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烟火(六)
发布时间:2025-09-10 19:13 浏览量:2
一个家族的兴衰
一条又弯又岖的马路向东伸廷,马路的两边全是高山,密密的树林,伴随着鸟儿的欢叫,叽叽喳喳的布谷鸟在树下啄吃着蚂蚁,树林里,夹杂着小小的竹子和芦苇,山花烂漫,鸟语花香,清清的溪水发出轻音乐般的优美乐曲,一条岖崎的乡间小路,已有千古百年了,不会长草,一断一断地铺上了石块,让无数人行走,是前人开发出来的,成了现在的古道风景。为了纪念前人的功绩,有些古道成了旅游风景区,值得后人去纪念和传颂。
这个村叫沙坑村,全村有一千多人,人平一亩地,村子里有一个叫刘忠的男人,他的妻子叫刘金美,夫妻俩生下四个儿子,大儿子叫刘福,二儿子叫刘寿,三儿子叫刘禄,四儿子叫刘良。
当年农村间的人以土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能吃饱饭成了他们最大的幸福快乐。因当年生活辛苦,粮食产量低,原始的耕作效益低。
每家都是种粮种菜,五谷杂粮,养猪养鸡,养牛养鸭成了无数人唯一的生活门路。还没有通马路的沙坑村,全靠挑担走路,原始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为了生活,逼着他们去种更多的粮食。
刘忠夫妇每天早上5点多起来烧火做饭,挑水,扫地,喂猪,喂鸡。给四个儿子做早餐,当他们吃过早饭,上学读书。
大儿子刘福13岁,读小学五年级,读书成绩不是很好,没有上进心,放学回到家里,还是能积极做各种家务。二儿子刘寿,10岁读小学三年级,成绩好一些,每天放学后,也要帮家里做家务,打柴,烧火,做饭,喂猪,喂鸡,扫地,洗菜等等。
三儿子刘禄八岁开始上学,有很强的上进心,聪明好学,写的字比两个哥哥的漂亮,每天的作业能早早完成,回到家里就去做各种家务,让父母很喜欢。
当刘福读了六年书后,就不想读了,回到家里种田,每天跟着父母到田里除草,施肥,除虫等,有时叫他到山上砍柴。
刘福在山上看到有好吃的野果,也会採回来给三个弟弟吃,三弟刘禄从来不会争抢大哥採回来的野果,总是先让给他们吃。
有一天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父亲刘忠叫来四个儿子,叫他们每天早上最迟要6点起床,然后做家务,父亲对他们做了分工安排,到了7点吃过早饭后步行上学,下午回来继续做家务,各人完成任务,做完后还要互相帮助,直至做完为止。父亲还叫刘福学一门手艺,给人理发,他对大儿子说:刘福我跟村里的杨师傅说好了,你明天开始去跟他学理发,学完手艺后就可以到邻村的地方给人理发。
给人理发虽然名声不好听,但是一生比较轻松,有稳定的收入,一生不会挨饿。刘福向父亲表示同意,直至10点多了,大家才回去休息。
山村的夜晚格外幽静,天上没有月亮,只有几颗星星在闪闪发亮,还是能看到整个乡村的夜景,秋风飘飘,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鸟儿早已回窝,大多数人早早休息,为的是明天又要去做许许多多的事。
已是早上的6点多了,刘福,刘寿,刘禄,刘良四兄弟早早起来,按父亲的安排做自己的家务。刘禄总是能早早完成自己的任务,有时间了去帮助弟弟,等母亲把饭菜做好了,又要抓紧吃饭,然后和弟弟一起上学。
当刘寿初中毕业后,他不想再读书了,回到家里种田,可是刘寿种田常常偷懒,让父母很生气。
刘忠的弟弟叫刘建,娶了妻子后,分成另一家,夫妻俩,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女儿叫刘招秀,是朋友家抱过来的童养媳,二女儿叫刘招花,三儿子叫刘海,四儿子叫刘传。
