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不敌青梅?我被造黄谣,丈夫却提拔了小青梅(大结局)

发布时间:2025-10-09 21:40  浏览量:1

接2:

第6章:新起点与新挑战

元晓的合伙人办公室,宽敞明亮,视野极佳。

坐在崭新的办公桌后,她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还弥漫着新家具的淡淡气味。

身份的转变带来了一丝恍惚,但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她不再是只需要对设计稿负责的首席设计师,现在,她需要统筹整个设计公司的业务方向、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和利润指标。

摆在她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一份即将到期的、关于城市地标性文化综合体“云顶艺术中心”的内部设计方案。

这个项目前期由阮娇娇插手推荐了一个外部团队,导致进度滞后,设计理念也与秦氏集团一贯的高标准有所偏离,客户方已隐晦地表达了不满。

“元总,”新配备的助理敲门进来,是个看起来精明干练的年轻女孩,“这是‘云顶项目’的全部资料,客户希望我们能在一周内给出新的设计方向和明确的进度表。”

“放下吧,通知设计部核心成员,半小时后会议室开会。”元晓迅速进入状态,语气沉稳。

“是。”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凝重。

几位核心设计师面面相觑,这个项目就像个烫手山芋。

“元总,不是我们推卸责任,”一位资深的项目经理面露难色,“之前阮……前秘书推荐的那个团队,根本不懂建筑设计的核心逻辑,方案华而不实,我们前期沟通成本极高,现在要推倒重来,时间太紧了。”

“而且客户那边,因为之前的拖延,信任度已经打了折扣。”另一位设计师补充道。

元晓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上的项目资料。

她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在消化所有信息。

等大家都说完了,她才抬起头,目光清亮而坚定:“我明白大家的顾虑和之前遇到的困难,但正因为它是烫手山芋,我们才更要接住,并且把它做好。”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问题不在于时间紧,而在于我们如何高效利用时间,推倒重来不是从零开始,我们可以汲取之前方案的教训,明确客户真正的核心诉求。”

她拿起笔,在白板上快速写下几个关键词:“文化地标”、“功能性”、“可持续性”、“用户体验”。

“忘掉之前那些不愉快的沟通,从现在起,这个项目,由我直接带队。”元晓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我们要打的是一场翻身仗,不仅要挽回客户的信任,更要做出能代表秦氏设计最高水准的作品,有没有问题?”

她的话语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清晰的思路,瞬间驱散了团队里的低迷气息。

几位设计师交换了一下眼神,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被点燃的斗志。

“没问题,元总!”

“我们听您安排!”

接下来的几天,元晓几乎住在了公司。

她带领团队重新梳理客户需求,查阅大量国内外优秀案例,头脑风暴常常持续到深夜。

她不仅把控大方向,对细节也要求极致,常常为了一个线条、一种材质的运用和团队成员反复推敲。

秦川几次晚上应酬完回到公司,都能看到设计部那一层灯火通明。

他没有去打扰,只是吩咐助理定时送去宵夜和咖啡。

他知道,这是元晓证明自己、树立威信的关键时期,她需要空间,也需要他这种无声的支持。

这晚,元晓又是将近十一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客厅里只留了一盏暖黄的落地灯,秦川穿着家居服,坐在沙发上看财经报告。

“回来了?”他放下平板,起身接过她手里的包和外套。

“嗯。”元晓累得几乎不想说话,瘫坐在沙发上。

秦川去厨房倒了杯温水给她,坐在她身边,看着她眼下的淡淡青黑,皱了皱眉:“进度再紧,也要注意休息。”

元晓接过水杯喝了一口,靠在沙发背上闭目养神:“没办法,基础太差,要补的课太多。不过,”她睁开眼,眼睛里虽然有着疲惫,却亮得惊人,“方向已经理顺了,团队士气也很高,我有信心!”

