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热土|欢度瑶族盘王节

发布时间:2025-08-29 21:00  浏览量:1

“盘王节”是瑶族同胞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群众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欢度“盘王节”,祭祀盘王。

按照语言、习俗与信仰,瑶族可分为多个大支系,文中涉及的主要有盘瑶支系和布努瑶支系:其中,蓝靛瑶、大板瑶(又称角瑶,属盘瑶支系),山瑶则属布努瑶支系。蓝靛瑶以种植蓝靛、自染蓝布著称,自称“门”或“金门”,意为“住在山林中的人”;大板瑶因成年妇女头顶佩戴红布折叠而成的布板与布角得名,自称“勉”或“尤勉”;山瑶自称“亚”或“布咋”,因多居住在石山区而得名。

瑶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来宾市、桂林市、贺州市,以及湖南省永州市、邵阳市等地区。瑶族同胞信奉“盘瓠”图腾,这种崇拜最突出的体现,便是“盘王节”上的“跳盘王”祭神仪式——因此,盘王节也属于瑶族同胞重要的祭祀性节日。

据记载,东汉之前,高辛氏手下有一位吴将军发动叛乱,朝廷出兵征伐却未能平定,高辛氏遂下诏令捉拿吴将军,悬赏黄金千镒(古代重量单位,通常一镒约二十两)、封邑万家,还承诺将女儿许配给有功者。数日后无人揭榜,而高辛氏豢养的一只名为“盘瓠”的狗,却将诏令衔到皇帝面前,示意愿领榜平叛。皇帝问盘瓠:“揭榜平定吴将军,你需要什么?”盘瓠回答:“别的都不要,只要陛下的一位女儿为妻。”

随后,盘瓠翻越35座山、绕过42道坎,历经49天,终于找到吴将军。吴将军问盘瓠:“你来此何事?”盘瓠假意答道:“高辛氏皇帝无道,我特来投奔您。”吴将军信以为真,设宴招待盘瓠,还封他为卫士长官。宴会上,吴将军饮酒过量,盘瓠与两名卫士护送他去厕所——两名卫士在外等候,盘瓠随吴将军入内。趁吴将军醉酒低头呕吐时,盘瓠趁机咬下他的头颅,衔回朝廷。经群臣辨认,确是吴将军之首。

此时,高辛氏愿将三女儿许配给盘瓠,却遭到皇后与大女儿、二女儿的反对。三女儿却说:“皇帝应当金口玉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皇帝听后连连点头,最终将三公主许配给盘瓠。当晚,三公主准备带盘瓠进入自己的卧室,盘瓠却站在门外说:“我如今还是狗的模样,尚未变成人,不能与你同居;若要变人,需在甑中连蒸三天三夜。”三公主听罢,便烧起大火,将盘瓠放入甑中蒸煮。可蒸到两天半时,三公主担心盘瓠被蒸死,提前打开了甑盖——最终盘瓠虽变成了人的身体,却留下了一条狗尾巴。

大公主、二公主得知盘瓠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子,纷纷争相要嫁给他。盘瓠无奈,只好离开皇宫,带着三公主前往南山(今湖南等地),在山洞中居住了三年,生下了六男六女。农历十月十六这天,盘瓠带着三个儿子上山打猎,眼看儿子要被山羊伤害,他立刻冲上去与山羊正面搏斗,不幸与山羊一同坠入悬崖,当场身亡。

皇后得知消息后,劝说三公主返回皇宫,可盘瓠的儿女们早已习惯了山林生活,不愿回去。高辛氏皇帝只好给每个孩子颁发一份“过山榜”(瑶族重要文书,记载族源、迁徙历程及族民权利等)。后来,这六男六女各自婚配,开垦土地、建立家园,凭借“过山榜”免除赋税,这一传统也流传至今。

“跳盘王”是瑶族古老的歌舞娱乐活动,唐宋时期最为盛行。为纪念盘瓠,瑶族将每年农历十月十六定为“盘王节”,每逢这天,都会以唱歌跳舞的方式,欢度这一年一度的节日。

“盘王节”期间,瑶寨家家户户杀猪、宰鸡、宰鸭,大办酒席,远近的亲朋好友互相走访祝贺,共庆佳节。瑶族青年还会表演丰富多彩的体育与歌舞节目,包括赛马、斗牛、斗狗、武术对打、跳瑶族民间舞、对歌等。其中,“对歌”是瑶族村寨节日里最精彩的活动。

节日当天,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聚集在街头、河边或树荫下,先用红绸互相打过招呼,随后便开始对歌:白天唱的是情歌,夜晚唱的是瑶族风情民俗歌,天亮分别时则唱祝福歌。青年男女若互生爱慕,便可通过对歌倾诉心意,之后互赠礼物,日后往往能结为连理。

节日之夜,铜锣声声,蓝布飞舞(蓝靛瑶自染的蓝布是其服饰特色,此处“蓝靛”为表述修正,原“蓝靛”指染料,非可“飞舞”的服饰元素),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共跳本民族的民间舞蹈,以此表达瑶族人民对历史的铭记、对文化的坚守与对未来的憧憬。整个瑶寨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瑶族同胞沉醉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就连邻近村寨的汉、壮、苗、彝等民族群众,也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共同参与这欢乐的瑶族“盘王节”。

“石榴花开,籽籽同心”,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瑶族人民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共筑中国梦、同绘民族情,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民族新篇章;在承载着生命力的民族史诗中,写满了坚韧、智慧与灿烂的文化光芒。

李光员,云南省文山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喜欢写作,时常有散文、报告文学、评论等数千件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水利报》《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云南经济日报》《文山日报》《右江日报》等媒体发表。荣获文山州“十佳记者”。《唱支山歌给党听》《帐篷小学书声朗》《一块送饭牌的传奇故事》等30余件作品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文章仅用于“云南政协报”微信公众号,无稿费。

编辑:何健美

二审:欧阳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