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张宗昌两位姨太太的罕见留影,最漂亮的当数十九姨太太!

发布时间:2025-09-26 19:00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民国军阀混战的历史中,身为奉系军阀之一的“三不知”将军张宗昌,他的一生有很多妻妾,最令人瞩目的还是下面这两位姨太太,然而,她们的姓名和命运至今成谜,只留下照片中短暂的光鲜。

镜头里两位女子身姿高挑挺拔,一身绫罗绸缎绣着精致纹样,领口袖口的滚边工艺细腻考究。

这张罕见留影不仅定格了百年前的美人风华,更牵扯出那位民国奇人背后庞大又神秘的“姨太军团”往事。

能养出这般气质出众的姨太太,其主人张宗昌注定不是等闲之辈,在民国军阀圈子里,这位出身山东的将军以“三不知”闻名天下:不知自己有多少兵,不知自己有多少钱,更不知自己有多少姨太太。

这三个“不知”像三枚标签,把他荒诞又传奇的人生钉在了历史的幕布上,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连他自己都数不清的姨太太们。

要论张宗昌的“姨太版图”,得从他的发迹史说起,据他的总参谋长李伯仁回忆,张宗昌二十岁时曾与邻村贾氏姑娘结为夫妻,可惜这位原配夫人福薄,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

后来他又娶了东北籍的袁氏,这位袁夫人还保留着传统缠足习惯,算是他名义上的正房大太太。

可自打张宗昌投身军旅、逐渐站稳脚跟后,娶姨太太就成了他最上心的“爱好”,简直像集邮般上瘾。

娶进门的姨太按顺序排号,从二太太一路排到二十五太太,光是副官李子清负责打理日常开销的,就有25位定居在济南的姨太。

但这25位绝非全部,熟悉张宗昌的人都知道,他的姨太太队伍堪称“小型联合国”,江湖人称“八国联军”,苏州的温婉佳人、杭州的江南闺秀、北京的旗人女子、天津的摩登女郎应有尽有。

甚至还有来自朝鲜、南洋、日本的异国女子,最特别的当属几位白俄美人,这些女子的来历更是五花八门。

有从青楼赎身的名妓,有被他花钱买下的贫苦姑娘,有强行被抢来的民女,还有主动投怀送抱的爱慕者,如此复杂的构成,难怪连张宗昌自己都搞不清确切人数。

不过千万别以为张宗昌选姨太只看颜值,他的“后宫”里藏着不少让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比如二十姨太太满脸青春痘,张宗昌打心底里瞧不上。

更荒唐的是十一姨太,本是个嫁不出去的村姑,她爹非要把闺女塞给张宗昌,吓得张宗昌拔腿就跑。

没想到这老爹韧劲十足,直接把闺女送到张宗昌在山东的府邸,被拒绝后竟四处散播“张宗昌睡了我闺女”的谣言。

迫于舆论压力,张宗昌只好捏着鼻子收下这位姨太,却从未跟她同过房,这段插曲成了当时济南城里茶余饭后的笑料。

反观1926年那张留影里的两位姨太,能在众多姬妾中获得拍照的“殊荣”,显然是张宗昌当时的宠妃。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拍照可是件稀罕事,非富贵人家难有机会,更别说姨太太这种常被视为“玩物”的身份,她们身上的华服用料考究,绝非普通绸缎,再配上精致的发饰,即便放在今天也难掩高级感。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张宗昌对她们的看重,在等级森严的军阀府邸里,待遇从来都与宠爱程度直接挂钩。

说到受宠的姨太,就不得不提十九姨太卢辅义,照片里的她身着华丽绸缎旗袍,刘海打理得恰到好处,既显青春又透着贵气。

可让人费解的是,坐拥锦衣玉食的卢辅义脸上却没有丝毫笑意,要知道当时的民国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能住进豪门大院、穿得起精美旗袍,是多少人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可这份外人眼中的“福气”,在卢辅义脸上却成了化不开的愁绪,或许这就是豪门深宅里的无奈,看似拥有一切,实则连喜怒哀乐都由不得自己。

