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戴笠偷情背着丈夫打胎的“杭州第一美人”,私房照曝光美人相貌
发布时间:2025-08-11 10:34 浏览量:2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若以平均年龄为基准,我在这世上已经活了很长时间,回首过往,我曾享受过美满的家庭生活,经历过令人瞩目的盛大婚礼,也体验过事业顺遂的愉悦,更品尝过爱情的甜蜜滋味。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尽情绽放,光彩照人,然而,命运的轨迹错综复杂,谁能料到,这一切竟会急转直下,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只留下无尽的悔恨与遗憾。
2000年,92岁的王映霞在弥留之际,回首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内心五味杂陈,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两段婚姻更是成为世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能让戴笠都倾心的女子可见她的魅力有多大。
并且戴笠还知晓当时之所以愿意接受他只是因为她想要与自己的丈夫赌气,因为美貌,戴笠也甘愿成为她的“棋子”,不过与戴笠偷情这件事最终也成为了离婚的导火索。
那么,这位被称为“杭州第一美人”的女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呢?
1908年,王映霞出生在杭州一个官宦世家,原名金家丽,她的家族在当地颇有名望,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
然而,命运似乎在她出生时就埋下了不幸的种子,她的父亲在她年幼时便撒手人寰,母亲无奈之下,带着她回到了外祖父家。
外祖父王二南是杭州的名士,擅长诗词书画,在当地文坛颇具影响力,王映霞自幼在外祖父的熏陶下,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聪明伶俐,勤奋好学。
在那个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王映霞的外祖父却十分开明,他坚信女子也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此,王映霞得以进入浙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在学校里,王映霞如鱼得水,她的美貌和才华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目光,很快便成为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当时,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女子数苏杭,苏杭女子数映霞。”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使得她“杭州第一美人”的名号不胫而走。
然而,王映霞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美貌而骄傲自满,她深知美貌只是一时的,而内在的修养和才华才是永恒的。
因此,她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气质内涵,在她的心中,一直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期待着能遇到那个与自己相知相惜的人。
1927年,命运的红线悄然将王映霞与郁达夫牵在了一起,彼时,郁达夫已经是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作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而王映霞,也正是郁达夫的忠实粉丝之一。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映霞在朋友家中与郁达夫相遇,当郁达夫的目光落在王映霞身上,眼前的女子宛如仙子下凡,美得让人窒息,王映霞的美貌和气质瞬间击中了郁达夫的心,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此后,郁达夫对王映霞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频繁地给王映霞写信,在信中倾诉自己对她的爱慕之情。
然而,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诸多阻碍,郁达夫当时已经有了妻子孙荃,并且育有子女,他与孙荃的婚姻是父母包办的。
两人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但在那个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离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面对外界的压力和质疑,王映霞陷入了痛苦和纠结之中,而郁达夫,为了能与王映霞在一起,选择了与孙荃分居,并向王映霞承诺,一定会给她一个名分,最后王映霞最终还是答应了他。
1928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在杭州西子湖畔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礼轰动了整个杭州城。
众多文人雅士纷纷前来祝贺,著名诗人柳亚子更是以“富春江上神仙侣”来形容他们的般配。
