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杰的日本妻子有多漂亮?身姿丰腴皮肤白嫩,美艳不可方物!
发布时间:2025-09-17 13:18 浏览量: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一见钟情、相亲相爱一辈子的场景,只是电影虚构的。
溥杰和嵯峨浩,一个是晚清皇帝爱新觉罗傅仪的弟弟一个是日本华族嵯峨实胜侯爵的长女,这两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却因为一个“关东军的阴谋”结合在了一起。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扶持清朝废帝溥仪在1932年建立了伪满洲国,妄图通过这个傀儡政权,实现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
1934年,伪满洲国改成帝制,溥仪成了所谓的皇帝,可关东军很快发现,溥仪没有生育能力,他们的长期统治计划眼看就要落空。
于是,一个邪恶的念头冒了出来:让溥仪的弟弟溥杰娶一位有日本皇室血统的女子。
等他们生下男孩,就修改《帝位继承法》,将来让有日本血统的孩子继承皇位,这样一来,日本对东北的统治就有了“合法”的借口。
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给溥杰找个日本妻子,而当时 28 岁的溥杰,性格里带着几分胆小怕事,面对日本军方的软硬兼施,他心里清楚这是个圈套,却还是动了心。
他私下里盘算了很久:从个人前途来看,在伪满洲国的权力体系里,娶个日本妻子,说不定能得到日方更多扶持,让自己飞黄腾达。
可从亲情来看,胞兄溥仪肯定不赞成这门亲事,怎么才能两全呢?纠结了好几天,溥杰最终还是选择了前途,答应了日方的安排。
他的这个决定,让日本方面很满意,没多久,溥杰就被接到日本,送进陆军大学深造,日方想让他掌握军权,将来更好地为他们所用。
这时候的溥杰,在日本的待遇好了不少,走到哪里都有人客气相待,不仅能接触到日本军方上层,还有高级将领主动给他做媒,溥杰心里越发笃定,自己选的这条路没错。
另一边,被日方选中的女子,名叫嵯峨浩,她是日本公卿嵯峨实胜侯爵的长女,和明治天皇还有血缘关系。
上面画面中的就是嵯峨浩,虽然照片是黑白照,但是嵯峨浩的美貌显而易见,她的五官很端正,面容清秀,看起来未施粉黛,就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
嵯峨浩从小在豪门里长大,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仅长得漂亮,性格温柔热情,还精通诗琴书画,尤其喜欢画画,小时候就梦想着成为一名画家,为艺术奋斗一辈子。
可她从没想过,自己平静的生活,会被一场政治婚姻彻底打乱。
嵯峨浩的父母一开始就极力反对这门亲事,他们舍不得女儿远嫁中国,更不愿意让她卷入两国之间的政治漩涡。
可面对日本军方的压力,他们又不敢直接拒绝,只能在心里暗暗焦虑;嵯峨浩自己也很不安,一想到要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中国男人,还要去一个陌生的国家生活,她就整夜睡不着觉。
转机出现在相亲的时候,其实在见面之前,日方已经给溥杰看过嵯峨浩的照片,溥杰早就对这个漂亮的日本姑娘有了好感。
嵯峨浩的父母也通过各种渠道打听,知道溥杰是个勤奋好学、性格憨厚的人,就是没见过他本人,心里还存着几分疑虑。
可等两人真正见面,所有的顾虑都烟消云散了,嵯峨浩的父母一眼就看中了溥杰。
他穿着笔挺的军装,身姿挺拔,举止得体,说话温和有礼,完全不像他们担心的粗鲁莽撞,就连一开始最反对这门亲事的祖母,也表示赞同。
而溥杰和嵯峨浩,更是一见倾心,溥杰被嵯峨浩的美貌和温柔打动,觉得她就像画里走出来的姑娘;嵯峨浩则爱慕溥杰的风度和人品,觉得他和那些飞扬跋扈的日本军官完全不同。
两个年轻人很快就沉浸在爱情里,把日本关东军的阴谋抛到了九霄云外,满心都是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念头。
1937年4月3日,溥杰和嵯峨浩的婚礼在东京举行,眼前就是他们的结婚照,两人的身高看起来差不多,溥杰相貌端正,嵯峨浩温婉,脸上带着笑容。
可这场本该热闹的婚礼,却办得格外草率,因为这是日本军部的既定任务,他们只在乎联姻成功,根本不在乎新人的感受。
婚礼上没邀请多少皇室成员,只有双方的几个家属到场祝贺,溥杰和嵯峨浩心里都很不满,却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接受命运的安排。
婚礼结束后没多久,嵯峨浩就跟着溥杰来到了伪满洲国,刚到东北的时候,他们的新居还没完全建好。
屋里的油漆味没散,院子连围墙都没装,连个电话都没有;更让人糟心的是,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被宪兵粗鲁地搬来搬去,弄坏了不少。
