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刘羡阳
发布时间:2025-08-31 05:37 浏览量:1
剑来刘羡阳
人物形象
一位身材高大的儒衫青年,在一旁安安静静坐着,并无言语,不去打搅陈平安出剑,只是盯着战场看了半天,最后说了句,“你只管假装气力不支,都放进来,离着城头越近越好。”
人物介绍
师父:姚老头、阮邛、醇儒陈氏、
朋友:陈平安、顾璨、阮秀、
别称:刘大爷
道侣:
刘羡阳,祖上原来是那一支陈氏的守墓人,醇儒陈氏念旧,让女子陈对带着刘羡阳,去了南婆娑洲,约定二十年后,会让刘羡阳回到阮邛那边。 正是一座老字号龙窑姚老头的关门弟子。刘羡阳曾是小镇出了名顽劣少年,爷爷去世前,家里好歹还有个长辈管着,等到他爷爷病逝后,十二三岁就身高马大不输青壮男子的少年,成了街坊邻居人人头疼的混世魔王,后来不知为何,刘羡阳惹恼了一伙富家子弟,结果被人死死堵在泥瓶巷里,结结实实的一顿痛打,对方都是正值气盛的少年,下手从不计较轻重,刘羡阳很快给打得呕血不止,住在泥瓶巷的十多户人家,多是小龙窑讨碗饭吃的底层匠户,哪敢掺和这浑水。到最后,陈平安偷偷喊了一句“死人啦”才吓跑了哪些那些揍刘羡阳的人,但是在那之后,刘羡阳非但没有感激那个救了自己命的孩子,反而隔三差五就来这边捉弄戏耍,孤儿也倔,不管刘羡阳如何欺负,就是不肯哭,让少年愈发愤懑。只是后来有一年,刘羡阳眼见着那个姓陈的小孤儿,估计是实在扛不过冬天的样子,终于良心发现,已经在龙窑拜师学艺的少年,便带着孤儿去往那座位于宝溪边上的龙窑,出了小镇往西走,大雪天的几十里山路,刘羡阳到现在还是没有想明白,那个长得跟木炭似的小家伙,两条腿分明细得跟毛竹竿子差不多,是怎么走到龙窑的?不过姚老头虽然最后还是留下了陈平安,但对待两人,确实天壤之别,对关门弟子刘羡阳,也打也骂,但瞎子也感受得到其中的良苦用心,例如有次下手重了,砸得刘羡阳额头渗出血来,少年皮糙肉厚没觉得有什么,反而是当师傅的老姚头,很是后悔了,这个在徒弟面前威严惯了的闷葫芦老头,碍于面子不好说什么,结果在自家屋子里兜圈子兜了大半夜,仍是不放心刘羡阳,最后只得喊来陈平安,给刘羡阳送去了一瓶药膏。陈平安这么多年,一直很羡慕刘羡阳。不是羡慕刘羡阳天赋高,力气大,人缘好。只是羡慕刘羡阳的天不怕地不怕,走到哪里都没心没肺,也从来不觉得独自活着,是什么糟糕的事情。刘羡阳不管到了什么地方,跟谁相处,很快就能够勾肩搭背,称兄道弟,喝酒划拳。刘羡阳因为他爷爷身体不好,很早就自力更生,成为孩子王一般的存在,捕蛇捉鱼掏鸟窝,无不娴熟,木弓鱼竿,弹弓捕鸟笼,刘羡阳好像什么都会做,尤其是在乡间田埂抓泥鳅和钓黄鳝这两件事,少年无疑是小镇上最厉害的。其实刘羡阳当年从乡塾退学的时候,那位齐先生还特意去找了刘羡阳病榻上的爷爷,说可以不收一文钱,但是刘羡阳死活不答应,说他只想挣钱,不想读书,齐先生说他可以出钱雇佣刘羡阳当自己书童,刘羡阳依然不肯点头。事实上,刘羡阳活得挺好,哪怕姚老头死了,龙窑被封禁,没过几天他就被骑龙巷的铁匠相中,在小镇南边开始搭建茅屋、炉子,忙碌得很。
