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相思病重,举人悬赏救女,书生割肉救人,盐商告状抢人
发布时间:2025-07-08 17:06 浏览量:1
明朝宣德年间,成都有个秀才名叫乔大年,刚满二十岁,父母双亡,又没有兄弟叔伯,家境还算富裕,性情开朗仗义疏财。
他不仅才学出众,又长得面如冠玉长身玉立,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立志要娶个绝世佳人为妻,所以到现在依然是孤身一人。
他有个同窗好友名叫顾约宜,家境贫寒,两人倾心相交情同手足,比亲兄弟还亲。
后来顾约宜因病去世,家里太穷无钱安葬,是乔大年为他料理了后事,又见他的妻儿生活困难,经常送去银子接济。
知县叶修身见乔大年文采出众人品端正,对他十分看中,后来叶知县病逝在任上,妻女无力带他返乡,乔大年变卖家产,往返一千多里,护送他的灵柩回乡安葬。
因为这一义举,令他在文人士子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可他却因此花光了大部分家产,靠卖文为生,一年倒也能赚一些银子,可要是遇到有人需要帮助,仍然会慷慨解囊,所以生活一直捉襟见肘。
县里有位举人名叫施孝立,娶妻尹氏,只生了一个女儿,名叫连城,年方十八,长得貌若天仙,性情温婉贤淑端庄。
连城天资聪颖,父亲从小教她读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更做得一手好针线,父母将她视若掌上明珠,一定要给他挑个品貌兼优的才子做女婿。
这天,施孝立和妻子尹氏商量出一个办法,让连城绣一幅手帕,请城中的未婚书生题诗,一来将女儿描鸾刺凤的高超手段展示给人看,二来是把书生们的诗词给女儿看,让她自己选择。
连城听说后很是欢喜,手帕上绣了一个美人正在刺绣,可她神情困倦,停下手中的针线凝望窗外,取名叫“倦绣图”。
施孝立叫来媒婆,让她拿给还未婚配的书生们看,请他们各显手段。
媒婆把手帕带在身边,走了好多人家,有了诗词就拿给连城看,可她一个都没看中。
这天,媒婆来到乔大年家,乔大年看后立刻问道:“这是谁家的小姐,绣工如此精妙?”
媒婆将施家父母的意思说了一遍,乔大年大喜,说道:“这方手帕勾出了我的诗兴,你就是不说,我也要写几首。”
媒婆说道:“那小姐看了不知多少诗词,一个都没选中,相公是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一定能成就一段姻缘佳话。”
乔大年听了这话越发高兴,立即取出一方彩笺一挥而就:慵鬟高髻绿婆娑,懒向兰窗绣碧荷。刺到鸳鸯魂欲断,暗停彩线蹙双蛾。
媒婆认不得几个字,哪懂诗词好坏,只管在旁边奉承:“老身去过那么多人家,见他们写诗之前,总要摇头晃脑想上大半天,哪有公子写得这么快这么好?”
乔大年没有答话,又看了看手帕,实在太喜欢,又写了一首,专门赞她的刺绣:绣线挑来似写生,幅中花鸟自天成。当年织锦非长技,幸把回文感圣明。
写好以后,他拿来信封装好交给媒婆,媒婆拿了就往施家去。
施举人有事出门去了,连城正独自一人靠在回廊的栏杆上,看着瓷缸里不停游动的金鱼。
媒婆笑盈盈走上前,道了个万福,说道:“恭喜小姐,老身今天带了两首比潘安宋玉还好的诗来,你若是喜欢,要怎么谢我?”
连城微微一笑,说道:“听你说这话,这次拿来的诗就不会好。”
媒婆问道:“小姐你还没看,怎么就知道不好?”
连城说道:“潘安、宋玉都只是长得好,哪能用来赞诗?”
媒婆拍手笑道:“多谢小姐指教,老身大字不识几个,确实不懂这些,不过这次拿来的确实是好诗,你先说怎么谢我,我才好拿出来。”
连城笑着说道:“如果真的好,我就恕你之前拿丑诗搪塞我的罪过。”
媒婆听了哈哈大笑,拿出诗递给她。
不料连城拿过诗后看都不看,往窗前的桌子上轻轻一丢,媒婆看到后赶忙拿起来揣在怀中,也不说话转身就走。
连城赶忙叫住她,问道:“你怎么又拿走了?”
媒婆转过身来,假装说道:“老身说今天拿来的是好诗,小姐却连看都不看,岂不是辜负了这位大才子,老身这就把诗还给人家。”
连城笑着说道:“好好好,是我看轻了天底下的才子,你也不必跟我斗气,拿给我吧。”
媒婆慢慢走回来,把信封放在桌上,连城拿起来拆开看。
只见那书法半行半楷,颜筋柳骨,已经有了好感,再仔细看诗,只觉得眼前一亮,果然句句锦绣字字珠玑,立即喜上眉梢,说道:“没想到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高才。”
媒婆见她夸诗好,赶忙说道:“老身说的不错吧,小姐怎么谢老身?”
