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姐姐去相亲,她嫌对方是工薪阶层,我认出了他,竟是亿万富豪

发布时间:2025-09-23 14:13  浏览量:1

第1章 一杯温水

姐姐的相亲对象还没来,我的尴尬已经溢出了咖啡杯。

周六下午三点,在这家叫“慢时光”的咖啡馆里,我这个陪衬坐得如坐针毡。

我姐,林薇,一向看重“条件”。今天这个,介绍人王阿姨说得天花乱坠,什么“踏实肯干的潜力股”,落在我姐耳朵里,恐怕就自动翻译成了“没钱没车没房”。她之所以肯来,纯粹是抹不开王阿姨的面子。

“小蔓,你说这都几点了,三点零五了,守时是男人最基本的品质吧?”

林薇终于到了,一边说一边利落地拉开我对面的椅子,将手里的名牌包“啪”地一声放在桌上。她迅速掏出小镜子,仔细检查着自己刚补好的口红,连眼角都没分给我一个。

我心想,你还晚了十分钟呢,还好意思说别人。但我没说出口,只是把菜单推过去:“姐,喝点什么?”

“不用,等会儿看对方点什么再说。”她收起镜子,眼神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咖啡馆的入口,“别让人家觉得我们女方上赶着,连杯喝的都自己先点了,没规矩。”

这就是我姐,林薇。三十二岁,在商场化妆品专柜做销售,人长得漂亮,嘴也厉害,就是眼光高得戳破天。她的人生信条,仿佛就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件顶级奢侈品,等待一个识货的富豪来“收藏”。

我暗自思忖,这种心态真的能找到幸福吗?婚姻就像一双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光鲜亮丽的样子是给别人看的,磨出的血泡可是自己的。我这个在图书馆做出纳工作的,一个月工资三千出头,在她眼里大概就是双最普通的布鞋,舒服,但是上不了台面。

一个穿着灰色夹克衫的男人推门走了进来,径直朝我们这桌走来。他个子很高,但身材偏瘦,皮肤是那种常在户外活动的健康小麦色。头发剪得很短,显得很精神,但那身夹克洗得有些泛白,脚上一双运动鞋也沾了点灰尘。

林薇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表情——失望,并且是毫不掩饰的失望。

男人在我们桌前站定,有些腼腆地笑了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你好,是林薇女士吗?我是陈舟。”

他的声音很沉稳,像老式收音机里传出的播音腔,很好听。

林薇甚至没站起来,只是懒懒地抬了抬眼皮,从头到脚把他打量了一遍,像是在评估一件处理品的价格。她指了指我对面的空位:“坐吧。”

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

我连忙站起来打圆场:“陈先生你好,我是林薇的妹妹,林蔓。我姐她……路上有点堵车,刚到。”

陈舟对我友好地点点头,目光清澈,然后很自然地坐下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局促,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背脊挺得笔直。

服务员过来点单。

林薇慢悠悠地翻着菜单,纤长的手指点着那些昂贵的进口咖啡豆,嘴里却问:“陈先生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我在一家科技公司,做技术研发。”陈舟回答得很坦诚。

“哦,程序员啊。”林薇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了然的轻慢,“那挺辛苦的吧?听说你们加班是常态。”

“还好,习惯了。”

“那收入应该不错吧?在哪个区上班啊?房子买了吗?多大的?车是什么牌子的?”

一连串的问题像是机关枪扫射,根本不给人喘息的机会。我尴尬得脚趾都快在鞋里抠出一座三室一厅了。这哪是相亲,这分明是审讯。

陈舟愣了一下,但还是耐心地回答:“收入还过得去。在滨江区上班。房子买了,一百平左右。车就是个代步工具,国产的。”

林薇“哦”了一声,把菜单合上,推到一边,兴致缺缺地说:“给我一杯温水就行了。”

这个动作的潜台词我太懂了。在她看来,对方的“条件”只配得上一杯免费的温水。

服务员有些为难地看着我们。

我赶紧说:“我要一杯拿铁,谢谢。”然后又转向陈舟,“陈先生,您喝点什么?”

