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时代:古希腊从蒙昧走向辉煌的 “青春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19 03:40 浏览量:1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古希腊的发展历程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个时期都独具魅力,而古风时代(公元前 800 - 前 600 年)更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承接了荷马时代,在古希腊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宛如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为古希腊文明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社会风貌、政治制度、宗教信仰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与发展,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新气象 ,对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风时代,古希腊地区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城邦的兴起。“城邦”,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其本义是堡垒、要塞,通常建在高处,如雅典的卫城(Acropolis)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又被赋予了国家的含义,一般以一个城市(polis)为核心,结合周围的农村地区共同构成。城邦的居民成分多样,涵盖了公民、妇女和未成年人、奴隶以及外邦人,不过,只有公民才享有政治权利 ,英文中的 “politics”(政治)一词,便源于 “polis”,其本义正是 “城邦的事务” 。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城邦数量繁多,数以千计,且始终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这些城邦的面积普遍较小,最大的斯巴达,面积也仅约 8400 平方公里;雅典约 2500 平方公里;阿尔戈斯约 1600 平方公里;科林斯约 400 平方公里;普拉塔亚更是仅有约 25 平方公里 。在人口方面,雅典算是大邦之一,在其鼎盛时期,大约拥有 4.5 万公民,总人口约 20 万 - 30 万人 。公民人数超过 2 万的城邦寥寥无几,仅有 3 - 4 个,超过 1 万的也屈指可数,大多数城邦的公民人数仅有几千,甚至有的城邦只有几百公民 。柏拉图理想中的城邦,公民人数设定为 5040 人,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公民人数一旦超过 10 万,便不再符合城邦的定义 。
希腊人之所以秉持这样的观念,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希腊本土的地形极为破碎,缺乏广阔的大江大河流域,这种地理条件使得希腊难以形成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一统国家;另一方面,希腊人将城邦视为公民的集合体,他们认为,若人数过多、地域过广,公民便无法有效地参与城邦事务,如此一来,也就失去了城邦存在的意义 。因此,尽管希腊历史上曾出现过所谓的雅典帝国以及其他一些城邦间的联盟,但这些大多只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形成的短暂联合,难以长久维持。结盟的各个城邦在本质上仍然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地位 。
希腊人并非不了解当时世界上存在像波斯那样的大帝国,然而,他们认为波斯人皆为国王的臣属,与生活在城邦中的公民有着本质区别。亚里士多德曾说:“人就其本性而言是城邦动物。” 言下之意,波斯人因不了解城邦生活,与希腊人并非同类,他们被希腊人视作 “barbarian”(野蛮人) 。
在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无疑是最为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科尼亚地区,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独特的社会制度而闻名于世。其社会结构以军事为核心,男性公民从小就接受极为严格的军事训练,整个教育体系 “阿卡迪米亚”,着重强调身体的强健与军事技能的培养,目的是将公民训练成无畏的战士,时刻准备为城邦而战 。在政治体制上,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军事制度,由两个国王、长老会和公民大会组成 。两个国王来自不同的王室,共同执掌权力,但主要负责军事领导;长老会由 30 名成员组成,承担着监督法律执行和提供政策建议的职责;公民大会则由所有斯巴达男性公民构成,拥有决定战争与和平、选举官员等重要权力 。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使得公民的个人自由在集体利益面前往往显得微不足道 。
雅典
雅典,坐落于希腊中部,被誉为民主的摇篮。它的政治制度以民主为基石,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够参与公民大会,在大会上自由发表意见并进行投票,直接决定法律和政策 。此外,雅典还设有五百人会议,主要负责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并筹备公民大会相关事宜 。陪审法庭是雅典司法系统的主体,所有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员 。在雅典,政治生活充满了活力,公民们在政治、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 。雅典的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不仅教授军事技能,还涵盖哲学、音乐和戏剧等丰富的文化知识 。这种重视个体发展的社会氛围,使得雅典成为了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孕育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和艺术家 。
古风时代,古希腊的经济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农业、工商业以及海外殖民活动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古希腊经济走向繁荣。
