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痴

发布时间:2025-07-24 08:00  浏览量:1

咱们今天讲个古时候的书呆子闹出的笑话,保管您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话说江南有个柳家庄,庄里有个出了名的书痴,姓柳名文远。

这柳文远啊,打小就爱看书,看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他娘叫他吃饭,喊三遍不应,非得拿擀面杖敲他脑袋才肯抬头。街坊邻居都管他叫"柳书痴",这外号可不是白叫的。

有一回,隔壁李员外家的千金小姐李秀娥听说了这书痴的名声,觉得稀奇,便想逗逗他。

这李小姐生得水灵,心眼儿也多,那天特意抹了香粉,穿了件桃红色的纱裙,打扮得跟朵花儿似的,扭着杨柳腰就进了柳家的书房。

"柳公子~"李小姐捏着嗓子叫了一声,那声音甜得能滴出蜜来。

柳书痴正捧着本《论语》看得入神,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李小姐撇撇嘴,轻手轻脚走到他身后,故意把香帕子在他鼻子前晃了晃。

谁知这书痴竟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眼睛还黏在书上。

李小姐气得直跺脚,心说这人莫不是个木头?

她故意咳嗽两声,又用团扇轻轻敲了敲柳书痴的肩膀。

好家伙,这位爷竟以为是蚊子,随手一挥,嘴里还嘟囔着:"去去去,别打扰我看书。"

李小姐这下可真恼了,一甩袖子转身就走,临走前还故意把门摔得震天响。

您猜怎么着?柳书痴愣是没听见,还在那儿摇头晃脑地念:"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事儿传开后,村里人都笑翻了天。

吴俊德拍着大腿说:"柳兄啊柳兄,那么个大美人在你身后站了半天,你愣是没发现,你这眼睛是长在书上了吧?"

柳书痴这才恍然大悟:"啊?有这回事?"

逗得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转眼到了八月十五,吴俊德神神秘秘地找到柳书痴:"柳兄,兄弟我有个大事求你帮忙。"

"何事?"柳书痴头也不抬地问,手里还捧着本《孟子》。

吴俊德一把抢过他的书:"别看了!这事儿关系到兄弟我的终身幸福!明天李员外家摆宴,我想趁机向他家小姐提亲,你得给我当个媒人。"

柳书痴这才抬起头来:"俊德啊,你这不是为难我吗?我哪会当媒人..."

"哎呀,就凭你这读书人的身份,往那一站就有面子。"吴俊德挤眉弄眼,"再说了,你不是跟李小姐有过一面之缘吗?"

柳书痴一脸茫然:"我何时见过李小姐?"

吴俊德气得直拍脑门:"就是上个月站在你身后半天,你愣是没发现那位!"

"哦..."柳书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那行吧,明日我陪你去。"

第二天一早,吴俊德穿戴整齐来找柳书痴,却发现这位爷又捧着本书看得入迷,连早饭都没吃。

吴俊德催了七八遍,柳书痴才慢悠悠地起身,结果临出门前又发现书没看完,非要看完最后一章不可。

这一看可不得了,等柳书痴回过神来,天都黑了。

他这才想起答应吴俊德的事,一拍大腿:"坏了坏了!这下可把俊德害苦了!"

柳书痴急得团团转,心想:"俊德肯定以为我言而无信,这要是传出去,我柳文远的名声可就毁了!"

他越想越怕,赶紧披上外衣就往门外跑,连鞋都穿反了。

这深更半夜的,柳书痴一路小跑来到李员外家。

李家大门紧闭,他急中生智,绕到后院墙根下,看见一棵老槐树,便笨手笨脚地爬了上去。

说来也巧,吴俊德这会儿正在李家后花园里跟李小姐私会呢。原来他见柳书痴迟迟不来,便壮着胆子自己翻墙进来找李小姐。

两人正在月下说悄悄话,忽然听见"扑通"一声,接着就是"哎哟"一声惨叫。

吴俊德吓得一激灵,拉着李小姐就往假山后面躲。

只见一个黑影一瘸一拐地走过来,嘴里还念叨着:"俊德!俊德你在哪儿?我来给你提亲了!"

