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小说:丑妻(141)

发布时间:2025-08-29 17:20  浏览量:2

有时生活就这样,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追求。比如年轻人相亲时喜欢俊男靓女,他们天真的认为,容貌是永恒不变的。男女结婚后,生孩子成了第一要务,没人再在乎容貌,因为他们发现,男人女人不过如此,模样只是皮囊罢了。有孩子后,家庭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孩子的形象,学习和前途成了攀比的对象。纵观人生的所有阶段,长相只是活跃在结婚前的那段时期。而大家再评论结婚后的男女,不会再拿英俊潇洒,貌美如花来说事,审美标准反而变成了这人是否有本事,有魅力。

柳玉真年轻时候,曾因为脸上的胎记极度自卑。多次相亲,都惨遭对方无情拒绝,那时,她简直有种生不如死的感觉。跟顾大志结婚时,也有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柳玉真清楚,他们拿自己的长相说事。她心里十分煎熬,却无可奈何。不管你开心也好,郁闷也罢,而生活总是向前的。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六七年过去,柳玉真已经三十二岁,是英姿和秋果的母亲了。身边再没有人议论她的长相,反而她通过人格魅力征服了大家。同时,柳玉真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她不再是青涩的小媳妇,而是端庄稳重的少妇了。

无论在谁面前,柳玉真都不会自惭形秽妄自菲薄,换之的是从容淡定,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毫无疑问,柳玉真读过高中,在城市里待过,一度创过业,她的见识,勇气,情商远远超过村里的其他女人。有时候,柳玉真会反思,我以前真傻,为什么要自轻自贱呢?我一点不丑,胎记只是我的标记罢了,哪怕多年不见,对方也能一眼认出自己。而大家眼里的那些所谓美女,她们有什么呢?华丽的皮囊不代表她们秀外慧中,心灵手巧,温柔贤淑,淳朴善良,才华横溢。现实当中,多少漂亮女人心如蛇蝎,尖酸刻薄,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甚至有些女人搔首弄姿,爱慕虚荣,可谓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柳玉真去过澡堂,去过销魂谷,她发现所有女人脱了衣服都一样,没有谁比谁优秀。她的自卑,纯属是庸人自扰而已。平淡生活里,柳玉真的心态是潜移默化的,她需要的是真实,情感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她在顾大志面前,从不掩饰对性的渴望,她是正常的女人,又是如狼似虎的年龄,需要就是需要,何必掩饰呢?何必自欺欺人呢?她跟顾大志是两口子,法定的夫妻,又不是偷情。或许顾大志喜欢的就是柳玉真的真实,有事情直来直去,从不藏着掖着。应该说,坦诚是夫妻和睦的基础。

俗话说,平淡是福,真正的幸福往往都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整个秋收过程中,顾大志都是起大早开机动三轮车下地,柳玉真会陪着英姿和秋果多睡会儿。等到七点来钟,柳玉真会喊起英姿,为她穿上衣服,然后简单洗漱完毕,左手抱着秋果,右手牵着英姿去老院。大家都在忙,她要担起做饭的重任。

在胡巧花的指挥下,收秋工作有序地进行着。辛苦忙碌中,她心里始终盘算着,顾大河定亲了,明天春天肯定要盖房,因为答应牛家了,盖了房才能把美苓娶过来。胡巧花盘算每一笔的开销,不算不知道,算后让她大吃一惊。盖房和结婚都是大事,哪项支出都不会少。胡巧花又算了算这几年的收入,发现进项太少了,导致手头拮据。唉,看来真要借钱了,胡巧花悲哀地想。可借谁的钱呢?老大?老二?还是大娟?他们肯定借,但是会借给多少呢?

想到老三,胡巧花自然想起他欠自己的钱。她认真算了算,居然发现老三还欠自己五千三百多块。她心说,不行,三百可以不要,但是五千块钱必须还,不为别的,这钱是老四的,他要不还的话,老四会乐意?再说,老四打小就跟老三不对付,他要是知道老三两口欠的钱影响到盖房或者结婚的话,决不会拉倒。想到这,胡巧花又头疼了,儿女当中,唯独老三两口过得不咋地,他们拿啥还钱呢?胡巧花寻思许久,觉得还是要从粮食上打主意,毕竟老三两年没出去打工,哪儿有钱还账呢?