可他们连歇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就要连夜演习宫廷礼仪,因为第二天,他们还要去觐见皇帝溥仪。
不过,这些小插曲并没有影响夫妻俩的感情,嵯峨浩全心全意地爱着溥杰,他高兴的时候,她陪着一起笑;他遇到烦心事,她就安安静静地陪在身边,帮他出主意。
这张照片就是溥杰和嵯峨浩一起游玩的留影,画面中的嵯峨浩穿的很臃肿,不过好在颜值撑着,她笑的很开心,在那个乱世,他们有这样的幸福实属不易。
为了能永远留在溥杰身边,成为爱新觉罗家族的一员,她心甘情愿地放弃了日本娘家优越的生活,安心在伪满洲国的婆家过日子。
到了婆家后,嵯峨浩更是把贤惠两个字刻进了骨子里:她尊重家里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佣人还是亲戚,都待之以礼;遇到家里有矛盾,她也总是耐心调解。
一开始,溥仪对这个日本弟媳充满戒心,总觉得她是日方派来的眼线,可时间久了,他也被嵯峨浩的真诚打动,慢慢接纳了她。
连爱新觉罗家族的其他成员,也都对这个温柔懂事的日本媳妇赞不绝口。
后来,嵯峨浩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爱新觉罗・慧生和爱新觉罗・嫮生,画面中就是溥杰以及嵯峨浩和女儿,溥杰和嵯峨浩笑的心花怒放,尤其是溥杰,眼神中满是慈爱。
这两个孩子是夫妻俩爱情的结晶,又有着中日两国名门的血统,成了全家人的宝贝,连溥仪都把她们当成掌上明珠。
那段日子,虽然身处伪满洲国的权力漩涡里,可溥杰和嵯峨浩的小家庭,却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画面中的溥杰一家看起来就很幸福,溥杰一脸专注的给女儿照相,一旁的嵯峨浩站在旁边,很是温婉,她的身姿很高挑,穿上中国的旗袍别有一番韵味。
好景不长,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混乱中,日本关东军还想利用溥仪。
于是安排他和溥杰坐飞机去日本,又骗嵯峨浩带着孩子们坐火车去大连,说要从大连坐船去日本和他们汇合,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成了夫妻俩十六年分离的开始。
溥仪和溥杰刚到沈阳机场,就被早就埋伏在那里的苏联军队俘虏,之后被押往西伯利亚,一关就是五年。
而嵯峨浩带着孩子们,一路上遭遇了太多磨难:先是被苏联士兵洗劫了随身财物,又被国民党士兵盘问刁难,后来幸好被共产党的部队收留,才暂时有了落脚点。
途中,她还亲眼目睹了末代皇后婉容的悲惨结局,婉容因为长途跋涉的疲惫,加上鸦片烟瘾发作,最终死在了延边的监狱里。
几经辗转,嵯峨浩终于联系上了日军驻南京的联络组,带着两个女儿回到了东京。
可此时的东京,早已被战争炸得满目疮痍,她们只能挤在破旧的房子里,艰难地过日子。
而溥杰和溥仪,1950年被苏联方面移交给中国后,又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刑期。
在这十六年里,溥杰和嵯峨浩只能靠书信维系思念,1960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溥杰和溥仪终于被特赦,回到了北京。
当溥杰在机场见到等候已久的嵯峨浩时,两个人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十六年的分离,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了痕迹,可彼此的眼神里,还是当年初见时的温柔,这一刻,所有的等待和煎熬,都有了意义。
重逢之后,溥杰和嵯峨浩搬进了北京护国寺街的一处小院,开始了平静的晚年生活。
他们形影不离,每天一起在院子里栽花种树,原本光秃秃的小院,渐渐变得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嵯峨浩还重新拿起了画笔,溥杰则喜欢练字,夫妻俩经常一个写字、一个画画,配合得无比默契。
闲暇的时候,他们会手挽着手沿着护国寺大街散步,遇到沿街的小贩,还会停下来聊几句。
街上的邻居都认识这对“中日夫妻”,知道他们的故事后,都愿意和他们亲近。
不过,小女儿嫮生因为从小在日本长大,不太习惯中国的生活,在北京待了没多久就回到了日本,后来嫁给了一个日本人,还为溥杰和嵯峨浩生了四个可爱的外孙。
遗憾的是,大女儿慧生1957年在日本因为感情问题意外去世,没能亲眼看到父母团聚,这成了溥杰和嵯峨浩心里永远的痛。
从1960年重逢到1987年嵯峨浩去世,溥杰和嵯峨浩又相伴了26年,他们的婚姻,始于一场充满算计的政治阴谋,却在岁月的考验里,开出了最真挚的爱情之花。
新浪历史——溥仪弟弟的日本媳妇:日本关东军为拉拢伪满皇室进献美人2016年01月06日
每日新报——溥仪弟媳嵯峨浩系二战后首个回中国的日本人(图)2014年0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