陈舟笑了笑,对服务员说:“跟她一样,一杯温水就好。”

就在他笑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他的脸很熟悉。那双眼睛,那种沉稳的气质……我在哪里见过?我的大脑像一台老旧的电脑,飞速地检索着信息。

图书馆……新到的期刊……财经版……封面人物……

我的心猛地一跳。

我认出了他。

陈舟,那个两个月前刚刚把自己的初创公司以九位数的价格卖给行业巨头,实现了财务自由的科技新贵。财经杂志上那张西装革履的照片,虽然比眼前这个穿着夹克衫的男人精致得多,但那双眼睛,那种看透一切的平静,绝对不会错。

我心想,天哪,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还穿成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下意识地看向姐姐,她正百无聊赖地用指甲划着桌面,脸上写满了“赶紧结束吧”。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用最傲慢的态度,对待一个她梦寐以求的“钻石王老五”。

一个巨大的疑问在我心头升起:他来这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第2章 家庭风波

那杯温水,像一道分水岭,将相亲的氛围彻底劈开。

林薇几乎不再说话,全程低头玩手机,偶尔抬头,也是一副“你怎么还不走”的表情。反倒是我,因为心里的惊天秘密,和陈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起来。

“林小姐是在图书馆工作?”陈舟主动问我。

“啊,是。”我有些紧张,手心微微出汗,“就在市图,做出纳。”

“图书馆好,安静,能让人静下心。”他说话的语速不快,每个字都咬得很清晰,“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图书馆。”

“是吗?那您喜欢看哪一类的书?”我找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稍微放松了一些。

“历史和哲学类的多一些,偶尔也看看科幻。”

我们聊起了最近很火的一本历史小说,从作者的叙事风格聊到书中的人物塑造,竟然很投机。我发现他不仅看过,而且有自己很独到的见解。他身上那种沉静的气质,原来是源于深厚的阅读积淀。

林薇的手机屏幕亮着,余光却不时瞟向我们,眉头越皱越紧。

大概二十分钟后,她终于忍不住了,清了清嗓子,打断了我们的对话:“那个……陈先生,我晚上还有个约,你看……”

逐客令下得如此直白。

陈舟立刻明白了,他看了一眼手表,站起身,依旧很有风度地说:“好,那就不打扰了。今天很高兴认识你们。”

他转向我,又补了一句:“林蔓小姐,跟你聊天很愉快。”

“我也是。”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他坚持要去结账,我抢着说:“不用不用,就一杯咖啡,我来吧。”

“应该的。”他没再争,只是留下三个字,便转身走向了收银台。

看着他付完钱,推门离去的背影,我心里五味杂陈。他走得那么从容,仿佛姐姐的无礼和轻慢,对他没有造成丝毫影响。

林薇立刻凑了过来,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鄙夷:“看见没?一杯咖啡都要抢着付,典型的工薪阶层思维,生怕占了女人便宜。这种男人,格局太小。”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姐,人家那是风度好不好?”我忍不住反驳,“再说了,你从头到尾只喝了一杯白水,有什么资格说人家?”

“我喝白水怎么了?那是给他留面子!”林薇理直气壮地拿起包,“我要是点一杯一百多的手冲,他付得起吗?到时候尴尬的还不是他?我这是替他着想!”

这套歪理邪说,她说得脸不红心不跳。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很无力。她就像活在一个自己编织的梦里,用各种名牌和“条件”给自己筑起一座城堡,拒绝看到外面真实的世界。

(第三人称视角切换)

陈舟走出咖啡馆,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眯了眯眼,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王阿姨。”

“哎,小舟啊!怎么样怎么样?见到林薇那姑娘了吧?漂亮吧?”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热情的声音。

“见到了,王阿姨。”陈舟的语气很平静,“谢谢您的好意,不过,我们可能不太合适。”

“啊?怎么会呢?那姑娘多好啊,人又漂亮,工作又体面。”

陈舟沉默了片刻,脑海里浮现出林薇那张写满挑剔的脸,和她妹妹林蔓那双清澈又带着点惊讶的眼睛。他淡淡地说:“可能……追求的东西不太一样吧。”

他没说的是,这次相亲,本就是一场测试。自从公司被收购后,他身边涌现出太多形形色色的人。他厌倦了那些因为他的身份而堆起的虚伪笑容,所以才拜托远房亲戚王阿姨,隐去自己的真实情况,介绍一个“普通”的女孩。他想看看,当他只是一个“月薪一万的程序员陈舟”时,会遇到一个怎样的人。

结果,不出所料,却也有些意外。

那个叫林蔓的女孩,似乎认出了他。在她眼神闪烁的那一刻,他捕捉到了一丝震惊,但她什么也没说。这让他觉得很有趣。

(第一人称视角恢复)

回家的公交车上,林薇还在喋喋不休地抱怨。

“真是浪费我时间,还搭进去一套新衣服的钱。王阿姨也真是的,什么人都介绍。这种条件,在婚恋市场上连入门级都算不上。”她一边说,一边拿出手机,开始在交友软件上筛选新的目标。

车窗外的街景飞速倒退,像我混乱的思绪。阳光透过玻璃,在我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

我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姐,你错了,你错过了一个真正的金龟婿!