胡巧花琢磨许久,对顾大山说道,老三啊,明年老四结婚,美苓的娘已经要求了,那院的房必须盖起来。我算了算,你们还欠这院五千多块钱。顾大山抱怨道,牛家真是的,那院房子好好的,住几年绝对没问题,干嘛拆了再盖?不是浪费钱吗?胡巧花没好气道,人家就是不提,那院的房子也该盖了,都二十多年了,早破败不成样子了,你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就是不盖房,你们能欠钱不还吗?老四又不是呆子,啥不清楚?顾大山哭丧着脸道,我们不是不还钱,俺家的困难你知道,确实拿不出钱。

胡巧花顿时没好气道,老三,不是恁娘说你,春芬那么精明,可看看你们过得啥日子,恁兄妹几个,数你混的差吧?顾大山沮丧道,娘,恁儿想这样吗?我又不偷不抢的,这些年挣钱太难了。胡巧花白了顾大山一眼,冷冷道,我想了,上次不是扣了你三千斤小麦吗?眼下你还欠这院五千三百块钱,三百块钱不要了,五千块钱必须还。老三,我知道恁家开销大,我这么想着,我们不是多分给你四亩地吗?四亩地你照旧种,但是这几年的粮食必须归这院,直到还完账,你看咋样?顾大山有点不满意,可是看看他娘严肃的表情,不敢反驳,只好不情不愿答应了。

今年顾大庆,顾大志和顾大山不用去丈人家帮忙犁地了,因为对方都有了四轮拖拉机。柳民安是跟柳民生合伙买的,前几年四轮车还是稀罕物,短短几年,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顾大山把胡巧花的主意回家就告诉了黄春芬,黄春芬发了一顿牢骚,顾大山屁都不敢放。

到播种时候,天气渐渐变寒了,甚至早上会下霜,一层单薄的白覆盖在大地上。庄稼早收割完,苍茫大地,空旷萧瑟。顾家没播种完毕,顾大庆兄弟仨就去了长河,因为那边项目催促着要求上人。顾立东没办法,他是项目负责人,必须到场。顾大庆很乐意去长河,因为每年播种完毕,因为气候寒冷,东北那边项目都停工了,这些年他打工习惯了,根本闲不住。当徐红英告诉他长河的项目,他不假思索同意了。顾大志有些依依不舍,他舍不得玉真和俩孩子,看到这,柳玉真笑着道,又不是生离死别,你是为俺娘仨挣钱去了,有啥舍不得的,你不想俺们喝西北风吧?

顾大山出发前,在黄春芬授意下,回老院对胡巧花再三嘱咐,娘,恁儿为了还账,必须玩命去了,恁儿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春芬和仨儿子,希望这段时间,你能多去几趟俺家,当然,住俺家更好。胡巧花看着顾大山,冷冷说道,老三,不用交代,我自然会去看春芬娘仨的。我想提醒你的是,你眼里除了春芬娘仨,还应该有半身不遂的爹。听到这,顾大山脸一红,说实话,他净担心春芬娘仨了,压根没有想到他爹。

仨儿子走后,胡巧花没有慌乱,因为地里只剩下播种了,有老四这个司机在这,根本没困难。柳玉真和黄春芬抽不开身,她和徐红英可以。于是接下来几天,三人有条不紊地把三家的小麦播种完毕。牛美苓没来帮忙,却给顾家送来了苹果,这是她家地里种的苹果,尽管种的不多,只有两棵苹果树,但是没少接苹果。俗话说,礼轻情意重,尤其又是未来的儿媳妇送来的,胡巧花特别高兴,真的是吃在嘴里,甜在心里。顾大河闲时,会带着牛美苓去柳玉真家玩,牛美苓知道柳玉真是她得意嫂的好朋友,于是她丝毫不拘束,逗得英姿很开心。铜钱跟牛美苓不熟,威武雄壮蹲着,冲她吼得震天响。

