到午后才悠悠转醒。
见她醒来,百灵忙上前问要不要用饭,午饭早都取来了,全在他们院儿里的小厨房灶上温着呢。
王熙凤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院子里就有小厨房,可见林如海对贾敏的疼爱有加了。
想当初自己心疼黛玉她们姊妹几个每日都要从大观园里走到老太太屋里吃饭,尤其是冬天,怕灌了凉气,这才求着老太太在大观园里设了小厨房。
如今这贾敏自己的小院儿里就有小厨房,一来可能是她自己平日里喜欢下厨捣鼓点什么,二来这小夫妻俩想吃个什么随时就能解决,都不用再惊动府里,要多方便有多方便。
她再次感叹,不管是在娘家还是在夫家,都被如此呵护有加的敏姑姑,怎么那么早就去了呢。
如果前世她还活着,以林如海在皇上面前受重用的程度,保不齐真得可以在荣宁二府出事时帮衬一把。
而且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贾府崩塌时,王家也已经摇摇欲坠了,不然也不会对自己当时的处境见死不救。
所以,若是林如海仕途顺遂,将来不止是拉扯贾家一把,连带着将王家救出水火也不是不可能的。
王熙凤越想越觉得自己要早日恢复,理清林府的大小事,让自己这一家三口都好好活着,长长久久的活着,让林如海的仕途越来越好。
至于林如海会不会纳嫣红为妾,其实她并不十分在意。
但是既然林如海与贾敏两情相悦,而且自己看那个廖姨妈和廖嫣红也不怎么顺眼,那就势必不能如了她们的愿。
也只有这样,她才算不白占了贾敏这个身体。
前世贾琏处处拈花惹草最终对她无情无爱也就罢了,还是个不成器不堪用的。
这辈子,她既与林如海为妻,是这五世列侯林家执掌中馈的主母,她定要好好施展自己的才能,绝不能像前世死时那般憋屈窝囊。
王熙凤想通透了这其中的道理,感觉自己的精气神都恢复了。
“百灵,随便挑几样我素日爱吃的拿来。
再让人把大姐儿抱来。”
饭得好好吃,女儿也得好好疼爱。
王熙凤前世未必是个好妻子,但绝对是个好母亲。
再加上她本就心疼黛玉,如今她成了自己女儿,更要名正言顺地加倍疼她才行。
不一会儿,饭摆上来了。
王熙凤晓得贾敏爱吃的肯定都是好的,所以也不挑,把摆上桌的挨个都尝了一遍。
其中有两道菜在老太太那儿也是常吃的,可见这母女俩的喜好挺相似。
刚咽下最后一口饭,乳母抱着黛玉进来了。
王熙凤赶忙用茶漱了漱口,又在温水里净了手,才让乳母把孩子抱到床上来给她。
她把婴儿抱在怀里,眼前的小婴儿几乎马上就和刚出生的巧姐重叠在一起,她鼻头一酸,母爱在心中泛滥。
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对巧姐儿的那份爱也倾注到黛玉身上。
乳母黄婶子是贾敏快生产之前和林如海一起从五六个奶娘里精心挑出来的。
人长得虽说不算漂亮,但面相和善,干净利落。
王熙凤打量了她几眼,也觉得是可靠的人,不过即便如此,鉴于前世黛玉体弱这事,她还是要更留心些。
王熙凤忽然又想起当年和黛玉一同进京的老嬷嬷不是姓王吗?
那这位黄婶子又去了哪儿?
一般来讲,这种大户人家府上的乳母奶娘不大容易中途换人,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时怀里的小婴儿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母亲的怀抱,居然“咿呀”了两声。
把王熙凤的心思暂时拉了回来。
她按下满腹的疑惑,全神贯注地逗弄着怀里的女儿,爱得不行。
黄婶子在一旁笑道:“奶奶虽是头一回生孩子,可这抱孩子的姿势真标准呢。”
王熙凤淡淡一笑,可不是嘛,她好歹也抱大过一个孩子。
“女人一当了娘,该会的自然就都会了。”
说完,王熙凤又问了问黄婶子奶水够不够,黛玉一天要吃几次等等,事无巨细。
黄婶子见主母问得详细,也不敢马虎,一一认真作答。
而黛玉就在母亲和乳母的一问一答中又睡着了。
“奶奶,姑娘睡了,让我抱回去吧。”黄婶子轻声说。
“就让她在我这儿睡吧,等要吃奶了再叫你。”王熙凤扭过身,轻手轻脚地把黛玉放到自己身边。
说起来这林府众人里,自己唯一熟悉的就是黛玉了,虽说她现在还只是个小婴儿,但她在身边,王熙凤觉得心里更安稳。
黄婶子见奶奶既然这么说了,那她就先下去歇着了。
王熙凤睡了好一会儿,这会儿精神头十足,便用胳膊撑着脑袋,歪在床上看着熟睡的黛玉,越看越喜爱。
虽说才短短一天时间,她已经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了。
“大爷回来了。”
杜鹃的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阵脚步声由远到近。
王熙凤心里多少有点紧张,林如海可是贾敏最亲近的人啊,自己对贾敏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能瞒他多久。
要是他发现自己和以前的贾敏不一样,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早上来的宋夫人、廖姨妈和廖嫣红,她都不放在眼里,只是这林如海……她着实有点不敢面对。
而且自从她知道这两人之间的感情本就很好后,心里多少还有点愧疚。
要是林如海知道自己心爱的女人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人了,他会不会难过呢?
一想到这一点,王熙凤心里还有点不是滋味。
不过容不得她多想,脚步声已经停在她身后了。
王熙凤只得勉强挤出个笑容,转过身来,“大爷今天这么早就回来了呀?”
林如海看着脸色还有点苍白的妻子,虽说很想靠近,但自己刚从外面回来,一身寒气。
他搓着两只手,并不上前,“这不是惦记着你昨晚才刚醒嘛。
今天早上走的时候你又还没睡醒,我一直都放心不下。
所以今天就早点散衙回来看看你们娘儿俩。”
他看见黛玉也在贾敏床上睡着,笑道:“把大姐儿也抱来了?
你才好点,可别累着了。”
说话间,画眉已经很识趣地送了手炉过来。
林如海顺势把身上的大氅一脱,递给了画眉。
他捧着 手炉,站在原地笑道:“虽说已过了花朝节,但今年这倒春寒着实有点厉害,一点儿也不像春天的样子。
等我身上寒气散一散,我再靠近你们娘儿俩。”
他这么一说,王熙凤才想起黛玉的生日可不就是花朝节当天么,原来现在是春天啊。
不过从早上宋夫人她们几个的穿戴来看,这几天并不暖和,可能就是林如海说的倒春寒吧。
但自己这屋子却一直温暖如春,也没见摆着炭盆,估计是有地龙,所以她一直都没留意现在到底是什么日子。
- 上一篇:师尊喜欢果睡怎么办?
- 下一篇:光环效应:让对方长期对你动心,只需记住这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