可另一个声音又在问我:就算我说了,又能怎样?以她的性格,只会立刻换一副嘴脸,想方设法去倒追。那样的她,和那些冲着陈舟的钱去的女人,又有什么区别?陈舟会看得上吗?

我内心深处,竟然隐隐地不希望她知道真相。这让我对自己感到一丝鄙夷。我是在嫉妒吗?还是在可怜她?

我心想,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这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的问题。陈舟显然是在寻找一个能透过外在,看到他内心的人。而我姐,连看他超过三秒的耐心都没有。

回到家,我妈王秀英立刻迎了上来,满脸期待地问:“怎么样怎么样?小伙子人不错吧?”

林薇把包往沙发上一扔,没好气地说:“妈,你以后别让王阿姨瞎介绍了。就一普通码农,工资估计还没我高呢,问他房子,说一百平,天晓得是不是贷款买的。没劲。”

我妈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啊?王阿姨不是说挺好的吗?”

“好什么好?开一国产破车,穿得跟个民工似的。”林薇倒了杯水,一饮而尽,“这事儿翻篇了啊,以后别提了。”

我爸林建国从书房里走出来,他戴着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一块电路板和烙铁。他是个退休的老技术员,一辈子就喜欢捣鼓这些东西。

他扶了扶眼镜,慢悠悠地说:“看人不能只看外表。踏踏实实工作的年轻人,有什么不好?”

“爸,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光踏实有什么用?踏实能当饭吃?能买包包?”林薇立刻反驳道,“我那些姐妹,嫁的哪个不是有车有房,事业有成的?我难道比她们差吗?”

“那你幸福吗?你天天跟人家比,比到最后,剩下的是什么?”我爸的声音不大,但很有分量。

“我当然要幸福!没钱怎么幸福?”

“歪理!”

父女俩的价值观冲突,就像厨房里那把用了多年的旧菜刀,和一把刚买来的陶瓷刀,虽然都是刀,却永远切不到一块去。

我妈赶紧出来和稀泥:“好了好了,都少说两句。薇薇说得也有道理,女孩子家,想找个条件好点的,没错。建国,你也别老拿你那套老思想说教。”

我默默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外面的争吵声被隔绝了,但我的内心却更加喧闹。

我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陈舟那张平静的脸。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在体验生活,还是在……寻找什么?

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轻易结束。

第3章 意外重逢

生活很快又回到了图书馆和家两点一线的平静轨道。

那次相亲的风波,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激起了涟漪,但很快就被日常的琐碎给覆盖了。林薇又开始了她新一轮的“狩猎”,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奔赴在各种饭局和联谊会上。

我依旧每天整理书籍,办理借阅,听着阅览室里均匀的翻书声,觉得内心安宁。

只是偶尔,在整理财经类期刊时,看到封面上那个叫“陈舟”的名字,我的心还是会不受控制地漏跳一拍。我把那本杂志藏在了我的储物柜里,像是藏着一个只有我一个人知道的秘密。

我心想,也许这辈子,我和他就只是那一次短暂的交集了。他是翱翔在云端的鹰,而我,不过是地面上一只安静的蚂蚁,偶然抬头看到了他的身影,仅此而已。

周末,馆里组织了一次“爱心图书漂流”的公益活动,为偏远山区的希望小学募集图书。我是活动的负责人之一,忙得脚不沾地。

活动现场人来人往,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捐书,场面很温馨。我们忙着登记、分类、打包,汗水浸湿了后背的T恤。

临近中午,捐赠的人渐渐少了。我们正准备清点上午的成果,一辆黑色的商务车缓缓停在了图书馆门口。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职业套装的女士,她快步走到我面前,很客气地问:“你好,请问是林蔓老师吗?”

“我是,请问你……”我有些疑惑。

“我是‘启航基金会’的,我们陈总听说贵馆在举办图书募捐活动,特意委托我送一批新书过来。”她说着,侧身让开了位置。

我看到几个工作人员正从车上往下搬一箱箱崭新的图书,上面都印着“启航基金会”的标志。我粗略数了一下,至少有二十多箱。

“这……这太感谢了!”我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请问,你们陈总是……”

“我们陈总就在车上。”女士微笑着说。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车窗缓缓降下,露出了后座上一张熟悉的脸。

是陈舟。

他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蓝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沉稳而强大的气场。他不再是那个穿着泛白夹克衫的“程序员”,而是财经杂志封面上那个运筹帷幄的商业精英。

他正隔着车窗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我的心跳瞬间加速,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他怎么会在这里?启航基金会……难道是他创办的?