在农业方面,古风时代迎来了重要的发展阶段。铁制工具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人们使用铁制的锄头、镰刀等工具,开垦土地更加轻松,收割庄稼也更加便捷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显著进步,轮作制的出现,使土地能够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保持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除了传统的谷物种植,葡萄、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这些经济作物不仅满足了本地居民的生活需求,还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橄榄油不仅是日常食用油,还被用于制作护肤品、药品等;葡萄酒则成为古希腊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也是重要的贸易商品 。
古希腊陶瓶
随着农业的发展,工商业在古风时代逐渐兴起。手工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生产部门 。陶器制作、金属冶炼、纺织等手工业行业蓬勃发展,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销售,还远销海外 。科林斯的陶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 。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使得武器、工具等金属制品的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在商业领域,随着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市场逐渐形成 。人们在市场上交易各种商品,商业活动变得愈发活跃 。为了方便交易,货币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 。最早的货币是由贵金属制成的铸币,它们具有统一的重量和成色,成为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古希腊的经济更加繁荣 。
古风时代的海外殖民活动是古希腊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从公元前 8 世纪中叶到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广泛建立殖民城邦 。这次殖民浪潮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随着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人地矛盾尖锐,许多人不得不寻求新的土地以维持生计 ;城邦内部的政治斗争也使得一些人被迫离开家园,到海外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此外,商业的发展促使人们渴望获取更多的原材料和开辟更广阔的市场,海外殖民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
在这次殖民活动中,古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黑海沿岸等地建立了众多殖民城邦 。这些殖民城邦与母邦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不仅在政治、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也相互影响 。海外殖民活动对古希腊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古希腊人提供了新的土地和资源,缓解了人口压力和土地紧张的问题 ;促进了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加强了古希腊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使得古希腊的商品能够远销海外,同时也引进了其他地区的特产和先进技术 ;推动了手工业的进步,为了满足殖民地和贸易的需求,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
古风时代的政治舞台上,权力的争夺与变革是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时期,贵族政治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贵族凭借其世袭的特权,垄断了城邦的政治权力 。他们把持着重要的官职,操纵着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普通平民在政治上几乎没有发言权 。在雅典,战神山议事会是国家权力结构的中枢,贵族们借助这个机构,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战神山议事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贵族的专权和对财富的贪婪,使得平民的生活陷入困境 。经济上,贵族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等手段,对平民进行残酷的剥削,许多平民因债务而沦为奴隶,“六一汉” 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他们为财主做工,收成的六分之五要交给财主,自己仅能留下六分之一 。如果收成不足以缴纳利息,财主甚至有权在一年后将欠债的农民及其妻、子变卖为奴 。这种经济上的压迫,激起了平民的强烈不满 。在政治上,平民被排除在权力核心之外,无法参与城邦事务的决策,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这种政治和经济上的双重压迫,导致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动荡不安 。
在这样的背景下,梭伦改革应运而生。公元前 594 年,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 “执政兼仲裁”(“首席执政官”) 。梭伦出身贵族,但青年时期家道中落,早年经营贸易,与商旅为伍,这使他深刻了解平民的疾苦,也反对贵族的专权 。他主张在城邦中实行公正立场,以城邦利益为重 。
梭伦改革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在经济上,他废除了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一切债务,禁止再以人身作抵押借债,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为奴隶 。这一举措被称为 “解负令”,它使广大平民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厄运,那些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的人也由国家出资赎回 。梭伦还规定了公民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了土地的过分集中 。同时,他采取了许多鼓励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措施,如除自给有余的橄榄油外,禁止任何农副产品出口;凡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奖励有技术的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给予其公民权;改革币制;确定私有财产继承自由的原则等 。这些措施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