刘建夫妻俩除了耕作农田,闲时做牛贩,只要有人的牛要卖,就会叫他去买牛。做了六年的生意,赚了一些钱,过上了有钱人的生活。
刘建有精明的生意眼光,他所做的每头牛买卖都能稳赚不亏,成了生意高手。
为了把生意做得更大,刘忠和刘建两兄弟又在龙坝圩开起了一间卖米行的生意。龙坝圩是广东和福建两省交界,这个市场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了,龙坝圩每逢农历二,七为圩日,中间隔了一条小河,一半是广东,一半是福建,只要到了圩日就会人山人海,很多做买卖的,会前来赴圩,几条老式的大小街道,摆满了各种货物,农产品,日杂百货,大米,药材,油盐,柴刀,菜刀等什么都有,讨价还价一片哗然,买的愿买,卖的愿卖,市场成了千古百年最公平的交易。
刘建常常把乡村里买来的牛,赶到龙坝圩场交易,从中赚钱,可是有一年,刘忠因得了肺病,无法医治,最终病亡。
五,六十年代,很多人患肺病,这种病难以治好,最终病死。因为当年医学不是很发达,加上大多数人生活艰难,无钱医治,很多人早早因病走了。
刘忠在临死前对弟弟说,要协助嫂子,把他的四个儿子抚养长大,成家立业,刘建答应了哥哥的要求。
家中没有男人,少了一笔收入,刘建常常会关心嫂子家里的生活,常常给她买油盐,当大侄子到了20岁,刘建帮他娶妻成家,又给他分了一个家庭,给他四间房子,一个厨房。
刘福的妻子叫吴英,生来一般的身材,白净的肤色,能说会道,勤劳爱家,第二年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刘心。
时间过得很快,刘福在邻村给人理发四年多了,有了稳定的生活,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别人家每个月才吃一次肉,他每个月可以吃上四至五次肉,过上了中等以上的生活。
刘福从来不会多事,更不会去管别人家的事,但是他几乎每天出门给人理发,都能听到家乡所发生的什么事,成了新闻传递员,加上他有一种乐观的性格,什么旱灾,水灾都灾不到他,每年理发有稳定的收入。
刘禄的读书成绩很好,他的记忆力惊人,别人读十几转,才能记住,他只要读两转,就能记在心里,聪明过人,能写一手漂亮的字,刘禄总想读更多的书,大多数人家的孩子,只读几年书,他总想靠读书考出去,因为他知道处在山区落后的地方,没有发展前途,也很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可是刘禄最担心的事,因家里生活困难,父亲因病早早走了,自己不知还能读上几年书,明年上高中二年级,以后考上大学,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也许会有希望。
他每个月只回一次家,因为家里到雁中中学有十多公里,带一些钱粮米菜,刘禄省吃俭用,经常吃不饱饭,这些读书的费用都是以前父亲留给他的,不然自己早就没有书读了。沙坑村能读上高中的只有四个人,刘禄算是幸运的人。
正当刘禄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刚上了一个星期,因家里生活辛苦,加上田里遇到虫害,粮食没有收成,它的二叔叫他不能再读书了,还去学校把他的被子蚊帐挑回家,他的老师都舍不得他,希望他读下去,有希望考上大学,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这样,让刘禄大失所望望,无奈这又是命运的注定,无法强求。