我愣在原地,不知道该作何反应。

那位女士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笑着解释道:“我们基金会一直致力于儿童阅读推广,这次的捐赠是我们早就计划好的,正好赶上你们的活动。”

陈舟推开车门,走了下来。他径直向我走来,阳光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边,让我有些晃神。

“林小姐,我们又见面了。”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但比上次多了一丝暖意。

“陈……陈总。”我紧张得连称呼都变了。

“叫我陈舟就好。”他笑了笑,目光落在我额头的汗珠上,“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我赶紧用手背擦了擦汗,“太感谢您的捐赠了,这些书对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太重要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他顿了顿,看着周围忙碌的景象,忽然问,“你们中午……吃饭了吗?”

“啊?还没,准备等活动结束了一起去吃。”

“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请所有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吃个便饭,聊表谢意。”他话说得很诚恳,让人无法拒绝。

馆长闻讯赶来,和陈舟热情地握手,连声道谢。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三人称视角切换)

坐在餐厅的包间里,陈舟的助理低声对他汇报:“陈总,查过了。林蔓小姐在市图书馆工作五年了,风评很好,业务能力强,为人也很热心。她姐姐林薇,在万达广场的兰蔻专柜做销售组长。”

陈舟微微颔首,目光不经意地扫过坐在角落里的林蔓。

她正和同事小声地说着话,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因为忙碌而泛红的脸颊,在餐厅温暖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生动。她没有化妆,穿着最简单的白色T恤和牛仔裤,却比她那个妆容精致的姐姐,看起来舒服得多。

他承认,自己是刻意来这里的。

那天相亲结束后,他让助理查了一下“林蔓”这个人。他很好奇,一个认出了他身份却没有当场揭穿的女孩,究竟是怎样的。他想再见她一次,确认一下自己的判断。

他看到她在活动现场忙碌的身影,看到她对待每一个捐书的孩子时露出的温柔笑容,看到她清点书籍时那份认真和专注。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他一直在寻找的那种东西——一种不被浮华世界所沾染的,纯粹和真实。

(第一人称视角恢复)

这顿饭,我吃得心神不宁。

陈舟就坐在主位上,和我们的馆长谈笑风生。他很健谈,从社会公益聊到文化发展,见解深刻,言辞恳切,完全没有一点富豪的架子。同事们都对他赞不绝口,几个年轻的小姑娘更是偷偷拿手机拍他。

我一直低着头,默默地吃饭。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偶尔会落在我身上,不带任何侵略性,却让我无法忽视。

我心想,他今天来这里,真的是巧合吗?还是……他其实知道我认出了他,所以特意来看看我的反应?我的脑子乱成一锅粥,就像食堂里那道西红柿炒鸡蛋,红黄相间,分不清彼此。

饭局结束,大家各自散去。我正准备和同事一起坐公交车回家,陈舟却叫住了我。

“林小姐,如果不介意的话,我送你一程吧,正好顺路。”

我还没来得及拒绝,他的助理已经拉开了车门。馆长也在一旁热情地帮腔:“小林,快去吧,陈总一番好意。”

我只好硬着头皮上了车。

车里很宽敞,有淡淡的皮革香味。我和陈舟并排坐在后座,中间隔着一个人的距离。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

“今天……谢谢你。”我先开了口。

“是我该谢谢你们。”他侧过头看我,“做公益,最可贵的不是捐了多少钱,而是你们这样,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亲力亲为的人。”

他的夸奖让我有些脸红。

“那个……上次相亲的事……”我鼓起勇气,决定把话说开,“很抱歉,我姐姐她……”

“没关系。”他打断了我,语气很平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标准,我理解。”

他的坦然,反倒让我更加愧疚。

车子开到我家小区门口,我准备下车。

“林蔓。”他突然叫了我的名字。

我回过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睛。

“你那天,是不是认出我了?”

我的心猛地一沉,像是被人看穿了所有心事。我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点头还是摇头。

第4章 姐姐的“高招”

面对陈舟的直视,我感觉自己的脸颊在发烫。

我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指,最终还是选择了诚实:“嗯。我在图书馆的财经杂志上,看到过您的专访。”

“那你为什么不当场说出来?”他继续追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好奇。

“我……”我该怎么回答?说我怕姐姐尴尬?还是说我觉得那是你的私事,我无权干涉?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而且,我觉得那是你自己的选择。”

车厢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空调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良久,他轻笑了一声。

“你很有趣。”他说,“谢谢你没有让我难堪。”

我抬起头,看到他眼里的笑意是真诚的。我松了口气,感觉像卸下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那我先下车了,陈总再见。”

“叫我陈舟。”他纠正道,“我们……以后还可以联系吗?”

