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妻子红杏出墙 丈夫得知真相后不怒反喜 说:真是双喜临门
发布时间:2025-09-25 02:10 浏览量:1
栖霞城里有个远近闻名的豆腐坊,每天都是客似云来,非常火爆。
之所以生意如此兴隆,不光是豆腐美味,还有就是豆腐坊的主人隽娘长得十分漂亮,很多人来只为能见老板娘一眼。
这天,隽娘正在店里忙活,对面猪肉铺的老板王五就那样痴痴的盯着看。
“太美了”王五暗自咽了口唾沫,心想这要是自己老婆就好了。
隽娘并不知道王五在偷看自己,她现在只想快点忙完,好带着今天赚的银子,去城门口送给赴京赶考的丈夫。
正当她忙完店里的事情,准备带着银子出门之际,却不料被人从背后一棍子打晕了过去。
另一边,栖霞城的南门口。很多考生的亲朋好友,邻里街坊都聚在此送考生赴京。
杜平在人群中左看看,右瞧瞧,始终没有发现妻子隽娘的身影。
“难道李申说的都是真的?”杜平暗自思忖,心里十分难受。
李申是杜平的同窗好友,这次二人一同进京赶考。就在昨日下午,杜平曾偶遇李申,并且说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杜兄,我亲眼看见嫂子和........她们还商量着双宿双飞。”
原本杜平想在昨夜问个清楚,奈何妻子收摊太晚,回来时自己已经睡着,而今天又要急着赶考,就这样此事便稀里糊涂的没搞清楚。
但是杜平还是不信,想着妻子一定能来。终于,远处有个女子走了过来。
杜平大喜,难道是妻子来了?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并不是妻子,而是冉大小姐。
杜平没有等来妻子,又怕误了时间,只能带着猜疑和其他人一同上了路。
而此时,隽娘也刚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她一睁眼就发现一男子坐在自己跟前。
隽娘内心一惊,下意识的往后躲。
“隽娘别怕,是我!”
男子开口说话,隽娘这才看清,原来是对面猪肉铺的王五。虽说两人门对门的做生意,但是很少有交集,今天还是二人第一次面对面说话。
“刚刚有两个小毛贼心怀不轨,幸好被我看见了,打跑了。”王五看见隽娘,激动的都有些结巴。
“多谢王老板!”隽娘得知自己是被他所救,礼貌道谢,忽然,她似乎想到了什么。
“糟了,来不及去送相公了!”隽娘这才意识到,这个时间点丈夫恐怕早就出发了。
王五见隽娘如此关心丈夫,醋意立马涌上心头。他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了一番说辞。
“隽娘何必如此痴情,此番科考,如果你丈夫中了个一官半职,以后心里还会有你?定会娶哪个达官贵人家的小姐......”
王五的话虽是挑拨离间,但却说中了隽娘的心思,因为这也正是此刻自己所担忧的。
“你走,走!”隽娘恼羞成怒,一把将王五赶了出去。
隽娘和丈夫杜平本不相识,但是缘分就是如此奇妙,最后两人还成了亲。
杜平并非本地人,他打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天资聪颖,教书先生惜才,才愿意免费教他。
后来在他十几岁时,杜母因病离世。家中没了任何收入,就算先生愿意免费教他,但是穿衣吃饭又怎么解决呢?
于是年幼的杜平就沦为了乞丐,到处流浪。
最终他要饭来到了栖霞城。有一年冬雪,要不着饭的杜平饿晕在了豆腐坊门前。
幸好豆腐坊的老板是个好人,收留了杜平,得知他还识文断字,便心甘情愿资助他继续读书。
这个老板就是隽娘的爷爷,赵老汉。
赵老汉和孙女隽娘相依为命,靠着卖豆腐倒也能养活杜平,于是三个人便生活在了一起。
虽说杜平天资聪颖,但也时常会在学问上遇到难题。每当此时,赵老汉就会说一个故事鼓励他。
“当年有个书生,也是饿晕在我门前,吃了我做的豆腐,后来就考上了状元。”
杜平只当是玩笑,听完之后便继续读书。
隽娘大杜平三岁,两个人每天同处一个屋檐下,难免不会生出感情。
这一切赵老汉都看在眼里,但是杜平这个书呆子却毫无察觉。赵老汉和孙女一样,也有心让杜平做他的孙女婿,但是又不想打扰他读书,于是便想着再等等。
可是天不随人愿,赵老汉日渐苍老,这两年不仅将豆腐坊交给了孙女打理,甚至连走路也十分吃力了。
眼看着自己就要油尽灯枯了,孙女的终身幸福就成了他最关心的事。
隽娘长得漂亮,不知有多少人想娶她进门,其中不乏城里大户人家的公子。
但是老爷子都看不上,他最看重的就是人品,思来想去还是杜平最靠得住。
于是,已经卧床不起的赵老汉,把杜平叫到身边,问他可愿娶隽娘为妻。
杜平只知道读书,从未想过这件事,而且这几年他一直把隽娘当姐姐一般看待。
“这...这”杜平支支吾吾不知如何回答。
隽娘就在门外,见杜平支支吾吾,以为他不喜欢自己,直接就急哭了。
隽娘这一哭,杜平也慌了。
“我愿意,我愿意!”