秦川看着她自信的模样,眼神柔和下来。

他喜欢她此刻的样子,专注、专业,散发着独立的光芒。

他伸手,轻轻将她揽入怀中,让她靠着自己休息。

“需要我帮忙吗?”他低声问,声音里是溺毙人的温柔。

元晓在他怀里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倦意,却很清晰:“目前不用,这是设计公司的事,也是我的事,我要靠我自己,把它拿下来。”

秦川闻言,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他的女孩,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她想要的,从来不是在他的羽翼下躲避风雨,而是与他比肩,共同面对这个世界。

“好。”他只是一个字,却充满了全然的信任和支持。

一周后,“云顶艺术中心”项目重启会议在秦氏集团大会议室举行。

元晓带着精心准备的全新设计方案,站在投影幕布前。

她穿着一身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妆容精致,神情自信从容。

秦川和几位集团高管,以及客户方的代表均列席旁听。

元晓的讲解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从文化理念到空间规划,从材料选择到光影运用,既有宏观的格局,又有微观的巧思。

她展示的设计方案,既尊重了地块的历史文脉,又充满了现代感和前瞻性,完全跳脱了之前那个团队的窠臼,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认为,建筑不应是冰冷的容器,而应是能与城市、与人对话的生命体。‘云顶艺术中心’,它不仅是艺术的展场,其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动人的艺术品。”

她的声音清越,充满感染力。

台下,客户方的代表频频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赏的神色。

几位原本对设计公司能力有所怀疑的集团高管,也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秦川坐在主位,目光始终落在元晓身上。他看着她在专业领域里挥洒自如、闪闪发光的模样,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自豪与满足。

这一刻,她不是依附于他的秦太太,她就是元晓,是才华横溢、能够独当一面的设计师和管理者。

讲解结束,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客户方代表当场表态,对新的设计方向和元晓团队的专业能力表示高度认可,同意项目按新方案加快推进。

会议圆满成功。

散会后,元晓在走廊上被秦川的特助叫住。

“元总,秦总请您去他办公室一趟。”

元晓点点头,整理了一下微乱的发丝,走向总裁办公室。

她推门进去,秦川正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景色。

听到声音,他转过身,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恭喜,元总。首战告捷!”他朝她伸出手。

元晓走过去,没有去握他的手,而是直接踮起脚尖,在他唇上轻吻了一下。

“谢谢你,阿川。”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谢谢你的信任,还有……宵夜。”

秦川愣了一下,随即低笑出声,伸手环住她的腰,将她拉近:“就这么谢?”

“那……秦总还想怎么谢?”元晓挑眉,带着一丝俏皮。

秦川看着她,目光深邃,里面翻涌着欣赏、爱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炙热。

他低头,在她耳边轻声说:“晚上回家,再慢慢说。”

第7章:高处的风景与暗流

“云顶艺术中心”项目的成功重启,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秦氏集团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涟漪。

元晓用实力证明了秦川的眼光,也让自己“合伙人”的身份变得实至名归。

设计部的凝聚力空前高涨,大家都愿意跟着这位既有才华又肯拼命的领头人干。

然而,站得越高,风景越好,风也越大。

一些原本处于观望状态,或因阮娇娇事件而对元晓抱有复杂情绪的中高层管理者,开始真正将她视为集团内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尊重多了,但审视和无形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这天下午,元晓被通知参加集团季度战略研讨会。

这是她第一次以合伙人身份参与这个级别的会议。

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集团核心板块的负责人,平均年龄比她大上一轮,资历深厚,眼神里带着惯有的精明与审视。

元晓选了个不那么起眼的位置坐下,默默听着各位负责人汇报业务情况,数据、指标、市场分析……扑面而来的信息量巨大。她能感觉到有几道目光似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身上,带着探究。

轮到设计公司板块时,元晓深吸一口气,从容起身。

她没有赘述“云顶项目”的成功,而是直接切入主题,分析了当前设计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设计公司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包括业务拓展方向、人才梯队建设、以及如何更好地协同集团其他板块,提升整体品牌价值。

她的汇报条理清晰,数据支撑有力,视野开阔,完全超出了许多人对于一个“设计师”出身的管理者的预期。

“……因此,我们认为,设计不应再被视为成本中心,而应成为驱动集团业务创新、提升产品与服务附加值的核心引擎之一。”元晓以这句话作为结尾,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一位负责传统制造业板块、鬓角已有些花白的副总裁率先开口,语气带着长辈式的温和,问题却相当尖锐:“元总的规划很有前瞻性。不过,设计驱动业务,听起来很美,但投入产出比如何量化?如何避免成为‘空中楼阁’?我们这些搞实业的,更看重实实在在的利润。”