他说着,递过来一张名片。设计很简洁,只有一个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指尖触碰到卡片,有一种微凉的质感。

“好的,陈舟。再见。”

我推开车门,逃也似的下了车。直到那辆黑色的商务车消失在街角,我的心还在怦怦直跳。

我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水味。林薇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敷着面膜,对着手机屏幕挑挑拣拣。

“哟,回来了?今天不是搞活动吗,这么早?”她头也不抬地问。

“嗯,结束了。”

“妈,你看这条裙子怎么样?下周我约了李总吃饭,穿这条去,肯定能镇住场子。”她把手机举到我妈面前。

“哎呀,妈,这叫投资!”林薇不耐烦地把手机收回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不懂吗?我必须让他看到我的品味和价值。这个李总,可是个海归高管,年薪百万级别的,比上次那个破程序员强一百倍!”

又是“条件”。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我换好鞋,默默地走进厨房,打算给自己倒杯水。

“小蔓,你过来帮我参考一下。”林薇在客厅喊我。

我只好走过去。她指着手机上的一个男人照片:“你看,这个就是李总,长得不错吧?比那个陈舟帅多了。”

照片上的男人穿着一身名牌西装,头发梳得油亮,背景是一辆保时捷。他对着镜头笑,但那笑容总让我觉得有些浮夸和不真实。

我心想,这跟陈舟根本没法比。陈舟的帅,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是沉淀下来的从容和智慧。而这个李总,帅得像个橱窗里的假人模特,华丽,却没有灵魂。

“挺好的。”我敷衍了一句。

“什么叫挺好的?你这什么审美?”林薇对我敷衍的态度很不满,“跟你说你也不懂,你就在你的图书馆里待着吧,与世隔绝。”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家就成了林薇的“备战中心”。她为了和李总的约会,买新裙子、新鞋子、新包包,每天晚上都要做两个小时的皮肤护理。我妈虽然嘴上说着她乱花钱,但行动上却全力支持,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给她“赞助”。

整个家里的空气,都弥漫着一种对“金龟婿”的狂热期待。

我爸林建国看不下去,有天吃饭时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薇薇,你这样天天把心思花在这些穿衣打扮上,工作怎么办?”

“爸,我这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吗?”林薇振振有词,“我要是能嫁给李总,我还用在专柜看人脸色,辛辛苦苦卖那几瓶化妆品?”

“人活着,总得有个正经事做。靠男人,能靠一辈子吗?”我爸把筷子重重地放在碗上,发出“啪”的一声。

“怎么就不能了?我那些嫁得好的姐妹,哪个不是在家当阔太太?”

“那不是生活,那是寄生!”

“爸!你说话太难听了!”林薇也火了,站了起来,“你的思想早就过时了!你那套‘匠心精神’,能换来几套房?你修了一辈子收音机,到头来呢?还不是住在这个老破小里!”

这话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刺进了我爸的心里。

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我看到他眼里的光,一下子就黯淡了下去。那是他一辈子引以为傲的尊严,被自己最疼爱的女儿,踩在了脚下。

“林薇!你太过分了!”我再也忍不住,拍着桌子站了起来,“你怎么能这么跟爸说话?爸的工作是平凡,但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了我们,他有他的尊严!”

“行行行,你们父女俩都有尊严,就我一个人爱慕虚荣,行了吧!”林薇抓起包,摔门而出。

家里陷入一片死寂。

我妈在一旁抹着眼泪,我爸默默地走进书房,关上了门。我能听到里面传来他压抑的咳嗽声。

我走到书房门口,从门缝里看到,我爸正坐在他的工作台前,用一块绒布,一遍又一遍地擦拭着他那些宝贝工具。他的背影,在昏黄的台灯下,显得那么孤独和萧瑟。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给陈舟打个电话。

我不知道想跟他说什么,或许只是想找个人倾诉,想找一个能理解我爸那种“匠心精神”的人。

我拿出那张名片,摩挲着上面那个简单的名字,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去。

我心想,我凭什么去打扰他呢?我们之间,隔着的又何止是财富的差距。

第5章 真相的裂痕

林薇和那位李总的约会,最终还是如期举行了。

那天晚上,她穿着那条新买的昂贵裙子,化着精致的妆容,像一只骄傲的孔雀,雄赳赳气昂昂地出了门。

我和爸妈坐在客厅看电视,三个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起她。家里的气氛,从上次争吵后,就一直很沉闷。我爸变得更沉默了,经常一个人在书房待一整天。