就这样两个人在爷爷的见证下成了亲,不久后,赵老汉就撒手人寰了。
婚后,杜平的科考之路非常顺利,而隽娘则忙着豆腐坊的生意,挣钱供养丈夫读书。
虽说城里人都知道隽娘结了婚,但还是有不少游手好闲的人来豆腐坊撩拨,不过隽娘都不为所动。
而在这些爱慕隽娘的人中,最特殊的就是王五。此人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因为他开的猪肉铺就在豆腐坊对面,每天都能看着。
“王老板吗,你倒是动手剁啊?”
此时,一个肥胖的大妈催促他剁肉,原来,王五时常偷看对面的隽娘,愣神是常有的事。
“你再看也没用,人家早就嫁人了!”大妈买完肉还不忘调侃王五一番。
王五心想也是,光这样看有什么用?于是他鼓起勇气走到对面,刚想和隽娘说话,就看见两个书生模样的男子匆匆忙忙走了进来。
“娘子,两碗豆腐脑!”这二人便是杜平和他的同窗好友李申。
隽娘拿着豆腐脑一转身,这才发现了王五。
没想到如此不巧,刚想上前搭话,杜平就过来了,此时王五别提有多尴尬。
不过杜平倒是没有注意到,因为此时他正在和李申聊赛诗会的事情。
这个赛诗会是栖霞城里最大的财主冉员外办的,听说只要是拔得头筹,还能拿到丰厚的奖金,许多书生都慕名而来。
“李兄,赶快吃,别迟到了!”
李申和杜平急匆匆的吃完,立马就出了门,从始至终没有和隽娘多说一句话。
王五呆站一旁,心里为隽娘打抱不平,他觉得杜平压根就不在乎妻子。
赛诗会上,果然是高手云集。李申偷偷告诉杜平,冉员外之所以花心思办赛诗会,表面上看是附庸风雅,其实是为他的女儿招选夫婿。
“杜兄,我听说冉小姐长得是倾国倾城。”
就在李申说话间,一名女子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然后坐到了冉员外的身边。
众人都被冉小姐的容貌惊呆了,杜平这才相信李申所说不虚,果然是倾国倾城。
有了冉小姐的出席,赛诗会上众多学子更是卖力表现。但是即便如此,杜平的文采还是毫无疑问的压过了所有人。
冉员外十分满意,不时还给女儿使个颜色,冉小姐看到父亲暗示自己,羞得满脸通红。
临走之时,冉小姐的丫鬟追了出来,走到杜平身边,将一个荷包送给了杜平。
“哎,可惜杜兄已经婚配。冉小姐的美意怕是要落空了!”一旁的李申虽然羡慕,但是却不嫉妒。
因为在他看来,全场所有人中,除了杜平,他不输其他任何人。可是杜平已经婚配,因此对冉小姐他是势在必得。
杜平结果荷包,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小心翼翼的收好。
可这事很快就传开了,原本很平常一件事,最后越传越离谱。
“听说他们已经私定终身了......”
“......”
