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失联”大反转!大画家婚外情夺恩人妻,经历四场婚姻遭非议

发布时间:2025-08-24 13:46  浏览量:4

(范曾与徐萌)

2025年8月16日,著名画家范曾的亲生女儿范晓蕙,在个人社交平台发文,称父亲失联,价值20亿元的书画和藏品被继母徐萌私自转移。

此消息一出,引发无数网友关注与热议。

范曾有着“国画泰斗”“当代大儒”的美誉,作品价值连城,说他是“行走的印钞机”毫不为过。

距离“范曾失联”已过去数日,这起事件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内幕?出生于江苏南通的范曾本来学历史出身,他如何一步步成长为画坛巨擘?

范曾先后经历了四场婚姻,身边人说他婚内出轨,夺恩人妻子,不修私德,这是怎么回事?

01

(南通市范曾故居)

范曾1938年7月5日出生于江苏南通一个书香之家,父亲范子愚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缪镜心在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任校长。

当时正值日寇肆虐的战乱年代,父亲带着一家躲到了乡下。抗战胜利回到南通后,佣人早已将家里值钱的东西变卖一空,只剩下十几间老房子,和几架蒙尘的旧书。

这时范曾已认识2000多个字,每天从南通女子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一回家,就扎进书房读一部部旧书。

范曾喜欢文史与画画,家里一部厚厚的《芥子园画谱》,他更是当成宝贝,一有时间就对照临摹。

童年范曾(前左三)与父亲范子愚(前左二)、母亲缪镜心(前排右一)及家人合影

1955年范曾高中毕业,在父亲的建议下,他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

范曾虽然喜欢文史,但更大的兴趣在绘画方面,对线条、构图有着远超常人的把控能力。

范曾在教科书的封底,栩栩如生地描绘屈原、陆游、苏东坡、岳飞等先贤。

当时范曾的老师是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郑天挺,他善于发现人才,擅长因材施教。

郑天挺(1899年8月9日—1981年12月20日)

郑天挺见范曾绘画天赋爆棚,建议他去专业美术院校学画画,范曾答应了。

1957年经母校推荐,范曾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攻读美术史、中国国画系。

那时的范曾五官英俊,身材挺拔,在国画系很抢眼。学国画的男生大多邋里邋遢,不修边幅,但范曾始终将上衣扣子系得严严实实,将衬衣洗得雪白,走到哪里都能吸引异性的关注。

1963年,范曾参加一个书法展览。开幕当天,一个眉目清秀的女孩批评范曾的书法处处实笔,缺乏韵味。

(林岫)

一句话说到了范曾的心坎上,他连忙向对方请教。那个女孩就是后来成为范曾结发妻子的林岫,她1945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比范曾小7岁,当时是南开大学一名新生。

林岫容貌端庄,书法造诣深厚,范曾与她相谈甚欢,几经交往两人相爱了。

大学毕业后,范曾进入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跟随沈从文研究古代服饰。

同事热心为范曾介绍女朋友,他一概婉拒,因为他心里只有林岫,装不下任何异性。

02

(早年范曾)

林岫大学毕业后进入北京新闻系统从事教育工作,不久范曾与林岫在北京结婚。

最开始,一盏台灯下,范曾在书桌这头作画,林岫在另一端研习书法,两人互相关心,互帮互助是一对恩爱夫妻。

然而不到半年,范曾与林岫的生活就不再和谐。两人个性都很强,都不肯为对方改变,艺术上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范曾与林岫都不想在婚姻中凑合,1968年两人办理了离婚手续。从相爱到分手仅仅5年,由于没有孩子做羁绊,两人好聚好散,离婚后两人没有成为仇人。

(咸宁五七干校)

建国初期的运动一场跟着一场,范曾没能躲过去,他先后被下放到陕西西安山门品公社沙井村、湖北省咸宁县五七干校从事农业劳动。

然而无论条件多艰苦,无论劳动强度多大,范曾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在农村,他冒着寒风在墙壁上画“红太阳照山河”“葵花朵朵向太阳”“大海航行靠舵手”等宣传画。

村里老乡都夸他是“神笔马良”,将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红枣拿出来送给他。

在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灶台旁的墙壁上,他用烧黑的木棍画了一幅《扬鞭催马运粮忙》:赶车人的鞭子挥出优美的弧度,拉粮食的马膘肥体壮,翻蹄昂首,呼之欲出。这幅画引来上百人围观。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