李小姐一听,羞得满脸通红:"好你个吴俊德,原来早就安排好了!"

吴俊德急得直摆手:"不是我安排的!这书呆子怎么这时候来了!"

柳书痴摸黑在花园里转悠,不小心踢翻了花盆,动静大得把李家上下都惊动了。

李员外提着灯笼带着家丁赶来,大喝一声:"何方贼人!"

柳书痴一见灯光,吓得一个趔趄,正好摔进荷花池里,扑腾着喊:"救命啊!我不是贼,我是来提亲的!"

李员外让人把他捞上来,一看是柳书痴,又好气又好笑:"柳公子,你这大半夜的来提哪门子亲?"

柳书痴浑身湿透,眼镜也丢了,眯着眼睛说:"李老爷,我是替吴俊德来向令爱提亲的..."

躲在假山后的吴俊德一听,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李小姐羞恼地掐了他一把:"好哇,原来你早就谋划好了!"

李员外眼尖,早就看见假山后有人影晃动,故意大声说:"既然是提亲,为何不正大光明地来?这深更半夜的,成何体统!"

柳书痴这才意识到自己冒失了,结结巴巴地说:"那个...我白天看书忘了时辰...怕耽误了俊德的终身大事..."

李员外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好啊!你们一个两个的,把我李家当什么地方了!"说着就让家丁去假山后抓人。

吴俊德见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走出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李老爷恕罪!小婿...不,小人是真心爱慕小姐..."

李小姐也红着脸站出来:"爹,女儿...女儿也喜欢俊德哥..."

这一闹腾,把整个李家的人都吵醒了。

李夫人、丫鬟婆子们都跑来看热闹,把后花园挤得水泄不通。有人偷笑,有人窃窃私语,场面混乱不堪。

李员外看着跪在地上的吴俊德,又看看浑身湿漉漉的柳书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一个书呆子提亲!柳文远啊柳文远,你可真是个活宝!"

第二天,整个柳家庄都传遍了:书呆子半夜提亲,搅得李家鸡飞狗跳,最后竟阴差阳错促成了吴俊德和李小姐的婚事!

后来有人问柳书痴:"你那天怎么就想起半夜去提亲呢?"

柳书痴推了推眼镜,一脸认真地说:"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既然答应了俊德,就不能失信于人啊!"

众人听了,又是一阵哄笑。

从此,"书呆子提亲"成了当地的一桩笑谈,而柳书痴的名声不但没坏,反而因为这份憨厚实在更受人喜爱了。

再说这柳书痴半夜提亲,歪打正着促成了吴俊德和李小姐的婚事。

这好事一成,吴俊德对柳书痴那是千恩万谢,见人就夸:"要不是柳兄这一搅和,我和秀娥的事儿还不知道要拖到猴年马月呢!"

成亲那天,吴俊德特意封了个大红封给柳书痴,拍着他肩膀说:"柳兄,这媒人红包你必须收下!"

柳书痴正捧着本《诗经》研究"关关雎鸠"呢,头也不抬地摆摆手:"不必不必,举手之劳。"

吴俊德硬把红包塞进他袖子里,转身招呼其他客人去了。柳书痴这才回过神来,掏出红包一看,好家伙,足足十两银子!他吓了一跳,心说这礼太重,得赶紧还回去。

正巧李小姐的表妹赵小娥从旁边经过,柳书痴赶忙拦住她:"这位姑娘,麻烦把这红包转交给俊德。"

赵小娥生得标致,性子却泼辣,见这书呆子把自己当丫鬟使唤,柳眉一竖:"谁是你跑腿的?"一把抢过红包就要撕。

柳书痴急得直跺脚:"使不得使不得!这是俊德的银子!"

两人这一拉扯,红包"刺啦"一声裂成两半,银子"叮叮当当"滚了一地。宾客们纷纷侧目,新娘子李秀娥提着裙摆跑过来:"怎么了怎么了?"