很多人听到传言,便来到豆腐坊挑拨离间。隽娘起初并不在意,但是说的人多了,便越来越担心。
晚上回到家,她实在是忍不住,便把街上的传言说了出来。
杜平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不用理会,再问下去,他便顾左右而言他。
“我要睡了”杜平收起一张信纸,然后回到床上就躺下了。
隽娘没有多问,因为科考在即,不能因为这些风言风语影响丈夫的心情。
“可能是我想多了!”隽娘安慰自己道。
丈夫睡下后,隽娘便开始收拾衣物,因为这里距离京城十分遥远,必须要多准备些衣物才好。
打开柜门,隽娘随便拿起一件衣服,只见一张信纸从里面抖落。
隽娘捡起来一看,居然是一首诗,后面的署名是冉笑笑。不光如此,衣服的口袋里还有一个女人的荷包。
隽娘内心一惊,没想到街上的传闻竟然是真的。她忽然想到刚刚丈夫似乎在写信,于是便偷偷拿来看看写了什么。
隽娘虽然读书不多,但是上面的字还认得,内容是邀请冉笑笑明日去郊外相见。
丈夫果然有事在瞒着自己,第二天,隽娘再也没有心思做事,整天魂不守舍。
不巧,这个时候有两个不开眼的男子,竟然又拿此事打趣。王五看到有人闹事,便立马赶走了那两人,然后好心安慰起隽娘。
隽娘再也忍不住,泪水止不住的哗哗往下流。
不巧的是,这一幕被路过的李申看到了。他看见隽娘和王五举止亲昵,赶紧躲到一旁,偷偷注视着里面的一切。
“难道隽娘红杏出墙了?”
李申暗叹不好,想着得赶紧将此事告诉杜平。找了许久,才打听到杜平可能去郊外的小河边了。
可等他赶到河边时,看到眼前的一切,李申的心都碎了。原来,杜平和冉小姐正在河边散步。
自从赛诗会后,李申便对冉小姐心有所属。原本以为自己十拿九稳,但没想到杜平这小子居然捷足先登了。
“杜兄,好巧啊!”等杜平和冉小姐游玩结束后,李申出现在路边,假装偶遇杜平。
“李兄,为何愁眉苦脸?”
在郊外看到李申,杜平有些奇怪,又见他满脸愁容,心想着不会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吧?便关心的问道。
李申欲言又止,钓足了杜平的胃口,然后再假装不情愿的说出来。
“我刚刚看见嫂子和卖肉的王五.......还说等你进京赶考时,他们就私奔”
李申看到杜平私会冉小姐,心中十分嫉妒,于是便将自己看到的添油加醋的说了出来。
“胡说!”杜平自然不信,但是忽然间他想起了一件事。
那日赛诗会前,他俩去豆腐坊吃豆腐脑时,恰巧看到王五就在妻子身后,见自己进去,还面露尴尬之色。
难道说......?
当天夜里,杜平本想问个清楚,可是隽娘一回到家就开始忙前忙后,尤其是要给他准备进京的一切物品,丝毫没有给自己说话的机会。
但是,他明显感受到了妻子的冷漠,最终杜平还是没有开口。
第二天便是丈夫上京赶考的日子,按照本地的习俗,家人和亲朋都会送到城门口。
但是隽娘一大早就去店里了,杜平怕耽误时间,就直接去了城门口,想着妻子总会去那里送自己。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见到妻子。
“难不成真的私奔了?”杜平心里犯嘀咕。
就在此时,远处出现了一个女子的身影,杜平还以为是妻子,但是走进才看清,原来是冉小姐。
李申见冉小姐来了,想上前寒暄两句。没想到人家直接忽略,从李申面前走了过去。
“杜大哥,这是我在开福寺求的,希望你能高中。”冉笑笑说道。
李申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嫉妒。
随后,一行人便上了路。一路之上,杜平都在想着妻子为何不来送自己。殊不知隽娘此时已经被人打晕在了店内。
等她醒来之时,看到救自己的是王五。
隽娘也想送丈夫去城门口,可是又想多挣点银子,好让杜平路上用,没想到阴差阳错,没能送丈夫上路。
王五自打救了隽娘以后,便每日都会到豆腐坊来,一来二去,两个人便熟悉了很多。
“隽娘,街上都说那冉小姐和杜平的事,我看不像是空穴来风......万一他真的高中,我怕你会人财两空。”
隽娘原本只是出于感激,才和王五来往的多一些,没想到他和别人一样,也是来说闲话的。
本就有些担心的隽娘,直接下了逐客令。
“王大哥,你请回吧!”