在政治上,梭伦进行了一系列重要改革 。他废除了世袭贵族的垄断权利,不再以出身而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等级 。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年收入达 500 麦斗以上的公民,他们可以担任一切官职;第二等级是年收入在 300 - 500 麦斗之间的公民,可担任除司库以外的高级官职;第三等级是年收入在 200 - 300 麦斗之间的公民,只能担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是年收入在 200 麦斗以下的公民,不能担任任何官职,但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 。这种按财产划分等级的制度,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世袭垄断,为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提供了参与政治的机会 。
梭伦
梭伦还设立了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作为最高行政机关 。四百人会议由 4 个部落各选 100 人组成,除了第四等级外,其他公民皆可当选 。这一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削弱了贵族的权力,提高了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关 。此外,梭伦设立了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有权上诉 。陪审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经抽签方式选出 。陪审法庭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或上诉的案件,扩大了公民的权力,使司法更加公正 。
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改革使雅典贫苦公民摆脱了遭受债务奴役的威胁,打击了贵族统治,使城邦体制更加巩固 。规定公民个人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防止了土地的过分集中,使城邦体制得到健康发展 。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措施,又使工商奴隶主地位迅速上升,奴隶制经济开始走向繁荣 。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为后来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
在古风时代,宗教与神话如同紧密交织的丝线,贯穿于古希腊人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核心。
从宗教的发展脉络来看,到了古风时代,古希腊宗教基本形成,赫西俄德的《神谱》可被视为这一宗教形成的重要标志 。迈锡尼文明崩塌后,宗教发展并未中断,而是融合了迈锡尼文明的诸多元素,许多神灵的名字得以沿用 。在这一时期,古希腊宗教中的众多神灵逐渐被纳入一个完整的体系,奥林波斯宗教应运而生 。这种宗教在以往宗教的基础上,对生命有了全新的阐释 。它以宙斯为首的奥林波斯十二主神为核心,这些神祇各自掌管着不同的领域,如宙斯掌控天空与雷电,是众神之王;波塞冬主宰大海;雅典娜是战争、智慧与文艺的守护神等 。奥林波斯宗教具有多神崇拜的特点,众神地位平等,共同构成了古希腊人信仰的基石 。
希腊众神
同时,神的拟人化也是其显著特征,古希腊的神祇被赋予了人类的外貌、性格和情感,他们会嫉妒、愤怒、相爱,与人类一样有着复杂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她的诞生就充满了浪漫与传奇色彩,她的美貌引发了众多神祇和人类的爱慕,她的爱情故事也成为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经典篇章 。
神话与宗教在古希腊社会中相互交融,紧密相连 。神话不仅是宗教的重要载体,还极大地促进了宗教的发展 。古希腊神话起源于迈锡尼时期,最初以民间口头传说的形式流传 。进入黑暗时代后,神话故事被汇编成《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著作,书中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如英勇无畏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推崇集体主义精神 。随着城邦政治的发展,神话作为诗歌被更广泛地传播,甚至出现了组诗,整个神话体系朝着系统化和历史化的方向发展 。在神话中,诸神和英雄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他们的故事被人们传颂,成为人们崇拜和敬仰的对象 。例如,赫拉克勒斯的十二项英雄伟绩,他凭借着非凡的勇气和力量,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成为了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人们通过祭祀和崇拜赫拉克勒斯,祈求获得力量和庇佑 。
宗教也对神话的丰富起到了重要作用 。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为神话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讲述神话故事,传承和丰富了神话的内容 。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独特的守护神或女神,人们会在城邦中心建立神庙供奉主神,并定期举行祭祀仪式 。在雅典,人们为雅典娜建造了宏伟的帕特农神庙,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讲述着雅典娜的神话故事,如她从宙斯的头颅中诞生,以及她与波塞冬争夺雅典守护神地位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宗教仪式的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了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古风时代在古希腊文化艺术发展历程中,同样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造型艺术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后世的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瓶画、建筑和雕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