顾大河横眉立目,冲铜钱骂道,再吼试试?信不信中午炖了你!不知道铜钱是否听懂了,但是它很明显惧怕顾大河,吓得呲溜钻窝里,它的神速和狼狈引得牛美苓和柳玉真大笑。顾大志走后,柳玉真有几天不适应,原来她醒来不睁眼直往顾大志怀里钻,而今旁边空空如也。好在身边有英姿和秋果陪伴,日子并不寂寞。自打顾大志走后,柳玉真生活很有规律,每天吃过晚饭,就插上院门,跟英姿和秋果去床上玩耍。晚上睡觉,她会靠床边睡,里边分别是英姿和秋果。至于早上,柳玉真也不会起那么早,都是快八点才起床做饭。

柳玉真有时就想,顾大志在身边时不觉得他的重要,而他不在身边时,生活中确实少了许多乐趣。这时候她特别佩服徐红英,顾大庆一年四季在家待不了多长时间,她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呢?

这边跟长河县紧挨着,距离长河县城跟本县县城一样。长河县以前是附近有名的黄泛区,吃不饱穿不暖,每逢青黄不接时,都会有人背井离乡过来要饭,顾庄十几个女人都是长河县要饭过来的,最后看这边粮食充足,就不愿意走了,嫁到了顾庄。其实这种情况,在六七十年代屡见不鲜,镇上各村都有嫁过来的长河女人。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这些年,长河人为了生存,流落四方,坑蒙拐骗也好,投机倒把也罢,总之,有一部分人富起来了。现在的长河县,厂房林立,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顾文材所承包的是一家起重机厂的办公大楼,项目不大,因为牵涉到朋友关系,不得不重视。顾立东在工地干了十几年了,从初中没毕业就去工地打小工,这么多年来,辗转去过很多地方。这次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他以前都是不操心的普通工人,而这次成了项目负责人。没办法,人情社会能力不重要,关系重要。顾文材想培养亲侄子,这是无可厚非的。尽管顾立东不懂做领导,但是项目上配有技术员和资料员,他们都是顾文材的精兵强将,老员工,受顾文材所托,帮助顾立东成长。

顾大志他们以前打工,都是睡在没封顶的搂上,经常受到雨水侵扰,这次还行,甲方在仓库隔了一个狭小空间出来,大伙挤在一起。顾大志好久没有打工了,看到这场面非常亲切。或许有人不喜欢这种群居生活,因为深更半夜有磨牙声,放屁声,声如雷震的呼噜声,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和脚臭味,但是说实话,顾大志就喜欢这场面,他没有丝毫压力。顾大庆和顾大志都不抽烟,只有顾大山偶尔抽几支。有一次顾大庆看见顾大山在抽烟,语重心长说道,老三,以后甭抽了,省点钱吧。顾大山答应着,然后说道,大哥,恁兄弟抽烟就是在琢磨咋挣钱咧。

因为刚开始,工人并不多,更多的是机械活。人少,往往伙食不错。负责做饭的,是张店的葛师傅,约五十岁年纪,短粗身材,圆脸,大耳朵,逢人就笑。他跟顾文材有拐弯亲戚,跟着顾文材干十几年了,唯一的工作就是做饭。顾大庆兄弟仨跟他在满洲里项目就认识,说实话,不要小看工地上的做饭大师傅,工地上一般都是大烩菜,就是白菜,豆腐,五花肉,粉条等等的乱炖,只要跟做饭大师傅关系好,他一勺子下去,看表面没啥稀奇的,其实里面都是肉。那些关系不好的恰恰相反,表面看着肉挺多,其实里面都是白菜。

尽管长河项目待遇不太高,每天起早贪黑只有三十五块钱,但顾大庆兄弟都很知足,因为这个项目距离顾庄太近了,最多六七十公里,即使想回家也方便,不像以前,都是几千里,坐火车要几天时间。还有重要一点,以前打工都是一年结次账,听说这个项目结束就能领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