王五见隽娘不为所动,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要想抱得美人归,还是得动点手段。
这天天降大雨,街上没什么人,很多店铺直接关门打烊了。王五四下看看,确定没人之后,便偷偷进了豆腐坊。
隽娘似乎听到了脚步声,还以为来了食客,哪知一转身,便被人一棒子敲晕。
等她醒来时,天都黑了。隽娘被打晕时,看到了王五的脸。联想到这几日他和自己说的话,难不成自己已经失去了清白?
想到这些,隽娘伤心的哭了起来。
“姐姐别哭,你没受到任何伤害。”
隽娘这才发现身后还坐着一个人,细细打量这才认出此人,她便是冉家的大小姐,冉笑笑。
而王五已经被冉家的家丁五花大绑,捆在了柱子上。
“冉小姐为何在此?”隽娘擦干泪水,问道。
冉笑笑其实也不想来,但是最近她听到街上总是在传自己和杜平的事,但这其中十之八九都是谣言。
她一个富家千斤本可以不理会,但是一想到隽娘有可能会受到影响,便想着来解释一下。
“我虽然爱慕杜公子,但是既然他已婚配,便不会再有非分之想。”
原来,冉笑笑一开始不知道杜平结婚了,所以才会写诗相赠,后来杜平怕妻子误会,便写信约她郊外小河边相见,好当面把事情说清楚。
“那日郊外小河边,我和杜大哥已经结为了异姓兄妹,所以嫂子你不必担心。”
经过冉笑笑这样一解释,隽娘便放心了。
后来,冉笑笑将王五送到了县衙,经过县令审问,才知道之前一次,那两个打晕隽娘的流氓也是王五安排的,全程就是他自导自演,目的就是博得美人好感。
不光如此,街面上很多虚假传闻其实都是他散布出去的。
王五被抓,总算是消停了许多。
又过了一阵子,从京城传来了开榜的消息。杜平高中榜眼。
消息传回家,隽娘知道后十分开心,天天就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
“妹妹,你有些日子没来了!”
这天,冉笑笑来到豆腐坊。隽娘见是她来了,赶紧上前招呼。可和以往不同,今天的冉笑笑似乎有什么心事。
“怎么了?”隽娘还以为笑笑遇到什么难处了,关切的问道。
“嫂子,我听到了一个不好的传闻.......”笑笑欲言又止,在隽娘的反复追问下,才结结巴巴说出口。
因为冉家在京城有生意,所以消息也更灵通。据说,杜平在高中榜眼以后,就被高太师看中了,还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什么?”隽娘一激动,差点晕了过去。
“嫂子,也许是空穴来风。我相信大哥不是那样的人。”笑笑安慰道。
恰在此时,李申一个人灰头土脸的从街边路过。笑笑赶忙拉住他,心想他一定知道内情。
没成想一直对冉小姐有意的李申,这次竟然没有搭理他,直接就离开了。
原来,他这次名落孙山了,不光如此,他还因为作弊,被剥夺了考生身份,以后再也不能参加科考了。
打听不到任何消息,这可急坏了两人。就在她俩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
“娘子,我回来了。”
隽娘转头一看,是丈夫杜平,隽娘泣不成声,看来他没有成为太师的女婿。
杜平微微一笑,说自己确实做了太师的女婿,只不过是义女。
“义女?”隽娘心提到嗓子眼。
原来,现在的高太师,就是当年隽娘爷爷赵老汉帮助过的那名书生。
二十多年前,他进京赶考,路上盘缠不够,到了这里已经是几天没吃饭了,直接饿晕在了豆腐坊门口。
赵老汉好心救了他,还赠送了盘缠。后来这个书生果然高中状元,也就是现在的高太师。
高太师原本也想报答赵老汉,但是因为皇命难违,他只能远赴外地为官。
这一晃就是二十多年,后来他终于和赵老汉通上书信,这才知道他还有个孙女叫隽娘。于是,高太师便在信中将隽娘认作了义女。
“原来爷爷说的故事竟然是真的”隽娘感叹道。
杜平点点头,他也是中了榜眼之后,太师宴请举子们时才知道的。
宴会上,高太师得知杜平来自栖霞,便问他认不认识自己的义女隽娘。
“隽娘正是我妻子!”杜平当时回答道。
就这么着,外界就盛传高太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新科榜眼。
原来都是误会,笑笑听完感慨道:现在是中了榜眼,又认回了义父,真是好事连连。
杜平笑着说:是啊,真是双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