在特殊年代,虽然传出范曾写材料诬陷恩师沈从文的消息,但身边人始终认为范曾是难得的绘画人才。

1971年,形势渐渐宽松,范曾重新回到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那时他单身一人,住在朝阳区垂杨柳一间简陋的平房里。墙壁上有一指宽的裂缝,冬天西北风一刮,屋里冷得像冰窖。

即便如此,范曾依然披着被子,瑟缩着身子伏案画一张张线稿。每出一幅精品,范曾就如沐春风,如饮佳酿,心中的快慰无法用语言描述。

早在咸宁干校劳动时,范曾就结交须遵德为好友,他1927年出生,是山东阳信县人。

(画家许麟庐送给须遵德的画作)

须遵德是难得的音乐人才,酷爱国画艺术,与著名画家许麟庐是至交。他创作的歌曲《兵哥哥》《军歌嘹亮》《我们的田野》等歌曲深受战士和百姓喜爱。

范曾调回中国历史博物馆不久,须遵德也回到北京,进入一家文化单位工作。

须遵德结婚多年,与妻子张桂云育有2个儿子一个女儿。回京后,须遵德依然与范曾有交往。

一次范曾患了重感冒,浑身难受起不了床,一天一夜水米未进。

须遵德得知后,连忙让妻子做了热腾腾的饭菜,并带上感冒药去探望老友。雪中送炭远胜锦上添花,范曾感动得热泪盈眶。

03

此后须遵德经常将范曾请到家里,为他改善生活,还将自己不用的被子、衣服送给范曾。

酒酣耳热之际,范曾几次眼泪汪汪地对须遵德说: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最好最好的大哥,最好最好的朋友。

1971年,范曾再婚了,妻子名叫边宝华,两人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同学。

读书时,边宝华就爱慕范曾,但当时范曾正与林岫恋爱,她一直没有机会。毕业后,边宝华与一位马姓画家相爱,婚后他们育有一个女儿,上世纪60年代末两人离婚。

(范曾与边宝华)

此时范曾与边宝华都重回单身,边宝华对范曾的好感与倾慕丝毫未变。经好心人撮合,边宝华带着女儿与范曾再婚。不久,边宝华为范曾生下女儿范晓蕙。

两人都很珍惜这段迟来的爱,边宝华将丈夫的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条,身上的衣服干净板正,范曾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有了婚姻滋润,身边人都说范曾仿佛年轻了10岁。

范曾没钱给妻子买礼物,就给边宝华画了多张速写,并题写浪漫诗句。边宝华对这些很受用,将一幅幅速写当宝贝收藏。

(边宝华画作)

范曾没有忘记须遵德大哥的好,经常对边宝华说起他们的患难深情。

边宝华心地善良,被感动得眼泪汪汪,她经常拎着礼物与范曾探望须遵德、张桂云夫妇。须遵德夫妇也经常回请他们,两家人走动频繁。

1976年特殊年代结束后,范曾迎来艺术上的春天。

1977年元旦,范曾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国画《钟馗》,寓意除妖降魔,伸张正义。

那个年代拨乱反正,落实政策是主旋律,这幅作品契合时代脉搏,表达了无数人的心声,《人民日报》对此进行大篇幅报道。

(范曾笔下的钟馗)

次年,范曾创作出版的《鲁迅小说插图集》在全国发行,一时间洛阳纸贵。不久,他离开中国历史博物馆,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任教。

1979年,范曾出访日本,他的画作在日本美术界引起轰动。日本权威媒体盛赞范曾,称他是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这年范曾41岁,年纪轻轻名震画坛。

04

每当有喜事或事业上有突破,范曾就请须遵德夫妇吃饭,与他们一起分享喜悦。

(张桂云)

随着接触增多,范曾渐渐觉得好大哥须遵德的妻子张桂云更适合自己。

张桂云比范曾小1岁,温婉漂亮,感情细腻,每次聚会都将范曾照顾得很好。

搞艺术的人感情都很丰富,范曾渐渐沉沦在张桂云的情感中不能自拔。

此时的范曾是名满全国的青年才俊,春风得意,须遵德无论知名度还是外表与范曾都没有可比性,张桂云很快被范曾俘获了。

两人都有婚姻,有家庭,但范曾与张桂云顾不了那么多,无可遏制地相爱了。

边宝华、女儿范晓蕙与范曾吵过、闹过,但无济于事。

须遵德接受不了妻子被迫的屈辱,与妻子打过闹过后,负气离家住到了外面。他懊悔当年结识范曾,懊悔自己没有看透他的品行。

1990年,范曾在尚未离婚的情况下,带着张桂云远赴法国巴黎。冒天下之大不韪,在海外两人过起了婚姻生活。

范曾坚持认为,夫妻分居3年,婚姻自动解除。有了第三任妻子的滋润与陪伴,范曾出版画集《范曾新作集》,他还在法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办画展,事业一片坦途。