这个问题代表了在场不少务实派管理者的疑虑。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元晓身上,包括坐在主位、一直未发一言的秦川。

他姿态放松,指尖轻轻点着桌面,似乎也想听听她如何应对。

元晓没有慌乱,她早就预料到会有此类质疑。

她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李总的问题非常关键。

设计驱动并非否定利润,而是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用户体验来获取更高溢价和更稳固的市场地位。

我们可以建立一套包含客户满意度、项目毛利率、专利产出、品牌美誉度提升等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

具体模型,我的团队正在细化,下周可以提交给管理层讨论。”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说道:“至于‘空中楼阁’,我认为,好的设计恰恰是最接地气的。

它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对生产工艺的充分尊重。

设计公司与各业务板块的深度融合,正是为了避免闭门造车。

我们希望能更早地介入产品定义阶段,而不是事后‘美化’。”

她回答得有理有据,既回应了质疑,又进一步阐述了她的理念。

李副总裁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但眼神里的审视淡化了不少。

秦川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他知道,元晓这一步,算是稳了。

她靠自己的专业和准备,赢得了初步的认可,这比他用权力为她铺路要扎实得多。

会议结束后,元晓回到办公室,感觉比连加几天班还要疲惫。这种高层级的博弈,对心力的消耗巨大。

内线电话响起,是秦川。

“晚上有个私人酒会,几位重要的欧洲合作伙伴,点名想见见‘云顶项目’背后那位厉害的设计师。”秦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有空陪我出席吗,元合伙人?”

元晓揉了揉眉心,无奈又觉得有些好笑。这大概就是成名的“代价”?

“秦总亲自邀请,岂敢不从?”她故意用恭敬的语气回道。

电话那头传来低低的笑声:“六点,地下车库见。”

晚上的酒会在一家顶级的会员制俱乐部举行,氛围比公司庆功宴更为私密和高端。

元晓换上了一身宝蓝色的丝绒长裙,简约优雅,衬得她肌肤如玉,气质卓然。

她跟在秦川身边,与他一起同那些欧洲的商业巨头们寒暄。

秦川流利地用多国语言与他们交谈,从容自若,掌控全场。

而,当话题引到设计和“云顶项目”时,他会自然而然地侧身,将元晓让到前面。

元晓起初还有些紧张,但一旦进入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她便立刻找回了自信。

她用流利的英语介绍设计理念,回答对方提出的各种专业问题,言谈间展现出的专业素养和独到见解,让几位见多识广的合作伙伴也频频点头称赞。

“秦,你的太太,真是一位充满智慧与魅力的女性。”一位头发银白的德国企业家由衷地对秦川说道,举杯向元晓致意。

秦川与有荣焉地举杯回敬,看向元晓的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与骄傲。

这一刻,元晓清晰地感受到,她不再仅仅是依附于秦川的“秦太太”,她正在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赢得属于“元晓”的尊重和地位。

他们站在这里,是真正的伙伴,是彼此成就。

回程的车上,元晓有些微醺,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流转的霓虹。

“累了?”秦川将她揽过来,让她靠在自己肩上。

“嗯。”元晓闭上眼睛,感受着他身上令人安心的气息,“不过,很开心。”

这种开心,来自于自我价值被认可的满足感。

秦川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低声道:“你今天做得很好,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元晓在他怀里蹭了蹭,找到一个更舒服的位置,迷迷糊糊地说:“那当然……不能给你丢人……”

