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和使命

发布时间:2025-08-02 09:40  浏览量:1

传承和使命

今晨见全球首富马斯克推出的美女机器人问世,价值14万余元人民币,这一新鲜事物的出现,恰似一面镜子,照见当下婚恋领域的诸多迷思;河南开封王婆相亲节目中,28岁的“泡面姐姐”张口索要千万彩礼,更令人唏嘘的是其有8年同居史却仍对伴侣提苛刻要求;山西订婚强奸案后,不少年轻未婚男性对婚恋渐生审慎,可为何相亲场上,总要求男性“包容一切”“承担所有”?彩礼漫天要价与单身思潮蔓延的对峙背后,藏着一个更沉重的追问:当年轻人对组建家庭敬而远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承使命,又该由谁来接续?

“无后为大”的古训,从来不是封建枷锁,而是中华民族对“薪火相传”的深刻注解。一个家,是血脉的延续;千万家,便是民族的根基。可如今,是什么让这份传承变得步履维艰?

是邻里情感的淡漠,隔断了缘分的土壤。昔日乡村院落里,邻里串门唠嗑是日常,孩子们成群嬉闹、叔伯姑舅笑语相闻,那份热络里藏着人情的温度,也藏着爱情与亲情的萌芽。而今,高楼大厦的防盗门、物业门禁的层层管控,将人困在“个人主义”的孤岛;对面相逢不相识,串门需登记、访客遭盘问,美其名曰“安全防范”,实则用冰冷的制度掐断了线下交往的可能。年轻人连邻里间的寒暄都成奢望,又何来情感的交汇、爱慕的滋生?没有面对面的交融,“家”的起点便没了土壤的润泽。

是外卖与电商的过度渗透,稀释了生活的人间烟火气。外卖让年轻人“足不出户能果腹”,却也让实体餐饮店门可罗雀,少了饭桌上的谈天说地;电商让购物更便捷,却让商超购物中心从“人声鼎沸”沦为“银丝老人独逛”,夜宵摊早早收摊,街头没了往日热闹非凡之景。当生活被屏幕与快递包裹填满,年轻人习惯了“各扫门前雪”的独来独往,少了现实中的交集,又怎能体会“共话桑麻”的温情诗意?更何论在烟火气中培养“家国情怀”!当宠物的待遇胜过父母,当“单身自由”被资本过度吹捧,“传宗接代”的责任,便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忘和遗落。

当资本的无序扩张,正在悄悄改写生活的底色。外资掌控的外卖平台、电商平台,以“便利”“发达”为噱头,实则将年轻人推向“宅居化”“虚拟化”的陷阱;机器人的过度发展若不严加管控,甚至可能让“人机相伴”替代真实情感,那时,马斯克或许真成了年轻人的“虚拟岳丈”,“现实家公”,而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将面临断代的危机。

因此呼吁国家与社会应当出手,让外卖、电商回归“工具属性”。规范平台发展,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为实体商业松绑;让超市重拾人声鼎沸,让街头再现笑语欢歌,让年轻人重新走进菜市场、餐饮店,在讨价还价、举杯畅聊中,感受真实的亲临和感受人间烟火。

社区应当打破壁垒,重建邻里温情。拆除不必要的门禁隔阂,鼓励业主自治自律组建,物管退出;让串门聊天成为常态,让年轻人在楼道里打招呼、在社区活动中相识,让爱情在真实面对面的交往中萌芽,让“远亲不如近邻”的传统回归。

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应当觉醒了。家,从来不是负担,而是责任与幸福的载体。“乡村振兴”需要一户户人家扎根乡土,“民族复兴”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上下五千年的家国情怀,正是在“生儿育女、薪火相传”中延续。

走出虚拟世界,放下对婚恋的过度算计,在邻里交往中寻真情实意,在组建新家庭中担使命;这,才是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最鲜活的诠释,才是中华儿女应有的格局与担当。

愿高楼间重现烟火,商超里再响劲歌,年轻人重拾对家的向往。因为,每一个小家的圆满,都是民族复兴最坚强的基石;每一份血脉的延续,都是中华文明传承最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