当刘禄回到家里,每天跟母亲和哥哥一起出门。种田管理农作物,给水稻施肥,除草,种植,黄豆,花生,玉米,蔬菜等。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刘寿到了20岁那年,叔叔刘建托媒人给他介绍女子,她叫钟仙兰,生来中等身材,白白的肤色,长长的头发是一个勤劳爱家的女子,第二年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刘凤,接着刘寿又分成另一家,共四间房子。
最小的刘良读了五年书后,不愿意再上学,回到家里种田,家里剩下刘禄和刘良两兄弟,家里的事大部分由刘禄主持,弟弟经常偷懒,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
聪明的刘禄总想跑出去看看外面的大世界,可是又没有机会,只有在家里默默地种田。
有一年村子里要招小学教师,规定要有文化的人才,算来唯有刘禄是高中生,派他去学校教书。当刘禄入职后,家里只有弟弟一个人帮母亲种田。
刘禄想早日娶妻,结婚成家,妻子帮家里做事,才能减轻母亲的压力,已是60多岁的母亲,年老体弱,常常带病干活。
刘禄每天教完书后,还要回到家里做一些家务,烧火做饭,喂猪喂鸡,打柴挑水,搞卫生等等。
已是20岁的刘禄,到了该结婚的时候了,农村的男女大部分到了20岁就要结婚,有的更早,18岁就嫁人,母亲托亲戚介绍了两个女子,刘禄都没有同意,觉得不满意。
其实他早就看中了本村的一个女子,她叫吴秋花,小时候另一个村带过来的,有她的姨妈抚养长大,才19岁。
吴秋花生来红彤彤的脸蛋,长长的绣发,端正的脸庞,中等身材,能说会道,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他们同一个村,两家相隔一公里多。
有一天刘禄去放牛,看到吴秋花在田埂上割草,觉得她长得很漂亮,一见钟情,心里喜欢上了她。
经打听她叫吴秋花,更兆巧的是,有一个星期天,刘禄去山塘尾砍竹子,看到吴秋花在那里砍柴,刘禄心里又紧张又高兴,当刘禄砍好了三条竹子绑成一捆。
这时,刘禄看到吴秋花还在那里砍柴,刘禄觉得这是接近她的一次机会,不能错过,怀着紧张的心情,大胆地来到秋花的身边,对他说,你就是下村的吴秋花吗?秋花说你怎么认识我?不过又是好面熟,你就是村中小学教书的老师吗?这时,刘禄说是我母亲告诉我的,我们都是本村人,我在上村,你在下村,好象读书时就见过,不过你们年龄小一些,又不是同一个班,所以印象不深。接着刘禄用柴刀帮秋花把长长的柴砍短一些,才能绑成捆,再把柴挑回家,接着刘禄还帮秋花找到了几条绑柴的山藤,又帮他砍好一条挑柴的木根,让秋花心里很感激,没有表达出来。
这时,已是下午的6点多了,夜慕降临,秋花绑好柴后对刘禄说,刘老师多谢你了,我们回家吧,刘禄说好的,你挑上百斤的柴,我背几十斤的竹子,秋花说没事,我能挑回家,只不过在路上多休息几次,你先走吧!
当刘禄背着一捆竹子走在前面,不时回过头来看看秋花,她走得很慢,又是弯弯不平的乡间小路,无法走快,回到家里有两公里多,刘禄还是等着秋花,很想帮他挑一回,来表达自己对她的爱。
可是刘禄等了十多分钟,还没有见秋花过来,天慢慢暗了下来,刘禄还是回去看看吴秋花,当他走了五分钟才看到秋花,手拿一条棍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拐,问她怎么回事,秋花说刚才不小心摔了一跤,损伤了筋骨,没事我会慢慢拐回家,只不过慢了一点。
这时,刘禄对秋花说,如果不介意的话可不可以?我背你回家,你这样走回家要花好几个小时,有可能还会进一步损伤筋骨,吴秋花说,不用别人看到了不好意思,还会被他们说三道四,回到家里,姨妈也会骂我是个不要脸的东西。
