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毛泽东以第1名的成绩考入第一师范,却在数理化上挂科
发布时间:2025-09-04 09:34 浏览量:1
阿栈会全文背诵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并不是因为课文要求,而是因为一部电视剧。
当年,几乎全班同学都在追这部剧。
它讲述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和他的小伙伴们的故事。
这部剧的名字,叫做《恰同学少年》。
当年,剧中有一个镜头,就是毛泽东晨读时,在背诵《少年中国说》。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同学们加入,他们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校园。
那时候觉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真好!
故事发生在1913年的湖南长沙。
湖南第一师范在新任校长孔昭绥进行教育改革,他三顾茅庐,想邀请学贯中西的杨昌济先生来校教书。
于是同时,以19岁的毛泽东为首的一批优秀青年,开始通过考试进入第一师范。
杨昌济钦点毛泽东的文章为第一名,并称赞他的文章里,有着勃勃生机。
在第一师范,毛泽东结识了蔡和森等一众优秀青年。
他跟好朋友萧子升兄弟俩关系一直不错,经常互相帮助。
毛泽东十分热爱读书,他每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大量书籍。
有点闲钱,都被他用来买书了。
杨昌济先生非常看好这个学生,言传身教教给毛泽东许多知识。
但是,酷爱文学的毛泽东出现严重偏科现象。
他的数理化成绩十分不理想,怎么都学不好。
于是,文科老师和理科老师就毛泽东的成绩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惜才如命的孔昭绥校长最终选择了尊重其个性,放手让其发展。
阿栈当年也是文科非常强,但是理科成绩偏弱,也十分渴望碰到这样的校长呢。
在5年的师范生生活中,毛泽东一众同学等结下了深厚友谊。
其中,也包括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向警予、杨开慧等进步女学生。
陶斯咏是个富家小姐,她内心爱慕毛泽东,但是毛泽东心里只有读书和探索救国之路。
向警予也是大家闺秀,她爱上了穷小子蔡和森,两个人一起在街头擦皮鞋。
向警予的个性开朗奔放,阿栈很喜欢她。
杨开慧是杨昌济的女儿,那时候她年龄比较小,天天喊着润之大哥,跟进步青年们玩在一起。
他们一群年轻人还跟着毛泽东一起去爱晚亭徒步聊天,交流思想。
晚上大学都要回家了,毛泽东却直接睡在爱晚亭里,以天为盖地为庐。
潇洒得不行。
剧中还有一个虚构出来的坏学生,叫做刘俊卿。
他家境贫寒,父亲是卖臭豆腐的。
他一心渴望出人头地,慢慢价值观就扭曲了。
他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谎称送自己上学的父亲是“雇来的挑夫”,还骗走了父亲血汗钱,购买昂贵皮鞋。
最后他还成了汉奸,众叛亲离,被溃兵杀死。
这个人物的恶劣跟一众胸怀天下的同学们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故事的结尾,长沙遭遇大劫。
在护法战争中被击溃的300名北洋败兵想要洗劫长沙,而城中却无兵防守。
千钧一发之际,机智的毛泽东率领200名湖南一师学生军,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空城计”。
他们一举将三千溃兵全部击败,保住了长沙城。
小时候看这部剧,特别喜欢敢作敢当的毛泽东。
正是因为他的霸气和机智,许多事情才能顺利推进。
伟人从年轻时期就展现出巨大的智慧呢。
你对这部剧的哪些情节印象深刻?
评论区里告诉阿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