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院士混小学开学典礼炸场,“头衔迷信” 捅破多少教育遮羞布?
发布时间:2025-08-08 22:04 浏览量:1
广东惠州一所小学开学典礼上,冒出来个“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还顶着“雷神山、火神山抗疫副总指挥”的头衔,给孩子们讲家国情怀。结果一查中科院官网,压根没这号人!这骗局,把大伙雷得外焦里嫩 。
这骗子可不是头一回干这事。从2023年2月开始,东莞、广州、惠州好多小学都被他晃悠过,靠着“院士”“中医传人”这些头衔,学校愣是没一个发现不对劲的。说难听点,学校是懒还是缺心眼?是不是觉着有“名头”撑场面,自己脸上就有光?这种只认头衔、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校园净土糟践得稀碎。教育要是变成这种功利的“秀场”,还咋好好育人?
孩子们多单纯啊,瞅见“院士”,就觉得是知识和道德的权威。结果这权威是假的,对孩子伤害大了去了。以后孩子们咋信“权威”?连校园里的“权威”都能造假,外面的还能信不?这不是教孩子别求真,光看名头嘛!
往深了说,这事暴露的问题一箩筐。学校邀请人,连最基本的身份核实都不做,到底是咋想的?是不是觉得有“名头”兜底,自己也能跟着风光?这种爱慕虚荣、急功近利的心态,把校园折腾得乌烟瘴气。教育要是没了“求真”的底色,还谈啥育人?
更让人揪心的是,骗子背后指不定藏着商业算计。他那些“民族品牌发展顾问”的头衔,保不准想借着校园的名声,到商业领域兴风作浪。要是让这种虚假身份混进市场,误导消费、搅乱秩序不说,老百姓以后咋信“权威推荐”?
说到底,这事儿给所有人敲了警钟。学校以后邀请嘉宾,必须把“查身份”当铁律,官网查、问出处、核资质,一步都不能少。咱也得改改“迷信名头”的臭毛病,别让虚荣和浮躁,再给骗子可乘之机。校园是育人的地方,容不得半点虚假。只有守住“求真”的底线,才能让孩子们明白,真才实学和诚信,才是最该追的“星”!可别让一场骗局,毁了教育的公信力,寒了孩子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