刘禄说:现在刚好天黑了,外人看不到,你不能为了面子把自己的腿弄坏了,严重了有可能成为残疾,永远都治不好了,这时吴秋花才停了下来,痛得他无法忍受,两眼还流出了痛苦的泪水,才同意刘老师背她回家,让她心里非常感激,仿佛有痛转为甜甜的爱。
刚好是夜慕下的相遇,爱的升华,让他们的心交织在一起,成了他俩注定的爱情巧合。
当刘老师将吴秋花背到家里,她的姨妈正好在家里,看到刘禄背着秋花,问她出了什么事,秋花说挑着柴在路上摔了一跤,把右腿弄伤了,可能是损筋折骨,姨妈叫刘禄快进房间,把秋花放到床上,姨妈还叫刘禄吃了晚饭再走,刘禄说不用了,我回去有事要做。
刘禄走后,姨妈叫来村里的医生,给侄女治伤。刘医生看到秋花的腿上肿了起来,知道损伤了筋骨,给她开了几贴外用药和西药,还打了针。
刘禄回到家里,母亲问儿子怎么那么晚才回来,去外面做什么事了?刘禄将吴秋花挑柴路上摔了一跤,造成右腿骨折背他回家的事,告诉了母亲,母亲还表扬了儿子。
接着母亲对儿子说:你不是想娶她吗?等他的腿伤好了,我就托媒人去成全你们两人的婚事,儿子说:妈不用了,我相信她会同意的,我们会慢慢走在一起,就是想把她娶回家,来减轻你的压力,母亲说那还不是一样吗?她的姨妈也要人帮忙,离不开她。
这时,儿子说:妈只有叫她帮两家,两家的事都要做,刚好两家相隔很近,不到一公里。
已是晚上的9点多了,刘禄吃过晚饭冲完凉后进入休息,明天又要去学校上课。
刘建的大女儿叫刘招秀,生来白净的肤色,中等身材,能说会道,是一个外向型性格的女人,只读了三年书就放弃了,帮家里种田,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刘建夫妇还是把它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
有一年村子里来了三个打铁师傅,专为人家打柴刀,菜刀,镰刀,锄头等,师傅姓潘,来自江西,叫潘光权。从15岁开始出门打铁,已有八年时间了,打出的各种工具锋利好用,自然他的生意做得很好,潘师傅在这个村做了半年多了,住在村子里的仓库里。
每天将村子里收到要加工的各种工具进行加工,价钱不一样,每把菜刀3块多,锄头4块多。刘招秀常常跑去看他们怎样打铁,把一张一张工具做好,都要花一番功夫锤几千次,反复烧炼,反复捶打,花上半天时间才能打好一张锋利的柴刀或锄头。
有时,刘招秀会帮他们弄一些柴和开火的芦草,也会给她几毛钱,有时,潘师傅买一些吃的糖果也会分享给刘招秀,常常花钱在招秀家里买一些米菜,时间长了,招秀对潘师傅有了好感,在他的心中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久与久之,潘光权为了得到招秀家的更多帮助,将打好的最锋利的柴刀镰刀送给他,成了亲密的关系。
有时,潘师傅独自一人在仓库里修复柴刀,两个徒弟出去送柴刀,收账和拉生意,当需要人帮忙时,招秀也会进去帮忙,潘师傅给她一定的报酬。
人是感情动物,一回生,二回熟,日久生情,互相爱慕,最后光权和招秀成了情人关系,直至有了身孕,他的父母才发现,遭到父母的反对。
但是,为时已晚,生米已煮成熟饭,招秀只好嫁给了潘光权,父亲叫他们不准在这里打铁了,要他们重回江西老家,或者到外面,其他地方打铁,不然会影响他们家的名声。招秀却死活不去几百公里外的江西,潘光权只好选择了一个人烟稀少的林场,在那里定居,只有几间破烂的房子,都是用茅草盖起来的,遇到下雨天会漏风漏水,周围没有人烟,要走三,四公里才有一个村庄,除了一条通往福建的马路,全是山坡,中间有一条不大的溪流,流向北边,门口有一些田地,好几年没有人耕作了,成了荒田。