婚后,郁达夫和王映霞度过了一段甜蜜而幸福的时光,郁达夫花费巨资在杭州建造了一座名为“风雨茅庐”的房子,这座房子充满了文艺气息。
然而,婚姻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随着时间的推移,郁达夫和王映霞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郁达夫生性浪漫,不拘小节,而王映霞则更加注重生活的细节和品质,两人在性格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摩擦越来越多。
此外,郁达夫与原配夫人孙荃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横亘在他们夫妻之间的一道鸿沟。
尽管郁达夫已经与孙荃分居,但他对孙荃和孩子们依然有着一份责任和牵挂,这让王映霞感到十分不满和委屈,她觉得自己在郁达夫心中的地位并不是独一无二的,
这些矛盾和问题,如同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暗礁,随时可能给他们的婚姻带来致命的打击,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最终将他们的婚姻推向了悬崖边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山河破碎,家国蒙难,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们不得不离开“风雨茅庐”,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在逃亡过程中,郁达夫被任命为福建省政府参议,前往福州任职,而王映霞则带着孩子们留在了浙江丽水避难。
在丽水避难期间,王映霞结识了浙江省教育厅长许绍棣,许绍棣的妻子刚刚去世,他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生活上难免有些不便。
王映霞出于同情和善良,经常对许绍棣一家给予帮助,一来二去,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
很快,关于王映霞和许绍棣的流言蜚语便传了开来,这些流言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王映霞淹没,郁达夫听闻这些传言后,心中十分愤怒和痛苦,他无法接受自己深爱的妻子可能背叛自己的事实。
1938年,郁达夫发现了许绍棣写给王映霞的几封信,这些信的内容暧昧不清,让郁达夫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怀疑。
盛怒之下,郁达夫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他将这些信件公之于众,并在报纸上刊登了“寻人启事”,指责王映霞与许绍棣有染,甚至称她为“下堂妾”。
于是,在王映霞与郁达夫婚姻触礁的灰暗时刻,戴笠如一个闯入者,进入了王映霞的情感生活。
此时的戴笠已经是权势滔天的军统头目,其势力渗透至政治、军事、情报等诸多领域,笼罩着整个民国社会。
权势正盛的戴笠早闻王映霞美貌,趁她与郁达夫感情不和时主动接近,对王映霞多有照拂。
王映霞因为登报的事赌气而选择与与戴笠相处,一来二去便有了私情。两人在重庆的往来并不避讳圈内人,只是碍于戴笠的身份,没人敢公开议论。
更让郁达夫无法容忍的是打胎事件,据知名诗人汪静之回忆,1938 年前后,王映霞找到他,说自己怀了孕,让他帮忙安排流产手术。
汪静之虽觉不妥,但还是陪她去了医院。当时王映霞与郁达夫早已形同陌路,却与戴笠往来频繁,孩子的生父成了公开的谜。
这件事传到郁达夫耳中后,彻底点燃了他的怒火。1940 年,两人正式离婚,离婚协议里,郁达夫细数王映霞的 “过错”。
虽未明说,但字里行间都指向她与戴笠的关系及打胎一事。王映霞对此未做过多辩解,算是默认了这段经历。
不过王映霞与戴笠的关系并未持续太久,其一戴笠身边女人不断,其二戴笠与郁达夫早些年还是非常要好的同学,看到老同学的家庭闹到这般地步,戴笠也意识到自己行事有些偏激,于是在新鲜感过后便渐渐疏远。
1942 年,王映霞嫁给钟贤道,此后生活相对安稳。但这段婚内出轨和打胎的经历,成了她一生都甩不掉的标签,即便到了晚年,在回忆录里也只是模糊带过,不愿多提细节。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王映霞和钟贤道携手走过了38个春秋,1980年,钟贤道因病去世,永远地离开了王映霞。
晚年的王映霞,与子女们生活在一起,在闲暇之余,王映霞开始整理自己的人生经历,撰写自传。
她将自己与郁达夫、钟贤道之间的故事,以及自己在那个动荡年代里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
回顾自己的一生,王映霞感慨万千,她曾拥有过令人羡慕的美貌和才华,也经历过刻骨铭心的爱情和婚姻。
对于自己的两段婚姻,王映霞曾这样评价,如果没有前一个他(郁达夫),也许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没有人会对我的生活感兴趣。
如果没有后一个他(钟贤道),我的后半生也许仍漂泊不定,历史长河的流逝,淌平了我心头的爱和恨,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怀念。
2000年,92岁的王映霞在杭州病逝,结束了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澎湃新闻——人生若只如初见:郁达夫的风雨爱情 2022-07-13
中国新闻网——诗人汪静之:郁达夫第二任妻子曾为戴笠堕胎(图) 2014-05-15
- 上一篇:纪红军《雉水吟》简评 曹小平
- 下一篇:窦德妃:被历史尘封的大唐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