泥瓶巷的那个孩子,在一天一天长大,对于年幼时分的那些遭遇,每个当下,也会有大大小小的不开心,也会委屈。只能一个人蹲着,摇头晃脑,斗草玩儿,或者是在神仙坟那边,对着破败神像们,捏出一个个粗糙得不像话的小泥人。也会随手捡起一根枯枝,在草木茂盛的乡野路上,独自一人,蹦蹦跳跳,将枯枝当做剑,一路砍杀,气喘吁吁,十分开心。也会牙疼得脸庞红肿,只能嚼着一些土法子的草药在嘴里,好几天不想说话。可只要无病无灾,身上哪里都不疼,哪怕吃一顿饿一顿,就是幸福。也会大半夜睡不着,就一个人跑去锁龙井或是老槐树下,孤零零的一个孩子,只要看着天上的璀璨星空,就会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没有,又好像什么都有了。
后来那个同一条巷子的小鼻涕虫长大了,会走路,会说话了。泥瓶巷草鞋少年也遇到了刘羡阳。后来成了窑工学徒,就觉得人生有了点额外的盼头。要多照顾一些小鼻涕虫,要与刘羡阳多学一点本事。陈平安希望三个人将来都一定要吃饱穿暖,不管以后遇到什么事情,无论是大灾小坎,他们都可以顺顺当当走过去,熬过去,熬出头。
小鼻涕虫说自己一定要挣大钱,让娘亲每天出门都可以穿金戴银,还要搬到福禄街那边的宅子去住。到时候所有欺负过他们娘俩的王八蛋,自己不去找麻烦,他们自己就会一个个怕得要死,自己打自己的嘴巴,还要主动提着鸡鸭上门认错,不然他顾璨就不会原谅他们,以前骂过他一百句的,他就骂回去好几个一百句,以前踹过他一脚的,就踹回去七八脚,踹得对方满地打滚,差点死翘翘。
刘羡阳说要成为所有龙窑窑口手艺最好的那个人,要把姚老头的所有本事都学到手,他亲手烧造的瓷器,要成为搁放在皇帝老儿桌上的物件,还要让皇帝老儿当传家宝看待。哪天上了岁数,成了个老头子,他刘羡阳肯定要比姚老头更威风八面,将一个个笨手笨脚的弟子和学徒每天骂得狗血淋头。刘羡阳还希望自己能够随便一拳就打碎砖块,一步就可以跨过最宽处的小溪,所有在学塾里读过书的人,所有会几拽几句酸文的家伙,都要对他刘羡阳刮目相看,求着要给他老刘家写春联。
那个时候,差不多出于三个人的各自愿望,其实当时每个人自己都觉得很大,最大了。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相较于三人以后的人生际遇而言,当时那么大的愿望,好像其实也不大,甚至可以说很小。只是顾璨变成了他们三个人当年都最讨厌的那种人。刘羡阳也没有成为那种大侠,而是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读书人。只想过上安稳日子的陈平安,也没有把日子过得那么安稳。
刘羡阳是姚老头的徒弟,在杨老头的铺子里烧瓷拉坯,跟陈平安和顾璨玩得很好。搬山猿看中了刘羡阳身上的宝甲和剑经,刘羡阳没有给被搬山猿给揍得奄奄一息,陈平安联合宁姚干掉了搬山猿,陈平安用祖宅槐叶吊着刘羡阳的一口气,醇儒陈氏救下了刘羡阳,刘羡阳就跟陈氏去婆娑洲求学,陈平安一路追了三十里也没送出自己的全部家当。
刘羡阳听说陈平安当上地主之后寄了一只品秩极高的吃墨鱼要陈平安代为饲养,并且还寄了一本藏着“万书凤”的书和一把神霄竹的法宝竹扇分别送给陈平安和顾璨。