赵小娥气呼呼地说:"表姐,这书呆子好生无礼,拿银子羞辱人!"

柳书痴急得满头大汗,结结巴巴解释:"不是...这是俊德给我的...啊不对,是我要还给俊德的..."

李秀娥看看地上的银子,又看看满脸通红的表妹,忽然"噗嗤"一笑:"小娥啊,你误会了,这是媒人礼。"转头对柳书痴说,"柳公子,我表妹性子急,您别见怪。"

柳书痴这才注意到赵小娥生得杏眼桃腮,比李秀娥还要俏丽三分,一时竟看呆了,书本"啪嗒"掉在地上。

赵小娥见他这副模样,脸一红,啐了一口:"呆子!"扭头就跑。

柳书痴这才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捡书,脑袋还撞在了桌角上,"哎哟"一声,逗得满堂宾客哄笑不止。

自打那日见了赵小娥,柳书痴这心里就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

看书时,"窈窕淑女"四个字总在眼前晃悠;吃饭时,筷子往鼻孔里送;睡觉时,梦里全是那杏眼桃腮的模样。

吴俊德看出端倪,打趣道:"柳兄,你这是害了相思病啊!"

柳书痴红着脸摇头:"非也非也,我只是...只是在研究《诗经》里的爱情诗..."

吴俊德哈哈大笑:"得了吧!你要是喜欢小娥妹子,兄弟我帮你牵线!"

柳书痴连忙摆手:"不可不可!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迂腐!"吴俊德拍案而起,"这样,你写封情书,我让秀娥转交。"

柳书痴推辞不过,当真熬了半宿,写了封文绉绉的情书。什么"月下初见,惊为天人",什么"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足足写了三页纸。

第二天,吴俊德拿着情书找李秀娥帮忙。谁知李秀娥正忙着准备回门礼,顺手把信放在梳妆台上。

偏巧这天赵员外夫人来串门,看见信皮上写着"致赵小姐",还以为是给自己女儿的呢,欢天喜地拿回了家。

您猜赵员外家有几个小姐?可不只赵小娥一个,还有个待字闺中的大女儿赵大娥!

这赵大娥今年二十有八,生得五大三粗,一顿能吃三碗饭,相亲相了十来回都没成。赵夫人一看有情书,想当然以为是给大女儿的,乐得合不拢嘴。

赵大娥拆开信一看,满纸的"明眸善睐""腰如约素",羞得满脸通红,心想这书呆子眼光倒是独特。当即回信一封,约柳书痴三日后在城隍庙相见。

柳书痴收到回信,激动得手直发抖,打开一看却傻了眼:"承蒙厚爱,大娥愿与君结秦晋之好..."

"大娥?哪个大娥?"柳书痴急得在屋里转圈,"我要约的是小娥姑娘啊!"

这事儿很快传开了,赵小娥听说后气得直跺脚:"好你个书呆子,竟敢戏弄我姐姐!"拎着擀面杖就找上门来。

柳书痴正在院子里读书,忽见赵小娥气势汹汹闯进来,吓得书本都掉进了水缸里:"赵、赵姑娘..."

"柳文远!"赵小娥一擀面杖敲在石桌上,"你什么意思?给我姐姐写情书,是嫌我们赵家姑娘嫁不出去吗?"

柳书痴急得直摆手:"误会!天大的误会!那信是写给..."

话没说完,赵大娥也赶到了,扭扭捏捏地站在门口:"柳公子,既然你有意,我爹娘说...说下个月就有好日子..."

柳书痴一看赵大娥那体格,吓得倒退三步,一脚踩空摔进了水缸,扑腾得水花四溅。赵小娥见状,又是生气又是好笑,伸手把他拽了出来。

"姐姐,"赵小娥转头对赵大娥说,"这书呆子连信都能送错,可见是个糊涂虫,嫁不得!"

赵大娥却不依:"妹妹此言差矣,柳公子学问好,人品佳,错送情书正说明他单纯可爱!"

