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夏:明明是块好料,咋就成了MPV市场的 “尴尬款”?
发布时间:2025-07-08 19:53 浏览量:1
各位大大,最近汽车圈有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儿:比亚迪家的MPV“夏” 轰轰烈烈登场,结果销量却一直达不到预期,属实有点“高开低走”。按理说比亚迪这几年在新能源领域混得风生水起,怎么到了MPV这儿就掉了链子?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台 “夏” 到底犯了啥 “水土不服” 的毛病。好啦,废话不多说,咱们开始吧!
价格这道坎,跨得有点费劲
按照最新5月的销售量,夏在五月卖出了2611辆
都说买车就像谈恋爱,价格得对上眼才行。可比亚迪夏在价格这块,总给人一种 “想说爱你不容易” 的感觉。查懂车帝的数据可知,比亚迪夏的指导价在24.98—30.98万区间,这个价格在 MPV市场里,不上不下得有点尴尬。
你说它贵吧,比GL8那些老牌选手便宜不少;说它便宜吧,隔壁传祺M6、五菱凯捷这些主打家用的MPV,入门价能低到15万以下。就像去火锅店,同样的预算,别人能点个鸳鸯锅配毛肚鸭肠,你这儿却只能整个清汤锅加几片青菜,换谁都得掂量掂量。
更让人挠头的是优惠力度,新车上市小半年,终端优惠始终在 “意思意思” 的阶段,最多几千块的浮动,对比某些竞品动辄两三万的优惠,简直像菜市场买菜时卖家多给了根葱——诚意实在不够看。消费者的钱包可不是大风刮来的,这种时候自然会用脚投票。
配置表像本 “填空题”,该有的总差点意思
一开始挺喜欢夏的,结果发现很多功能都要选配
打开比亚迪夏的配置单,就像看一本没写完的作业——重要的地方总空着。这就好比去买汉堡,店员告诉你 “面包得加钱”,多少有点离谱。智能配置这块,后排娱乐屏、冰箱不是标配还能接受,但是通风按摩、零重力座椅这些MPV的 “刚需配置”,在夏的配置表上简直成了奢侈品。有车主估计会吐槽:买MPV 图的就是舒服,结果啥都得自己加钱。往往想要一些实用性配置的话,价格就到了28万以上了。
虽说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安全性有口皆碑,但是后排侧安全气囊竟然也要选装有种,给城堡装了铁门却忘了装窗户锁的感觉。
大众接受度,像道没解完的方程式
比亚迪品牌力很好,但是夏还需要市场验证
买MPV 的大多是家庭用户,对车的耐用性和售后比谈恋爱还较真。比亚迪夏作为新上市的车型,耐用性还没经过时间考验,就像刚出道的爱豆,还没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就想圈粉,难度系数有点高。对比之下,别克GL8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品牌力摆在这里,而夏的推出,总让人感觉有种观望的状态,这个还需要时间进一步验证品牌的大众接受度(我的朋友开始想买夏,但是到了最后直接定了高山了.........[惊呆])。
定位像杯 “鸳鸯奶茶”,甜不甜咸不咸
总觉得夏的定位有点模糊,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比亚迪夏的定位,说它是家用MPV吧,第二排座椅连腿托都不是标配;说它是商务MPV吧,内饰用料又透着股 “经济型” 的味道。就像一件衣服,设计成西装款式却用了运动面料,穿去开会太随意,穿去健身又太正式,到最后只能压箱底。
看看市场上的竞品,传祺M8主打商务接待,内饰豪华得像移动办公室;五菱凯捷专注家用,第三排空间设计得比保姆车还贴心。而比亚迪夏既想抓商务用户,又想抢家庭市场,结果两边都没讨好。可能问车的客户一半嫌不够豪华,一半嫌第三排太挤,销售们可能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推荐(我去看车的时候,销售其实话不多,估计也是不知道怎么推荐亮点........)。
结语:想 “火” 先得懂用户,别让好牌打稀烂
总感觉夏是一款匆匆忙忙推出来的产品...........
夏卖得不好,说到底不是市场不给力,而是自己没找准节奏。价格上没诚意,配置上缺斤少两,定位上左右摇摆,就像做饭时盐放多了糖放少了,再好的食材也成不了佳肴。
其实比亚迪手里的好牌不少,刀片电池、DM-i 混动系统都是加分项,要是能在价格上更实在点,配置上别那么 “抠门”,明确自己到底是给老板开还是给家庭用,说不定就能从 “滞销款” 变成 “爆款”。毕竟消费者买车就图个踏实,谁也不想花二十多万买辆 “处处将就” 的车。
码字不易,各位大大都看到这里了,是不是给个赞,点个关注(必回关)啊,谢谢啦!么么哒~~~~[爱慕]
- 上一篇:挚爱唯你,一生爱你,一世想你
- 下一篇:刘备的妻子孙夫人为什么一去不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