刘羡阳跟着同窗游历至倒悬山,在春幡斋听了不少陈平安的事迹,就来剑气长城找陈平安了
文圣有次去醇儒陈氏那边游历,偷偷摸摸见了刘羡阳,故意说自己是来这边瞻仰陈氏祠堂的外乡人,然后与刘羡阳在江畔石崖那边,拽着我聊天打屁了一个多时辰,说是聊天,其实就是他一个人念念叨叨,除了些鸡毛蒜皮的客套话,就坐那儿骂了大半个时辰的陈老先生学问如何不够高,亚圣一脉学问如何不够好,唾沫四溅,那叫一个起劲,还劝刘羡阳不如改换门庭,去礼圣一脉求学拉倒,差点就要被刘羡阳饱以一顿老拳。
刘羡阳与陈平安一起上阵杀敌,刘羡阳把祖传剑经的口诀传给了陈平安。
刘羡阳祖传之物,当年其实有两件,除了剑经,还有那副划痕斑驳的老旧瘊子甲,没什么品相可言的青黑甲胄,当年被清风城许氏妇人得了手,许氏家主到了宝甲后,如虎添翼,成为宝瓶洲数得着的元婴修士,杀力极大,又仗着无坚不摧的傍身宝甲,使得清风城被视为宝瓶洲下一个宗字头候补的热门,仅次于盟友正阳山。
当年刘羡阳的打算是卖宝甲留剑经,代价就是留下了那部祖传剑经,交出去半条命,如果不是靠着骊珠洞天的规矩,那头搬山猿肯定不介意把另外半条命一起拿走。只不过刘羡阳如今成了读书人,当初躺在阮家剑铺的病榻上,还因祸得福,于生死一线,在梦中学了剑,所以规矩要讲,仇也要报,互不耽误。
在经历短暂休战后刘羡阳要马上去与同窗好友们汇合,此次负笈游学剑气长城,重点还是那个“学”字,对于杀妖一事,不管其余亚圣一脉的儒家弟子是如何看待,反正刘羡阳没那么上心,如果不是陈平安坐这儿,刘羡阳都未必愿意出手,刘羡阳从来就要比陈平安活得更轻松,更自在。刘羡阳把战功都算在了陈平安头上。
听说陈平安在剑气长城撰写了皕剑仙印谱,刘羡阳打算让陈平安帮自己也刻一对印章,一个直白些,就刻“刘大剑仙”,另外一个,实诚些,刻那“守身如玉刘羡阳”。
刘羡阳第一次返乡后从阮秀手上接过剑牌,事实上,刘羡阳再过几年,就该是龙泉剑宗的祖师堂嫡传了。刘羡阳只是借给南婆娑洲的醇儒陈氏二十年而已。直接御风去了趟祖宅,再去了趟龙窑附近的一座坟头,最后才返回小镇。堵在泥瓶巷口子上,打了顾璨一顿。顾璨没还手。阮秀带着刘羡阳去龙泉剑宗和落魄山逛了一圈,刘羡阳就真的只是回乡看一趟,看完之后,就乘坐落魄山那条名为“翻墨”的龙舟渡船,无法直达老龙城,需要在宝瓶洲中部一处梳水国附近的仙家渡口中转,沿着那条走龙道南下。阮秀在牛角山渡口,为刘羡阳送行。
阮秀与刘羡阳是旧识,刘羡阳其实比陈平安更早进入那座龙须河畔的铸剑铺子,而且担任的是学徒,还不是陈平安后来那种帮忙的短工。烧造瓷器也好,铸剑打铁也罢,好像刘羡阳都要比陈平安更快入乡随俗,刘羡阳如同铺路,有了条路子可走,他都喜欢拉上身后的陈平安。
人生路上,许多人都愿意自己朋友过得好,只是却未必愿意朋友过得比自己更好,尤其是好太多。
刘羡阳不是这样,陈平安也不是,这大概就是两个性情大不相同的人,为何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并且在双方人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后,反而更是朋友。
