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党秘密叛变,要与叛徒一起去破坏组织,其妻大惊:我也一起去

发布时间:2025-07-11 01:55  浏览量:1

文|方丈

编辑|方丈

一位身居要职的地下党员,突然提出要与叛徒同行,理由竟是“配合行动”。

组织尚未反应过来,他的妻子却先一步表示:“我也一起去。”

这一幕,令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是策反,还是反策反?是背叛,还是更深的潜伏?

1928年的春天,山东共产党组织遭遇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财务危机。

负责印刷革命刊物的部门突然发现账上少了整整2000元。

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整个山东党组织一年的活动经费也不过两万元左右。

负责调查此事的是山东省委书记邓铭恩。

起初大家都以为是外部敌人的破坏,可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浮出水面——偷钱的竟然是省委组织部长王复元。

王复元这个人,打小就爱慕虚荣。

他出身贫寒,加入革命队伍后,看到手里经过那么多活动经费,心里的贪念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从最开始的小打小闹,到后来的大肆贪污,他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调查结果显示,王复元贪污党费已经长达两年之久。

他把这些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吃喝玩乐,寻欢作乐,过着与革命者身份格格不入的腐化生活。

党中央得知此事后,立即作出决定:开除王复元党籍。

这个决定让王复元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因为贪污而被开除的党员。

被开除后的王复元没有反省自己的错误,反而心生怨恨。

他觉得党组织对他太过苛刻,完全忘记了是自己的贪婪毁了前程。

怀着这种扭曲的心理,他做出了一个令人不齿的决定——投靠国民党反动派。

血腥的报复行动

王复元的叛变给山东党组织带来了灭顶之灾。

他对党组织的内部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每一个重要干部的住址、活动规律,甚至连组织的秘密联络点都一清二楚。

1929年初,济南的冬天格外寒冷。

王复元带着国民党的"捕共大队",开始了疯狂的抓捕行动。

邓铭恩等十几名省委干部相继落网,山东的革命力量遭受重创。

中央紧急派遣特科成员张英前往山东处理危机。

张英是个神枪手,在上海滩上赫赫有名。

为了掩护身份,组织还安排了女同志傅桂兰与他假扮夫妻。

张英是山东人,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复元在抓捕省委干部时,把组织内部的档案资料也一并搜走了。

张英的个人档案赫然在列,他的照片、特征描述,甚至连他的一些生活习惯都记录在案。

刚踏进济南城,张英和傅桂兰就落入了敌人的圈套。

在阴暗潮湿的监狱里,国民党特务对他们施以酷刑。

铁鞭、老虎凳、辣椒水,各种刑罚轮番上阵。

仅仅一天时间,张英就挨了400多鞭,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深夜时分,趁着看守打瞌睡,张英用事先藏好的铁丝撬开了手铐脚镣。

他强忍剧痛,悄悄摸到看守身后,一记手刀将其打晕。

翻过高墙,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青岛街头的偶遇

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1929年的夏天迎来了不速之客。

国民党军队接管了这里,王复元也带着他的"捕共大队"来到了青岛。

住在青岛的丁惟尊整日惶恐不安。

他原本是高密火车站的一个普通擦车工,通过王复元的介绍才加入了共产党。

两人私交甚好,经常一起喝酒聊天。

王复元叛变的消息传来后,丁惟尊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果不其然,王复元很快就找上门来。

那天傍晚,丁惟尊正在家里坐立不安,突然传来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正是王复元站在门外,脸上还挂着熟悉的笑容。

王复元开门见山,直接摊牌。

他告诉丁惟尊,要么跟着他一起干,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要么等着被抓,下场可想而知。

丁惟尊的内心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一边是曾经的信仰和同志,一边是眼前的生死存亡。

最终,对死亡的恐惧战胜了理想信念,他选择了背叛。

为了表示"诚意",丁惟尊主动向王复元提供了青岛地下党组织的情报。

一个个秘密联络点被破坏,一位位革命同志遭到逮捕。

丁惟尊的双手沾满了同志们的鲜血。

王复元很满意丁惟尊的表现,要求他继续潜伏在党组织内部,随时汇报情况。

丁惟尊成了一颗埋在组织内部的定时炸弹。

妻子的痛苦抉择

傅玉真是个聪明的女人。

结婚后不久,她就发现丈夫有些不对劲。

以前的丁惟尊虽然也经常外出工作,但从来不会这么神神秘秘。

现在的他,经常深夜才回家,回来后也是心不在焉,有时还会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那个改变一切的下午,傅玉真正在菜市场买菜。