看着她依赖又带着点小骄傲的模样,秦川的心柔软得一塌糊涂。

他知道,他爱的,从来都是这个看似柔软,骨子里却无比坚韧、永远在努力发光的女人。

车窗外,城市的夜晚依旧喧嚣,但车内的这一方小天地,却温暖而静谧。

他们彼此依靠,共同面对过高处的寒风,也必将一起欣赏更壮丽的风景。

而某些潜藏的暗流,似乎也在这份日益坚实的默契面前,显得不再那么可怕。

第8章:暗涌与扶持

元晓在集团内的声望随着“云顶项目”的稳步推进和她在战略研讨会上的出色表现而水涨船高。

然而,树大招风,一些潜藏的矛盾和嫉妒也开始悄然浮现。

这天,元晓正在审核一份重要的设计合同细节,助理面色有些为难地敲门进来。

“元总,集团采购部的赵总监那边……对‘云顶项目’指定使用的那批意大利进口石材,提出了异议。”助理将一份文件放在元晓桌上,“他们认为成本超标,建议更换为国内替代品,这是他们提供的替代方案和成本对比。”

元晓接过文件,快速浏览了一遍。

采购部提供的替代方案,单从数据上看,确实能节省近15%的成本,但无论是材质的质感、耐久性,还是与整体设计理念的契合度,都远逊于原定材料。

“云顶艺术中心”定位是城市文化地标,在这种核心材料上妥协,无疑会拉低整个项目的品质上限。

她微微蹙眉。

这位赵总监,是集团的老臣,资历深厚,据说与之前被调离的王总监私交不错。

这次发难,是纯粹出于成本控制考虑,还是另有原因?

“我知道了。”元晓神色平静,“回复采购部,我会亲自就此事与赵总监沟通。”

她没有立刻去找赵总监,而是先让团队整理了一份详尽的材料分析报告,重点阐述了原定进口石材在长期维护、视觉效果和项目整体价值提升方面的优势,将“成本”概念从单纯的采购价延伸到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投资。

准备充分后,她才预约了与赵总监的会议。

采购部总监办公室内,赵总监——一位身材微胖、面带圆滑笑容的中年男人,热情地招呼元晓坐下。

“元总大驾光临,是为了石材的事吧?”赵总监笑眯眯地开口,“我也是为了集团利益考虑,能省则省嘛,现在大环境不好,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

“赵总的顾虑我理解。”元晓将准备好的报告推到他面前,“不过,我认为‘刀刃’的定义需要更长远地看。这份报告详细分析了两种材料的综合成本与效益。‘云顶项目’是集团未来的名片,如果在核心材料上妥协,恐怕会因小失大,影响项目最终效果和集团品牌形象,届时损失的恐怕不止这15%。”

赵总监随手翻了几下报告,笑容不变:“元总到底是设计师出身,追求完美可以理解,但我们采购部要对整体的预算负责。再说,国内那家供应商,其实也不错,很多项目都用过……”

“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定位和要求。”元晓打断他,语气依旧温和,眼神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云顶’必须用最好的材料,这是客户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如果预算确实紧张,我可以从设计公司的管理成本中再挤出一部分,或者重新优化其他非核心区域的预算,但核心材料,不能动。”

她的话绵里藏针,既表明了底线,也展现了解决问题的诚意和灵活性。

赵总监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他没想到元晓态度如此强硬,而且准备充分,句句在理。

他沉吟片刻,知道再坚持下去,自己也不占理,反而可能落个阻碍重点项目的话柄。

“既然元总这么坚持,又愿意从其他方面节省,那我这边……原则上同意。”他最终松了口,但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

晚上回家,元晓和秦川一起吃晚饭时,随口提起了这件事。

秦川安静地听完,给她夹了一筷子她爱吃的菜,淡淡道:“赵明这个人,能力有,但心思活络,有时候喜欢打些小算盘,你处理得不错,既坚持了原则,也没把路堵死。”

元晓有些惊讶:“你知道他会为难我?”