刘羡阳再过几年,下一次重返家乡,就会名正言顺地成为龙泉剑宗的祖师堂嫡传,关于此事,在刘羡阳登山后,阮邛与嫡传和记名弟子都讲明白了,只是刘羡阳在祖师堂谱牒上的名次,是在开山大弟子董谷之后,还是直接丢到谢灵之后,阮邛没说,刘羡阳没问,就成了如今龙泉剑宗许多记名弟子茶余饭后的一桩趣谈,宗门上下,如今也都熟悉宗主的脾气,只要练剑心诚,言语忌讳不多,关于刘羡阳的修行境界,更是猜测颇多。毕竟正儿八经的儒家弟子,剑修不多。
刘羡阳再次悄无声息从南婆娑洲返回家乡,这一次是留下就不走了,因为在神秀山祖师堂,因为龙泉剑宗是在阮邛手上开宗立派,所以并未悬挂祖宗挂像,刘羡阳只需烧香。龙泉剑宗没有兴师动众地举办开峰仪式,一切从简,连半个娘家的风雪庙都没有打招呼。阮邛就只是将北边的徐小桥和谢灵喊回山头,拉上董谷这几位最早的嫡传弟子,一起吃了顿家常饭。
阮邛,阮秀,董谷,徐小桥,谢灵,刘羡阳,就六位。
刘羡阳不在山中修行,也不去大骊京城以北的新地盘,只是去了龙须河畔的铁匠铺子,徐小桥离开那处之后,那边就渐渐荒废弃用。
而刘羡阳也不见得如何修行,龙泉剑宗并未对外宣称他的宗门嫡传身份,所以刘羡阳每天就是四处闲逛。
人物评价
修行资质不好说,反正烧瓷的本事,我是这辈子都赶不上他的,他看几眼就会的,我可能需要摸索个把月,最后还是不如他。——陈平安
刘羡阳学什么都快。——陈平安
刘羡阳的剑气太快,快到了能够穿过光阴流水,都不激起细微涟漪。——木屐
天生就擅长入乡随俗,从来不会有什么水土不服的状况发生。——顾璨
阮走得是破而后立的极端路子,窍穴破尽,关隘无阻,虽然这副身躯彻底朽坏,可这剑,到底是成了。既能铸剑,也可练剑,难怪这部剑经如此抢手。睡也修行,梦也修行,大道可期。——阮邛
冷知识
名字寓意:且将洞庭赊月色,不羡阳川栖梧桐。羡阳赊月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土。
天底下,唯一能够对陈平安的人生去指手画脚,并且陈平安也愿意去听的那个人是刘羡阳。
刘羡阳小时候把阮秀气哭过。
刘羡阳门前有株凤仙花,老人们说跟风水有关,顾璨就大半夜把它移到了陈平安家,陈平安拎着顾璨的耳朵让顾璨栽回去了,后来涨大水,刘羡阳门口的那株凤仙花被大水冲走了,顾璨跟陈平安埋怨还不如栽陈平安家。
陈平安曾经问刘羡阳这个名字是不是羡慕正阳山的意思,把刘羡阳恶心坏了,一直想要正阳山换个名字。
刘羡阳祖上是文庙钦定的豢龙士,所以稚圭很讨厌刘羡阳。
名场面
刘羡阳跟陈平安剑气长城酒铺重聚
陈平安一个不留神,就被人伸手勒住脖子,被扯得身体后仰倒去。
那人非但没有见好就收,那条胳膊反而加重力道,另外一只手使劲揉着陈平安的脑袋,大笑道:“如今个儿窜得挺高啊!问过我答应了没有?!”
陈平安眼眶泛红,喃喃道:“怎么现在才来。”
天底下,唯一能够对陈平安的人生去指手画脚,并且陈平安也愿意去听的那个人,到了剑气长城。因为他是刘羡阳。
刘羡阳一辈子只觉得糯米酒酿好喝。
天底下最絮叨的人,就是刘羡阳。陈平安领教了很多年。
刘羡阳最想象不到的一件事是陈平安学会了喝酒,还真的喜欢喝酒。
高光金句
姑娘,我家宅子大,物件也齐全,姑娘不嫌弃的话,去我家住,如何?