(范曾与楠莉)

1993年,范曾与边宝华分居期满3年,两人解除婚约,女儿范晓蕙跟随母亲生活。

范曾痴爱张桂云,为她取爱称“楠莉”,并为楠莉及她与须遵德的儿女提供了丰厚的物质生活。

为让重组之家更有凝聚力,楠莉让两个儿子改姓范,将长子须波改名为范一夫,二儿子改名为范仲达。在范曾资助下,两个儿子都远赴日本留学。

客观地讲,楠莉是范曾的贤内助,她帮范曾整理画稿,支持丈夫从事公益事业。

结婚几十年,夫妇俩先后为“抗击非典”“汶川抗震”等公益慈善事业捐款,为母校南开大学、家乡南通捐献画作300多幅,范曾赢得了“文化首善”的美誉。

范曾弟子众多,他们有些话不方便与范曾直说,便先告诉楠莉。如此一来,楠莉润滑了师徒关系、夫妻关系,对范曾的事业、人生大有裨益。

尽管范曾与楠莉当年的结合广遭非议,被无数人诟病,但这对夫妻相亲相爱,最大限度为社会为公益慈善事业发光发热,颠覆社会非黑即白的简单认知,充分展示人的多面性。

05

2021年11月9日22点40分,楠莉因病不幸离世,享年82岁。

楠莉陪伴自己40多年,范曾沉浸在巨大悲痛中,他蘸着泪水,写下《讣文》悼念妻子。

没有异性的照顾与抚慰,范曾的生活就像吃饭不放盐一样寡淡、悲凉。

2024年4月10日,范曾突然在个人社交软件上宣布,自己与徐萌再婚。

徐萌1988年9月9日出生,比范曾小了整整50岁。婚前徐萌曾是中国交通广播电台的主持人,以生活助理的名义介入范曾的生活,最终两人修成正果。

范曾唯一的亲生女儿范晓蕙,成年后渐渐成长为国家京剧院一级服装师,并结婚做了妈妈。

对父亲的第四次婚姻,范晓蕙颇有微词。她曾对媒体说:两人年龄如此悬殊,能幸福吗?

(范晓蕙)

不仅如此,范晓蕙一直对小继母徐萌心存戒备。

2025年8月,范晓蕙夫妇带着女儿在美国参加夏令营,突然父亲的电话打不通,父亲身边工作人员她也联系不上了。

范晓蕙急忙回国,来到父亲位于北京昌平区的家。她发现多个房间被贴上了封条,家中价值20亿元的古董、字画都被搬走了,父亲范曾和继母徐萌均不知去向。

范曾此时以87岁高龄,平时身体就不好,常年服药,范晓蕙开始牵挂父亲安慰。于是8月16日,她在网上发文,曝光“范曾失联”事件。

随后,此事在网上迅速发酵,引发无数网友热议。

两天后,范曾的继子范一夫接受媒体采访,说父亲正在法国看画展。范曾有了下落,众多网友的心才踏实下来。

8月19日,范曾的再婚妻子徐萌对媒体说:范曾此前一直与继子等人同住,存在诸多不便。结婚前,范曾承诺与徐萌单独生活,现在范曾已兑现承诺,与她搬进了新家。

“范曾失联事件”被传得沸沸扬扬,真相竟然是家人之间心存芥蒂,互相防备,缺乏必要的解释与沟通,最终结果让无数人慨叹。

范曾的事业和婚姻都充满沧桑,一路尽是坎坷与泪水。然而一部分人认为:他不修私德,不该婚内出轨,不该与恩人的妻子发生感情,并走到一起,一想到这些,范曾的画再好也不会多看一眼。

但这只是部分人的观点,如今范曾与徐萌依然被社会接受,范曾画作在世界各大拍卖会上依然价格坚挺,这又说明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