她无意中看到丁惟尊鬼鬼祟祟地走进了一条偏僻的小巷。

出于好奇,她悄悄跟了上去。

躲在墙角,她看到了让她震惊的一幕——丁惟尊正在和一个男人密谈。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她还是认出了那个人,正是被开除党籍的叛徒王复元!

"一网打尽"、"名单"、"明天行动",这些零星的词语传入她的耳中。

傅玉真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终于明白了丈夫这段时间的反常行为。

回到家后,傅玉真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她照常做饭、洗衣,对丁惟尊嘘寒问暖。

可她的内心却在经历着巨大的煎熬。

傅玉真其实有着一个丁惟尊不知道的身份——她是山东省常委傅书堂的妹妹,也是一名地下党员。

出于保密原则,她从未向丈夫透露过这个身份。

经过一夜的思考,傅玉真做出了她一生中最艰难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第二天一早,她找到了组织,汇报了丁惟尊叛变的情况。

组织对此高度重视,指示傅玉真继续潜伏在丁惟尊身边,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

这对傅玉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她要继续扮演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妻子,要对着背叛了信仰、背叛了同志的丈夫强颜欢笑。

正义的子弹

组织原本计划先除掉王复元这个罪魁祸首,但考虑到丁惟尊已经造成了太多同志的牺牲,决定先处决这个叛徒。

执行任务的还是张英。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他的伤势已经基本痊愈。

1929年8月10日晚上,张英来到了丁惟尊家。

看到张英,丁惟尊显得有些紧张。

张英镇定自若地告诉他,组织上有一项重要任务要交给他。

丁惟尊心中暗喜,以为又有立功的机会,赶紧跟着张英出了门。

两人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片海滩。

夜色深沉,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哗哗的声响。

丁惟尊还在盘算着怎么把这个"机密任务"告诉王复元,张英已经掏出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的额头。

丁惟尊瞬间明白了一切。

他还想做最后的挣扎,反咬张英是叛徒。

张英冷冷地看着他,告诉他有多少同志因为他的出卖而牺牲。

随着一声枪响,这个叛徒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第二天早上,丁惟尊的尸体被发现。

国民党特务假扮警察来到傅玉真家中询问情况。

傅玉真表现得恰到好处,她放声大哭,坚称丈夫只是出去散步。

看到她悲痛欲绝的样子,再加上她还怀着身孕,特务们没有产生怀疑。

不久后,王复元亲自登门。

他装出一副悲痛的样子,说要为"好兄弟"报仇。

傅玉真顺势表现出愤怒,询问该如何报仇。

王复元见她只是个"普通妇人",便安排她到国民党市委工作,给了她一个闲职。

傅玉真立即将这个情况汇报给组织。

为了让张英认清王复元的模样,她经常邀请王复元到家中商讨"复仇计划"。

张英则躲在暗处,仔细观察这个叛徒的相貌特征。

终于,除掉王复元的机会来了。

潜伏在"捕共大队"的地下党员徐子兴,巧妙地提醒王复元该换双新皮鞋了。

爱慕虚荣的王复元立刻心动,决定去皮鞋店挑选。

王复元很谨慎,特意选了一辆有帘子的黄包车,还左顾右盼确认没人跟踪才进店。

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张英的掌控之中。

皮鞋店里,王复元正在挑选皮鞋。

张英悄悄走进店内,瞄准了他的头部。

就在扣动扳机的瞬间,王复元似有所感,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的刹那,张英连开三枪,这个罪大恶极的叛徒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结语

傅玉真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有人为了一己私利背叛信仰,也有人为了崇高理想不惜牺牲一切。

她后来与另一位共产党员马馥塘结婚,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直到1997年安详离世。

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忠诚,什么叫信仰。

在利益和原则面前,她选择了后者;在亲情和大义面前,她选择了后者。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