所以你认识的陈平安,变得那么小心谨慎,一定是他找到了绝对不可以死的理由,你会觉得这种改变,有什么不好呢?我也觉得很好,但是我知道这对他来说,会活得很累。我们认识的时候,除了我,没有人知道他到底为了泥瓶巷一户有恩于他的娘俩,做了多少的事情,付出了多少的心思,承受了多少委屈。
我这辈子就只见过他两次哭鼻子,最后一次,是我快要死的时候。第一次,很早了,是我跟他一起当龙窑学徒的时候,听到了杏花巷那边传来的一些风言风语,骂那泥瓶巷妇人与他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大半夜起床,没见着他,出了门,才看到他端了条板凳坐在门外,满脸泪水。
我蹲在他身边,知道了事情经过后,我从小心就大,对于市井坊间那点腌臜事,从来没心没肺的,一开始还当个乐子看待来着,便笑着问他,到底有没有这档子好事。他当时哭得已经半点心气都没有了,便没有理我。所以我知道,那个时候,他是真的伤透心了。这才没继续开他的玩笑。我不会安慰人,就只好陪着他。最后是他自己想通了。跟我说,顾璨他们家的恩情,是要还一辈子都还不完的,以后再为他们娘俩做事情,他一定要更加用心了,总不能让人嚼舌头说闲话,不能只顾着自己心里边好受,任何事情都不管不顾就做了,到最后,最不好受的,只会是顾璨和他娘亲。
其实我当时很想告诉他,有没有可能,顾璨他娘亲其实根本就不介意那点闲言碎语,是你陈平安自己一个人躲在这儿瞎琢磨,所以想多了?不过到最后,这种话,我都没说出口,因为不舍得。不舍得当下的那个陈平安,有任何的变化。我害怕说了,陈平安开窍了,对我刘羡阳就再没那么好了,这些都是我当时的私心,因为我当时就知道,今天对顾璨没那么好了,明天自然会对我刘羡阳也少一些好了。可是当我走一个洲走到这里,这么多年过去后,所以我现在很后悔,不该让陈平安一直是那个陈平安,他应该多为自己想一想的,为什么一辈子都为别人活着?凭什么?就凭陈平安是陈平安?
到了宝瓶洲,挑一个中秋团圆夜,我刘羡阳要梦中问剑正阳山!
什么怎么样不怎么样的,这十多年,不都过来了,再差能比在小镇那边差吗?所以我是半点不后悔离开小镇的,最多就是无聊的时候,想一想家乡那边光景,庄稼地,乱糟糟的龙窑住处,巷子里边的鸡粪狗屎,想也想,可也就是随便想一想了,没什么更多的感觉,如果不是有些旧账还得算一算,还有人要见一见,我都没觉得必须要回宝瓶洲,回了做什么,没啥劲。真没啥劲。
小鼻涕虫从小想着你给他当爹,你还真把自己当他爹了啊,脑子有病吧你。不杀就不杀,良心不安,你自找的,就受着,若是杀了就杀了,心中悔恨,你也给我忍着,这会儿算怎么回事,从小到大,你不是一直这么过来的吗?怎么,本事大了,读了书你就是君子圣贤了,学了拳修了道,你就是山上神仙了?顾璨?小鼻涕虫都不愿意喊了?!也就是你婆婆妈妈,就喜欢没事找事。换成我,顾璨离开了小镇,本事那么大,做了什么,关我屁事。我只认识泥瓶巷的小鼻涕虫,他当了书简湖的小魔头,滥杀无辜,自己找死就去死,靠着做坏事,把日子过得比谁都好,那也是小鼻涕虫的本事,是那书简湖乌烟瘴气,有此灾殃谁去拦了?我刘羡阳是宰了谁还是害了谁?你陈平安读过了几本书,就要处处事事以圣贤道德要求自己做人了?你那会儿是一个连儒家门生都不算的门外汉,这么牛气冲天,那儒家圣人君子们还不得一个个飞升上天啊?我刘羡阳正儿八经的儒家子弟,与那肩挑日月的陈氏老祖,还不得早个七百八年就来这剑气长城杀妖啊?不然就得自己纠结死憋屈死自己?我就想不明白了,你怎么活成了这么个陈平安,我记得小时候,你也不这样啊,什么闲事都不爱管的,闲话都不爱说一句半句的,是谁教你的?那个学塾齐先生?他死了,我说不着他,再说了死者为大。文圣老秀才?好的,回头我去骂他。大剑仙左右?就算了吧,离着太近,我怕他打我。
知道我最无法想象的一件事,是什么吗?不是你有今天的家底,看上去贼有钱了,成了当年我们那拨人里边最有出息的人之一,因为我很早就认为,陈平安肯定会变得有钱,很有钱,也不是你混成了今天的这么个瞧着风光其实可怜的惨况,因为我知道你从来就是一个喜欢钻牛角尖的人。
我最想不到的一件事,是你学会了喝酒,还真的喜欢喝酒。