连城看到诗笺上的落款是蓉江乔大年题,对媒婆说道:“蓉江,想必是这位才子的号,不知他家在哪里?”
媒婆说道:“听说他是咱们成都有名的秀才,小姐不晓得吗,他家就在东角街上。”
连城说道:“原来是他,果然名不虚传。”
媒婆在施家等了大半天,不见施孝立回来,只好先回去了,连城等父亲回来,把诗拿给他,说道:“爹爹你看,孩儿今天得了两首上好的绝句。”
施孝立看后点点头,说道:“你说好,那自然是好,只是不晓得是谁写的,竟能入得了你的眼?”
连城说道:“不是别人,正是县里有名的才子乔大年。”
施孝立听后皱起了眉头,说道:“原来是他。”
原来施孝立是想给女儿找个品貌兼优的才子,可条件是必须门当户对家世相当,听说乔大年现在卖文为生,仅能混个温饱,便觉得不合适。
连城不知道这些,问道:“爹爹觉得怎么样?”
施孝立说道:“请年轻秀才们题诗,是为了给你择婿,这乔秀才虽然文采出众,可家道实在平常,你嫁给他以后肯定会受苦的。”
连城说道:“爹爹不要只看到他现在穷,孩儿觉得,以他的诗才,将来肯定能金榜题名。”
施孝立说道:“以后的事谁能知道,我自有主张,你个女儿家,就不要管了。”
连城现在已经对乔大年动了心,听父亲这么说,没有再说话,闷闷不乐地回房去了。
第二天,媒婆又来到施家,见到施孝立后满脸堆笑,说道:“昨天老身拿了乔秀才的诗给小姐看,小姐看后大加赞赏,想必小姐是选中他了,老身今天特来请小姐的生辰八字。”
施孝立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女儿是我的心头肉,怎么能因为几句诗就轻易许人?”
媒婆吃了一惊,心想他不是以诗择婿吗,怎么突然变卦了,赔着笑脸说道:“以老身看,那乔秀才和令千金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千万别错过了。”
施孝立摇着头说道:“他现在穷困潦倒,怎么敢奢望娶我女儿,你有别的好亲事再来说吧。”
媒婆很不高兴,原来她在来之前已经去过乔大年家,说连城看了他的诗后称赞不已,这段姻缘肯定十拿九稳,如今出了变故,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含糊应了两声,赶忙来到连城房里。
只见连城正手托香腮坐在那里发呆,媒婆进来问道:“小姐,你在想什么?”
连城见她进来,问道:“我正要问你,你今天又来做什么?”
媒婆对连城说道:“小姐,你说乔秀才的诗好,我便以为这桩姻缘十拿九稳,就去告诉了他,不料令尊却嫌他穷,这让我怎么回去见他,所以到小姐这里来想办法。”
连城闻言竟然掉下泪来,说道:“爹娘不答应,我又有什么法子,是我今生命苦,不该配他这样的才子,枉费了你一片好心。
既然你不好去见他,我这里有些东西,送给他做读书费用,劳烦你带给他,就说我父亲并没有择婿之意,是你猜错了,这些东西是父亲看他诗写得好,送给他的,这样大家都体面了。”
她拿出一封银子,有五十两,交给了媒婆,媒婆说道:“小姐真是心善,只是你俩这么般配,却不能成双成对,实在太可惜了。”
媒婆带着银子来到乔家,心里怪施孝立嫌贫爱富,又可怜连城,把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乔大年。
乔大年本来挺有指望,听媒婆这么说,无比失落,虽然不在乎那五十两银子,但因为是佳人相赠,仔细珍藏在书箱里,叹口了气说道:“承蒙连城小姐看得起我。”
从此以后,他反而越发爱慕连城,连书都没心思读了,又另外托人几次到施家求亲,施孝立还是嫌他穷,不肯把女儿许给他。
半年以后,听人说施孝立已经将连城许给了盐商王化之的儿子王有成,乔大年这才死心。
连城听说乔大年托人来说亲,父亲不答应,抑郁成疾,又听说父亲把她许给了王家,病情更加严重,已经瘦成了皮包骨,眼瞅着快不行了。
施孝立夫妻俩这下慌了神,请来许多名医诊治,可连城的病却没有半点起色。
有一天,来了一个头陀,说是能治疗一切疑难杂症,施孝立赶忙把他请来给女儿看病。
头陀诊了脉,说道:“这病倒是还有救,我立刻开个方子,只是药引子太难找。”
施孝立问是什么药引子,头陀说道:“必须是年轻男子胸前的肉,割下一钱来,加入药中吃下,便可痊愈。”
施孝立踌躇半晌,心想谁会愿意将肉割下来救别人的命,除非是夫妻,于是立刻派人到王家去,要女婿王有成割肉救女儿。
王有成听后哈哈大笑,当着来人的面骂道:“你家主人是不是得了失心疯,竟然听信了那瘟和尚的话,想要我的肉,让他死了这条心。”
王有成说完便将来人赶了出去,施孝立听后勃然大怒,说道:“他不肯割肉也就罢了,怎么还骂人?”