姐妹俩当场争执起来,一个要嫁,一个不让嫁,吵得不可开交。柳书痴浑身湿透站在一旁,活像只落汤鸡,心里叫苦不迭。

这事儿闹到后来,连县太爷都惊动了。正好县太爷是柳书痴的远房表叔,听说此事后,捋着胡子笑道:"文远啊文远,你这书呆子也有今天!"

柳书痴苦着脸作揖:"表叔救我..."

县太爷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次日升堂,把一干人等都传了来。赵大娥羞答答地跪在左边,赵小娥气鼓鼓地跪在右边,柳书痴战战兢兢跪在中间。

"柳文远,"县太爷一拍惊堂木,"你可知罪?"

柳书痴连连磕头:"学生知罪,学生不该写情书..."

"错!"县太爷喝道,"你的罪过是读书读傻了,连心上人都能认错!本官问你,你中意的到底是赵家大娥还是小娥?"

堂外围观的百姓哄笑起来。柳书痴偷瞄了一眼杏眼圆睁的赵小娥,红着脸小声道:"是...是小娥姑娘..."

赵小娥一听,脸"唰"地红了,低头摆弄衣角。

赵大娥不干了:"大人!他明明写信给我..."

县太爷笑道:"大娥啊,本官看这书呆子配不上你。这样吧,师爷家有个侄子,在镖局当镖头,身强体壮,本官给你做媒如何?"

赵大娥一听镖头,眼睛一亮:"当真?"

"本官一言九鼎!"县太爷又转向赵小娥,"小娥姑娘,这书呆子虽然糊涂,但心地纯善,学问也好。你若愿意,本官今日就给你们做主了。"

赵小娥羞得说不出话来,只轻轻点了点头。柳书痴喜出望外,连连叩首:"多谢表叔!多谢表叔!"

县太爷哈哈大笑:"别急着谢,本官有条件。第一,成亲后不许再闹出认错人的笑话;第二,明年秋闱必须给本官考个举人回来!"

柳书痴挺直腰板:"学生一定努力!"

就这样,一场闹剧以皆大欢喜收场。赵大娥嫁给了镖头,过上了舞刀弄枪的快活日子;柳书痴和赵小娥定了亲,约定等他中举后成婚。

第二年秋闱,柳书痴果然中了举人。喜报传来那天,赵小娥正在绣嫁衣,听说后喜极而泣:"这个呆子,总算没让我白等!"

成亲那天,热闹非凡。柳书痴穿着大红喜袍,骑着高头大马去迎亲,一路上还在默诵《诗经》,差点从马上摔下来。宾客们笑得前仰后合,都说这书呆子怕是洞房花烛夜也要捧着书过。

果然,当晚宾客散尽,柳书痴竟真的从袖子里掏出本书来,坐在灯下读得津津有味。

赵小娥等得不耐烦,一把抢过书扔到窗外:"柳文远!今天什么日子你还看书?"

柳书痴这才如梦初醒,慌慌张张去捡书:"娘子息怒!这、这可是绝版的《礼记》..."

赵小娥气得直跺脚,拎着耳朵把他拽回来:"我不管什么《礼记》《乐记》,今晚你给我老老实实当新郎官!"

第二天一早,吴俊德和李秀娥来贺喜,见柳书痴顶着两个黑眼圈,都忍不住偷笑。

赵小娥倒是容光焕发,得意地说:"从今往后,这书呆子要是再看书入迷,看我怎么收拾他!"

从此,柳家庄多了个怕老婆的举人老爷。有人打趣柳书痴:"柳老爷,您现在还看书吗?"

柳书痴推推眼镜,偷偷瞄了眼在院子里晾衣服的赵小娥,小声道:"看,怎么不看...不过得等娘子睡着了再看..."

这话被赵小娥听见了,拎着鸡毛掸子就追了出来。柳书痴抱着书满院子跑,逗得街坊邻居哈哈大笑。

这真是:

书呆子闹笑话一箩筐,

糊涂人偏有糊涂福。

姻缘本是天注定,

歪打正着也成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