小鼻涕虫变成了这个样子,陈平安和刘羡阳,其实又能如何呢?谁没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有那么多我们不管怎么用心用力,就是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一直就是这样啊,甚至以后还会一直是这样。我们最可怜的那些年,不也熬过来了。
你帮着小鼻涕虫做了那么多弥补过错的事情,很好,好到不能再好了。我到底是读过几本圣贤书的,知道天底下就缺你这种自己揽麻烦上身的傻子。但是你到现在还这么难受,很不好,不能更不好了。像我,刘羡阳先是刘羡阳,才是那个半吊子读书人,所以我只是不希望你变成那傻子。这种私心,只要没害人,所以别怕这个。
早知道是这样,我就不离开家乡了。果然没我在不行啊。
我只要求你做到一件事,别死。
学塾齐先生选了你,护送那帮孩子去求学,文圣老秀才选了你,当了关门弟子,落魄山那么多人选了你,当了山主,宁姚选了你,成了神仙道侣。这些理由再大再好,也不是你死在这里、死在这场大战里的理由。说句难听,这些选了你的人,就没谁希望你死在剑气长城。你以为自己是谁?剑气长城多一个陈平安,就一定守得住?少了一个陈平安,就一定守不住?没这样的狗屁道理,你也别跟我扯那些有无陈平安、多做一点是一点的道理,我还不了解你?你只要想做一件事情,会缺理由?以前你那是没读过书,就一套又一套的,如今读了点书,肯定更能够自欺欺人。我就问你一件事,到底有没有想着活着离开这里,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是为了活着离开剑气长城。
狗屁的碎碎平安,反正我是不会死在这边的,以后回了家乡,放心,我会去叔叔婶婶那边上坟,会说一句,你们儿子人不错,你们的儿媳妇也不错,就是也死了。陈平安,你觉得他们听到了,会不会开心?
说人不揭短,打人不挠脸,这是我们家乡市井江湖的第一要义。
不过以后我应该会常去宁府,再拉你常来这边喝酒,因为连同陈是在内,我那几个朋友,都不信我认识你,说我吹牛不打草稿,把我气得不行。我就不明白了,认识陈平安,怎么就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难道不是陈平安认识刘羡阳,才是天底下最幸运的事情吗?
与我们家乡差不多,民风淳朴。
你反正学什么都比我慢很多,可到底是能学会的,急什么。事事不如我刘大爷,事事得我教你,你得认命,习惯就好。
好习惯,不用改!
我那些战功,都算在你头上。
小鼻涕不是小鼻涕虫了,你刘大爷还是你刘大爷啊。
手都还没牵过?我这人读书不多,打小老实,你别骗我。
走了,我不在的时候,你不能光顾着照顾别人,记得自己照顾好自己。
撑死了就是我打他一顿,顾璨不还手,改不了小鼻涕虫的根本心性,这一点,我很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也没想着怎么管他。这小王八蛋总算剩下点良心,知道谁是真正对他好。
少年时的爱慕欣欣焉,回头再看,就是美好的怀念。
当年小镇就那么点大,福禄街桃叶巷的好看姑娘,看了也不敢多想什么,她不一样,是陈平安的邻居,就住在泥瓶巷,连我家祖宅都不如,她还是宋搬柴的婢女,每天做着挑水做饭的活计,便觉得自己怎么都配得上她,要真说有多少喜欢,好吧,也有,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没到那寤寐思服、抓心挠肝那份上,一切随缘,在不在一起,又能如何呢。
我们读书人的同道中人,不该只是读书人。
阮秀,我与你认识很早,对吧?我们关系也很好,对不对?只是有些话,我真不好多说什么,陈平安,你,都是我的朋友,所以我就只能在某件事上,尽量不说那些你可能比较想听见的言语。
阮姑娘毕竟是阮姑娘。
陈平安太会照顾别人,不太擅长照顾自己,我离得远了,不放心。
我不放心陈平安。
问剑者,刘羡阳!
老子叫刘羡阳,今天要拆你们祖师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