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青春期早恋别慌!看透这2个核心需求,比禁止管用10倍
发布时间:2025-10-06 14:16 浏览量:1
前几天邻居张姐半夜找我吐槽,说翻到初三儿子手机里跟女生的暧昧消息,当场就炸了,把手机摔了还骂了孩子一顿,结果儿子现在跟她冷战,上学都耷拉着脑袋。其实我特别理解这种慌,去年我家15岁的姑娘跟我提“班里有个男生打球超帅,我有点喜欢他”时,我心脏也漏跳了半拍,但后来发现,咱们越把“早恋”当洪水猛兽,孩子越容易往反方向跑。
后来我查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4年的报告,里面说青春期孩子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比例超过60%,但真正能称得上“恋爱”的不到15%。大多时候,他们所谓的“喜欢”,根本不是咱们想的那样,而是背后藏着没被满足的需求。就像我家姑娘,那段时间总说“男生会听我讲画画的烦恼”,我才反应过来,平时我和她爸总忙工作,她心里的小情绪没处说,刚好有人愿意倾听,就错把这种“被理解”当成了喜欢。
第一个核心需求,其实是“情绪的出口”。青春期孩子心里藏了太多事儿,学业压力、朋友矛盾,甚至对自己长相的小焦虑,这些话可能不好意思跟家长说,但跟同龄的异性聊,会觉得更轻松。我同事家儿子更典型,模拟考没考好,跟爸妈说“没事”,转头就跟女生吐槽了半宿,还收到了对方写的鼓励小纸条。后来同事没骂孩子,反而每天睡前留10分钟跟儿子聊天,从“今天体育课跑了第几”聊到“有没有觉得哪科难”,慢慢的儿子愿意跟她分享了,对那个女生的关注也淡了。所以真别一看到孩子跟异性走得近就急,先想想是不是咱们跟孩子的沟通少了,让他不得不找别人要“情绪安慰”。
第二个需求,是“对‘长大’的试探”。青春期孩子总觉得自己是大人了,想试试“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这其实是在探索自己的情感世界。我家姑娘后来跟我说,她喜欢那个男生,是因为看到对方会帮同学修自行车,觉得“很有担当”,她想知道“被这样的人关注,是不是就是大人说的喜欢”。这时候如果咱们直接禁止,说“你还小懂什么”,反而会打击他的自我认知。我当时没否定她,而是问“那你觉得他身上哪点最吸引你呀?”“如果他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帮他?”,聊着聊着她自己就说“好像就是觉得他挺好的,也没到非要在一起的地步”。其实咱们要做的,不是阻止这种试探,而是帮他理清“喜欢”和“责任”的区别,比如告诉孩子“欣赏一个人可以,但是现在你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别因为一时的好感耽误了两个人的未来”。
之前看到上海一所中学的做法特别好,他们开了“青春期情感课”,老师不批判早恋,反而跟学生聊“怎么区分欣赏和爱慕”“如何跟喜欢的人保持合适的距离”。有个学生说,上完课才知道“原来喜欢一个人,不是非要天天黏在一起,而是一起努力变得更好”。这其实就是咱们家长该学的——别把“早恋”当敌人,而是当教孩子学会“情感分寸”的机会。
我身边还有个反例,朋友发现高一女儿早恋后,强行让女儿转了学,结果孩子到新学校后特别自卑,成绩一落千丈,还偷偷跟以前的男生联系。后来朋友后悔了,跟女儿道歉说“妈妈不该没听你解释就做决定”,母女俩才慢慢和解。所以真的,禁止不是办法,找到孩子背后的需求,帮他学会处理情感,才是关键。
现在我家姑娘偶尔还会跟我聊班里的异性同学,说“某某这次数学考了满分,我要向他看齐”,我特别欣慰,因为她已经学会把“欣赏”变成动力了。其实青春期的情感就像小树苗,咱们不用一上来就砍断,稍微扶一扶、引导一下,它就能长对方向。
你们家孩子有没有过跟异性走得近的情况?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或者正为这事焦虑的家长,也可以说说你的顾虑,咱们一起聊聊怎么帮孩子平稳度过这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