将近午夜,门铃突然急促地响了起来。

我打开门,看到林薇失魂落魄地站在门口。她的妆花了,眼睛红肿,那条昂贵的裙子上,还沾着几滴酒渍。

“姐?你怎么了?”我大吃一惊。

她没说话,推开我,冲进屋里,一头扎在沙发上,放声大哭起来。

我妈闻声从房间里出来,看到这副情景,吓坏了:“薇薇,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林薇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话都说不完整。

过了好半天,在我和我妈的轮番安慰下,她才抽抽噎噎地把事情的经过讲了出来。

原来,那个所谓的“海归高管”李总,根本就是个骗子。他一身的名牌都是租来的,开的保时捷也是借的。他欠了一屁股的债,专门在交友软件上包装自己,骗那些想嫁入豪门的女孩。

今晚吃饭的时候,他花言巧语地哄骗林薇,说自己有个投资项目,稳赚不赔,让她投点钱进去。林薇被他描绘的美好前景冲昏了头脑,差点就答应了。幸好,餐厅的经理认识那个骗子,悄悄提醒了服务员。服务员借口上菜,不小心“碰倒”了酒杯,弄湿了李总的西装。

李总当场发飙,大骂服务员,索要高额赔偿。他那副贪婪丑陋的嘴脸,和之前温文尔雅的形象判若两人。林薇这才幡然醒悟,自己遇到了骗子。

“他……他还想让我给他付饭钱!”林薇哭着说,“我没理他,自己跑了出来。太丢人了,我觉得餐厅里所有的人都在笑我!”

我妈听完,气得浑身发抖:“这个天杀的骗子!报警!我们现在就去报警!”

“报什么警啊?”林薇哭喊道,“报警不是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被骗了吗?我还怎么做人?”

她把脸埋在抱枕里,哭声里充满了悔恨和羞耻。

我看着她,心里说不出的复杂。我同情她的遭遇,但又觉得这是她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她那么虚荣,那么看重外在的“条件”,又怎么会轻易被这种低级的骗术所迷惑?

我爸从书房里走了出来,他一直没睡。

他走到沙发旁,默默地看着林薇,眼神里没有责备,只有心疼。他叹了口气,转身去厨房,给她倒了一杯温水,放在她面前的茶几上。

“喝口水吧。”他的声音很沙哑。

林薇抬起头,看到那杯水,哭得更凶了。

也许,她想起了那次相亲,她也是这样,用一杯温水,打发了那个她看不起的“程序员”。

客厅里一片狼藉,就像林薇此刻崩塌的世界。

我看着痛苦的姐姐,看着手足无措的妈妈,看着沉默的爸爸。我觉得,我不能再把那个秘密藏在心里了。

也许,只有让真相的阳光照进来,才能驱散这个家里的阴霾。

我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开口:“姐,你还记得上次跟你相亲的那个陈舟吗?”

林薇愣了一下,红着眼睛看我:“提他干什么?那个穷酸的程序员?”

“他不是程序员。”我的声音不大,但很清晰,“或者说,他不仅仅是个程序员。”

我拿出手机,找出我之前保存的那篇财经报道的截图,递到她面前。

“你自己看吧。”

林薇疑惑地接过手机,当她的目光落在屏幕上,看到陈舟那张穿着西装、意气风发的照片,以及下面那段关于他创业成功、公司被高价收购的文字介绍时,她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她的嘴唇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从疑惑,到震惊,再到难以置信。

“这……这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反复地看着照片和眼前这个名字,“同名同姓吧?怎么可能是他?”

“就是他。”我肯定地说,“我那天就认出来了。启航基金会也是他创办的,前几天,他还给咱们图书馆捐了一大批书。”

“啪嗒”一声,手机从林薇的手中滑落,掉在了地毯上。

她整个人都僵住了,像一尊石化的雕像。

我妈也凑过来看了一眼,同样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整个客厅,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

过了很久,林薇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她猛地抓住我的胳膊,指甲都快嵌进了我的肉里:“你……你为什么不早说?你为什么当时不告诉我?”

她的声音尖利,充满了质问和愤怒。

我知道,她要爆发了。这场由真相引发的风暴,终于要来了。

第6章 迟来的道歉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看着林薇,冷静地反问,“告诉你,然后让你立刻换上一副谄媚的嘴脸去讨好他吗?姐,你觉得那样的你,他会看得上吗?”

