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穷人花钱买的是爽,富人花钱只买一样东西
发布时间:2025-08-04 05:10 浏览量:1
富人和穷人的消费观自古至今都是迥异的,就这一点来说,千年也不会改变。
暑假一来,带娃儿旅游看世面大军奔赴祖国甚至世界各地,妈妈们心里都有一个虽然没有明说却时刻存有的信念:
娃儿不能亏在见识低上。
怎么样才能让娃儿见识提高呢?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书,家里的书柜上已是满满当当,力促养成娃儿的阅读习惯;
万里路嘛,不用说,就是利用寒暑假旅游喽,恨不能提前好几年就列好了带娃游览大好河山的计划,待娃毕业,几乎打卡完全国地图……
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共识也算是公开的秘密,娃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哪怕是开学后,娃儿在班级和同学交流,要是没有去旅游,也有一种莫名的落后感引发自卑情绪,这可是万万要不得的。
但是,也出现了几个现象,似乎和父母的初衷相背离。
前楼的阳阳妈妈前两天带着娃儿回来了,出去了十几天,一见面就吐槽整个旅行过程大人疲惫不堪,娃儿也不满意,景点人山人海,古迹走马观花,目的是想让孩子增长见识,可孩子一点儿也不领情,一会儿抱怨热,一会儿抱怨吃的不习惯,一会儿又抱怨累,因为没有给他买华而不实又死贵的限量手办,他一直不开心到回程,总之,就是花钱买罪受。
难道旅游的过程不是为了放松和愉快吗?我发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有相当比例的暑假游是从兴奋期待开始,在疲惫、抠搜和孩子没有得到满足结束。
浏览网页时,突然挑出一篇文章,意思是各大旅游景点很少看到江苏孩子,出于好奇点击去一看,也不是说江苏的孩子都不出游,而是相对比例比较低,都知道江苏教育卷,意思是江苏的孩子暑假忙着预习、补习、暗暗着力于学习呢。
江苏作为国内经济数一数二的发达地区,肯定不是因为经济问题不去出游,利用假期补一补短板,或者在学习上打个提前量,倒也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这一现象也令人思考,实际上,根本上说,还是一个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问题。
比如要旅游,那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带着功利心带孩子旅游,很不容易达到目的,孩子大人也很难真的轻松,如果就是为了放空和休息平时紧绷的神经,我个人认为,找一家设施全面的高星级酒店,以疗养心态去住十天半个月,里面的康乐设施、温泉或者海边沙滩,让人彻底放松可能还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
这样不赶路、不用挤景点、没有门票娱乐支出、也没有天气炎热令人烦躁,可是因为有带孩子“见世面”这样的KPI考核,人也就无形中产生了压力和任务感。
可是,就是换个地方去住高额的酒店,对于预算不是太充分的人群,又多少有了浪费之嫌,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钱。
所以,这个问题根本还是个经济问题。
其实《红楼梦》早就在花钱这个问题上有过精辟的描述。
读者都知道,王熙凤是个很抠的人,周瑞家的都说她对下人太苛刻了。
实际上,王熙凤对于该花的钱,她可一点儿也不抠,赞助诗社,她出手就是五十两,这钱贾府当然没有预算,全是王熙凤的个人赞助。这件事就单和李纨比,那叫一个大气。王熙凤这么做,就是要让这些在娘家住不了几年的小姐们感受到重视。
夏太监派人来借银子,这牵涉到元春在宫里的处境,贾府的银库早空了,可是凤姐没有和任何人抱怨,连贾母、王夫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将自己的嫁妆当了四百两银子,一半打点小太监,另一半用作荣国府过中秋用。
这叫什么?这叫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荣国府的大局,元春的安危关乎贾府,而家族表面上的太平和安稳团结,也是贾府能翻身和尽量维持下去的基本,王熙凤在顾全大局这个问题上,那是没话说。
这样的例子还非常多,王熙凤什么时候是抠搜的?就是花一些没有价值的钱,比如给贾琏擦屁股的那些烂事,比如下人有可能吃回扣的采购之类,这些钱花了也是没有名堂的事。
从王熙凤花钱,基本上可以总结出一句话,就是富人花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购买价值,没有价值的事,富人一毛钱也不愿意花,这也是很多人骂富人抠的原因。
而穷人完全不同,穷人花钱,多数情况下,是买感觉,要的就是一个爽。
一个穷人拆迁乍富后,他很容易去买豪车或者奢侈品,去挥霍,他对待钱的态度,就是要花钱消费的感觉,他要的是一个爽。
《红楼梦》里也有类似的人,贾族里璜大奶奶的侄儿金荣,家境贫寒,她母亲求了她姑妈璜大奶奶,金荣可以附读贾氏学堂,不仅不用交学费,学堂里还有饭食点心,金荣的母亲亲口说这样还省了金荣在家的一份伙食费用。
金荣家穷,但他却不是一个上进有骨气的人,反而爱慕虚荣,在薛蟠几两银子的诱惑下,金荣差不多成了他的娈童。为了这点子好处,金荣的母亲都没有觉得儿子这么做有问题,反而让他一定要笼络住薛蟠,别得罪了这摇钱树。
金荣呢?在贾族学堂,看着一帮豪门子弟,他也想穿绫罗绸缎,这个东西对他,除了耗尽家里仅有的一点银子,能有什么用呢?无非满足虚荣。
穷人的钱,大多花在面子上,但这个东西没有用,也没有人真的因为你竭力营造的“体面”而尊重你半分。
富人只为价值付费和买单,而穷人,往往浪费有限的金钱,为了面子、虚荣和所谓的别人的尊重去花钱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