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第一流,那些开在秋天里的花儿——桂花

发布时间:2025-08-29 15:57  浏览量:2

仲秋时节,暑气渐消,忽有一缕暗香破空而来,清可涤尘,浓能透远。

桂花以“独占三秋压众芳”之姿,携千年人文积淀,在霜天清寂中绽出暖金万点。

从《山海经》“招摇之山多桂”的原始记载到屈原《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的浪漫想象。

这株秋日精灵早已融入华夏文明的基因谱系,成为高洁品格与美好愿景的文化图腾。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那些开在秋天里的花儿之桂花。

一、桂花其名

桂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秋天最具代表性的花之一。

桂花被传统誉为八月花神,中秋之花。

桂花名字的由来源自于古人对美好事物的赞赏,香气格外清新、十分独特。

古人常用桂花来赞喻秋试及第者,比如称登科为“折桂”、“蟾宫折桂”等。

又因传说月亮中有桂树,因此桂树又叫“月桂”(《淮南子》)。

古称“梫”(《尔雅》),因其纹理如犀又称“木犀”。

《南部烟花记》载陈后主为爱妃造“桂宫”,植桂树悬水晶珠仿月宫仙境,故有“桂魄”雅称。

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专列“志草木”篇,详载岭南桂种,使“桂海”成为两广代称。

苏轼“江云漠漠桂花湿”之句,更赋予其“湿桂”的诗意别号。

二、桂花其花

桂花在我国的存在,始见于先秦的《山海经》:“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摇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

且在山海经里的存在,文本不止一处,有“桂林八树, 在贲禺东,有皋涂之山,其上多桂木”。

桂花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其花簇生于叶腋,四瓣合抱如粟粒,“金粟”之别称由此而来(《群芳谱》)。

花期恰逢中秋,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之妙(宋之问诗)。

《本草衍义》载其“花有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

其中金桂香气最烈,古人以“九里香”誉之;丹桂颜色最艳,韩愈“丹桂满重城”即咏此变种。

桂香具“清浓两兼”特性,李清照“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正是对其色香俱佳的至高礼赞。

桂花有四大品系,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等。

金桂:花朵金黄,气味较浓,叶片较厚。秋季开花,花柠檬黄淡至金黄色,有“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晚金桂”、“圆叶金桂”“ 金球桂”等品种。

银桂:花朵颜色较白,稍带微黄,气味较浓,叶片较薄。秋季开花,花色纯白、乳白、黄白色、浅黄色,有“籽银桂”(结籽),“ 九龙桂”、“ 早银桂”、“晚银桂”、“ 白洁”等品种。

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适中,叶片厚,色深。秋季开花,花色较深,橙黄、橙红至朱红色,有“大花丹桂”、“齿丹桂”、“朱砂丹桂”、“宽叶红”等品种。

四季桂: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叶片薄。与其他品种最大的差别就是它一年四季都会开花,所以别称月月桂,但是其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花香味。有“月桂”、“四季桂”、“佛顶珠”、“日香桂”和“天香台阁”等品种。

三、桂花其花语与寓意

桂树是香满天下,誉满天下的宝树,是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征及高雅和荣誉的象征。

桂花还象征着友好和吉祥,据说战国时期,燕、韩两国曾为了表示亲善友好,相互馈赠桂花。

在盛产桂花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年男女也常以赠送桂花来表示爱慕之情。

折桂登科:晋代郤诜举贤良对策名列第一,自称“桂林一枝”,后世遂以“折桂”喻科举及第。温庭筠“犹喜故人先折桂”、白居易“折桂名惭郤诜”皆用此典。

月宫仙缘:月宫别称“桂宫”(《汉武帝内传》),吴刚伐桂传说最早见于唐代《酉阳杂俎》,使桂树成为永恒与轮回的象征。

吉祥嘉兆:《吕氏春秋》载“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古代乡试放榜称“桂榜”,诞生男孩喻为“诞育桂子”。少数民族中,壮族以桂花编冠赠新娘,寓意“贵子临门”。

君子品格:桂树“冬夏常青”(《山海经注》),“不随艳冶竞春华”(朱淑真诗),被赋予傲世独立的高洁品格。

四、桂花其诗词

屈原开创咏桂传统:“沛吾乘兮桂舟”(《湘君》)、“矫菌桂以纫蕙兮”(《离骚》),使桂成为君子修德的意象。

唐宋诗词鼎盛期:王建“冷露无声湿桂花”写秋夜寂寥,张九龄“桂华秋皎洁”喻贤士高洁,柳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发金主南侵传说。

最妙者当属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以花喻人,成就咏桂词巅峰。

当现代都市的霓虹遮蔽月华,街角糖炒栗子裹着的桂花蜜香,仍悄然唤醒千年文化记忆。

这株从《楚辞》中走出的秋日神木,始终以“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金”的姿态,在霜风凛冽中坚守着“花中第一流”"的生命宣言。

不争春光之绚烂,但求秋色里以暗香盈满天地,以微小的金粟之躯,完成对永恒之美的朴素诠释。

《咏桂花》

宋·吕声之

独占三秋压众芳,何咏橘绿与橙黄。

自从分下月中种,果若飘来天际香。

清影不嫌秋露白,新业偏带晚烟苍。

高枝已折郄生手,万斛奇芬貯锦囊。

《鹧鸪天·桂花》

宋·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咏桂》

唐·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霜天晓角·桂花》

宋·谢懋

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

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胜绝,君听说。是他来处别。

试看仙衣犹带,金庭露、玉阶月。

《昨夜》

唐·李商隐

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

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五、桂花其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