这里叫沙子坑,是荒无人烟的山村,让招秀觉得可怕,但又不得不跟着老公,由他来庇护自己,心甘情愿,死也要死在一块。
潘师傅的两个徒弟也没有跟他了,回他们的老家了。
茫茫的大山,全是密密的树林,一山连着一山,每一座大山的脚下都有小小的溪流,轻轻地流淌,山花烂漫,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伴随着芒草和芦苇,各种各样的山藤花迷人夺目,散发出浓浓的香气,每一处的山村都有它不同的风景,这是大自然给人类最好的礼物。
从此,潘光权和招秀开始在这里定居,开荒种地,开始了艰难的生活。每天吃自己种的蔬菜和五谷杂粮,很少吃肉,买东西要步行十多公里,走几个小时很不方便。
有时到了晚上静得可怕,只有点亮小小的油灯,没有电,让他难以忍受的是蚊虫的不断叮咬,特别是到了晚上,有时听到可怕的鹤鸟不断啼叫,如同鬼叫,吓得招秀躲在被窝里,似乎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恐惧感不断产生,于鬼共生,不断抗争。
有一个春天的夜晚,寒风轻轻地吹鸟儿早已回窝,荒无人烟的沙子坑静得可怕。潘光权和招秀吃过晚饭,把家务事做完了,进入休息,微暗的油灯看不清人的像貌,外面的寒风越来越大,天上没有了月亮,只有几颗微弱的星星在不停地闪动,这时招秀觉得肚子痛,也许自己就要生孩子了。对老公说:光权你把剪刀和布块准备好,还要煮一盆开水用来消毒和清洗我的身子,还有孩子包的衣服,这些都要准备好。
光权说那我马上去准备,光权赶快到厨房里烧火煮开水,招秀却不停地喊肚子痛,很快光权把水煮开了,把剪刀和小刀放到锅里消毒,然后捞起来放到盆里,准备用来剪断孩子生下来的脐带,光权把箱子里用来包孩子的衣服拿出来,还有用来擦血迹的几块布,就这几样简单的工具,用来生孩子的东西。
光权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听从妻子的吩咐,已是晚上的11点多了。招秀肚子痛了两个多小时,还没有把孩子生下来,让光权心里格外紧张,忐忑不安,这时招秀的肚子更痛了,痛得她满身是汗,果然孩子已生出了一半,让光权束手无策,不知如何处理,又不敢动她。
直至妻子痛的撕心裂肺,产了一个多小时,才将孩子生下来,招秀强忍着疼痛,叫老公把剪刀拿过来,光权把剪刀给妻子,只见妻子将脐带剪断,光权把孩子包好,然后把妻子身上的血迹清干净。
孩子终于生下来了,是个男孩,这时招秀才觉得累了,躺在床上睡着了,光权只好抱着孩子,好在母子平安,整个晚上孩子不断地哭,也许他要吃奶了。
山村的早晨,静悄悄的,路上很少行人,只有早早起来的鸟儿在屋后的树上哇哇乱叫,飞来跳去啄吃着虫子,还能听到溪里哗哗的流水声,春风轻轻地吹,树叶飘落。
天已大亮,光权赶紧起来煮几个鸡蛋给妻子补补身体,当鸡蛋煮好后,光权看到妻子正在给孩子喂奶,成了世界上一切动物的慈母爱子,成了每一类动物,一代一代的不断循环,自从有人类以来,从古至今都是如此,体现了人间母爱的伟大,真诚,温柔和善良的本性。
这时,光权叫妻子起来吃几个鸡蛋,招秀起来刷牙洗脸,把孩子放到床上,吃着又香又甜的鸡蛋,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知道有丈夫的陪同,自己才会有顽强的生命力,把孩子生下来。
人间有苦有甜,有爱有恨,有情有义,哪怕是自己再艰难地活着,都会有幸福的回报,也许所有活着的动物都是如此,何况自己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