秦川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洞悉世事的了然:“不算为难,算是一种试探。你刚上来,很多人都在看着。你强硬,他们以后就会收敛;你退让,类似的麻烦就会接踵而至。”

他看着她,目光中带着赞许,“你今天证明了自己不是软柿子,这很好。”

元晓这才恍然,原来秦川一直看在眼里,但他选择不出手,让她自己去面对和解决。

这种放手,本身就是一种更高级的信任和培养。

“不过,”秦川话锋一转,语气稍沉,“他提到的那家国内供应商,背景有点复杂,之前和王总监往来密切。这次他极力推荐,未必全是出于成本考虑,你让团队在后续的采购监理上多留个心眼。”

元晓心中一凛,点了点头。

职场的水,果然比她想象的要深。

“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几天后,设计公司内部召开季度管理会。

元晓在会议上,除了常规的工作汇报外,特意强调了廉洁自律和规范流程的重要性,要求所有项目采购必须严格遵循集团制度,透明公开,并宣布将成立一个内部审核小组,由林姐推荐的一位资深财务人员牵头,定期对重大项目进行抽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采购部。

赵总监听到后,脸色阴沉了半天,最终也只是冷哼一声,没再就“云顶项目”的材料问题发表任何意见。

周末,秦川推掉了所有应酬,开车带元晓去了郊外一处安静的温泉度假村。

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和精神紧绷,让元晓眉宇间带着明显的倦色。

氤氲的温泉池里,元晓靠在池边,温暖的泉水包裹着全身,让她舒服地叹了口气。

秦川坐在她身边,看着她放松的侧脸,开口道:“有时候,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也不必所有压力都自己扛!记住,你现在是一个管理者,重要的是识人、用人、把握方向。”

元晓睁开眼,看向他。

水汽模糊了他平日里冷硬的轮廓,显得柔和了许多。

“我知道。”她轻声说,“只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想做得更完美一点,怕辜负了你的信任,也怕……让别人看轻了设计公司。”

“没有人能看轻用实力说话的人。”秦川握住她的手,在水下十指相扣,“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元晓,看着我。”

元晓依言看向他的眼睛。

“我信任你,不是因为你是我的妻子,”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而是因为你是元晓,你有能力坐在那个位置上。所以,放轻松一点,我相信你的判断,也相信你能带好你的团队。”

他的话像温泉的水流,缓缓注入元晓的心田,驱散了最后一丝不确定和自我怀疑。

她反手紧紧握住他的手,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最真心、最放松的笑容:“嗯,我知道了。”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静谧而悠远。元晓知道,前方的路或许还会有风浪,但她不再畏惧。

因为她不仅拥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身边更有一个始终相信她、引导她、与她并肩同行的伴侣。

第9章:基石与荣光

“云顶艺术中心”项目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元晓几乎以项目为家,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她不再需要秦川暗中铺路,而是真正成为了团队的主心骨,决策果决,调度有方。

连最初对她抱有疑虑的李副总裁,在一次项目进度视察后,也忍不住对秦川感叹:“老秦,你这位太太,是块干大事的料,沉得住气,也扛得起事。”

秦川只是淡淡一笑,与有荣焉。

在这段忙碌的日子里,元晓和秦川形成了一种新的默契。

他们各自在事业上冲锋陷阵,回到家则成为彼此最安稳的港湾。

不需要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拥抱,就能消解所有的疲惫。

他们的感情,在共同成长和彼此支撑中,淬炼得更加坚韧深厚。

这天,元晓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某权威设计奖项的入围通知——“云顶艺术中心”项目入围了该奖项的最终评选。

这是国际设计界的顶级荣誉之一,消息一出,不仅在集团内部引起轰动,也让元晓和秦氏设计在业界声名鹊起。

与此同时,阮娇娇一家的最终结局也传了过来。

在秦氏集团强大的法务团队和确凿的证据面前,阮家最终选择了庭外和解,付出了巨额赔偿,几乎变卖了大部分家产才得以平息此事。

阮娇娇本人则彻底消失在本地的社交圈,据说去了一个遥远的南方小城,无人再知晓其踪。

曾经的风波,终于尘埃落定,成为了公司老人们偶尔提起的一个警示故事。

王总监则在内部审计后,因几笔经手不清的款项和与管理规范不符的操作,被调离了核心管理层,去了一个清闲的养老部门,彻底边缘化。

曾经围绕在阮娇娇身边的那小团体,也早已自动瓦解,树倒猢狲散。

一年后,“云顶艺术中心”落成典礼。

巨大的流线型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如同城市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与天空、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完美诠释了元晓当初“建筑是生命体”的设计理念。