无奈之下,施孝立只得让人传出话去,无论是谁,只要肯割下肉来救女儿的命,就把女儿嫁给他。
这话很快传到了乔大年耳朵里,他大喜过望,担心有人捷足先登,火速赶到施家,对施孝立夫妻说,愿意割肉救小姐。
施孝立夫妻喜出望外,让他赶紧割肉救人。
乔大年脱下上衣,拿出自己带的刀,在胸前割下一块肉,足有一钱三四分重,血瞬间涌了出来。头陀就在旁边,赶紧取了药给他敷上,血很快就止住了。
和尚将肉加进药里,每天辰时服下,一连服了三天,连城的病奇迹般的好了。
施孝立夫妻高兴得手舞足蹈,重金酬谢了头陀,打算履行诺言,先托人到王家说明缘由,送还聘礼。
不料王家却不肯,声称要告到衙门,施孝立知道惹不起王家,只能从乔大年这边想办法。
他摆下宴席请来乔大年,酒至半酣时,让家丁抬出一千两银子放在旁边,对乔大年说道:
“感谢贤侄救我女儿,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我本想履行诺言,只是之前已经和王家定了亲,他不愿退婚,还说要告到衙门。只怕到了衙门,老爷也会将小女判给他家,因此备下这些东西,作为贤侄另娶他人的费用。”
乔大年感觉受到了侮辱,立刻站起身来说道:“你把晚生当成什么人了?晚生和令爱是知己,这才不惜身体救她一命,从没想过以此要挟员外将女儿嫁给晚生,更不是为了这些黄白之物。”
乔大年气鼓鼓出了门,连城知道后过意不去,写了一封信,悄悄拜托佣工李妈妈带给乔大年。
李妈妈来到乔家时,乔大年正在书房里生闷气,听说是施家来人,本不愿意见,当得知是连城捎了信来,急忙把她请进来。
信上写道:“蒙兄救命大恩,此生无以为报,人非草木,怎能负恩,无奈王家以聘约威胁,致使父亲难以践行承诺。
王家若告到衙门,势必连累恩兄,恩兄才华盖世,将来定能金榜题名鹏程万里,怎能因儿女情长断送大好前程。
妾身昨夜做了一个噩梦,恐不久与人世,恩兄不必为了将死之人与他人相争。连城谨拜。”
乔大年看后激动不已,说道:“承蒙小姐有情于我,我也有一封信,烦劳妈妈帮我带给她。”
他拿来信笺写道:“自古知己难得,能得小姐青睐,感激之至,此前不惜身躯为小姐配药,实是不忍好友就此离去。
你我虽是知己,然尚未谋面,若是有幸得见尊颜,此生足矣,即便姻缘不成,也再无遗憾。乔大年拜复。”
写好信交给李妈妈后,乔大年又取出二两银子送给她。李妈妈连连感谢,将信交给连城,在她面前极力夸赞乔大年,说这桩婚事没有成实在太可惜了。
连城看完信后,暗暗记在心里。
清明节日渐临近,人们都要祭拜祖先,连城悄悄写了一封信,让李妈妈送给乔大年,约他在路上见一面,轿帘旁边挂个绣花彩球作为标记。
乔大年收到信后欣喜若狂,到了清明,生怕错过了,一大早就起来,早饭都顾不上吃,早早赶到路上等着。
一直等到中午,他才看到一顶挂着绣花彩球的轿子缓缓走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看。
等轿子近了,连城掀开轿帘,因为上次父亲请他喝酒时,她曾躲在后面偷偷看他,所以认得他。连城看到他后微微一笑,秋波流转间,露出整齐洁白的两行碎玉。
乔大年看得神魂颠倒,恨不得立刻拦住轿子看个够,却见轿子早已远去。
他还想等连城回来时再看看,可是等到天都黑了还不见回来,只得失魂落魄回了家。
之前没有见过连城,婚姻不成也就罢了,如今见她长得貌若天仙,乔大年日思夜想,竟也得了相思病,精神萎靡茶饭不思。
不久之后,王家让媒人到施家确定婚期,施孝立答应了,连城却又病倒了,再去找那个头陀时,早已不知去向。
连城病得很重,不到半个月便撒手而去,乔大年知道后,立刻赶到施家,在她灵前放声大哭。
等到施家人去扶他起来时,发现他双眼紧闭,一摸鼻息,竟然气息全无。施孝立赶忙让人煮了姜汤给他灌下,可是他的手脚早已冰凉。
施孝立担心吃官司,赶忙让人把他抬回家,他家里只有一个书童和一个老厨娘,没有亲人,顾约宜的妻子得知消息立刻赶了过来,给他料理后事。
乔大年死前执念深重,魂魄离开身体后,虽然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可心里还惦记着要找连城,忽忽悠悠到处乱撞。
不知
- 上一篇:女性选择:不只有婚姻,还有千万种活法
- 下一篇:关于跟踪、痴迷与追逐的四部美剧