我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她歇斯底里的火焰上。

她愣住了,松开了我的手,眼神变得空洞。

“你觉得他那天穿成那样去相亲,是为了什么?”我继续说,“他是在测试,是在看,当他抛开所有光环,只是一个普通人的时候,会遇到一个怎样的人。而你,给了他最直接,也最伤人的答案。”

林薇瘫坐在沙发上,失魂落魄。

“我……我……”她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引以为傲的伶牙俐齿,在残酷的真相面前,彻底失去了作用。

我妈在一旁,也是一脸的懊悔和尴尬。她看看我,又看看林薇,叹了口气,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时,一直沉默的我爸开口了。

“小蔓说得对。”他走到林薇面前,语气很平静,“孩子,你今天受了骗,摔了跟头,是坏事,也是好事。它让你看清楚,那些表面的东西,有多么不可靠。”

他拿起茶几上那杯已经凉了的水,递给她:“把这杯水喝了,好好睡一觉。明天起来,想想到底什么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林薇看着那杯水,眼泪又一次决堤而出。这一次,不是因为羞耻,而是因为悔恨。

那一夜,我们家谁都没睡好。

我能听到林薇在房间里辗转反侧的声音,还有我妈在客厅里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第二天一早,我起床的时候,发现林薇已经坐在餐桌前了。她没有化妆,穿着最普通的家居服,眼睛还是肿的,但眼神却比昨晚平静了许多。

桌上放着她写了又划,划了又写的几张纸。

她看到我,把一张纸推了过来。

“小蔓,你帮我看看,这么说……行不行?”

我拿起来一看,上面是一段道歉的话,措辞很诚恳,但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试探。

我心想,她终于还是决定要迈出这一步了。无论结果如何,这至少证明,她开始反思自己了。

“姐,道歉最重要的是真诚,不是话术。”我说,“你想说什么,就直接说吧。”

她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她拿出手机,找到了王阿姨之前给她的陈舟的电话号码。她的手指在拨号键上悬了很久,都没有按下去。

“我……我不敢。”她抬起头,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看着我。

我握住她的手:“没关系,我陪着你。”

电话终于拨通了。

响了很久,就在林薇快要放弃的时候,那边接了。

“喂,你好。”是陈舟沉稳的声音。

“陈……陈先生,你好,我是林薇。”林薇的声音在发抖。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林小姐,有事吗?”

“我……我是想……为上次相亲的事,跟您道个歉。”林薇鼓起勇气,一口气说了出来,“那天我的态度很不好,非常没有礼貌,对不起,真的非常对不起。”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我能感觉到,林薇握着手机的手,全是冷汗。

(第三人称视角切换)

陈舟正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接到林薇的电话,他有些意外。

他听着电话里那个颤抖的女声,脑海里浮现出的,却是她妹妹林蔓那张平静而清澈的脸。

他知道,林薇会打这个电话,一定是林蔓告诉了她真相。

他本来以为,这个女人会立刻开始对他展开猛烈的追求攻势。但他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个迟到的,听起来还算真诚的道歉。

他想看看,她到底想做什么。

“没关系,事情已经过去了。”他淡淡地说。

(第一人称视角恢复)

听到陈舟的回应,林薇似乎松了口气,但又带着更大的失落。

“我……我知道我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就是……觉得自己特别傻,特别可笑。我一直追求那些表面的东西,结果被骗子耍得团团转,还错过了……错过了您这么好的人。我就是想跟您说一声,对不起。”

她说完,就准备挂电话。

“等一下。”陈舟突然开口。

林薇的动作停住了。

“林小姐,”陈舟的语气很平静,听不出喜怒,“我不怪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没有绝对的对错。你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本身没有错。但你可能要思考一下,什么才是真正的‘好’。”

这就是反转。我原以为陈舟会冷漠地挂断电话,或者讽刺她几句。但他没有。他反而像个长者一样,给了她一句忠告。

“外在的条件,就像房子的装修,可以很华丽,但真正支撑房子的,是地基和钢筋。人也一样。”

陈舟说完这句话,顿了顿,又补充道:“你的妹妹,林蔓,她是个很好的女孩。她很懂事,也很通透。你该多听听她的。”