典礼现场名流云集,媒体闪光灯此起彼伏。

元晓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和主设计师,站在台上致辞。

她穿着剪裁利落的礼服,自信从容,光芒四射。

她感谢了团队,感谢了客户,感谢了集团的支持,言语得体,气场强大。

秦川坐在台下第一排,目光始终追随着她。他看着她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绽放,心底涌动着难以言喻的骄傲和爱意。

他想起她刚进公司时的青涩,想起她被谣言中伤时的委屈,想起她熬夜画图时的专注,也想起她面对质疑时的坚韧……这一切,汇聚成了今天这个耀眼夺目的她。

致辞最后,元晓的目光越过人群,精准地找到了秦川。

她看着他,眼中带着笑意和一丝只有他们才懂的温柔,轻声说道:“最后,我想感谢一个人。他在我迷茫时给我方向,在我软弱时给我力量,在我每一次想要突破时,都毫无保留地相信我、支持我。他是我最好的合作伙伴,也是我生命中最坚实的基石。谢谢你,秦川。”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饱含最深切的情意。

全场响起了理解而祝福的掌声,镜头对准了台下那位一向以冷峻著称的商界巨子。

秦川在众人的目光中站起身,稳步走上台。他没有拿话筒,只是在元晓面前站定,在无数镜头和目光的注视下,轻轻拥住她,在她额头印下郑重一吻。

“你才是我的骄傲。”他在她耳边低语,声音只有她能听见。

这一刻,无需更多言语。他们彼此成就,互为基石,也共享荣光。

尾声

三个月后,元晓带领的秦氏设计公司,凭借“云顶艺术中心”项目,成功斩获了那个国际顶级设计大奖。

她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用流利的英语发表获奖感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设计的力量。

聚光灯下,她笑容明媚,眼神坚定。

她不再是依附于谁的藤蔓,而是与橡树并肩而立的木棉,以独立的姿态,共享阳光与风雨。

生活恢复了平静,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充实和甜蜜。

元晓在事业上开拓着新的疆土,秦川的商业帝国也愈发稳固。

他们依然忙碌,但总会挤出时间一起吃饭,一起在周末散步,像世间最寻常的夫妻。

某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窗帘洒进卧室。元晓醒来,发现秦川已经醒了,正支着头,静静地看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溺死人。

“看什么?”元晓揉了揉眼睛,带着刚醒的慵懒。

秦川伸手,轻轻抚上她尚且平坦的小腹,声音低沉而充满期待:“看看我们家的新项目,什么时候能正式启动。”

元晓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上瞬间飞起红霞,眼中却迸发出巨大的惊喜:“你……你怎么知道的?”

她也是昨天才刚确认。

“我是你合伙人,这么大的事,能不知道?”秦川低笑,将她连人带被子拥入怀中,下巴抵着她的发顶,满足地叹了口气,“这个项目,我来当你的首席支持官,全程保驾护航。”

元晓依偎在他怀里,感受着他强有力的心跳和前所未有的温柔,心里被巨大的幸福填满。

过去的种种风雨,都成为了滋养他们爱与成长的土壤。

窗外,天高云淡,又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们的故事,还很长,未来,正伴随着新生命的期待,徐徐展开更温暖的画卷。

番外!!

番外:猎手的耐心

庆功酒会那晚,当阮娇娇像一块破布般被保安“请”出酒店后,秦川的报复,其实才刚刚开始。

他站在总裁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眼神里没有一丝酒会上的冷厉,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特助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等待着指令。

“阮家最近是不是在争取城东那块地皮的开发权?”秦川的声音没有起伏。

“是,秦总。阮氏集团几乎押上了大半流动资金,志在必得。”

“给他们加点料。”秦川转身,走到办公桌前,指尖点了点桌面,“把我们之前收集的,关于阮氏在以往项目中,那些不太合规的操作‘线索’,匿名送给他们的竞争对手。记住,要若隐若现,让他们觉得是自己查到的。”

“明白。”特助心领神会。这不是直接攻击,而是借刀杀人,让阮家在关键时刻陷入麻烦,分散精力。

“另外,”秦川继续道,语气依旧平淡,“阮娇娇那个开整形医院的表哥,查一下他们医院的资质、药品来源、税务,还有……有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特助迅速记录:“是,已经安排人在跟进,很快会有详细报告。”

