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归队》小白马为何抢山参?兰花儿遇救,竟促他抗日!

发布时间:2025-08-26 15:23  浏览量:2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指导的抗战剧,《归队》以东北抗联为背景,聚焦 1931-1945 年的东北抗战史。开篇抗联小队突围失散的剧情就张力拉满,老山东带领队员约定在八棵松汇合,却没想到一场 “山参争夺战”,竟成了兰花儿撬动土匪小白马抗日的关键伏笔 —— 直到小白马抢走老山东的百年山参,老山东才后知后觉,兰花儿早已用勇气与信念,将这支 “游离的力量” 拉向抗联阵营。

《归队》的开篇没有刻意渲染悲壮,却用 “战场离散的真实感” 戳中人心。老山东带领的抗联小队与日军激战,突围后只剩老山东、汤德远、田小贵、兰花儿、高云虎、福庆等人。本以为汇合只是时间问题,命运却将他们推向不同的绝境:福庆与高云虎因吃了陌生人的饼子晕倒,被卖到虎头岭老金沟当 “淘金奴隶”,还遭遇金把头制造的塌方;汤德远则在山中遇袭,被抓进大秃子岭劳工营;老山东与田小贵虽遇到挖参队,却卷入山参引发的命案与土匪纠葛。这场 “各陷困境” 的设定,既还原了东北抗联 “孤军作战、生存维艰” 的历史背景,也为后续 “分散力量再集结” 埋下铺垫。

老山东与田小贵的 “寻参之路”,成了剧情的第一个转折点。他们协助挖参队老把头王义山找到百年老山参,本想借送参去松林镇汇合,却接连遭遇背叛:二宝子为夺参毒杀众人,哑巴中途盗参,老山东好不容易抢回山参,又被自称 “葱山小白马” 的土匪包围。小白马二话不说夺走山参,却在离开时留下粮食 —— 这个细节藏着关键信息:他虽为土匪,却留着义勇军的底色。老山东起初只当是遇到劫道的,满心都是 “夺回山参、找到队友”,却没料到,这场 “抢参” 背后,正酝酿着兰花儿与小白马的命运交集。

兰花儿的剧情线,是《归队》最具力量感的部分。她在老林里遭遇两名不怀好意的日军,没有丝毫退缩 —— 作为抗联战士,她拿起武器与日军死拼,腿部中枪仍坚持反击,那股 “宁死不屈的狠劲”,被恰巧路过的小白马看在眼里。小白马本是偶然经过,却被这个 “敢跟日军硬刚的女人” 震撼:他见过太多畏缩的百姓,却少见女性有如此勇气。于是他出手救下兰花儿,将她带回山寨治伤。此时的小白马,对兰花儿更多是敬佩;而兰花儿虽身陷山寨,心里想的仍是 “找队友、打鬼子”,这种 “国仇家恨高于个人安危” 的信念,悄悄影响着小白马。

老山东与田小贵跟踪小白马到山寨,看到兰花儿在土匪队伍里,瞬间红了眼 —— 他误以为兰花儿被劫持,单枪匹马闯进山寨,还谎称是兰花儿的父亲。这场 “假岳父遇真爱慕者” 的对峙充满戏剧性:小白马见 “岳父” 上门,立马提婚事,老山东气得拍桌子反驳;直到兰花儿拄着拐杖出来解释,老山东才知道真相:是小白马从日军手里救了她,还为她治伤。误会解开后,老山东虽仍对土匪心存芥蒂,但看着兰花儿的伤腿,只能同意她留在山寨养伤,自己则继续去八棵松汇合。这场对峙,不仅化解了矛盾,更让老山东隐约察觉到:小白马或许不是普通的土匪。

兰花儿在山寨养伤的日子,成了推动小白马抗日的关键。她没有因受恩就妥协,反而多次劝说小白马:“小鬼子在咱地盘烧杀抢掠,你们缩着脖子算什么?” 见小白马犹豫,兰花儿干脆联合山寨弟兄 “绑了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大骂:“一帮大老爷们,连女人都不如! ” 这句话彻底戳醒了小白马 —— 他本就有义勇军的底子,只是在乱世中迷失了方向,兰花儿的勇气与信念,让他重新找回 “保家卫国” 的初心。最终,小白马同意加入抗联,山寨弟兄也跟着响应。此时老山东若在场定会明白,兰花儿早已用 “精神力量”,完成了比 “武力说服” 更难的事:让一支游离的土匪队伍,变成抗日的力量

《归队》通过 “山参风波”“山寨遇救”“逼抗日” 等剧情,将抗联战士的 “坚韧” 与 “智慧” 展现得淋漓尽致。老山东、兰花儿、小白马等人,虽身处不同困境,却始终被 “打鬼子、保家乡” 的信念串联。小白马从土匪到抗日志士的转变,兰花儿用勇气撬动力量的智慧,老山东对队友的执着寻找,都在诠释:东北抗联之所以能在艰苦环境中坚持 14 年,靠的就是这种 “打不散、灭不掉的精神火种”。随着小白马加入,这支分散的抗联小队,正朝着 “归队” 的目标一步步靠近,而他们的故事,也让观众看到了抗战史上 “小人物” 的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