能撑起这样规模的“姨太天团”,绝非普通人能办到,张宗昌在乱世中能混得风生水起,确实有两把别人没有的刷子。

别看他后来治军无方,部队毫无纪律可言,但在扩张势力上却颇有“眼光”,俄国十月革命后,大批反对苏维埃政权的旧军士兵流亡中国。

张宗昌瞅准时机,通过好友俄国军官米罗夫,将1500多名白俄士兵收至麾下,组建了自己的“外籍兵团”。

这支部队成了他日后征战的“王牌”,而米罗夫为表感谢,特意挑选了五位白俄美女送给张宗昌,这些异域佳人自然也成了他姨太队伍里的特殊成员。

有了兵力加持,张宗昌的仕途一路开挂,他早年不过是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土匪头子,后来投靠奉系军阀,没想到运气与实力并存。

第二次直奉战争中,他带着部队一路势如破竹,碰上的全是不堪一击的对手,再加上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直系军阀瞬间崩塌,张宗昌顺势在奉系站稳了脚跟,连张作霖都得对他另眼相看。

不久后,他就被任命为山东军务督办,成了名副其实的“山东王”,这也为他供养庞大的姨太队伍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有趣的是,这位“土匪将军”当上“土皇帝”后,竟突然想装“文化人”,或许是觉得自己出自孔夫子的老家,没点文化说不过去,他特意请了几位老师教自己读书写字。

学了几年后,张宗昌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已然是文人墨客,便开始写诗作词,一写就是几百首,这些“诗作”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奇葩”。

比如游大明湖时写的:“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去蓬莱阁又吟出:“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用现在的话说,这连打油诗都算不上,倒和网络上的废话体诗有得一拼,读来让人哭笑不得,却也成了他“奇人”标签的又一佐证。

可再荒唐的“传奇”也有落幕的一天,张宗昌的统治全靠武力维持,他性格暴戾、贪财好色,在山东横征暴敛,民间口碑差到极点,再加上军阀之间的明争暗斗,他的“好日子”注定长不了。

1928年北伐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成立,张宗昌成了各方势力排挤的对象——国民政府要清算旧军阀,山东当地势力也想把这个“外来户”赶下台。

眼看大势已去,张宗昌只好收拾金银细软,带着亲信连夜跑路,一路逃到东北,想靠着昔日的关系网避避风头。

但逃亡的日子并不好过,没了权势的张宗昌如同丧家之犬,昔日的朋友纷纷避之不及,还得时刻提防国民政府和仇家的追杀,只能在隐居和逃亡中苟延残喘。

曾经前呼后拥、姨太成群的风光,转眼成了过眼云烟,这种落差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1932年9月3日,51岁的张宗昌在济南火车站遭遇刺杀,当场身亡,关于他的死因,至今仍是谜团。

有人说是国民政府下的手,有人说是山东地方势力所为,还有人猜测是仇家寻仇,但无论真相如何,这位民国奇人的一生算是彻底画上了句号。

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姨太太们的结局,张宗昌生前对她们百般宠爱,可他一死,这些姨太太们几乎没人选择守节,反而纷纷收拾行李各奔东西,寻找自己的新生活去了。

有人改嫁给商人,有人回了老家隐姓埋名,有人带着分到的财产远走他乡,还有的下落不明。

或许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她们从未把自己当成张宗昌的“附属品”,所谓的“宠爱”不过是生存的依靠,一旦靠山倒塌,自然要为自己另谋出路。

回头再看1926年那张罕见的留影,照片里的两位姨太即便气质出众、衣着华丽,最终恐怕也难逃四散离去的命运。

她们就像乱世中的浮萍,短暂依附于张宗昌这棵“大树”,享受过片刻荣华,却终究没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张宗昌呢,纵然有过千军万马、万贯家财、三宫六院,最终也落得个横尸站台的下场,那些荒诞的往事、可笑的诗作、庞大的姨太队伍,都成了历史长河里的一段笑谈。,

这张老照片的价值,或许就在于此,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百年前的美人风华,更照出了军阀时代的荒诞与悲凉。

那些看似风光的表象背后,藏着的是无数人的身不由己,而历史的魅力,正是在这些细节中慢慢浮现。

中时新闻网——史话》拥八国联军姨太太──狗肉将军张宗昌(张林刚)2023-05-25

中国历史研究院——争当“军阀姨太太”?民国真实的她们是这种境遇2019-07-21

民国网——“三不知将军”的打油诗和他的23位姨太太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