最后这句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我姐,也在我心里炸开了。

挂了电话,林薇呆呆地坐在那里,很久很久,都没有说话。

我知道,陈舟的话,彻底击碎了她最后的幻想,也点醒了她。他没有给她任何机会,但却给了她最大的体面和尊重。

他提到了我。

这让我心里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第7章 生活的本色

那通电话之后,林薇变了。

她像是大病了一场,整个人都沉静了下来。她不再每天花枝招展地出去应酬,也不再整天盯着手机上的交友软件。她开始安安静静地上班,下班后就回家,偶尔还会帮我妈做做家务。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那些她为了“投资”自己而买下的,超出她消费能力的名牌包和衣服,都挂到了二手网站上。

“留着也没用,还占地方。”她一边拍照上传,一边对我说,“以前觉得没这些东西就没法出门,现在觉得,自己像个傻子,被这些东西绑架了。”

我看着她,觉得她好像一下子长大了。

第二个改变,是她主动跟我爸道了歉。

那天晚饭,她给我爸倒了一杯酒,很认真地说:“爸,对不起。之前是我不懂事,说了那么多伤你心的话。你教我的那些道理,我以前不明白,现在……有点懂了。”

我爸眼圈红了,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重重地拍了拍林薇的肩膀:“懂了就好,懂了就好。”

那个晚上,我们家很久没有那么温馨过了。

第三个改变,发生在一个月后。

林薇辞职了。

她辞掉了那个她做了快十年,业绩一直很好的化妆品专柜销售工作。

“我不想再每天对着镜子,给别人,也给自己画上一张虚伪的面具了。”她对我们宣布这个决定时,表情很平静,“我想去做点实在的事。”

她后来去了一家社区的职业培训中心,学习糕点制作。她说,她从小就喜欢闻面包房里那种香甜的味道,那让她觉得踏实和温暖。

看着她穿着白色的厨师服,满脸面粉,却笑得一脸灿烂的样子,我知道,她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好生活”。

我们家的生活,也渐渐回到了正轨,甚至比以前更好。我妈不再天天催我们结婚,我爸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而我,也开始了我自己的改变。

受到陈舟和他的基金会的启发,也为了实现我爸一直念叨的“人总得做点有意义的事”的教诲,我向馆里申请,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图书馆的儿童阅览室,办了一个小型的社区公益读书会。

我负责选书,带着社区的孩子们一起阅读,给他们讲书里的故事。

我给读书会起名叫“蔓草书屋”,取自我名字里的“蔓”字。我希望知识能像蔓草一样,坚韧而有生命力地,在孩子们心里扎根、生长。

第一个周末,读书会正式开始。

那天下着小雨,天气有些阴冷。我担心不会有孩子来。

没想到,时间一到,阅览室里陆陆续续坐满了孩子,还有不少陪同的家长。看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我给他们讲《小王子》的故事,讲那只等待被驯养的狐狸,讲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

“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要用心去感受。”我念出书里那句经典的台词。

就在这时,我看到阅览室的门口,静静地站着一个人。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米色风衣,手里撑着一把黑色的伞,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他就那么安静地站在那里,微笑着看着我,眼神里满是赞许和温柔。

是陈舟。

我的心,在那一瞬间,漏跳了一拍。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散去了。他才缓缓地走了进来。

“你怎么会来这里?”我有些惊讶,也有些紧张。

“我路过,看到这里的招牌,就想进来看看。”他指了指门口我手写的那块“蔓草书屋”的小木牌,笑着说,“讲得很好。”

“谢谢。”我的脸有些发烫。

外面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敲打着窗户,像一首轻柔的乐曲。阅览室里很安静,只剩下我们两个人。空气中弥漫着旧书和雨水的味道,很好闻。

“你姐姐……她还好吗?”他主动问起。

“她很好。”我把林薇的近况告诉了他,“她现在在学做蛋糕,每天都很开心。”

“那就好。”他点了点头,似乎很欣慰。

我们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林蔓,”他忽然开口,很认真地看着我,“我上次说,想和你联系。不是客套话。”

他顿了顿,继续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却差点迷失在那些数字和光环里。我以为我在寻找一个事业的伙伴,但后来发现,我其实是在寻找一个,能让我的心,安静下来的人。”

他的目光很诚恳,像窗外那场干净的雨,洗涤着我所有的不安。

“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更真实,也更珍贵的可能。”

他向我伸出手:“我能……有这个荣幸,邀请你一起去感受,那些需要用心才能看见的东西吗?”

我看着他伸出的手,宽厚,温暖。

我心想,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有华丽的封面,也有朴素的内容。有的人只爱看封面,有的人却愿意一页一页,用心去读。

我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笑了。

然后,我把我的手,轻轻地放在了他的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