秦川点了点头。

他知道,阮娇娇如此在意容貌,她那精心雕琢的鼻子和脸蛋是她的命根子,也是她自信的来源。

摧毁一样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她最珍视的地方下手。

这远比单纯的肉体伤害,更让她痛苦。

几天后,阮娇娇躲在郊区的别墅里,不敢见人。

酒会上的羞辱让她几乎崩溃,家族的律师函更是雪上加霜。

她疯狂地给秦川打电话,发信息,全部石沉大海。

就在她惶惶不可终日时,她接到了母亲的哭诉电话——阮家志在必得的城东地皮,因为突然被爆出“疑似违规操作”的负面消息,被竞争对手以微弱优势抢走,资金链瞬间紧绷。

屋漏偏逢连夜雨。

紧接着,她那位开整形医院的表哥也焦头烂额地找上门——医院被匿名举报使用来源不明的药品,税务部门也突然上门稽查,更麻烦的是,之前一位在她表哥那里做手术失败的客户,不知被谁煽动,开始组织其他不满的客户联合索赔,事情眼看要闹大。

“娇娇!你是不是在外面又得罪什么人了?!”电话里,表哥气急败坏地吼道,“现在医院都快被封了!”

阮娇娇握着手机,浑身冰凉。

她不傻,这一连串的打击,时间点如此巧合,手段如此精准,除了秦川,还有谁?

她终于意识到,秦川不是在吓唬她,更不是欲擒故纵。

他是真的厌恶她,要让她,以及她背后的家族,为她的行为付出惨痛的、无法挽回的代价。

又过了一周,在阮家疲于应付地皮风波和医院危机时,秦川的第三步棋,悄无声息地落下。

他让特助联系了几家与秦氏有深度合作、同时也与阮家有业务往来的大型金融机构,“无意间”透露了秦氏集团将“永不合作”阮家的决定。消息像病毒一样在金融圈扩散。

银行开始收紧对阮家的贷款,合作伙伴开始犹豫观望,供应商要求提前结算……阮氏集团的资金链彻底断裂的警报,刺耳地拉响。

走投无路的阮父,终于拉下老脸,亲自来到秦氏集团,想求见秦川。

秦川没有见他,只让特助转交一句话:“管好你的女儿!”

这句话,像最后的判决,击垮了阮父。

他明白,秦川这是在警告他们,如果阮娇娇再敢在元晓面前造次,或者再有任何小动作,等待阮家的将是彻底覆灭。

最终,阮家变卖了大部分资产,填上了资金窟窿,才勉强没有破产,但已然从本地的商界版图上跌落,沦为三流。

阮娇娇那个表哥的医院,也因为问题频发和巨额索赔,最终倒闭。

而阮娇娇本人,在家族巨变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据说精神状态变得很不稳定。

她最在意的容貌,也因为她无力再支付高昂的维护费用,以及情绪抑郁导致的自我放弃,而逐渐垮掉。

曾经那个娇滴滴、精心打扮的“青梅”,最终消失在人海,留下的只是一个模糊而狼狈的背影。

这一切,秦川都没有对元晓细说。

他只是在一个平常的夜晚,轻描淡写地告诉她:“阮家的事情,已经处理干净了,以后都不会像烦人的苍蝇一样出来嗡嗡嗡了。”

元晓看着他平静的侧脸,没有多问。

她了解他,知道他所谓的“处理干净”,背后必然是她想象不到的雷霆手段。

但她并不觉得他残忍,因为她也记得阮娇娇是如何一次次挑战底线,企图毁掉她的生活和名誉。

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这个道理,她懂。

她只是伸手,紧紧握住了他的手,轻声道:“嗯,我知道了。”

秦川反手握住她,力道坚定而温暖。

窗外月色温柔,将两人依偎的身影拉长。所有的风雨和阴暗,都已被隔绝在这片温暖之外。

他守护了他的领地,也守护了他的光。

本篇完!

[呲牙][呲牙][呲牙][飞吻][飞吻][送心][送心][爱慕][爱慕]

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