瓶画作为古风时代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题材内容,成为古希腊艺术的重要代表 。在这一时期,瓶画先后出现了东方风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公元前 7 世纪,瓶画呈现出东方风格,这一风格深受埃及、两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兽首人身像、植物纹样等元素频繁出现在瓶画中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瓶画的装饰内容,还为希腊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
《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元前 6 世纪初,黑绘风格应运而生 。这种风格将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如同剪影一般 ,细部则稍用勾线表现 。著名的《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便是黑绘风格的代表作,画中两位英雄在战斗间隙玩骰子的场景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人物的姿态、神情以及动作都展现出了艺术家高超的技艺 。公元前 6 世纪末,红绘风格开始流行 。与黑绘风格相反,红绘风格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 。这种风格使得画面更加细腻,人物形象更加生动,能够表现出更多的细节和情感 。例如《辞行出征的战士》,画面中战士与家人告别的场景充满了温情,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传达出了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
古风时代的建筑以神庙最为突出,其典型形式为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 。这一时期,多立克式和爱奥尼亚式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逐渐形成 。多立克式没有柱基,柱子直接立在建筑物的台基上,柱身粗壮,由下往上逐渐缩小,中间略为鼓出,给人一种坚忍、挺拔、严峻的感觉 。柱头简单,由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 。
雅典的帕特农神庙便是多立克式建筑的杰出代表,其宏伟的建筑规模、严谨的结构比例以及精美的雕刻装饰,展现了多立克式建筑的独特魅力 。爱奥尼亚式则显得精巧、纤细、柔美 。它有柱基,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 。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建筑给人一种匀称轻快的感觉 。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像柱廊,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优美的造型,成为爱奥尼亚式建筑的经典之作 。这两种柱式的出现,不仅满足了建筑的功能需求,还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它们对后世西方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雕刻在古风时代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大型圆雕和建筑装饰雕刻 。早期的雕像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 。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被称为 “古风的微笑” 。这种微笑虽然略显程式化,但也反映了当时艺术家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尝试 。例如《库罗斯雕像》,人物直立,面部带着 “古风的微笑”,身体比例和肌肉的表现虽然还不够自然,但已经开始摆脱早期雕刻的粗糙和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创新,竭力摆脱东方程式,创造新的形象 。后期开始出现健美的青年男人体,被称为 “阿波罗” 。这些男人体比例匀称,肌肉表现结实,许多细部运用了熟练的圆雕手法,有了较强的立体感 。
在雅典卫城出土的《荷犊者》,描写了一个农民肩背着一只可爱的小牛犊,把它献给神的情景 。小牛的表情生动,人物的双臂表现得结实有力,展现了艺术家对人体和动物形态的准确把握 。古风时期的浮雕也很发达 。希腊人把浮雕理解成介乎绘画和雕刻之间的艺术形式,使它既有绘画构图的多层配置处理,又有雕塑的体积感 。希腊人用浮雕来装饰建筑,在神庙的东西三角楣、檐壁以及柱廊墙壁上都用浮雕来装饰 。为造成建筑所要求的效果,他们广泛采用了高浮雕 。埃伊那岛上的装饰浮雕《受伤的战士》是古风末期的代表作,它的人物表现出较高的写实技巧和较准确的解剖关系,描绘了特洛伊战争的题材,对动作刻画有了进一步发展,带有向古典时期过渡的色彩 。
《荷犊者》
古风时代在古希腊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为古希腊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政治上,城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梭伦改革等一系列政治变革,不仅塑造了古希腊独特的政治格局,还为后世的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经济领域,农业、工商业的进步以及海外殖民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 。宗教与神话的交织,构成了古希腊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艺术方面,瓶画、建筑和雕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展现了古希腊人卓越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为后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灵感源泉 。
古风时代是古希腊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它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不仅对当时的古希腊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它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追求自由、民主、艺术和真理道路上的不懈努力,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和前行 。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会被古风时代的辉煌所震撼,也会对古希腊文明的博大精深有更深刻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