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我们都活成了方鸿渐,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
发布时间:2025-08-25 03:15 浏览量:3
《围城》中讲述了一对朋友:方鸿渐和赵辛楣,两人性格迥异。
赵辛楣精明能干,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事业有成,对爱情忠贞不渝。而主角方鸿渐既性格懦弱又喜欢双标,还缺乏进取心,对爱情和婚姻都显得糊里糊涂。
赵辛楣对方鸿渐的评价一针见血:“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
这句对于自视甚高的方鸿渐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让他哑口无言,心情沉重许久。
故事高潮部分,他的妻子孙柔嘉对他离家出走的行为愤怒地大喊:“懦夫!懦夫!懦夫!”
初读《围城》,我对方鸿渐作为主角的遭遇,总觉得是命运的考验,他为自己的各种开脱找的理由我也都接受。
再次阅读,我开始对方鸿渐这样的人感到厌恶,认为他无法摆脱小人物的思维,从书香门第的大少爷沦为一事无成的小人物。
如今再读《围城》,尤其是听到孙柔嘉的那声“懦夫”,我才明白,钱钟书写的不仅仅是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自己的事业、爱情和婚姻。
若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方鸿渐,那就是——平庸。
实际上,方鸿渐是个相当幸运的人,他出生于南方乡绅家庭,从小谦逊有礼,与富商之女定了娃娃亲,应该是一眼就看到头的平安顺遂。然而,他也是不幸的,因为封建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使他难以成为一个果断决策、自我突破的人。
另一个幸运的因素在于“准岳父”的帮助,使他有机会出国留学。在两个家庭的支撑下,即便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家境也令人羡慕。按理说,他应该能够一帆风顺,但为何他的生活总是被无力感所困扰?
因为他从未对自己提出过要求、规划或目标。
学业上的困境:不专
大学期间,他先后选择了土木建筑、社会学,再转向哲学、中文。
在短短四年内,从理工科跨度到文科,却始终未找到真正热爱的领域。当未婚妻突然去世,在父亲催促下,他给准岳父周经理写了一封长信表示慰问,使周经理深受感动,将女儿陪嫁和聘金共两万元全部资助他留学。
尽管他非常感激,但在国外依旧我行我素,没有定性。他换了三所学校,兴趣广泛却无所获。
四年后,没有取得任何文凭。
他开始慌张,因为父亲是举人,要面子;而周经理作为商人,要看到回报。他讽刺别人因功利心去考证,但最终自己也因功利心而撒下弥天大谎,用假文凭欺骗父母。
撒谎之后,需要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
方鸿渐因伪造文凭而持续付出代价,在中学演讲时闹笑话,在大学任职教授时被揭发文凭造假,整日忧心忡忡,最后因缺乏真才实学被学校解雇。
方鸿渐常有许多歪理邪说。每当他意识到自己理亏时,总会放大他人的缺点,以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周经理是个商人,自从失去女儿后,一直把方鸿渐当作女婿看待。然而,方鸿渐却认为周经理“市侩”,觉得他对自己有所投资必定要求回报,就像个讨债人一样喋喋不休。
尽管耗尽了周家的2万元,又曾在周家的银行上班、逃难期间住在他们家里,但方鸿渐依然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而对于周家任何一点要求,他都认为是“过分”和“无理”。
方鸿渐走向平庸的起点,并非他看不起的周家人,而是那张镶金的假文凭。由于对学业的疏忽和对自己的放任,他一步步陷入困境,最终进入了另一个“围城”。
年少时,我们或许借助父母的力量或依靠小聪明过得很舒适。但到了中年才发现,让你走得更远的是自律、善良和明确的是非观。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生活中的许多痛苦和无助大多源自自身。
爱情中的困境
在爱情上,表面上方鸿渐艳福不断,实际却极为狼狈。相比与曾经接触过的几个女人,方鸿渐甚至不及她们杀伐果断有决心。
大学期间,他试图反抗包办婚姻,却在父亲训斥几句后屈服。与鲍小姐短暂交往,结果发现自己被戏弄。爱慕唐晓芙却无法拒绝苏文纨,最终因苏文纨的报复而与唐晓芙分道扬镳。
最后,在孙柔嘉的欲擒故纵下糊里糊涂地结了婚。
在爱情中懦弱的他,从未能与心爱的女人长相厮守。他以为选择一个不讨厌的人结婚便能幸福,这实则是悲剧婚姻的开始。
谈到爱情,并非人人都能游刃有余。年轻时羡慕那些身边有美丽伴侣的人,总觉得他们才是赢家。然而历经风雨后才明白,对待爱情最重要的是诚意和勇气。
几乎每个人都会犯像方鸿渐那样的错误。
一段感情结束后,很少有人能全身而退,也极少有人可以轰轰烈烈地走到最后。
你是否娶了(或嫁给)那个心爱的人?
如果没有,当看到方鸿渐与孙柔嘉步入婚姻殿堂,即进入“围城”的瞬间,你是否会下意识联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